前传、二
巨大的黑影从天而降,伴着一阵令人战栗的风声。 狂风鼓动,把四周的草,都吹低下去。 倒伏草丛中,盘着一条白色的蛇。 狂风压得白蛇几乎无法动弹。 它根本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它的眼神很差。 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听到,因为它的听觉也很差。 同类们都有保护色,而它没有。 在绿色的草地里,是那么的显眼和突兀。 白蛇能活到现在,运气真的很好。 现在,运气正离它远去。 在白色感受到气流发生变化、危险即将来临的时候,天突然暗了下来。 一只巨大的爪,抓住了它的身体。 在多数情况下,白蛇将会被这支爪子带着,腾空而起,越来越高,直入云端。 白蛇的生命,也将在那里终结。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有的,只是一声“啪”的响声。 这回,白蛇“听”到了。 这个声音从抓住白蛇的爪子上传来,经过它的躯体,到达它的大脑。 黑影在地上翻了几翻,同时松开了抓住它的爪子。 白蛇被爪子甩到空中,扭动着挣扎着,然后掉回草地,在草地上弹了一下。 白蛇迅速地翻转身体。 白蛇甚至没有完全了解情况。 带着惊吓,连忙慌乱着爬开,钻进一个较密的草丛里。 白蛇看见自己旁边不远,正好有一颗石头,在地上滚动着停下来。 一丝血的味道,正从石头那里飘过来。 一个放牛的孩子,正飞快地跑过来。 孩子一边跑一边大叫,一边挥舞着一条甩弓。 淡紫色的甩弓,被他甩成一个圆圈,像一朵盛开的巨大的花。 在这个孩子背后不远,一头大水牛,和一头小水牛,抬头望着小孩,嘴巴里正嚼着青青的草。 眼睛柔得像春天的水面。 白蛇的运气,又回来了。 在它生命的岁月中,运气总是会突然降临到它身上,带来一些奇迹。 但却从没像今天一样。 如此的变幻莫测。 白蛇躲进草丛里,偷偷向外看去。 只能看到,那小孩模糊的面容。 由远及近,依旧模糊。 却是印象深刻。 那模糊的面容,紫色的花。 小孩抓起鹰的翅膀,然后捡起带血的石头。 小孩也许没看到白蛇,也许有。 小孩很快就高兴地走了。 白蛇躲在草丛里,却看不清小孩的脸。 但白蛇闻到了小孩的气味,用它暗红色开叉的舌头。 于是,白蛇记住了。 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独特的气味。 只是人们感觉不到。 甚至有没有灵魂,都不知道。 也许白蛇记住的,是一个人灵魂的气味。 生生世世,不曾改变。 记住了你的气味。 总有一天,万水千山,千年百世。 总能找到你。 一次又一次。 ****** 小白和她奶奶,在小镇旁边的山坡上,已经住了很多年。 很多年是多久? 小白只知道,她住了十年,奶奶不知道住了多久。 小白记得,奶奶用三斤马rou,外加十五鸡蛋,还有一个很小的布袋,将小白买下来。 那年,小白八岁。 小白看见她的父母,收下马rou和鸡蛋,和小布袋,然后让小白跟一个人走了。 小白很久以后才知道,三斤马rou和十五个鸡蛋,并不是她的价钱。 有些地方的习俗,那不叫买小孩,那叫赎礼。 意思是孩子丢了,用东西把她赎回来。 小布袋里装的,才是她的价钱。 其实那也不是小白的父母,因为平时住在一起的,有好几个小孩。 而且这些小孩,经常变换。 所以小白早就知道,他们不是她的亲生父母。 至于她的亲生父母是谁,没人知道。 小白也不想知道,一点也不。 小白第一次见到奶奶。 她低着头,不敢看奶奶。 小白脸上都是灰土。 最后一次洗脸,应该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最后一次擦脸,是早上的时候,只不过袖子上都是灰,所以没什么用。 奶奶捏着小白的黑脸,看了看小白的骨。 又捏着小白的颌,看了看小白的牙。 奶奶叹了口气。 奶奶说,“你倒是一口好牙,说不定是有福之人,以后啊,你就叫小白。” 不知道是姓白,还是姓小,还是名小白。 ***** 奶奶是个瘦瘦的老太婆。 对小白不好也不坏。 当然,对小白来说,能让她吃上饭,冬天有屋子睡,就是好奶奶。 从那时起,小白很好地履行丫鬟的角色。 每天早上很早,小白就去山下小镇的水井去打水。 一天一大缸水,一缸十文钱。 但那是别人的价钱,奶奶用水不用钱。 一开始,小白的力气小,一趟只能端一小半陶盆,打满一缸水,需要在山路上走五六趟,所以小白很早就去打水。 这一缸水,三分之一吃,三分之一喝,还有三分之一,奶奶用来洗脸。 太奢侈了啊。 劈柴,烧水,蒸馍,洗衣,小白要都做。 因为原来做这些事情的丫鬟,死了。 老了,死了是很正常的。 并不是所有的丫鬟,都是年轻女孩儿。 丫鬟也会老,只不过改了叫法。 老了的丫鬟,一般叫老婆子。 实际上,还是丫鬟。 老婆子跟了奶奶很久很久了,有一天,老婆子觉得自己身体快不行了,就告诉奶奶。 奶奶就托人买了小白。 小白来了两个月之后,老婆子就死了。 老婆子在死之前,教会了小白所有丫鬟应该做的事情。 以及所有丫鬟不应该做的事情。 丫鬟,要有丫鬟的规矩。 ***** 小镇很大,人却很少。 长二里,宽一里,很整齐。 很固定的占地大小。 很不固定的人口数量。 如果居住一个月以上,算长住人口,那么这个数字在三十到五十之间,不规则地波动。 小镇内有一口井,水质还可以,水也常年都有。 小镇外的四里地,还有一条小河,水质比较不稳定,还经常断流。 有钱的喝井水,没钱的喝河水。 当然,如果更有钱的,可以喝酒。 客栈里有很多酒。 现在这口井归赵三。 关于井的归属,据小白观察,在十年间换了两个人。 附近都是戈壁沙土,种不了什么庄稼,只能长一些杂草歪树。 就连河边放的那几头羊,都是在待宰之前,啃几口枯草烂叶,多养活几天而已。 杀羊的时候,奶奶会让小白下山拿一些。 小白吃rou,奶奶不吃。 既使羊rou煮的很烂很烂,奶奶也不吃。 奶奶的牙不好,只能喝点汤。 奶奶只能把蒸饼,或烧饼,放到羊汤里泡软,然后慢慢地放进嘴里,慢慢地吃下去。 小白记得的,她所有吃过的rou,都是在奶奶这里吃的。 所以,奶奶是个好奶奶。 奶奶看着小白快乐地吃rou,叹了口气。 奶奶说。 年轻真好啊。 这是一口神奇的井。 小镇还有十四口井,可惜都是枯井。 井的旁边,是小镇唯一的客栈。 井的主人,就客栈的主人。 主人会换,伙计基本上不会换。 小镇的活动,几乎以客栈为中心。 而本质上,就是以这口井为中心。 客栈有两个砍柴的,一个杀羊兼放羊洗马的,三个外出采买的,一个管帐的,一个烧饭的,两个伙计,一个妓女。 这里居然还有妓女。 剩下的还有几个,游手好闲。 客栈来往的客人,小镇其他居民,吃喝也靠这口井。 井要是枯了,不出十天,人全跑光。 奶奶也得跑。 所以说,神奇。 小镇人的经济来源,确实是个迷。 这里也不是商队必经之路。 客栈的客人,一般比客栈的工作人员还要少。 小镇的其他人,除了几个打铁的、开杂货铺的,还有一个郎中,其他的人,平时似乎也没什么事干。 最多是赌赌钱、吹吹牛。 热的时候躲躲太阳,冷的时候躲躲风雪,都要到客栈的大堂。 饿的时候吃吃饭,渴的时候喝喝水,也要到客栈的大堂。 因为小镇上,除了客栈有屋顶的,其它的屋子,都是一些土墙而已,无主的土墙。 小白一开始以为,小镇上的人,和奶奶一样,吃喝都不用钱。 后来才发现,不仅要钱,而且很贵。 是自己太年轻了。 小白的确很年轻,而且在小镇这里,小白没见过比她更年轻的。 直到十八岁那年。 那一天。 那个清晨。 ***** 有一天,奶奶对小白说。 “小白,我想我可能老了。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我们明天就离开这里。 往东,去一个叫长安的地方。 我们到了长安,这些年的积蓄,你可以拿走三成,然后找个人嫁了。 你也可以和我一起。 等我死了,或老了疯了,你可以拿走全部。 不过我估计,我还可以再活几年。 第二个,你开始学做买卖。 你要是一年内都学会了。 那我们就还待在这里,继续做买卖。 哪里都不去。 你可以买个丫鬟,伺候我们。 等我死了,这些都归你。” 因为奶奶半年前,出了一次错。 从那以后,奶奶偶尔会犯糊涂。 有些事情记不住,有些事情想不起。 奶奶知道她的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一起生活了十年时间,奶奶知道小白是怎样的人。 其实见面第一天,奶奶就知道小白是怎样的人。 没有人,比奶奶更会看人。 这才有了第二个选择。 奶奶其实早就知道,小白会选择哪个。 奶奶做了五十年的买卖,只有一次错误。 这次错误的结果,导致了她的退休。 小白告诉奶奶,她可以学做买卖 而且,小丫鬟可以先不用买。 于是,奶奶开始教她一些东西。 一年时间,在奶奶完全老疯之前。 ***** 首选,是记账。 这个记账,不是那个记帐。 不是用笔记,而是用脑子记。 奶奶会看字,但她从来不写。 小白不会看,也不会写,但是小白能记。 奶奶告诉小白所有的帐,小白都记下了。 内容很多,形式复杂。 但是小白记下了。 小白有这个天赋。 其次,是看人。 看人谁都会,但会看人的人不多。 看人,也需要天赋的,也需要指导的。 小白,正好也有这个天赋。 做买卖,其实看人最重要。 做买卖,如果都是熟人,那是最好了,但是有时候,陌生人总是难免的。 看人,主要是看两类人。 一类人,是来买的人。 路数怎么样? 有什么要求? 事情急不急? 关键是,有多少银子? 不错,是银子。 世上见过银子的人不多。 银子甚至没法直接使用。 你如果拿着银子去买东西,基本上没有人会卖给你。 人们平时用的,主要是五株钱。 但是铜钱太重了,不适合奶奶的买卖。 另一类人,是来卖的人。 把式怎么样? 有什么经历? 胆子大不大? 关键是,能不能把事情办好? 事情,就是杀人。 有些地方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杀人,也没见过被杀的人,更没见过这种买卖。 但是在小镇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年代,杀人或被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你如果没杀过人,或没被人杀过,那么你一定混得很不好。 奶奶做的买卖,就是杀人买卖的中间人。 也就是牙人。 拿银子来,买命,买别人的命。 拿银子去,卖命,卖自己的命。 如果有一个人,你不想再见到他了,那么拿上你的银子,到这个小镇的山上,找一个老太婆,就可以了。 往东两千里的贺兰山,往西四千里的葱岭,谁都可以。 几十年了,非常可靠。 再次,是谈价。 什么买卖,都需要一个价钱,关键是合理。 一般小买卖,会很快给出报价。 如果买的人,还有额外的要求,就要另加钱。 比如临死送句话,比如用什么器械,比如以什么角度,比如用多久时间,比如要不要加急,比如是切片还是切段,比如带点什么东西回来做纪念。 再奇怪的要求,都可以提。 只要你出得起价钱。 如果价钱合适,买卖就能做成。 如果价钱公道,买卖就能长久。 也有一些比较大的买卖,要先付点报价费,然后等上几天或几个月,等调查的结果,才能报价。 但是特别大的买卖很少,几十年来,在奶奶手里,也就做了七笔。 这七笔买卖,都是名动大漠的大事件。 最后,就是一些杂学。 相对来说,这些比较不重要。 比如,说切口,用一些奇怪的话,交流信息。 比如,看历时,看月亮就知道今天是初几。 又比如,看天气,大体知道这两天会刮什么风,下多大雪。 又比如,知天下,大体了解天下大势力的关系和活动。 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