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科幻小说 - 蓝光之蓝光计划在线阅读 - 06.怀念时光⑶

06.怀念时光⑶

    第二天醒来后,已是满屋阳光,先后起来,洗漱完毕。早餐也简单,鸡蛋、牛奶和面包。吃过后,各自挎着包走出家门,蓝天白云,太阳耀眼,心情好爽。走出森林小丘社区,拦了辆出租车去了纽约东34街直升机场。登机后,系好全带,戴上耳机,主旋翼和尾桨叶转动,起飞,朝东北飞去。

    中午,到达缅因州巴尔港上空,盘旋一圈后,降落在阿什莉家别墅前的空地上。阿什莉已经在这里等着,下了直升机,问他俩是否吃饭了,郝秋岩说来的时候吃了早餐。阿什莉:“坐几个小时的直升机,不饿也得颠荡饿了,走,我带你们去吃饭。”他俩不好说什么,“客随主便。”

    来到宾海街道,人还算比较多,这里有家中餐馆,阿什莉很相熟,自然去帮衬生意,吃饱了一顿缅因州出名的龙虾海鲜大餐。回来的时候,他们是从另一个方向走的,也是让他俩多看看这个小镇。阿什莉说:“佳奇就交给你了,至于他有什么理想或者追求,就让他自己选择吧,父母给了他生命,抚养他长大,今后的路是好是坏都是自己走的。”

    米棣说:“我不会把我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做父母的,尽量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他们一程。”郝秋岩插话问:“你现在还好吗?”阿什莉回头笑笑:“还算可以,单纯而朴素的生活,简单易懂。不管过去有什么,现在有什么,将来有什么,没有不可理解的。”

    这里夏日十分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游客较多,他们说着不同口音的英语,或者法语、德语、中文等等。阿什莉穿着灰蓝相间的T恤,手指上没有一个戒指。脖子上有三道细细的皱纹,清晰地如同人生的刻度。在花店的遮阳伞下,摆着番红花和郁金香,郝秋岩伸手拽一下,米棣回头问:“干什么?”郝秋岩说:“傻瞅啥,买花去。”米棣说:“我没送过花,这合适吗?”郝秋岩说:“有啥合适不合适的,也没让你送玫瑰,有这么多种,你不会选?长个木头脑袋,笨死了。”

    米棣走进店里,询问后,捧着一大捆双色郁金香走出来。长久以来,阿什莉是很容易满足的,没有对生活有过高的要求。想到与米棣重逢,虽说不是胸口怦怦直跳,但血液总是热的。像是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感到满是惊喜的,这个惊喜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手捧一大束鲜花呈送到她的面前说:“我没送过人鲜花,也不会说什么,双色郁金香,代表着美丽的你、喜相逢。”阿什莉知道米棣是个不爱表达情感的人,这样的举动,着实让她欣喜,热泪盈眶了,不住地点头说:“谢谢,谢谢,谢谢你。”郝秋岩找着角度,口里说:“往这看”,他拍下珍贵的瞬间。

    阿什莉兴冲冲地说:“走,我带你们溜达溜达”,边走边说,“缅因州地理位置非常偏僻,处于酷冷荒寒地带,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也许正是这偏远,遗世独立的特性,造就了一尘不染的美。巴尔港港口里停泊的船,你看,它们都是白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这个季节,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避暑。”

    建筑很有特色,一条街道两面的街铺都是新英格兰风格,全实木搭建,鳞次栉比,各有特色。建筑物后有茂密的森林,出门就是波澜不惊的大西洋。阿什莉说:“这里是小镇的宾海街道,也许我也是居住小镇久了,喜欢环境的清新和建筑的落地。居住在城市里,面对着高楼大厦,我全身就有种被压迫感。”又往前走,指着前面的二层酒吧介绍说:“这是小镇的一所酒吧,分楼上楼下两层。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我一般会去底层,原因是怕太阳晒。”

    一年一年的时光打磨,一场一场的悲喜欢歌;生命有痕,愿时光能缓,故人常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在岁月的冲刷下,隔着岁月的风烟,还能记得有那些往事,有一段回忆可以互相取暖,便足够了。

    阿什莉手里捧着郁金香,问他俩:“今天还回去吗?”郝秋岩看看时间:“应该回不去了,已经下午三点多,还没有同他们夫妻俩见面,晚间乘坐直升机很不安全的。”阿什莉:“好,找个酒店住下”,他们来到BARHARBORINN酒店,办理入住。

    安置妥当后,沿着海边的‘海滨小径’走,在这里,最神奇的感觉是人与自然的融合。郝秋岩招呼她说:“阿什莉”,她停住脚步回头问,“什么事?”他神采奕奕地说:“你说在北大的时候,我们男生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阿什莉笑笑:“不知道。”

    郝秋岩讲给她听:“我们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女生打分,有我,亨利,海达尔,浅川,巴布什金,我们五个,坐在路边给来来往往的女生打分。请看十八号,‘9分’、‘9.5分’、‘10分’、‘9.8’分、8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十八号选手最后得分约等于‘9.433’分。阿什莉:“哈哈,你们是高才,评分都能评出约等于。”郝秋岩:“确实是约等于,而且是循环小数。当然了,米棣是不和我们往一起凑,他怕影响形象。”

    米棣说:“你们那是瞎起哄,都读博士了,还同低年级学生一样。”阿什莉咯咯直笑:“想不到你们还有这些故事,真的不知道,那段时光真的值得怀念。”郝秋岩:“是呀,享受读博的美好时光,我们就像是个小家庭,一起聚餐,一起出游。为了改善生活,找各种借口组织大家出去吃饭;餐厅的营业时间是固定的,即使不饿,但为了在吃饭的路上胡扯、闲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一起出发。”米棣:“但是生活的乐趣就在于大家坐在一起,聊聊科研,聊聊观测发现,聊聊笑话,其实这也是减压的一种方式。”

    阿什莉感叹着:“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都七十多岁了”,但她的眼睛里还有几分的欣喜。郝秋岩说:“是呀,人生如逆旅,我们是行人。”阿什莉望着码头大声说:“你们快看,返回游轮的时间到了,游客们在码头前排队。实际上,码头不是很大,这里水深过浅,大型游轮靠不了岸,只能靠着自带的十几艘小艇往返摆渡。”他们沿着海岸继续往前走,米棣用手指着说:“前面那个别墅,就是阿什莉的家。”

    来到别墅前,阿什莉说:“在外面等一下,我去征求下意见。”走进屋,同夫妇打下招呼,再将郁金香简单处理下插在装水的圆柱形花瓶里放在窗台上,转身出来。交代完注意的细节,随她走进别墅来到一个房间,里面有床、椅子、家具等设施。这些年里,夫妇俩接触的陆地人较少,似乎还有些不习惯。阿什莉用手语告诉他们,这俩人是她很熟悉的人;然后拿出相册,指给他俩看,这个是他,这个是他。莫迪丽看过后,脸上露出微笑,阿亚迪拉也在笑,指着相册做着手语动作,阿什莉解释说:“那时,你们都很年轻。”

    郝秋岩:“很怀念上学的时光,尤其是读博的那几年。”米棣:“其实,我们喜欢上学,不喜欢上课。”郝秋岩:“你说的是实情,上学的记忆总比上课的记忆多;没办法,只有把脑袋削成尖儿往里钻。低年级还好说,还有时间打打闹闹,读博期间的生活就更单调了,几乎每天走着同一样的路。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如今,我们都老了。”

    阿亚迪拉指着米棣:“他比你俩年轻。”这其中的缘由也许他们知道,或者理解不了,不必细说;米棣礼貌地朝他笑笑,不用分辨什么。不要说几个世界的生命物种,就是在同一世界,也会有很多歧义。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价值观、微观的尺度,以及各种各样的现实利害关系,总之,把这些掺杂在一起,太过于复杂。

    郝秋岩说:“是的,他比我们年轻。”通过交流,夫妻俩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当然避免不了有令他们高兴的,也有伤悲的。米棣询问:“太空建设就要展开了,加上月球及火星上的星际通讯中继站的建设,很快都能结束。预计在2055年,嘉年华星人,也就是你们的母星球的人,就要离开地球,返回家乡,不知你们夫妻俩有什么意见,一起走吗?”

    夫妇商量一下,莫迪丽说:“我们知道回到母星球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我们出生在地球,生长在地球,很幸运,对这个星球有很深的感情。”她又指着阿什莉说:“是她把我们带上岸,结束了流浪的海洋生活。我们很感激她,也感激陆地人类,如果陆地人能够接受我们,愿意留下来。”郝秋岩握住阿亚迪拉的手说:“欢迎你们夫妻留下来,地球就是你们的家。”

    米棣说:“我会同你们原星球的特使休伊达进行沟通,把你们的意见转述给她。你们在地球的海底人在这次地球保卫战中,幸存下来的能有8000多人,现在安置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些岛屿上。我回【蓝光基地】后,同拉贝加雷技术总监研究运送方案,应该还有事情需要你们夫妇去做,到时候来接你们。”

    郝秋岩回头问阿什莉:“你一天就这样陪着他们吗?”阿什莉回答说:“是的,我常呆在小镇上,如果有事情,最多不超过三天就得回来。”郝秋岩:“我知道你对他们夫妇的感情,现在有个机会,出去走走,见见老朋友,不知道你是否愿意?”阿什莉:“什么样的机会啊?”

    郝秋岩:“去见见傅玉殊,我妻子江雪红和嘉年华星前女王休伊达,她们三人现在在一起。”阿什莉:“确实是个好机会,可我走了,这里怎么办?”郝秋岩:“你可以放心,我让我的秘书过来,需要怎么做,你交代她就可以了。”阿什莉:“好。”郝秋岩:“我和米棣回纽约就办这件事,你和米棣一起去南京。现在,我和米棣一天都很忙,我在纽约蹲守,他全世界跑。”

    这里的夜晚很宁静,天空被夜幕笼罩,三人站在巴尔岛上,看到巴尔港这座小城镇点点灯火。顺着海湾望,海的方向黑的深邃,灯塔发出白色的光芒刺破黑暗。莫迪丽一家很兴奋,她们在港湾里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