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机不可失
“郎君,他们人数看起来不少啊!” 狱吏脸上有着担忧之色。 虽然那李儒那五个人已经是被他控制住。 但是他手上能控制的人,也只有二十人而已。 此时雒阳狱中,可是进入了百余人。 二十对一百,这根本是没有胜算了。 “他们带了火油。” 他们的火把光芒虽然浑黄,但是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同火油。 “呵呵。” 看到那一桶桶的火油的时候,吕煜脸上便开始冷笑了。 “看来宫中那边已经是出现了情况,李儒已经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李儒是聪明人。 吕煜也是聪明人。 李儒在一开始的时候,便没想要要放过吕煜了。 因为李儒知道,吕煜就像是一个地狱之门,如果不把他关上,之后在这地狱之门后面,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类似与吕煜这样的人来。 但是... 李儒只是一个人。 董卓也只是一个人。 西凉军人数多,但脑子大多不好使。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恐怕说的就是现在这个情况。 “雒阳狱中还有多少犯人?” 狱吏想了一下,轻轻摇头。 “也没有多少。” 实在是积年要犯,不是被今年的大赦赦免,便是被董卓带出去修府宅了。 现在留在雒阳狱的,都是新入的。 也有不少是被董卓抓进来的。 “你派人,将雒阳狱的人全部放出来。” “放出来?” 狱吏愣了一下。 “只是...” “他们要将雒阳狱给烧了,肯定是不会顾忌里面囚犯的感受的,他们之中,虽然有的人是犯了罪,但应该不是死罪。另外,即便是死罪,也要秋后问斩,在雒阳狱中被烧死,也是不合规矩的。” 但你要我将这些囚犯全部放出来,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不过狱吏的思考也只是一会儿的事情。 他现在说起来,也已经是别无选择了。 都已经将自己的性命豁出去了。 还怕这些作甚。 “阿四,去将囚犯都放出来。” “等囚犯出来了,狱门关上,他们不是要放火吗?我们帮他就是了。” 放火? 狱吏既是紧张,又有些兴奋。 但是在这兴奋之后,心里又涌出恐惧之色。 “郎君,那可是一百多条人命。” “雒阳狱中,不止一百多个囚犯罢?也不止一百多个狱卒罢?” “这个...” 狱吏犹豫了。 帮吕煜逃生,这样的事情他敢做出来。 但是现在要火烧一百多条人命。 他犹豫了。 “若不烧,我们二十多人如何匹敌这百余人?莫非狱吏想要救他们的性命,而取我等的性命?” 像这狱吏,就是优柔寡断了。 你不杀别人,那别人可就要杀你了! “也罢!” 狱吏眼神闪烁,最后也是做了决定。 “烧便烧,只是烧完之后,郎君便走了,可好?” 他现在实在是怕了。 若吕煜还不走,他的性命,便真的要折在这雒阳狱中了。 他虽然要报恩,但若是能够保全性命,最好还是保全性命的好。 “走?” 吕煜却是轻轻摇头。 这一把火烧过之后。 他便不用走了。 “这把火烧完之后,阁下尽可离开。” 吕煜看着狱吏欲说还休的模样,接着说道:“你放心,你已经帮我很多了,你的任务是完成了,这样,我与你手书一封,日后他们若是说你背信弃义,你便拿出这封手书来,当然...我是希望你用不上的。” 用不上,代表吕煜还活着。 真要用得上,吕煜的性命就已经是不保了。 吕煜当然希望是后者的了。 “好,多谢郎君仁义。” 狱吏是真的不敢待在吕煜身边了。 在他看来,吕煜就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这寻常人若是换在他这个位置上,早就是离雒阳越远越好了。 他倒是好。 不仅不跑,还想要杀李儒的人。 这人与人,当真是有差距的。 或许这便是面前这位郎君能够得到贵人赏识,而他得不到的原因罢了。 但...这个本事,不要也罢。 狱吏马上下去安排其中事宜。 他是真的很着急。 所以动作也很快。 没过多久,整个雒阳狱的人都被放了出来。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守卫在门口的几个李儒亲信杀死,再将雒阳狱大门关闭。 接着,倒火油。 然后便是大火。 火舌舔舐着火油,很快将雒阳狱化作了一片火海。 惨叫声,十分的惨烈。 “啊啊啊~” “救命啊~” ............. 伴着让人心寒汗毛倒竖的惨叫声,整个雒阳,都变成红彤彤的一片。 如果此时的雒阳像是蜡烛或者是油灯的话,那雒阳狱就是灯芯。 高楼之上,吕煜静静的看着变成火海的雒阳狱。 以及里面的惨叫声。 雒阳狱,现在真的变成了地狱。 这一百多个人,当然是白死的了。 但是... 他们的死也是有价值的。 最起码能够让李儒痛一下。 他吕煜...可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揉捏的软柿子。 相反,他是带刺的荆棘,你用手来抓,肯定是要被我扎破流血的。 不让李儒感到痛,他在下次,如何会谨慎再三? 至于报复... 吕煜不怕报复。 因为他在这几日,已经是准备好深入浅出了。 况且。 身边有郝昭护卫,他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要想杀他,也是不容易的。 乱世之中,人命当真是比草还贱的。 “主公,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王宁满脸潮红。 自从跟了吕煜之后,他是什么场面都见过了。 杀山匪。 现在是与朝中贵人斗争。 火烧雒阳狱... 这话说出去,谁信? 这事情都不需要说出去,只需要在心中酝酿一二。 便让王宁热血沸腾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而他跟了吕煜之后,确实是一直往上走的。 甚至走到了他之前完全不敢想的高度上去。 “去皇宫。” “皇宫?” 不仅是王宁,便是郑及脸上也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那李儒派出百余人过来,便是要害了主公性命,现在主公应该是回司徒府,等司徒回来再做打算,去皇宫,若是李儒见了,岂能放过郎君。” 吕煜却是哈哈一笑,说道:“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李儒虽然想要害我性命,但我也同样需要天下人都知道我吕煜还活着。” 这雒阳狱火起。 恐怕李儒以为是他死了。 若他灰溜溜去司徒府,即便是他没死,李儒也能让他成为死人。 只有在诸公面前走一趟,宣告他还活着的消息。 气一气李儒倒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诸公已经看到他活着了。 那天下人都知道他活着了。 李儒即使要对他下手,这动作肯定也是不敢太大的。 况且。 吕煜来雒阳,就是为了求官来的。 现在在朝中大佬面前,这个时候不露脸,什么时候露脸? 吕煜虽然出身尚可,但毕竟不是士族出身。 他身上的孝廉出身,多少还是依靠当年曹嵩的帮忙。 有才的人太多了,然而孝廉之位却是不多。 士族士族。 要想在这个汉末乱世中玩得转,便需要明白这个世道的本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化改制举孝廉,让不是贵族的平民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和机会。 先秦,平民聚居,人口流动很少,地方上有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起并且自己管理自己。 那时候作为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异地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时间久了,形成了宗族管理制度,那时称之为氏族,不叫士族。 诸如百里氏、田氏、芈氏、赵氏。 大汉皇帝要举孝廉,地方上怎么推举呢,就由管理宗族事务的族长长老们来推荐。 儒家看来,孝廉,就是像基因一样遗传的遗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孝不孝,廉不廉,是依靠口碑、以及有无前科来品判的。 家里要是生个李天一,李双江梦鸽上下十八代的口碑都砸了。 于是李双江、李天一乃至李天一的儿子也就永世不举了。 举孝廉好多年,宗族推来举去,在本地始终逃不开这一家子。 于是,皇帝找人去做官嘛,你们这一家包办好了。 于是,士族诞生了,一个专门负责做官的家庭。 对于后汉,前世吕煜也是有过研究的。 士族是其中的关键。 后汉权力结构的三架马车是外戚、宦言和士人。 到了东汉中后期,世家大族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核心,在与外戚宦官斗争的时期,社会声营越来越高,并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庞大家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四世太尉”的弘农杨氏和“五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这个时期的世家大族和名士,都是以儒学、品德名动天下,正直高尚,是王朝的真正支柱。 但两次党锢之祸给了这些士人们当头一击。 虽然他们在乡里有庞大的庄园财产,在全国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朝堂上也有相当的地位,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面对皇帝近侍可以矫诏的宦言和以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外戚,士人们不过是砧板上的鱼rou,任人欺侮。 士人们开始活动起心思,天下将乱,我们为什么不把宦言和外戚都干掉,就剩下我们一家独大呢 接着张角造反了。 大将军外戚何进奉命镇压,为了平叛,大量启用被党禁的士人,以镇压起义之名,一批士人开始占据舞台重要的位置。 比如后世号称河北冠冕的范阳卢氏的始祖,白马公孙瓒和先主的老师,卢植就参与了镇压平定黄巾军。 另一方面,就是一批野心家萌发了想法。 刘焉奏表,以宗室镇四方,州牧代刺史太守,总览军政以镇压起义。 然后以九卿之尊,外任州牧,从此割据益州,拉开了汉末群雄时代。 但在当时,士人们是看不到那么远的,他们有更迫切的事情要做。 中央的士人们已经进入了大将军何进的幕府,成为了政府的决策层,但这并不够。 在世家大族领袖袁绍的蛊惑唆使下,四方豪杰响应,外戚和宦官如愿以偿的开始火并,并最终同归于尽。 宦官领袖被大将军杀了,大将军被十常侍杀了,十常侍被袁绍袁术杀了,甚至同样是外戚的何苗也被士人们顺手做掉了。 看着孤儿寡母的太后少帝,似乎美好的时代开始了。 然后,董太师进京了。 本来董太师作为袁隗的门生,是袁绍引为外援的。 董太师开始对士人们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给窦武翻案、给灵帝上谥号,解除党锢,大量启用士人。 但很快,士人们就发现董太师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的。 “董卓是虎,吕布是狼,李催郭汜是野狗”。 袁绍、袁术、韩馥、刘岱、张邈等人拍一拍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跑路了。 一-旦进入乱世,名声文化就没那么有作用了,更重要的是土地、民众、财粮。 世家大族们的领袖意识到了这一一点,中央已经朽坏,天下大乱不可避免,抱着经书是没有前途的。 而他们又拥有庞大的人脉、乡里崇高的人望、丰富的财产、广豪的地盘,于是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始了新一轮投资。 五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走到了前台争霸天下,颍川世家大族投向了寒族曹cao,河北豪族支持袁绍,关中士人在杨震带领下支持曹cao,曾经一起抢新娘的发小展开了最后的对决。 由于汝南袁氏两代的人不停内讧和分裂,曹吉利成功的靠一己之力顶住了历史的车轮,生生的把属于士族时代扛住了。 这个时期已经进入了汉末群雄割据时代,国家已经仅剩名义,献帝的命令没有任何效力,各地各自为政。 而实际上进行统治的是军阀,是宗室,是豪右,而宗室军阀想要维持统治需要依仗的是当地的士人。 也只有士人,能有能力进行管理:征税、提供兵源、供给粮草,想要争夺天下,就需要依靠这些士人,就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 虽然有曹cao本人的压制,但此时的世家大族们的力量已经开始膨胀。 国家分裂割据期间,谁能再造统一,谁就是最大的功臣。 曹cao、刘备、孙权都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而曹cao集团除了掌军的诸夏侯曹,最大的功臣就是荀彧、钟繇、郭嘉、荀攸这批颍川世族。 至于孙吴集团,完全向顾陆朱张进行了妥协。 曹丕代汉,颍川陈的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惠及天下士族。 世族们有了制度性的保护,可以从一很高的起点直接入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家大族才彻底完成了到高门士族的进化,只要看父辈祖辈的官位就能入仕,而不需要什么儒学才干、崇高声誉;司马氏窃国之后,罢免州郡兵,推出占田制,提高国家收入的同时给了士族们大庄园经济的保护,使得世族们在经济和人口,上都得到了另一个方面的大实惠。 这是士族的发家史。 乱世之争,本质上就是人才之争。 吕煜,现在就是要得到士族的支持。 而士族,也需要找个代言人。 吕煜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 至于被士族投资之后,他能不能压制士族,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而去宫中露脸,便是吕煜很好的一个表现机会。 这个机会。 当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