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合谋常山
    “末将先前奉主公之令,至并州边军寻找少将军赵云。到了才知道少将军已被调至洛都。末将原本准备去往洛阳继续寻少将军。在中途得知冀州尽起大军进攻常山的消息。”    “末将担忧常山这边的形势,便急速回奔元氏县。为了赶路,更是从黑山抄了一条小径。”    廖化说着话,还指了指华歆:    “末将便是在黑山的小径上遇到的此人。当时他的身边几名黄巾士卒拱卫,似乎在勘探黑山的地势。末将见他似乎是黑山军的军师,便顺手将他掳了回来。却没曾想,一路上黑山的士卒穷追不舍。”    “末将猜想,此人身上必定有着关乎黑山军的大秘密!”    廖化说完他知道的后,便退到一旁侍立。    张勋听完,却是细细打量着华歆,揶揄道:“先生既说自己是大谁何的郎官,又怎会和那些黄巾匹叛贼搅合在一起?”    华歆神色不卑不吭,正待答话。    张勋突然厉声道:“简直荒唐!本将暂且不管你真的是什么身份,来人!把这厮关到大牢中,待主公回归后再行发落!”    华歆的眼底终于闪过一丝惊慌:“将军且慢!。。”    张勋没有回话,只是冷眼看着两名卫士将华歆拖了下去。    华歆走后,张勋看向廖化:“可有字?”    廖化拱手:“元俭!”    “元俭,这次却多亏你了。”    廖化谦让道:“末将不敢贪功。”    张勋摆摆手:    “此次若不是元俭,恐怕这时吾等皆成渤海军的刀下亡魂了,更遑论守住元氏城。本将稍后便会告知郡丞,此次元俭当记首功。”    廖化眼中浮现喜意,向张勋行礼:“谢将军!”    “这是你应得的,不必谢我。渤海军随时有可能发动进攻,下去好好休息,准备应战吧。”    “诺!”    廖化离去后,张勋挺立的身躯都似乎佝偻了一些。    他轻轻擦拭着自己的佩剑,眉宇之间写满了凝重。    元氏县城,官衙的告示上被胥吏贴上了新的告示。    人群纷纷上前围观。    一名壮汉不识字,却是看着告示大声嚷嚷:“有没有识字的?来看看上面写了啥东西?”    “我认得,我是茂才!”一名男子挤上前,高声念着告示的内容:    “兹有冀州牧韩馥刚愎自用,不容忠良。此獠不思为陛下效力,反为一己私心,起冀州大军以攻常山。今常山太守赵翔,决心抗暴行,然军微势薄,徒呼奈何。现招募青壮男子为军,凡参军者。一律按常山一线士卒发给粮饷。报名处,郡库。”    “啥?常山一线士卒?!”那壮汉惊喜喊道。身周的人群也纷纷议论开来。    “竟然直接是一线士卒。这待遇确实好。”    “谁说不是呢,前些年我邻居家那二狗子。不就是当上了常山军中的一线士卒,不久便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婆娘。”    “可是这冀州的大军已经攻到城下了,这时候招募咱们,不会是当炮灰吧。”    “富贵险中求,不到了如此危机关头,有哪里轮得到你我这种腌臜货色?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一线士卒的安家费和免赋税吗?死便死球了,这个世道,活着也是受窝囊气,不如搏一搏。”    “俺不卖柴火了,俺要当兵去。”一名青年柴夫直接扔下挑着的木柴,走向郡库报名去了。    一名瘦弱的男子紧跟着他,同时说道:    “我能活到现在,全依仗太守大人的收留救济之恩。如今常山危机,我把这条命还给大人又何妨?!”    这两人的身后,无数名青壮男子纷纷相随。    一名穿着普通的青衫男子看到眼前的情景,脸色却是微微动容。    这名男子,赫然是赵翔参加韩馥的宴席上除了田丰的另外一位白衣卿相。    黑山军大营中,张燕正在阅看兵书。    一名小校来报,渤海军中来了一名使者。    张燕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请!”    审配很快出现在张燕身前。    张燕脸上浮现狰狞之色,未待来人开口,直接厉声道:“拖下去,砍了!”    审配闻言不惊,反而哈哈大笑。    张燕寒声道:“老子要砍了你,你还敢笑?”    审配止住笑声,看向张燕,口气略微讥讽:“在下不笑别的,独笑将军。既要杀我,又何必见我?”    张燕摸了摸下颌,屏退准备架走审配的卫士:“说的挺有道理。”    审配向张燕拱手:“在下渤海军祭酒,审配,审正南。”    “嗯。”张燕微微点头:“本将黑山统领张燕。”    审配直接说道:“张统领可知自己死期将至邪?”
    张燕哂然一笑:“审祭酒不必如此,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审配看着张燕,眼底闪过一丝凝重:“还请大统领先言。”    张燕嘴角挂起一丝不屑:“你们文人就是啰嗦。”    顿了顿,张燕接着说道:“常山,本统领可以不要。本统领只要一个人!”    审配的心情依旧紧绷:“敢问何人?”    张燕摆了摆手:“这个你们不必知道,本统领可以保证,那个人同你们和常山都没有关联。”    审配略微松了口气:“如果大统领说的是真的,那么我军也会给予贵军足够的诚意。”    “当然。”张燕浅笑。轻轻勾起的嘴角中,却是带着一丝阴狠:常山军,你们死定了!    。。。。。。    赵翔带着血魂军残兵和冀州的降卒在一处荒郊休整。    薛歌来到赵翔身边,连日的征战奔波。使得薛歌始终干净的衣裳脏污不已,但那细长的眼眸,却是越发的锐利明亮。    赵翔坐在草地上,轻声问道:“都安顿好了?”    薛歌点头:“三千降卒,已经遣散了两千,只留下一千精壮。”    赵翔闻言,轻轻叹了口气。    薛歌劝慰道:“降卒过多,主弱客强,久必生乱。”    赵翔摇了摇头:“清水,洛水两校,只剩下两千人了。。。”    不待薛歌答话,赵翔已经重新站了起来:    “一将成名万骨枯,本将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罢!这个罪人,便让本将来当了!”    “儁乂!”赵翔高声喊道。    在一旁稍息的张郃匆匆赶到赵翔身旁:“末将在!”    “传令,大军向邺城,开拔!”    张郃一愣,随即厉声应诺:“末将遵令!”    不就是换吗?    赵翔将目光投向南方:“拿魏郡换常山,本将怎么算也不亏!”    话虽如此说,但薛歌又何其聪颖?,你拔他的一根眼睫毛下来,都会发现那是空心的。    薛歌依旧听出了赵翔话语中的不甘和悲怮。    主公,还是太念旧情了。薛歌暗自摇了摇头,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