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州牧
    一望无际的碧蓝天空下,常山郡冶元氏县比以往更多了三分繁荣。    为赵云举办的盛大冠礼已经过去了十天。    赵翔站在城墙上,一片落叶映入他的眼帘。赵翔的目光中,始终带着一丝阴郁。    一道倩影出现在赵翔身后。随侍的典韦见了,却是嘿嘿一笑,兀自退下。    那道倩影伸出纤细的手臂,枕着赵翔宽阔的后背。    赵翔闻到熟悉的体香,眼中的阴霾被驱散。轻笑中刚想开口,话到嘴边却又止住。    就这样。。也挺好的。赵翔心中默默想到。    突然,一名骑士背后插着一面红色的战旗,从远方奔驰而来。    他的口中高声喝到:“八百里加急塘报!!”    赵翔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冷意。他轻轻拉开环在胸前的软手。转过身,温柔的望向身后的人。    果然是窦豆,她穿了一袭白衫,乌黑的云鬓。两眼如同水波一般凝望赵翔。    赵翔柔声说道:“起风了,回家吧。”    窦豆顺从点头,低首蚊吟:“那。。你也要注意些。别受凉了。”    赵翔点头,目送窦豆的背影,随即招手唤来一名亲卫:“派几个人,暗中保护夫人回府!”    元氏县城的太守府厅中,气氛突然间变得无比压抑。    赵翔初闻消息,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将塘报拿上来,本将看看!”    看到塘报上的内容,赵翔面上也是做出一副沉重的表情。    “陛下。。薨了。。。”    “主公节哀。”薛歌出列,劝谏道:“陛下虽然驾崩,但仍有少帝。主公还需保重身体。”    赵翔却不在乎的挥了挥手,他根本不在意陛下的死讯。他只在意即将发生的一件大事。    “自今日起,血魂军全军备战!张郃!”    “末将在!”    “带领三百士卒出发,严密注意河东的兵势!”    “遵命!”    “传令下去,全郡带缟一月,为陛下守孝!”    “诺!”    虽然赵翔并不在乎皇帝,但是该做的事,依然要去做。    “就这般,都下去吧。”赵翔沉声说道。众人向赵翔道别离去。    有两人却留了下来,薛歌和张勋。赵翔看向他们。    张勋拱手,率先开口道:“主公,末将有一事参上。”    “讲!”    “屯田制,来于前秦的耕战体系。却不适合如今的常山。”    赵翔神色微动:“哦?”    张勋神色平稳,继续说道:“耕战体系,固然可以得到大量后备兵员。兵多则多矣,却不精锐,真到战时。恐作用不大。”    赵翔闻言,又将目光投向薛歌:“军师也是这个意思?”    薛歌出列行礼:    “是的,主公。前秦之所以能靠耕战一统,是因为当时战乱不断。而现今黄巾党已灭。天下虽有小乱,却无大动荡。”    顿了顿,薛歌接着说道:    “荀休若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死板硬套耕战体系,只会急速消耗民间的剩余劳动力。无甚大用。”    赵翔捏了捏山根,俯首望着下首两人,轻声一叹:“如果,本将说这天下。即将大乱呢?”    “主公,兵贵精而不贵多。而且,歌有一个更好的提议。”    “我们可以将屯田制改革。把郡中士卒分为三等。一等全职训练,不必务农。二等每年需训练六个月,农忙时务农。三等农闲时抽出训练。时间每年不少于一月。三个等级士卒,按等级领取俸禄。”    “善!”赵翔狠狠击节:“蔡机,去下令吧,就依照孟克所说。”    “诺!”张勋领命而去。    九月,金秋气爽。张郃回报,河东果然出现异状。    果然来了!赵翔眼眸尽显凌厉之色:“来人,请军师过来。”    薛歌听完赵翔的想法。却是摇了摇头:“主公此举,不妥。”    “为何?”赵翔其实一直想的,便是取代董卓在历史上的位置。他当然不会那么傻跑去作威作福。    如果可以不用付出太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赵翔自然也想试一试。    捷径,每个人都想走的。    薛歌却蹙着眉头说道:    “河东乃洛阳北户。只相隔一条黄河。主公欲带领大军往洛阳而去。却是隔着一郡之地。”    “一郡之地,步卒再如何行军也需三四日才能到达。在这三四日中,只怕冀州刺史的调令便下来了。而且主公和河北士族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到那时,口诛笔伐之下,主公能不能守住常山,都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常山,人口多达八十万之巨,有许多郎官可是眼馋的很呢。”
    赵翔的眉间紧紧皱起:“孟克的意思是,本将只能按兵不动?”    薛歌点头:“地理不和,只能静观其变。”    正在赵翔纠结时,荀衍急急找到赵翔:“主公。”    脸色虽然十分焦急,荀衍依旧施然行礼:“韩馥太守三日前被举为冀州牧。他派快马送来令书,命主公前往邺城谒见。”    赵翔的神色在一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薛歌在一边幽幽说道:“只怕谒见是假,软禁主公,夺常山之地是真吧。”    荀衍神色尴尬:“韩馥已经成了州牧,替天子牧守。却也无可奈何。”    赵翔此时阴冷的说道:“休若,派人回话。就说本将偶然沉疴,一病不起,谒见之事,还需一些时日。”    薛歌微微一笑:“好计谋。”    荀衍如梦初醒,赶紧行事去了。    赵翔却摇了摇头:“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韩文节!”赵翔从口中吐出这三个字,面容上尽是戾气。    “主公,还有一事。”薛歌向赵翔禀报:    “我军联合河东兵与黑山军一战过后,贼首张燕逃走。又在黑山拉起一支兵马。他不敢再往冀州,而是在并州境内掳掠人口,发展军队。”    赵翔摸了摸下颌:“黑山居高以视常山,却也是个麻烦。而且那里地处并冀幽三州交界,也不太好办。”    薛歌拱手:“听闻幽州牧刘虞刚正不阿,主公何不向他求助?”    “唔。。”赵翔轻轻点头:“便让子鹏走一趟吧,伯谋随行保护。”    薛歌恭声应诺。    河内渡口,董卓望着波涛壮阔的黄河。一股豪情从胸中喷涌而出。    过了这条河,便到了洛阳!    再过一个月,本将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董仲颖的威名!    董卓如是想到,他的身后。六千名彪悍的士卒列成整齐的阵型,静静等待。    他的身侧,李儒的胸口也是剧烈起伏。    董卓这次,却是一场惊世豪赌!    智谋如李儒,也为接下来的开盘感动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