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三王议江阴
书迷正在阅读:秦之谍、阵道独尊、全球灾变:我的武功自动修炼、后宫谋、艾泽拉斯没有巨魔、萌妻NO.1:高冷老公快点赞、女儿红、肌rou妖魔、轨迹起源、一品神卜
		
		    本王不想做选择,本王都要!    朱常淓直接拍板,先将众人举荐的人全部请回杭州再说。    商议还没结束,王府便已经派出了几波人马分赴各地。    “诸位以为这几人中谁最合适?”朱常淓问道,他对这几人不是很了解,所以还需听听诸位臣子的意见。    堂中众人商谈片刻,便统一了意见。    “启禀监国,臣等以为,吴甡可以胜任。”姜曰广说道。    吕大器与张慎言年事已高,所以他们在蒋德璟和吴甡之间选了一个。    吴甡曾经做过督师,谋战经验上更胜蒋德璟一筹,所以他最合适。    “好!那就定吴甡了。他未到任之前,就让右侍郎陈子龙暂理部事。”    “臣等遵命。”    陈子龙是兵部右侍郎,现在协理京营戎政,京营事务已经上了正轨,有方元科在,陈子龙还算清闲。    “对了,工部和刑部也该设起来了,今日一道议了吧。”    之前因为战事紧急,所以一切从简从快,现在马上进行清丈田地,六部也得完善起来,特别是工部,那与民生息息相关。    治河修堤,建桥铺路,都少不了工部。    朱常淓心中早就有了修路的想法,一来可以方便军队调动,二来有利于百姓商贾。    想当年,大秦直道辐射四方,京畿之地,秦军朝发夕至,十足威慑。    虽然江浙水网遍布,但朱常淓也想打造一条连通两浙的直道,能够使杭州京营威慑浙东。    不过现在的他知道,欲速则不达,得一步步来才行。    所以,先把工部的台子搭起来再说。    “这刑部臣倒是有一人举荐!”姜曰广想起一人来,觉得十分适合,便向朱常淓推荐道。    “哦?姜阁部快说来听听!”朱常淓笑道,不愧是吏部尚书,这吊袋里宝贝不少。    “此人是原南京职方司主事万元吉,从推官一路升任,可以说起于微末,经验丰富,处事公正。”    其他几人对万元吉不熟悉,没有发表意见。    朱常淓则是略微一思索,觉得既然是从推官做起的,那么刑名之事应当是其所长。    “可!就任万元吉刑部尚书一职,内阁速发公文召还。”    “这工部嘛,不知监国可有中意人选?”姜曰广恭敬问道。    朱常淓闻言,目光一闪,心中不禁暗叹,这姜曰广真是会做事啊。    默默喝茶的张国维心中更是赞叹,姜曰广知进退,懂分寸,明帝心,这下一个首辅之位,看来非他莫属了。    “夏允彝如何?”    高弘图与姜曰广对视一眼,夏允彝资历稍浅,年纪轻轻就为一部尚书,似乎有些不稳妥。    “臣以为,夏允彝踏实能干,才智机敏,可以超擢。”    在两位阁臣犹豫的时候,张国维直接表明了态度。    朝中不能全是老臣,那样岂不是显得暮气沉沉。    在他看来,大明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所以应该多培养他们。    夏允彝他是知道的,一介书生,守城之时,敢提刀上阵,其心志可见一斑。    “臣等无异议。”姜曰广赶紧开口道。    朱常淓满意地点点头,老臣是定海针,但全是定海针那也不行。    六部的事情都定下,内阁一一督办便可。    众人纷纷散去,朱常淓留下了张国维。    两人来到后花园地上的舆图前。    “玉笥,听说博洛有二十万大军,江阴恐怕是守不住了。”朱常淓满面忧愁道。    “非但如此,南京派出了两路大军增援,一路由刘良佐率领会攻江阴,一路由贝子满达海率领支援多铎。”张国维也是发愁,江阴小城,岂能挡得住清军这般重击。    “熊汝霖所部一万人,此去也怕是杯水车薪了。”    “恐怕......咱们得放弃江阴了。”    现在明军在苏松地区只剩下淮抚田仰麾下的零星抵抗势力。    可以说在苏松,明军暂时无力回天,江阴已是孤城。    朱常淓叹息一声,开始在舆图前踱起步来。    “江阴还是得救!各地都看着呢。”    若是就此放弃江阴,那以后还会有几座城池愿为大明坚守到底呢?    救的是百姓,也是朝廷的信誉。    “眼下京营尚在襁褓,不宜出战,臣麾下也无可战之兵。”张国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常淓沉默了,张国维说的是实话,多铎得到增援后,还不知道杭州会面临怎样残酷的战斗,京营绝不可擅动。    君臣二人开始苦思救援之计。    花园中静悄悄,只有微风徐徐。    这时,在王府客居的楚王与唐王说说笑笑地走进了花园之中。    二人本来是想在花园亭子中对弈一把,没想到一进来就看见了潞王与张国维都苦着脸。    “王兄,何事发愁?”楚王朱华壁上前笑问道。    张国维向二王见礼,被唐王朱聿键直接扶起。    “清军会攻江阴,朝廷无力救援,情况危急。”朱常淓直说道。    张国维现在的感觉有点奇妙,在大明,几位藩王共同议政的场面可没有多少。    潞王竟然毫不在意藩王参政?    只见年轻的楚王认真沉思起来,唐王更是在石刻舆图上谋划起来。    张国维不知道怎么形容,总觉得眼前的场景和睦而又别扭。    “博洛聚兵二十万攻江阴,此时松江府空虚,若有水师突袭松江,或可分减江阴压力。”楚王朱华壁指着舆图上的松江说道。
    “再遣水师入长江,牵制清军!”唐王补充道。    “可!算算日子,靖海水师也应该快到了,就是不知道走到哪里了。”朱常淓点头道。    “就是不知路见白那里能出多少兵马。”张国维担心道,毕竟路振飞这个海防总督也是手头紧巴巴。    潞王给的一百万两白银,光打造购买战船,配置武器就花去了小一半。    修建港口,战船维护,水兵招募,样样花钱如流水。    “兵贵精,有精兵一万袭扰松江府便可。让博洛分兵回援,减轻江阴的压力,让江阴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即可。”唐王看着三人说道。    朱常淓颇为赞同的点点头,朝廷实力不济,没有办法,只能尽力而为。    就在四人商议具体细节之时,忽有内侍来报。    “启禀监国,总督府幕僚徐孚远来寻张总督。”    “带来此处吧。”    很快,徐孚远走进了花园,只一眼,便看见三王同立,心中一惊,随即压住心神,赶紧上前一一行礼。    “闇公,出了何事?”张国维知道徐孚远亲自来找自己,一定是出了要紧的大事。    “启禀监国,唐王、楚王殿下,刚刚接到钱塘水师施琅所部塘报,施琅擅自北上,杀往江阴了!”徐孚远有些无奈道。    施琅是浙江都司都指挥同知,所以划归浙直总督指挥。    钱塘水师也是浙直总督麾下的水师。    施琅驻兵海宁卫之后,收编了原海宁卫的守军,得船几十艘,后面又搜集沿海各卫的船只,使钱塘水师扩充到大小船只百艘。    现在施琅麾下,水兵两万,战船百艘,可以说实力暴增。    但令徐孚远头疼的是,施琅这家伙一直喜欢先斩后奏,等他做完了才给你总督府甩来一封公文告知一下。    听完徐孚远带来的消息,朱常淓略微讶异,没想到施琅这家伙本事不小啊,这么快就壮大起来。    “这家伙到底知不知道博洛有二十万大军?”张国维气的跺脚道。    “好一个施琅,看来他是铁了心要把头上的‘副’字去掉了。”朱常淓知道,施琅这是想立功,所以耐不住性子了。    不过也好,他这么一去,博洛必定回头东顾。    “还是年轻人敢做啊......呵呵呵。”唐王朱聿键笑道。    ......    松江府东部海域。    施琅正举着千里镜观察着远方。    “总兵,哨船已经放出去了。”    “叫副总兵!说了多少回了?”    “嗨,早晚的事!”    “你这滑头!长江口要派人看好了,防止清军水师出海!”    施琅笑骂着部下,心中却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