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严重缺钱
不到一个小时,纪曼就彻底改变了对“小公司”的认知。 以她的阅历和眼光很快就能发现,如果按照沈暮描述的方向顺利发展下去,暮宿网的前景不可限量。 她非常庆幸,没有果断拒绝那1%的股份,还有商量余地。 在沈暮介绍的同时,纪曼也会偶尔提出一两条建议,让他切实体会到了她的运营、管理才能。 最后,沈暮给纪曼定下了10000元的月薪,任副总经理一职,兼任运营总监。 之所以这么决定,自然是现阶段暮宿公司的人太少。 反正纪曼算是个全能型人才,两个职位她一人足以胜任。 之后,沈暮把技术总监梁绍齐叫进办公司,让他为纪曼详细阐述了网站的布局、上线时间,以及目前的准备工作。 “离上线只剩半个月,可你们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准备好,这是重大失误!” 纪曼脸上浮现出不可置信之色,还没听完就打断道:“这一点如果不能解决,暮宿网的后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梁绍齐对这方面不懂,骤然一听,当即把她惊为天人,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沈暮则是无奈苦笑,这些问题他岂会不知,关键是宣传的代价…… 他承受不起! 简单点来说,就是没钱。 所以他为暮宿网准备的是另一套方案,非常规方案。 “不知纪总有什么高见?最好是花钱少、效果好的宣传策略。” 沈暮并未说出他的打算,想先听听纪曼的方案。 “花钱少?” 纪曼蹙眉,之前听沈暮分析暮宿网的发展思路,显然要耗费不菲的资金才行,是以她尚未考虑过缺钱的问题。 任她脑洞再大,也不敢去想,沈暮连宣传的钱都掏不出来。 直到此刻,她才意识到什么。 难怪啊,这家伙连做民宿平台的点子都能想出,且前景一片大好,干嘛还要慢吞吞发展,不立即招一大批人来加快进度? 纪曼很快找到了根源所在。 她侧头思索了片刻,才道:“先说最基本宣传,咱们提出民宿这个新概念,外界根本就不明白它是什么,首先就得给大众洗脑似的灌输。 “而灌输新概念,最快的渠道就是做电视广告、网络宣传以及传统媒体报道。 “全国性的宣传先不提,仅说魔都,如果是最省钱的方式,首选报刊杂志。 “在众多报刊杂志中,我首推【地铁时代报】。” 梁绍齐当先附和:“【地铁时代报】不错,以它的发行量,估计一周时间就能让魔都近半上班族了解民宿,知道暮宿网。” 纪曼的说法很有道理,哪怕没有道理,梁绍齐估计也会全力支持,实在是她的嗓音太撩人了,让男人难有抵抗力。 地铁时代报,它是依附地铁出现的产物。 这份报纸,是在魔都地铁站免费发放,乘地铁的上班族几乎人手一份,广告效果无需多说,的确能做到“一周之内,让近半上班族了解民宿”。 2004年,魔都地铁只有三条线,日均客流量仅128.7万人次。 如果单独计算数字,肯定无法达到梁绍齐所说的效果,一个礼拜五天也不过643万人次,且这些人多数为每天重复乘坐地铁。 但关键是延伸效果。 比如,其中一人带着报纸到公司,乘坐公交上班的N个同事也能看到。 另外,民宿这么新鲜的词汇,不少人肯定会与家人、朋友讨论,层层传递下来,离“半数上班族”的数量不会相差太多。 沈暮还没接话,纪曼就已主动道:“这样,我在报社渠道还有点资源,先打电话找朋友问问,如果做一个礼拜广告,最低需要多少钱?” 话音未落,她已迈步出了办公室。 实则纪曼自己就是报社广告部出身,这一问题根本没必要打听,就能估算出来不会低于50万。 她真正要做的是,如何把广告费降下来。 纪曼找出纸笔核算半响,最后才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一刻钟后,她回到总经理办公室,对沈暮道:“我问过了,一个20×10(厘米)的篇幅,连载五天,最低20万元。” 这是她把20×20(厘米)减半后,又以自己的渠道砍掉5万元的结果。 “可以先准备起来,我明天给你答复!” 沈暮颔首,又道:“纪总你是广告行家,如何刊登广告词就交给你了;另外需要注明一点:暮宿网上线一个月内入驻的商家,免收一年佣金!” “好!” 纪曼浅笑回应,心里却生出不好的预感。 她从沈暮的反应来推断,或许这个家伙连20万都没有,也可能是舍不得拿出来。 那可是她进公司后的第一个提议,不会就这样流.产吧? 沈暮安排人事张大姐给纪曼办理入职手续,自己却离开了公司。 他要想办法凑钱! 说实话,纪曼的提议的确让他心动,问题是他身上仅有几万块钱,如何支付得出20万? 难道真要请美女富婆投资? 沈暮考虑良久,还是摇了摇头! 在事业方面,绝不能让柳轻璃插手,除非她成了真正的沈夫人! 沈暮开着玛莎拉蒂,到黄浦江边吹了好一阵子风,还淋了点雨,下班时间准时前往琉璃大厦,接美女富婆下班。 “你那个包里面装的是啥?” 美女富婆提着一个黑色大包,早上出门时沈暮就看到过,当时就有点疑惑,想不到下班又见到了。 “别问,暂时不告诉你!” 柳轻璃一脸神秘,看上去心情不错。 “暂时不告诉我?” 沈暮听出了言外之意,显然并不是要对他保密,只不过时机未到。 自从周末两人游了一趟南塘古镇,不知不觉间关系又进了一步,他说话也不像以前那么多顾忌。 “快开车吧!” 坐进副驾驶位的柳轻璃转过头来,对沈暮眨了眨眼:“要不你今晚做饭吃?” “咱们签过协议的,我并不是你的长工啊?” “哎呀,我还准备给某人奖励的呢,看来他不想要了!” “哦,有奖励啊,可以考虑一下。” “那咱们去菜场?” “干嘛,你又要买鱼?” “买鱼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这一次能不能少买点,家里的盆都装不下!” “有那么多吗?” “真有!” “那你干脆一次多做几条啊?” “你能吃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