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庞大的野心!
书迷正在阅读: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史上最狠NPC、成长型男神、重生成慕容复:这次我是主角、绝世唐门:我才是气运之子、和学姐恋爱真难、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我能强化加点、我的系统有点强、星雨楼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你为什么又不开心了,他们拍的好说明并不是只蹭了这个热度啊,起码内容是他们自己原创出来的。”    徐文刚进办公室,就看见了早就在里面等待他的张敏。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之后,徐文也是哭笑不得的问道。    张敏没好气的说道。    “你怎么没有搞懂我的重点啊,我生气不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好,如果他们真的有原创内容,我也会给他们点赞的,我又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我生气的是,你难道没有看他们第一集的内容吗?”    徐文愣了一下。    昨晚忙着跟胡晓晴相处,开开心心的基本都没有出卧室。    倒是怎么没有怎么去看《消失的小物件》这部纪录片的首播。    只是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知道了这部纪录片的成绩不错。    张敏二话不说,在徐文的电脑上面打开了《消失的小物件》这部纪录片。    同时又调整出《舌尖上的华国》这部纪录片。    同一个屏幕两个纪录片一起播放了出来。    看着两部纪录片颇为同步的画面和镜头运用。    徐文算是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张敏生气的原因在哪里了。    张敏看着徐文。    “这下,你明白我为什么生气了吧,如果他们只是单单用了你的创意那就算了,只要内容搞得好,我倒也不会说什么。”    “可是他们居然连拍摄的运镜方式和内容布局都跟我们之前拍摄的内容一样!”    徐文看着屏幕笑了笑。    “没有这么夸张,说不定就是巧合,毕竟镜头用来用去也就那么些个用法。”    “是吗?那你再看看这个。”    张敏冷笑一声,又关掉《舌尖》的页面,打开了《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    此刻两部纪录片在播放的节奏上面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就连徐文都有些懵逼。    张敏看见徐文愕然的脸色,无奈的说道。    “发现了吗?说是一部新纪录片,其实就是另类版的《舌尖》加《河西走廊》,这还不足以让我生气吗?”    “但是这样也够不成抄袭啊,法律上面没有这样的规定。”    徐文无奈的说道。    张敏气愤的点了点头,又重新坐下。    “所以这才是令我生气的地方啊!你是没看见那些媒体都在说什么!他们把那部《消失的小物件》直接形容成你的接班人。”    “说是延续了你的风格,看的我特别的生气,什么延续风格嘛,其实就是照着我们的拍摄模式去抄的。”    徐文倒是不知道媒体们是怎么去形容的这部纪录片。    不过他倒是没有张敏这么生气。    反倒是笑着安慰起了张敏。    “不用这么生气,我们公司有这么多部纪录片在呢,他们能够模仿一部纪录片,难道还能模仿所有的纪录片不成?就算他们想要模仿,没有好的内容和创意也撑不起来的。”    “我在这里急的什么样,你倒是悠哉悠哉的,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张敏一下子xiele气。    徐文急忙打断张敏的话。    “别这么说。”    “怎么?”    “我不许你说你是太监。”    “......”    张敏摇了摇头。    “算了算了,我还是去处理我的工作吧,但是这件事情我是不会这么轻易的罢休的,要是他们还有别的越界的行为,我就要让他们看看厉害。”    看着张敏离开的背影,徐文摇了摇头。    别说你了,我也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其实徐文对这种蹭热度的行为并不讨厌。    有很多东西,就是从模仿开始。    但是模仿和抄袭的边界本来就很模糊。    徐文来到这个世界,选择继续拍摄纪录片,就不是为了一家独大。    前世的纪录片可以说在整个娱乐行业都是最不赚钱的一种了。    就连拍出了《舌尖》这么经典的作品的陈导演。    都不止一次的在面对镜头说拍纪录片的不赚钱。    来到这个世界,看到纪录片能够被这么多观众所喜欢。    热度不比电影和电视剧差。    徐文还是很开心的,他是希望能够让整个行业发展起来。    而不是一个人发展起来。    如果朝阳影视能够借此成为另外一家优秀纪录片的输出者。    前期让他们模仿一下,徐文倒也不那么反感。    但是就怕朝阳影视模仿模上瘾了。    从而失去了思考原创的动力。    那可就惨了。    毕竟有现成的抄,很少人能够忍得住这种诱惑。    尤其是朝阳影视现在还尝到了甜头的情况下。    所以只能静待后续的发展了。    朝阳影视。    某一家酒店的包厢内。    “来来来举杯!”    “举杯。”    “一起拿起酒杯。”    .....    朝阳影视的高层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高层都在,只有当初负责《消失的小物件》的主要人员在。    今天在这里是为了庆祝《消失的小物件》取得的成果。    在上映前,不少人都是惴惴不安的。    毕竟小公司的每一次转型都是时光公司的生死存亡的。    但是好在这一次,他们赌对了。    总监萧黄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脸色红润,满脸的油光。    周围的几个主管都是不断的朝着萧黄敬酒。    萧黄难得的来者不拒。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众人都有些胀肚子。    所以便也放下了酒杯,开始就着饭菜开始闲聊。    “哎呀,真是没想到我们的纪录片这一次能够这么成功。”    “那是,这几天有好多的赞助商找上门来,都快把我的办公室给踏破了。”    “这一切啊还要归功于我们的萧总监啊。”    “是是是,感谢萧总监。”    ......    众人一边抒发着这几天的变化,一边又在溜须拍马。    萧黄很是受用这样的气愤。    为了这部纪录片,他受够了白眼。    当初这部纪录片立项的时候,除了网友们骂他是抄袭创意之外。    公司内部也有一些人对待这个项目存疑的。    所以当时的萧黄是顶着压力的。    但是好在一切雨过天晴,他萧黄付出这么久的精力。    也算是得到了回报。    “哎,不要这么说,这部纪录片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成果,只要大家把心交到我这里,那自然是有福同享的。”    萧黄笑呵呵的说道。    众人自然又是一阵吹捧。    再次放下酒杯,一个总监笑呵呵的看向萧黄。    “总监啊,我们这部纪录片的开播成绩这么好,我们要不要抢先把第二季给立项了啊。”    “第二部是要立项的,只不过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萧黄面对这个问题,没有正面回答,反倒是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一旁的一个主管脱口而出。    “什么问题?”    萧黄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    “我这段时间啊,一直在研究徐文的经历,我们都知道我们这部纪录片能够成功跟徐文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我特地翻阅了很多和徐文相关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徐文第一部成名作是《人生一串》,可是在《人生一串》成功的时候,徐文却没有选择拍摄《人生一串》,反而是重新开创了一个ip,这是为什么?”    萧黄说完,环顾了一圈。    发现众人都没有说话。    萧黄继续说道。    “他每一次都没有原地踏步,而是一个一个的开创新的ip,正是因为手中有这么多的ip,才让他在离开了电视台之后,一路崛起有了现在的家业。”    “不然你看那些离开了电视台的,哪个有他混的这么好呢,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复制徐文的成功呢?当一个大公司的高管不比一个小公司的主管强?”    萧黄的话,像是一步步引诱人踏入深渊的恶魔。    言语之间充满了诱惑性,让饭桌上的一众主管都忍不住开始思考起来。    期间有一个主管开口问道。    “可是,我们来之不易的成功,要是现在抛开《消失的小物件》,去投入一个新的ip,会不会太冒险了啊?”    其他的主管飞快的点头。    得益于《消失的小物件》他们这个月的绩效都涨了一倍。    他们也实在是舍不得这样来之不易的工资增长,生怕下个月又被打回原形了。    “我也知道大家的顾虑,所以我们不会直接摒弃掉《消失的小物件》,而是在筹备第二季的时候,再度创造出一个新的ip出来。”    萧黄一番话引得不少主管大翻白眼。    你当ip是批发的吗?    你想要一个就有一个。    “那....短时间内我们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创意啊。”    “我们是想不出不代表别人想不出来啊。”    萧黄嘿嘿一笑。    饭桌上一个跟萧黄比较亲近的主管开口问道。    “总监,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就直说吧。”    “我的意思是,徐文那边有很多的创意,首先第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第二点,徐文的公司的公司有这么多的人才,我们可以挖过来啊!”    在一众主管目瞪口呆的目光,萧黄继续说道。    “媒体不是说我们是徐文的接班人嘛,既然是接班人,那我们去挖人不是很正常嘛,本来一个公司的人员流动就很正常啊,不是嘛?”    “可是这....会不会引起徐文的报复啊?”    一个主管迟疑的说道。    萧黄嘿嘿一笑。    “我们用了他们的创意,你看见他们报复我们了吗?”    主管们你看我我看你。    一时间谁也没有先开口。    萧黄把众人的眼神尽收眼底。    “我这也只是一个提议,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行,那我也不会强行这么做的。”    “总监,我觉得挖人这一点是可行的,就是这个新创意,就算借鉴,也不好借鉴啊,要不然等总监你有了新的创意我们再实施呢?”    某个主管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大家都是社会老油条了。    你给我们画大饼,我们实在是没有那么胆量去跟你赌。    除非你让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创意。    我们才有可能跟你一起干。    萧黄笑了笑。    “我也是这样的意思,等创意有了我们再讨论,这件事情吧,来来来先喝酒喝酒。”    萧黄的话,让包厢内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众位主管松了口气,又重新拿起了酒杯开始喝了起来。    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萧黄被人送上车回到了自己家。    一到家,萧黄就感觉肚子不舒服,脑袋也是晕乎乎的。    于是直接冲到厕所里面吐了起来。    等到吐完之后,这个思绪反倒是清晰了起来。    酒醒了一大半。    于是萧黄趁机洗了个澡。    出来后,眼看时间还好。    萧黄坐在沙发上醒神。    突然想起来今天好像是《河西走廊》的大结局。    一看时间,也才刚开播的样子。    于是萧黄急忙打开了电视。    调整到芒果台。    而此时播放的正好是整片的内容。    这一集的内容紧接着上一集。    鄂本是有记载的第一个从陆路到达华国的外国人。    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丝绸之路上面的繁茂。    他也向欧州证明了那个在欧州人口中世代相传的遍地黄金,盛产茶叶的神奇国度“契丹”就是华国。    鄂本的离世也宣告了,欧州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探索的终结。    明朝政府有意无意的消极政策。    令陆上丝绸之路逐渐的走向了衰败。    鄂本未能完成的使命成为了这条绵延了数百年的丝绸之路,也逐渐走向了凋零的标志。    鄂本来到河西走廊的路途充满艰辛。    但是好歹在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同行着。    对于外来人来说,这条路虽然艰辛但是并不寂寞。    但是西出的中原人来说,这就是一条孤寂的道路。    两百年后一位清帝国的高官来到了如今的JYG。    也就是西出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    这位高层就是历史上的林则徐。    那个时期的清帝国延续了明朝的政策。    不仅不许汉人出洋,断绝了贸易。    还严格限制来华贸易的外国商队。    在帝国的西部则是越来越严格的管控。    河西走廊上没有了来往的商旅,仿佛一条失去了血脉的动力。    迎来了历史上最暗淡的岁月。    只有前朝留下的防御建筑才能让人依稀想起,过去金戈铁马的岁月。    ......    萧黄一边擦拭这,没有干的头发,一边呢喃。    “这一集是说《河西走廊》的落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