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第六集!
书迷正在阅读: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史上最狠NPC、成长型男神、重生成慕容复:这次我是主角、绝世唐门:我才是气运之子、和学姐恋爱真难、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我能强化加点、我的系统有点强、星雨楼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你去哪里了啊!我怎么打你电话打不通啊?发消息也不回!你是不是又去那个什么没有网络和电话的民宿了啊!”    张敏拉着徐文上上下下的打量。    跟着老妈子一样,生怕徐文出了点什么事情。    徐文笑了笑。    “你就这么怕我出事啊?”    “那当然啦,你可是我们公司的摇钱树,你要是出事了,我去哪里摇钱。”    “你的理由还真直白。”    徐文苦笑着摇了摇头。    顺便把自己昨天晚上跟刘柯的事情随便带过一下。    张敏知道徐文是因为手机没有电自动关机,所以接不到张敏的消息之后。    立马张罗着要去给徐文换个充电容量更大的手机。    “哎哎,你还没有跟我说找我啥事呢,一大早上尖叫,难道就因为我不在?”    徐文拉住张敏。    张敏立马想起刚才没有说完的事情。    “昨天是《河西走廊》第六集的播出你难道不知道吗?自己的作品都不关心一下啊。”    “昨天?”    徐文呢喃一声。    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情。    “那个成绩怎么样啊?”    徐文再次看向张敏。    张敏切了一声。    “想知道啊,自己去网上找吧,谁叫你直接失踪一个半天。”    说完直径走开了。    徐文撇了撇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打开了电脑开始搜索起《河西走廊》。    想着下午无事,于是徐文就顺带的看了一遍《河西走廊》第六集。    自己追自己的剧,说起来也是满奇妙的一种体验。    因为徐文是过了一晚上重新看的。    所以在节目打开的时候,屏幕里多了很多的弹幕。    也算是跟着万千网友一起云追剧了。    “开刷啦~”    “更新啦!开心!”    “江浙网友前来报到!”    “我这便是晚上11点!”    ......    满屏的弹幕,看的徐文十分好笑。    手一痒,也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    “我是徐文!”    但是刚打完,后面就有弹幕出现了。    “前面说自己是徐文的,看我打不死你,侮辱我偶像!”    “对啊!明明我才是徐文!”    “我是徐文!前面的你们都是冒牌货!”    ......    看的徐文满头黑线。    他以为都过了一晚上了,应该没有人实时在线。    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实时在看《河西走廊》。    摇了摇头,徐文还是注意力放在《河西走廊》的内容上面。    这一集的视角已经从汉帝国到后凉后秦等诸国,再一次来到了同一的朝代。    隋王朝!    当历经战火的隋王朝再一次统一华国的时候,人们十分期待隋王朝带来的改变。    隋朝建立15年之后,杨广即位。    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一心想要发展经济。    对南兴建大运河,沿途兴起许多的城市。    向西,他的目光则是锁定在了河西走廊。    当时因为连续几百年的战火,河西走廊与中原的贸易已经中断了几百年。    来自西域的胡商们也不敢深入中原。    所以都把河西走廊当作中转站。    于是作为河西走廊中间段落城市的张掖,便由此兴盛了起来。    杨广派出了裴矩去到西域去了解情况。    作为杨广最受信任的五位重臣之一,裴矩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来到西域,裴矩放下了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面子。    主动去结交当地的胡商。    去了解这个与中原失联了许久的地方。    彼时的张掖一方面是胡商的中转站,胡商们把香料、特产运送到这里售卖。    随后又在当地购买丝绸、茶叶运回西域。    而中原一些行商的人们也是这样的旅程。    一二来去的造就了这里空前发达的商业规模。    当裴矩来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禁被这里的规模所打动。    在跟各路的胡商们攀谈了解过后,裴矩也知道了胡商们从西域来到中原的三条路线。    以及他们西域44国的风俗人情。    并把这些编制成书。    裴矩有心想要打通河西走廊这条商业路线。    但是张掖的规模已经形成,而且胡商们因为早年间去中原行商的遭遇,也不敢踏足中原。    这让裴矩颇为苦恼。    在翻阅典籍之后,裴矩找到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那就是效仿仓慈。    仓慈是三国时期的官员。    当时他就是张掖的行政长官。    彼时中原正在经历着战火,凡是去到中原经商的胡商们经常遭到当地的豪强的抢夺勒索。    不敢深入中原。    于是为了维持这条贸易路线。    仓慈颁布了这样一条规定。    不愿意去中原的。    那么就继续在张掖经商,按照官方规定的价格售卖商品。    若是想要去中原的,则有官方发放补助,并且派士兵护送。    这样的政策当即得到了许多胡商的赞成。    所以在当时的那样的环境下,这条路线还是没有停止。    裴矩效仿仓慈,当即颁布了许多的政策。    包括降低胡商们的关税,鼓励他们前往长安和洛阳经商。    中途可以入驻政府的驿站等等。    回到长安之后,裴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编著的那本著作呈现上。    隋炀帝杨广表示很满意。    并且又派裴矩返回河西走廊继续经营。    此后的张掖等地,愈发的发展兴盛了起来。    后来隋炀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要西巡河西走廊。    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众多大臣们的反对。    要知道当年的汉武帝也不过只是在黄河边远远的眺望河西走廊罢了。    但是这些大臣们的反对,并没有得到隋炀帝的采纳。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隋炀帝带着军队、后妃一共数十万人,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出发了。    渡过黄河,隋炀帝亲征了一直在sao扰河西走廊上面胡商的部落。    大获全胜。    此后只要度过关隘就可以到达张掖。    但是从小生活在中原腹地的隋炀帝一行,显然低估了高原上对于气候的变幻无常。    彼时的中原是夏季,但是等隋炀帝一行进入关隘之后,气温骤降。    此次的随行部队中有一半人都被冻死在路上。    其中就包括了隋炀帝的jiejie。    走出关隘之后,便是繁荣美丽的河西走廊。    彼时西域各国的王侯都知道了隋炀帝大获全胜的好消息,于是纷纷在张掖等候着这位中原皇帝的到来。    虽然悲伤,但是隋炀帝还是开始接见各国的王侯们。    一场史无前例的“万国博览会”就此开展。    隋炀帝和西域各国的王侯们一起见证张掖的繁荣,互相交流特产。    各种精美的瓷瓶、书画、丝绸、茶叶等等频频亮相。    许多的胡商们也知道像这样的场景前所未见,于是纷纷赶到了张掖。    这样的盛况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随后隋炀帝还曾登临河西走廊的高山参拜天地。    从大臣到将军。    从高僧到帝王。    每一集都有一位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在河西走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每个人做的事情或许都不一样。    但是基本上都跟河西走廊这个又息息相关。    至此《河西走廊》第六集也随着隋炀帝的参拜到此结束了。    弹幕上面清一色话就没有停止过。    “好看!好看!我去二刷啦!”    “哎,冻死了这么多人啊。”    “真是难以想象当年的河西走廊到底有多繁荣。”    “现在去河西走廊只能看到当年的城墙了。”    “不说了,我回去些论文去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写完呢。”    “我是徐文。”    .....    看着这一条条弹幕,徐文笑了笑。    看来观众们开始很喜欢这样的内容的。    当时拍摄这部分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会不会太枯燥呢。    猛地想起自己是要来看《河西走廊》第六集的成绩的。    于是打开搜索引擎开始搜索。    不一会这一集的具体数据就出现在了徐文的面前。    根据显示《河西走廊》第六集的收视率为4.1%,高峰时刻为4.9%。    在芒果台所有的节目里面排在第一位。    而芒果台排在第二位的节目收视率为3.5%。    跟《河西走廊》差了足足0.6%。    而第二第三乃至后面的节目,收视率的差距基本上都在0.1%或者0.2%左右。    这么大的差距,也足以看出《河西走廊》的火爆程度。    除了芒果台之外,在全国段的收视排行里面,《河西走廊》的成绩依旧是不俗。    不仅牢牢把控着第一名的位置,同样也是把后面几名甩的老远。    而后面的几名,不是别人正是徐文的另外的几档节目。    分别是中心台的《国家宝藏》和江浙台的《华国诗词大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是徐文出品的,所以这两档节目在收视排行榜上面出现的位置时常都很接近。    一会是《国家宝藏》高一点。    一会是《华国诗词大会》高一点。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持续不了多久了,因为徐文没有记错的话《国家宝藏》在下一周就要完结了。    中心台曾经询问过徐文要启动《国家宝藏》第三季的拍摄。    但是被徐文拒绝了。    第一季跟第二季间隔时间很短。    现在马上又出第三季的话,观众难免会审美疲劳的。    所以要等候一段时间再说。    中心台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节目,再听到徐文的理由之后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徐文是为了节目的长久发展来考虑的。    但是当江浙台同样来询问要不要制作《华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时候。    徐文把同样的回答告诉了他们。    可他们的想法完全就跟中心台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