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霍去病!
书迷正在阅读: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史上最狠NPC、成长型男神、重生成慕容复:这次我是主角、绝世唐门:我才是气运之子、和学姐恋爱真难、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我能强化加点、我的系统有点强、星雨楼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徐文的公司火火热热。    他的节目也是如此。    在《河西走廊》第一集刚播完没多久,中心台和江浙台就趁着《河西走廊》的余热还没有退散,宣布了即将开播的两档节目。    分别是中心台的《国家宝藏》第二季和江浙台的《华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这两档节目之前为了避开徐文的《河西走廊》延后开播。    现在趁着《河西走廊》火热也是放了出来。    总不能等到《河西走廊》播完了再拉出来。    两档节目的强势加入,让后面的日子都不无聊了。    观众们有了很多的选择。    想看纪录片的可以去看《河西走廊》。    不想看纪录片的可以去看《华国诗词大会》。    不喜欢历史类想要看艺人的可以看《国家宝藏》。    这么多档节目,总有一款适合你。    更别说还有一档正在拍摄的《人生一串3》呢。    观众一天24小时,每个时间段都有东西看。    哪怕是半夜起来的都可以收看《舌尖》的第n次重播。    更有网友直接用徐文的头像制作出了表情包。    “你的时间被我承包了!”    用的还是几年前徐文参加苏江卫视的《方桌派》那档节目时候的截图。    因为像这种访谈节目就是要营造一个类似于茶馆一样的环境,让嘉宾能够放松。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截出来图本就不是以颜值胜出的。    再加上网友们配上的文字。    “你的时间被我承包了。”    “我判处你一直收看的我节目。”    “这个暑假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几天时间内,这个表情包就在网上火了。    只要在相关的表情包下面打开评论基本上都是如下的话。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求原图!”    “求原图啊,姐妹!”    “想要原图,还有别的吗?”    “莫名的觉得可可爱爱。”    “楼上的你不对劲。”    “笑死我了,我是真的会谢。”    ......    而徐文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呢?    原因还是有徐文公司的人也在使用这个表情包。    一个手残党一不小心在大群里面发了出来。    从此导致整个公司都是徐文的表情包泛滥。    对此徐文也只能无奈的摇头。    权当满足员工们的一点上班之后的小无聊了。    不过他也在构思。    要不要以后每发一次他的表情包,就扣1块钱呢?    《河西走廊》的火热一直延续到了第二集。    跟第一集充满争议性相比,第二集的观众期待值明显是多了好几倍。    在节目开播的时候就有很多的观众等候在电视机面前。    第一集讲述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在第一集的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张骞利用13年的时间,为汉帝国了解西域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被困13年没有让张骞丧失斗志,反倒是更见坚定了自己的一颗向汉心。    这样的故事让观众看的十分的动容。    第一集的故事在于对于西域的消息打探。    而第二集的故事则是聚焦到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少年英才身上。    在汉武帝从自己jiejie府中,看中卫子夫,并带回皇宫封为皇后开始。    此时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已经被封为了大将军。    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卫青都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其他的行动路线都失败的时候,唯独卫青率领的部队能够接连胜利。    给汉帝国带去一个振奋下消息。    而在汉帝国一个角落里面,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登基三年了。    看似两个毫无关联的人,却也莫名的联动了起来。    只因这个男婴的母亲姓卫。    他的姨娘是当今的皇后,他的舅舅是抗击匈奴的大将军卫青。    而他就是继他舅舅之后另外一个抗拒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名将。    霍去病!    年少的霍去病常年跟随自己的舅舅在羽林营中玩耍。    生性活泼好动的他,从小就对各种兵器十分喜爱。    到了17岁时,汉武帝曾经见过霍去病训练士兵的样子。    对于霍去病不按常理出牌的训练方法很感兴趣,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    当他召见霍去病时,曾对霍去病说,他应该学习先贤,多读一些兵书。    但是霍去病却摇了摇头。    他认为兵书都是古人,如今需要的就不是墨守成规的作战方法。    汉武帝对这个年少的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年仅18岁的霍去病跟随自己的舅舅,卫青去进攻匈奴。    但是这一次的作战十分的艰难,就连卫青这样的大将军都是受了伤。    而18岁的霍去病抛弃了传统的战术,带领部队对匈奴发起了追击。    把匈奴打的落荒而逃,更是把雄踞在河西走廊的一位匈奴王侯给击杀。    这战之后,霍去病一战成名。    战后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候”!    年仅18岁的王侯,世所罕见。    受封了王侯的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屡获奇功。    彼时匈奴王赶走月氏一族,把河西走廊分给了两位匈奴王侯。    如果汉帝国要大通河西走廊,就必须赶走这两位王侯。    当时汉武帝定制了针对匈奴的作战计划。    由霍去病率领大军偷袭匈奴的主力部队,而由另外一个将军率领大军对其做出支援。    他的舅舅卫青则是带来张骞正面跟匈奴部队作战。    但是支援的部队在深入西域之后迷失了方向。    只剩下霍去病的军队在大漠独自留守。    此时在霍去病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独自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跟匈奴的主力部队战斗。    二是撤兵回营。    而此时的霍去病再一次的做出了一个超出常理的决定。    带领部队跟匈奴的主力部队作战。    此时的匈奴军队也没有想到,汉帝国居然敢拍出这么一支单线作战的军队前来攻打自己。    于是在跟霍去病战斗的过程中,死伤惨重。    这一战霍去病大获全胜。    当时得到消息的汉武帝十分开心,立刻下令给霍去病修建豪华的府邸,赏赐重金。    但是霍去病说去了那句名垂青史的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而霍去病的光芒却掩盖不了,另外一个人的示意。    那就是因为延误军机被免去博望侯,贬为庶人的张骞。    因为在河西走廊的战败,匈奴王单于要杀掉两个镇守河西走廊的王侯。    两个王侯听到这话,决定投降汉帝国。    汉武帝派霍去病去接受投降。    而后汉武帝又派出霍去病和卫青分作两路向匈奴王庭发起进攻。    并且大获全胜,匈奴没有了sao扰汉帝国的能力。    这一年霍去病22岁。    至此河西走廊正式打通,纳入到了汉帝国的版图之中。    正式的接连了西域。    可惜天妒英才。    仅一年后23岁的霍去病就因病去世。    汉武帝悲痛不已以国葬厚葬了这位爱将。    而后,汉武帝又重新任命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    带上了丝绸和珍宝。    再度出使的张骞也不负所望,成功的跟所有的西域各国达成结盟。    一条丝绸之路也是正式打通。    后来汉武帝重封张骞为大行令。    但是这个荣耀对于张骞来说太迟了。    一年后张骞也因病离世。    贯穿了两位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汉帝国接连世界的雄图大略正式完成。    因为打通了河西走廊,葡萄、胡萝卜等等我们熟知的植物也由此传入了汉帝国。    而汉帝国的丝绸也是正式进入西域各国。    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正式开启了序幕。    霍去病的故事相比于张骞多了一份少年热血。    年少英才立下赫赫战功,受封冠军候!    简直就是古代版别人家的孩子。    张骞的故事是大漠中不忘初心的坚守。    而霍去病是少年才气充满天。    同样的对比也体现在了两集的收视率上面。    张骞这集的收视率比较慢热。    而霍去病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让第二集的收视异常火爆。    刚播完,围脖就送上了热搜一枚。    网上的讨论度也是异常的火热。    从18岁开始震惊全国。    到4年封侯,达到人生巅峰。    然而仅仅一年后便病死。    这样的反转让很多人都感到唏嘘。    有网友认为,如果霍去病没有去世,或许匈奴也就真的收复回来了也说不定。    因为这一集的播出,兰城市很早之前就设立的那尊霍去病的雕像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很多纷纷跑过去打卡蹭热度。    不过要说最搞笑的还是编剧刘田。    作为一名编剧,思考剧情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卡壳也是家常便饭。    刘田就是一位处于剧情卡顿的编剧之一。    主办方要他叫剧本的日子都过去一个月了。    刘田这边还是没有把剧本写出来。    于是爱好上网冲浪的刘田就天天在自己的围脖上面打卡。    “周一,刘田我还是没有想出剧情。”    “周二,刘田我想出剧情但是否定了。”    “周三,我打算躺平了,我想不出来。”    “周四,想知道编剧转行去种地有没有人收?”    ......    这样一位自带搞笑属性的编剧,让很多的网友都感到欢乐。    网友们也全然不顾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刘田的痛苦之上。    每次都在他的围脖下面打卡。    “看到刘老师没有写出来,我的论文突然也不着急了。”    “我的四级单词也可以慢慢背了。”    “刘田老师还是没有想出剧情?太好了,我干饭去了。”    “我感觉等我毕业了,刘老师还是想不出剧情。”    “刘老师,你干脆众筹剧情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