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新品牌美食客开门红
    我有个流量系统正文卷第七十五章新品牌美食客开门红美食客虽然是个新品牌,也没什么知名度,但有乔霏家公司作为背书,阿里那边的还是特事特批,很轻易地就开了。    虽然是新店,新品上架,行业小二那边还主动找了过来,愿意给匹配一些活动资源。    这待遇.刘斌暂时没要,希望至少等一个月后,有了一定的基础销量之后,再上坑,并且很感谢行业小二的,以及栏目活动小二的支持。    这是吴舟要求的。    除此之外的,一些主播,也是闻风而动,知道是乔霏家的新品牌,第一时间联系过来,    刘斌实际上还是有些心动的,毕竟是新店铺,新品牌。    万事开头难,新店不好做啊。    所以找到吴舟,知道吴舟的规定是不破价,他想到的解决方案是,价格不变,搭赠一些赠品。    就好像很多头部主播卖头部化妆品品牌那种模式。    毕竟,既然那些世界知名的头部品牌,都能这样搞,我们得和他们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待遇,其实也不丢份。    吴舟依旧还是拒绝了。    实际上,虽然是新店新品牌,但毕竟美食客已经做副标题有一段时间了,一些乔霏家的老客户,稍微注意一下,也肯定已经知道了这个品牌。    其次,吴舟公司的抖手账户目前已有一百八十万的粉丝,这个粉丝量,和那些真正的头部网红大v之类肯定是没办法比。    但是架不住粉丝人群精准。    账户的日常内容,都是以乔霏家的消费人群为主要分析对象。    结合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扰,给出解决方案。    比如说:高净值用户的资产如何保值?财经类主题,找一些行业头部的理财人员,做下分享。    比如说: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可能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找出一些普遍一些的,中医找名老中医,西医就找头部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做一下解决办法的分享。    等等    内容并不垂直,但绝对有用,而且是针对性的有用。    视频都是以长视频形式为主,没有迎合平台主流的。    原因:如果一个人,连这种有价值的长视频都看不下去,生活中大概率就是追求短期刺激,没有长期规划,缺少自控力的人,这部分人群,即便是有成功的,也只是小概率事件。    在这些有价值的视频中间,也会陆续穿插分享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以及有哪些的食材。    如果刚好和自己的产品相关的话,可以在末尾,加一下自己的产品图。    再一个就是吴舟公司的官方微信账户了,粉丝数也近百万,都是乔霏家的老客户了。    内容和抖手的类似,但更多还是以文章为主。    所以,产品虽然还未上架,但消费认知的铺垫,早就做好了。    上架前三天,每天上架预告,加上不同产品介绍,    上架后,第一时间,再链接分享。    只五分钟时间,新店铺,新品牌订单数突破100,销售额达到15221。    半小时后,店铺总订单突破500,销售额达到/>    7个小时后,店铺总订单突破1000,销售额达到/>    当天夜里,23点59分59秒时,店铺总计订单1682份,销售额总计达到3    32231。    新店开业第一天,在没有进行任何活动推广的前提下,完全平销,首日业绩达到7级店铺销售额标准。    吴舟也没有做任何精准流量投放,就是想看一下,这些老客户重视度怎么样。    目的也是为了测试这段时间积攒出来的流量效果怎么样。    第二天,订单量略有下滑,只有1372份,但销售额已经超过27。    第三天,订单量再度下滑1201,销售额,24,不过这一天各个产品下面已经陆续有了评论。    「我妈说这个自热米饭比她做的饭菜都好。「    评价有很多,也有简单的评价,那就是好吃,还可以,无脑买之类的短评。    单品评分最低的都是4.9分,部分是直接全5分。    初步来看,还算是可以的。    后续时间,业绩已经开始逐步稳定,每日自然流量业绩就能稳定在18-20之间。    当然这个数是吴舟自己算出来的,刘斌没算出来,因为在看着流量逐步稳定之后,吴舟的精准流量就开始介入了。    慢慢都25,35,一直涨到59左右,增长的脚步才缓和了下来。    其实吴舟这边新店开业,可以说,稍微在电商圈里,有点实力,有点人脉背景的,都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    其中,当然的王岩他们家是最为关注的。    第一天的业绩,就惊了他们的下巴,但后续看了几天业绩一直在下滑,心情还稍微好点。    只不过这个好心情压根就还没持续几天,就再度逆转,看着那一天天增长的销售额。    只片刻功夫,王岩原来打造出了类目op1爆款的那种自豪感,直接没有了。    至于说,销量打败了吴舟,比那个有意义吗?营收差了那么多。    他是卖了10 ,如果把所有渠道加起来的话,每月能到15 左右,而且成交均价也还可以,能到14左右,其他的那些主要竞品头部单品,成交均价都快拉到11了。    方便速食这个类目,给当前的王岩公司每月能新增了大概200左右的业绩,利润率嘛,5%左右吧。    食品类目,红海市场,薄利多销,这个利润率也算正常。    和行业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王岩是满足的。    但吴舟呢。    王岩不敢置信。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公司里的运营,也是这一千万的g的贡献    者之一。    至于王岩的品牌,嗨爆的方便速食的产品,他们压根从来不吃。    这是他们作为内行人,对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劝诫说的话。    外行人的话,其实可以直接通过产品评分也能看得出来,那些低价跑量的,大多评分都在4.7分,甚至以下,个别产品4.8分,还得怀疑一下,是不是有刷的成分。    「也只有这样高品质又能卖出销量的品牌介入,才能挽回这个类目的形象,类目才能健康长久发展。「    刘梅召开了一次运营会议,她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实际上,低端市场,短期效益明显,但长期维护成本高。而高端市场,则截然相反。「    刘梅在讲台前一直在说,王岩一直在沉默地听着。    一直到刘梅说完之后才开口。    「那就俩条路一起走吧,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