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吃大餐
书迷正在阅读:修仙:我与千年后的子孙通话、弥生信约、疯狂奶爸:带着女儿镇守异界!、白天被退婚晚上被奶凶影帝求抱抱、锦鲤王妃喜种田、被骂拖油瓶,我在年代文洗白暴富、全球洞窟求生、暗黑破坏神2之旅行者、记叙编号:秩序零、最壕学生,全网求我别秀了!
		
		    我的财富聚宝盆正文卷第二百一十四章、吃大餐蔡瑜被说的哈哈大笑,说道:    “那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育儿袋会收缩,把孩子弹出来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两人聊着聊着,便谈到了这种坑娃的矮袋鼠数量已经很少,受到外来野生动物泛滥的威胁。    外来物种泛滥,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个大事件。    蔡瑜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对这些东西知之甚详,此刻便一一跟杨一斌道来。    澳洲人少,全国只有2500万人口,国家面积却达到了769万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养着这么点人,自然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很不充分。    所以有大量的土地闲置着,放着长草。    结果,很多外来物种只要一来到这里,很快就能泛滥起来。    没有天敌,外加资源太丰富,等于给它们催肥一般。    于是澳大利亚就成了一个每天跟动物作斗争的国家。    最开始是19世纪的24只rou食兔子,引进来后发现吃不着,于是便好心地放生了。    结果,短短几十年时间,它的数量就发展到了100亿只。    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十几斤重也不稀奇。    可惜了,要是在蜀省,据说那里每年都要干掉1.3亿只兔子,各种麻辣、五香兔头多好吃。    澳洲人继续出昏招,他们引进了狐狸来对付兔子。    然后……    狐狸来了以后,发现澳洲本地的动物又蠢又肥又好吃,还行动迟缓。    狐狸又不傻,兔子多难捉,本地动物多好捉。    它们不介意换换食谱,只要是rou就行。    不仅如此,还有从中东带来的野骆驼,被抛弃在澳洲之后,于是就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野骆驼群,其数量按估计超过了120万头。    还有野猪,这家伙最初就是家猪,只不过跑到了野外,很快家猪变成了野猪。    这些猪重新长出了獠牙,皮厚耐cao,性格暴躁,整个澳洲几乎没有动物能捕食它们。    结果就是数量扩大的很快。    其数量,估计在2500万左右。    大概相当于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澳洲人完全可以每人抱着一头野猪啃。    当然,能不能啃得过野猪倒不一定。    还有野猫,这玩意其实就是家猫跑到了野外,很快就恢复了野性。    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动物,杀戮能力惊人,一天就可以捕获7.2只动物。    这些野猫每年要杀死7亿只左右的动物,尤其是各种昆虫、小型爬行动物和鸟类,有统计认为有60多种鸟类的灭绝跟它们相关。    听起来触目惊心,杨一斌甚至为此给程颐畅打了个电话,建议家里的猫尽量都做绝育。    不要不小心跑到野外危害了各种小型生物。    好吧,也难怪澳洲成了一个每天与野生动物做斗争的国家,确实,如果不做斗争,那本土生物就等着灭绝吧。    他们一路聊着,很轻松地便回到了墨尔本。    杨一斌心情恨好,笑着说道:    “走吧,请你吃大餐。这两天旅游下来心里高兴,正好找个人一起分享快乐。”    听起来像某些渣男要接近目标的言辞,不过杨一斌倒完全没有这意思。    墨尔本这边最好的餐厅就是Attic,这家店开了大概有10年时间里,排名一直在上升中,直到今年拿下了全澳最佳,世界最佳餐厅第32名。    它位于同样都是涂鸦风的一个小巷霍西尔巷道中。    这种店就不光是吃食物本身了,连同环境,要表达的主题等等都要考虑。    所以,其实它的精致程度是多少受到了日料的影响,也有日料的特点,精致、量少。    除此以外,主厨还尝试将所谓的自然生态融入到食物中。    所以能看到的菜都有点奇特——    最先上来的是一个装满青竹叶的器皿,器皿中间放着一个两颗蛋。    呵呵,这两颗蛋平常可吃不着,是煮熟的鸸鹋蛋。    够原始吧,据说这是在有意模仿澳洲土著的自然生态。    随后上来的是柠檬海牡蛎,恩,是放在一个类似龟壳一样的器皿中端上来的,十来个打开的牡蛎是摆在一堆鹅卵石上面的。    之后上来的炸鲑鱼块,是放在干了的海苔丝上面的,给人的感觉,恩,很像一堆乱糟糟的头发上,放了两块鱼rou。    这个鱼rou杨一斌碰都没碰。    幸亏之后的画风转正了。    蚌rou昆布,在炭烤过后还有一股新鲜的味道,汁水饱满,这道菜读火候的要求很高,稍微不注意就会过火。    鱼子酱野餐,是用奶油,葱花,蜜糖蚂蚁和小松饼模拟而成的野餐情形,清新酸爽,味道可口。    鸸鹋肝,入口即化,口感绵密,比起鹅肝来另有一份独特的味道。    龙虾两食,虾头做成了酸甜味,而龙虾rou则很鲜,如同在舌尖上跳舞一般。    摘牌菜:Ripponlea的不完美历史。    Ripponlea是墨尔本的一个街区,它最早是土著人生活的地方;随后这里被开发为庄园,其中RipponLea是目前澳洲最后一个19世纪的庄园;等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开始有了大规模的现代开发。    这道菜是模仿了Ripponlea地区不同时代的饮食方式而做成,其实就是三道小挞。    第一道:糕点面包里面特别添加了当地的特产:天然胡椒叶、一种小红野果和澳洲特产的血柠檬,而这些材料都是之前生活在Ripponlea的土著人的饮食材料。    第二道:小挞用建立了RipponLea庄园的人命名,并专门放了从Ripponlea庄园里面采摘的迷迭香。    第三道:小挞的灵感则来自在Ripponlea生活的犹太人,里面用了犹太人的特色食品:犹太丸子。    这招牌菜除了好看外,味道还可以,不过就是量很小,感觉深得日料的精髓。    这家店也不能算贵,点的不少都是这里比较好的菜品,两个人吃了一千多澳元。    为了表达感谢,蔡瑜带他去看墨尔本著名的彩虹屋,它是一长串的五颜六色的海滩小木屋构成的,多次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明信片和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地方。    它位于布莱顿海滩旁边,每个房子都有不同的颜色,看起来如同一长串的七彩梦幻泡沫,确实挺美。    之后还去乘坐了一次帕芬比利小火车,这个小火车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蒸汽火车,在这里能体验一下所谓的蒸汽朋克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风情。    玩的很尽兴也很开心,他之后便与蔡瑜分开,回宾馆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