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后宫(三)
书迷正在阅读:全民开拓:我能合成万物、守护火影世界、超级直播间管理员、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灰灰永远得不到绿、那颗半岛命运星、重生后的小人物、凡人:我和韩立五五开、变强,从癌细胞无限分裂开始、穿越1480之新世界
“这晋阳手握兵权的勋贵,除了綦连猛,还有鲜于世荣、元景安等六人…” “除此六人以外,其余皆是墙头草一样的人物!” “因此,大行台若想乾纲独断,必先取得这些人的效忠。” 在去往武安殿的路上,老丈人李祖钦不断的为高俨讲述他该如何图谋这齐国江山。 高俨听得那叫一个头两个大,幸臣这边的首脑才刚刚扫清,他们下面的人还没来得及清除,就要开始提防勋贵了? 何况还有汉臣这个群体! 眼下只有少部分汉臣明确表示会效忠自己。 当然,这都是李祖钦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把他们绑到了自己这条船上! 可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几大士族,真正在齐国混得风生水起的那一戳汉人,却明明白白的与陆令萱亲近。 祖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于剩下那些什么赵彦深,韩长鸾,东方荣等人,大多都是如此。 更不要说还有一批驻扎在南方提防陈国的江淮将领群体。 这宫变一时爽,但若是仓促发动,事后要收拾的烂摊子也不少。 二人一路思索、一路交流,最终来到武安殿前。 此时的武安殿,那些象征祭奠亡灵的素缟还未来得及撤去,李祖钦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对上来向他请安的闺女怒道: “你是如何当这个王妃的?为何还不将这些晦气的东西给扔出去??” 李玄妙急忙道: “阿爷息怒,女儿这就带人收拾。” 还没来得及与李玄妙说上一句话的高俨,就只能愣愣的看着她带着翠微远去。 李祖钦瞥见高俨目光一直在自己闺女身上,笑道: “臣下教子无方,请大行台见谅。” “王上!王上!” 就在这时,蒲蒲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抓着高俨的衣袖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急叫道: “王上不好啦!弘德夫人来找皇后殿下要人啦!” 李祖钦本来见着蒲蒲抓高俨的衣袖有些不喜,但听她说起事由后,立刻问道: “弘德夫人是想要高恒?她可是受了谁的令??” 蒲蒲摇头: “奴不知,皇后殿下一见到弘德夫人,便打发奴过来报信…” 高俨与李祖钦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后者狐疑道: “看来穆邪利多半是想要回高恒,可以她与陆令萱在内廷的权势,为何不直接带走高恒呢?何故要闹这一出?” 对于这個问题,高俨只是微微一笑,冲蒲蒲吩咐道: “去,把孤的大侄子抱出来。” 随即,李祖钦便看见蒲蒲从武安殿内带出一个幼儿,正是今日差点被立为太子的高恒。 李祖钦见状,讶然道: “看来即便今日失败,大行台也有后手令他们立不了太子啊!” 高俨笑着看了一眼殿内: “这都是妙儿想出的主意,有备无患么。” 原来今日李玄妙进玳瑁宫之时,就已经吩咐平遥夫人李玄音趁机将高恒带出,也幸好祖菩萨肯相助,否则定会让人起疑。 这既是李玄妙身处玳瑁宫那等险地的护身符,也是预防高俨万一失败,留下与陆令萱谈判的筹码。 不过现在看起来,似乎是用不上了。 听到两个闺女同为高俨效力,又想出这等计策,李祖钦不禁面露红光: “她俩倒是没让老夫失望。” 随即,李祖钦又提议: “大行台可暂时将高恒留在身边,内廷中人必会因此投鼠忌器。” 高俨点头笑道: “孤也是这般想的。” “不过…斛律光那里会不会误会孤有废高纬立高恒、以此修好陆令萱、达到孤想独摄朝政的意图?” 李祖钦笑了一下,通过刚才的交谈,他对高俨的印象已经有所改观。 以往的高俨虽然也会听旁人意见,但至多就是听听而已,主意都是悄悄藏在自己心里。 就像第一次站在千秋门时那样。 事到临头踌躇不前,旁人再劝也是无用。 但现在的高俨能听进去别人的话了,也能主动询问他人的看法。 所以李祖钦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这说明高俨身上越来越具备一位明君应该有的条件了。 “斛律光怎么想不重要,他威望再高,也到了耄耄之年,若他真为子孙后代计,定不会与大行台唱反调,至多就是提前告老罢了。” 李祖钦似乎已经掌握了斛律光的心理,他十分自信地对高俨谏言道: “为今之计,便是尽快重置京畿府,专典兵马,为文武百官立下大行台的规矩!” 高俨疑声道: “立孤的规矩?” 李祖钦点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大行台若想如当年神武帝那般,就须得效仿!” “朝中派系再多又何妨?” “只要京畿大都督府不倒,他们又能如何?” “难道他们还肯联手威逼大行台不成?” “暹论他们能否真心走到一块,他们拿甚逼?” “兵势?” “若京畿大都督府的兵锋远远盖过他们呢??” 高俨这下听明白了,老丈人是要自己加强中央集权。 尤其是兵权,就像历史上的大唐一样,在皇城周边布满重兵,以强干弱枝的法子,使得那些心怀鬼域之辈向自己臣服。 可如何才能使京畿大都督府有实力牢牢把他们按在地方上呢? 对此,李祖钦又给出了建议,他说道: “自神武帝后,齐国汉人不复从军之资,每有战事,皆以鲜卑军户为主…” 言下之意,便是要高俨大肆启用汉人,而且要一改朝廷上以鲜卑为尊的不良风气,征发汉人子弟入军,以此来充实大都督府。 高俨知道,这其实是汉人门阀的诉求。 他们想要光明正大的插手兵权。 只要自己一点头,恐怕不用费什么力气,他们就能借题发挥,迅速组建以族内子弟为主的私兵。 最后,成长为能够左右一个王朝气运的参天大树。 这一点,历史上也有着切切实实的教训,当初东晋时,王谢二家不就这么干的么? 还有那桓氏亦是如此。 可惜我高俨不姓司马,未必一点辨别能力没有。 当然,老丈人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也不能说是出于私心。 但没点利益纠葛,谁愿意帮助你? 可把人家的私兵充入京畿都督府? 看来这老丈人还真把他女婿当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