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二:村民欲建伏龙观
县太爷跑到赤练仙子她们那个屋子里,把这师徒三个人也叫了出来了。 几个人走到前厅,找了几把椅子坐了下来了。 那县太爷要的酒席还没有弄回来呢,几个人在这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那酒席的到来。 县太爷拿出了五把飞刀,递给了赵飞宇了。 赵飞宇把五把飞刀又插入了刀鞘里了,静等着赴宴席。 那县太爷笑呵呵地说:“这次把这山中的巨蛇给宰了,我这心中也就痛快了。 那知府大人已经说了,他要给上边写呈子,以表彰我的功绩。 我这个人也不打主意再升什么官儿了,能在这个地方再混个几年的话,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呀。 你们这些人或许还不知道吧! 现在东边乱得很呀! 我听说东边出现了好多的反王了,有个叫张士诚的,还有个叫陈友谅的。 对了,还有个小子叫朱重八的,这些反王一个比一个厉害呀! 听说那里的反王多如牛毛,至少有十几个呀! 这些反王那么多,朝廷现在也无能为力了。 一旦这天下有变的话,这再当官儿的话,那就十分危险了。 现在那江南地界,那是烽烟滚滚,刀兵四起呀! 如果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的话,恐怕这大元的江山要完蛋呀! 我这个人身为大元朝的官吏,对那大元朝的做法,那也是深恶痛决的! 他们那些人残暴地压迫我大汉民族,不被推翻才怪呢! 看这情况实在不好的话,干脆我提前归隐得了,也省得到时侯被那些反王们给清算了呀! 唉!我跟你们说这些没有用的干什么呢! 恐怕你们也不会对这些事儿感兴趣的! 你们不象我们这些当官的,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呀! 你们这些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的话,谁当权也无所谓呀!” 这县太爷说着摇了摇头,低下头不再说话儿了。 时间不太大,饭馆里的伙计把食盒就抬进来了。 几个当差的打开食盒,把做好的饭菜在桌子上摆好了。 这些人退在了一旁,饲机在旁边伺候着。 那县令笑呵呵地说:“来吧,咱们还是吃饭吧。 别的事儿是假的,这喂饱肚子才是真呢!” 赵飞宇他个几个刚才听了县太爷的话,也没有把他说的当回事儿,毕竟那远在天边上的事儿,跟自己的关系也不大呀! 自己一介草民,关心那些玩意儿也没有什么大用的。 有那份闲心的话,还不如想想怎么挣俩钱来的实惠呢! 吃了饭以后,赵飞宇和黑牛他们就回屋子休息去了,赵飞宇他们几个人知道,这条巨蛇已经除去了,赶明天他们也就该回归峨眉山上去了。 如果没有什么事儿还在人家这里还赖着的话,那就多少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今天晚上这顿饭,那就算是这县令给他们摆下的践行之酒了。 第二天的早晨,赵飞宇他们几个人早早的就起来了。 几个人在街上吃了点儿饭,就回来向那县太爷辞行了。 几个人一看,只见那后堂上站着十几个人呢,那县太爷正在跟他们说话呢! 赵飞宇他们几个人插不上嘴,也就只好愣在那儿了。 听着这些人的谈话,赵飞宇丫也们这些人终于听明白了。 原来这些人是峨眉山附近的村民,他们要在诛杀那条巨蛇的山谷中建一座道观,来纪念那条巨蛇被诛的事儿的! 那县太爷一见赵飞宇他们回来了,连忙笑呵呵地对那些村民们说:“斩杀那条巨条的英雄这不是回来了么! 你们瞧见了没有呀!诛杀那条巨蛇的就是这两位外地人呀! 你们见见他们俩吧,下来你们也可以在那个道观里给人家塑上两个塑像呀!” “唉哟!原来杀那条巨蛇的是你们俩呀! 嗯!两个小伙子可是少年英俊呀! 这个膜样儿我们记住了。 刚才我们这些人已经和县太爷商量好了,那条山谷以前叫黄花谷,一旦过了春天的时候,那个山谷里开满了黄花儿。 那黄花子可是一道好菜呀!自从有了那条巨蛇后,我们这些人再也不敢进入山谷采黄花了。 这也变相地堵住了我们的一条财路呀,你们把这条蛇杀了可太好了。 过阵子那黄花开了以后,我们就又可以进山采黄花了。 我们这些人已经合计好了,那条山谷以后就改名叫做诛龙谷。 我们建的那个庙宇就叫诛龙观得了!那山里有的是石头和竹木,修这个庙宇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放心吧,我们一定把它建得好好的,以后我们进观再采黄花的时侯,也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呀!” 赵飞宇听了咧嘴一笑。 “我看叫诛龙谷不好听,依我看,那还不如叫伏龙谷呢! 至于那个庙宇吗,干脆就叫伏龙观得了。 这伏龙观建成以后,即可以为进谷砍伐竹木和采摘黄花的人们遮风避雨,又可以保持这山谷之中长期有人居住呀! 我说老仙子,以后你派几个弟子进入那修好的伏龙观吧! 那山谷中不是产黄花吗!你们从那山谷之中采集了黄花,也可以弄到咱们那山顶上当菜吃呀。 如果黄花采集的太多了的话,那还可以弄到集市上卖了钱,换些柴米油盐什么的呢。 这个消息我没有听说也就罢了,既然我听说了,那我也怎么得捐点儿资呀! 如果蹦子儿不出的话,那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赵飞宇打开了银子包儿,数出了四百两银子放在地上了。 “这是四百两银子,你们就拿着它们建伏虎观去吧。 太多的银钱我们也捐献不出来,我们只有捐献这么点儿了。” 这些村民们一见赵飞宇掏出银子来了,一个个的全都高兴坏了。 “有这点儿银子的话,再修那庙宇也就简单的多了。 但愿从此以后,我们这峨眉山附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呀! 我说少侠客,一会儿你就跟着我们走吧! 我们在这城里请了个泥塑大师,让他就照着你们俩的样子塑两尊泥象吧。” 那县太爷听了呵呵一笑。 “我说二位少侠客,你们俩可真有福气呀。 这被二塑成了泥像,那就要流芳百世了。” 过阵子我还要为这伏龙观写上一块匾文呢。 另外还要在伏龙观的门前立上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载着为什么要建这座道观的原因的。 有本县给你们写碑文记录的话,你们俩说你们这是多光彩得事儿呀。 赵飞宇听了咧嘴一阵苦笑。 “我说知县大人,我认为这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一旦有村民到那观里朝拜我们的话,那还不得把我们俩给拜死呀。 我听说隋朝的时候,李渊曾为秦琼秦叔宝建了一座庙宇,那座庙宇好像叫琼武庙。 李渊隔三差五地带领全家前去朝拜,那秦叔宝可就倒了大倒霉了。 那秦叔宝病在客栈之中,穷的连自己的黄骠马都卖了。 依我看,被人朝拜的话,那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的。 我告诉你们这些人们说,我们哥俩现在是活人,可不是那死人呀! 你们进观里去可以,不过你们以后可千万别对着我们的塑像朝拜呀! 我们哥俩现在连媳妇儿都没有娶上呢,再让你们这些人把我们哥俩给拜死了的话,你们说我们哥俩冤不冤呀!” 村民们听了哈哈大笑。 “我说二位小英雄,你们的话儿我们记住了。 放心吧!我们进去不朝拜也就是了。 走吧!跟着我们去那制做泥塑像的地方去吧! 那个做泥塑像的眼毒,他看了你们的膜样儿就记住了,也省得到时侯塑的泥像不象你们俩呀!” 那县太爷听了咧嘴一笑。 “那你们就去吧!有机会吧!有机会咱们再见面儿吧!” 赵飞宇他们几个辞别了知县大人,跟着几个人直奔那搞泥塑的人家中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