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弹跳跷
书迷正在阅读:万相之王、我有一剑、国医、神级提示:开局举报行走的五十万、撼天、星际武道、造梦奇闻录、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从精灵降临现实世界开始
忝谈侧着眼瞅了一下,心里面不禁暗自骂了一句。 “特么的,一二三四五,五条专用通道。你们怎么单单就是喜欢冲浪滑板这一条。难不成上了这条道,就能飞升成仙了?” 可想归想,说不定趁着眼前的混乱,自己和大美人可以浑水摸鱼,逃离出这个不利的局面。 肖飞此刻也已经完全感受到了,来自这群人的压迫感。 以至于有那么一个时间节点,他都想着要恢复到“游离状态”了。 可是转念又一想,这“游离状态”看似挺过瘾,能够全方位的知晓发生的一切,但是没法产生实体的接触,说白了,也就是什么作用都起不了。 所以有感于此,肖飞还是下定了决心,在这回忆的世界里,要始终与忝谈和二为一,感受他所经历的一切。 毕竟,这才是最正确的学习方式! 弹跳跷的cao控者,采用了紧急制动功能。 他脚底下微微的用力,微感系统感受到了指令,在弹跳跷落地以后便不再与弹跳跷专用通道上面的小球颗粒状物质产生弹力作用,弹跳杆内部的纳米导纤也迅速的与地面产生吸引反应,弹跳跷停了下来。 三点八三米高的专用通道分界墙,到底要怎么样穿越过去才最合适呢。 方案有两个,一个就是直接迈过去。 可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也有一个最短板的缺陷。 弹跳跷cao控者使用语音功能将弹跳杆拉伸到了最长,三米高的弹跳杆让这人瞬间就变得高大起来。 当然了,这一切,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的人是无缘得见了。 因为在弹跳跷cao控者停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cao控着冲浪滑板继续往前滑行而去了。 高高在上的弹跳跷cao控者,尝试着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高高的抬起来。 可是很明显,高度是有了,可是即便勉勉强强的将抬起来的这一条腿伸到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去,也还是没有办法着地呀。 三点八三米高的专用通道分界墙会牢牢地卡住弹跳跷cao控者的裆部,让他骑虎难下,左进不成,右退也不是。 再三尝试过后,弹跳跷cao控者还是无奈的选择了放弃。 看起来要想僭越过去,只能继续使用老本行,弹跳就完事了。 “别针型”干扰器,也并不是可以无限期的使用。 每一次开启,只能保证一分钟的僭越。 超时将会被“太平洋浮桥”的“环保卫士”发现,届时别说是僭越了,就连最基本的“太平洋之旅”都要泡汤了。 所以,一分钟的限制时间很快就来临了。 飞行背囊cao控者,cao控着飞行背囊又转了一个弯儿重新飞回到飞行背囊专用通道上去了。 弹跳跷cao控者还在那里跃跃欲试,既然第一种方案直接迈过去行不通,那么只能选择继续弹跳了。只是力度和角度需要把控的分毫不差才可以。 那人将弹跳跷由长腿模式转换成了短腿模式,重新缩短了的弹跳杆大约维持在一点八米左右。 这个cao控高度,对于弹跳跷cao控者来说,简直就是黄金高度。 一切准备就绪,最关键的一跳,马上就要开始了。 只见那人抬腿向前助跑了几步,然后脚底板瞬间发力,微感系统感应到了动作指令,弹跳杆与地面上的那些小球颗粒状物质产生反应,小范围内,弹跳跷开始跳跃起来。 伴随着起跳的范围变大,弹性也越来越大,最终,这个人cao控着弹跳跷就像是一个超大号的袋鼠一样,一蹦一跳的向着前方弹跳而去。 约莫过去了两分钟,这人感觉状态越来越顺畅了。 是时候了,他将平板电脑往胸前的斜挎包里一放,“别针型”干扰器在刚才就已经被他启动了。 在干扰器的作用下,他可以强迫“微感系统”改变方位,也就是说他现在可以横向跳跃了。 “噌”的一下,这人cao控着弹跳跷拔地而起,伴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他整体就向着前方偏左一些的方位弹射出去。 好险哪!就在落下的前一秒,他的身位还在专用通道分界墙的上方。 如果照着这个方位落下来,他是非死即伤呀。 因为专用通道分界墙要比他此时的整体高度高上许多,砸上去,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好在这人并不是新手,丰富的弹跳经验让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关键的调整。 他将左右腿在半空中横向移动了一个身位出去,也就这一个关键的身位,救了他一命。 等他平安的落下来,大气还没来得及喘上几口。却突然发现,由于自己刚才发力太猛了,这跳过的并不是一条分界线,而是两条。 他现在已经站在飞行背囊专用通道上了。 “我去!这特么的过犹不及呀!”那人随口骂了一句。 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重新跳了。有了刚才的经验,再跳起来,应该就得心应手的多了。 “我跳,我跳,我跳......”这人嘴里面念念有词。 弹跳跷系统虽然在“别针型”干扰器的干扰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专用通道却处于半罢工的状态。 飞行背囊专用通道上并没有那些小球颗粒状突起,没有了这些辅助物,弹跳杆的着力点也就变得异常顿挫。比起在弹跳跷专用通道上,这里明显的要迟钝很多。 为了追求弹性最大化,那人开启了滑行功能,虽然速度不快,最高也很只有每小时五十公里,但是也足够了。 他尝试着由低速开始,逐步往上叠加。等速度达到了每小时四十公里的时候,他将左腿高高的抬了起来。 伴随着右退仍然前行的动力,他将抬起来的左腿又重重的砸到了飞行背囊专用通道上,“噌”的一声,这人又被弹了起来。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微调方向的工作不在地面上提前做,而是弹射到半空中以后再去做。他通过脚底板给“微感系统”发出了动作指令。 原先在飞行背囊专用通道路面上没有抬起来的那一条右腿,此刻在“微感系统”的cao控下正在不断的往外延展纳米导纤。 这些像触须一样的纳米导纤牢牢地钩在了左侧的那一条弹跳跷上,借住着这攀附产生的微弱力量,那个人在半空中硬生生的连人带弹跳跷向右侧位强行扭转了五度。 有了这五度的偏差,等到再落下来的时候,大概率就会落到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面去了。 可是,偏差终归是偏差,算错了哪怕是百分之几度,这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等再次落下来,他并没有如愿以偿。他又弹回到弹跳跷专用通道上了,“卧槽!还没完没了了!”这人又怒骂了一句。 如果生气能够管用的话,相信这人现在也就根本不需要使用弹跳跷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变成一个大气包,弹自己就可以了嘛。 “别针型”干扰器一分钟的干扰时限也已经到了,正好趁着重新干扰的空隙,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弹跳的角度调整和力度的把控问题。 这一次,可不能再出差错了。孙不乐等人在他刚才停歇的时候就已经将距离拉开了。他现在往前方看,可是什么都看不到了。虽然,他站的高,看得远。 “我跳,跳,跳,起......”他大喝一声,弹跳杆甫一离地,他就依托惯性将身形往左侧轻轻地扭动了三度。 这一次,他总算是找对了那个绝佳的搭配比例,角度和力度把控的恰倒好处。 再落下来,他就稳稳当当的来到了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了。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他还特意将弹跳杆的高度往上升了升,由原来的一点八米,变成了现在的二点八米。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避免与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的其他骑手发生碰撞,而且还可以增加弹跳的力度。拉杆变长了,弹跳指数也就变高了。 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上面也没有小球颗粒状突起,所以唯有增加弹跳指数,才可以让弹跳跷弹射出去的更远。 现在的画面可就变成了这样子的了,两条细细长长的弹跳杆一弹一落,一落一跃。 那些滑行较慢的冲浪滑板骑手们只能是抬起头来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畸形大长腿从自己的头顶上方跨越而去。 这胯下之辱,即便是他们不想吃也得吃呀。 一分钟的干扰时限,很快的就来临了。不过瓶颈既然已经突破了,那么只要反复多练习几次,肯定是会越来越熟练的。 这人如法炮制,一会儿弹向左侧冲浪滑板专用通道,一会儿又弹向右侧弹跳跷专用通道的,玩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忝谈牵着芬蕊的小手悄悄地尾随在孙不乐身后,他始终将距离保持在两百米以上,冲浪滑板的时速也被控制在了每小时三十公里以内。 并不是他们不想快,实在是因为前面的孙不乐那伙人走走停停的,想快也快不起来。 就这样行进了约莫七八分钟,忝谈陡感身后有一道黑影乌压乌压的席卷了过来。 平视显示器眼镜提示,有不明物体正在经由上空僭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