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席道全向西,齐国君征南
天下似乎太平, 君臣大兴土木。 ―――――――――――― 后人有词为证: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有一句千古道德绑架的话叫什么来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春秋争霸,孔家周游,就用这“匹夫有责”教育人出仕,相互攻讦,自己却不入周,辅政平息天下。 所以,圣人也是惜命的。 因为没有战争,就有水患;没有水患,就有旱灾;没有旱灾,就有瘟疫;没有瘟疫,就有战争。 人类折腾来折腾去,还是在这个框框内转。 再怎么折腾,也跳不出这个框框。 面对这个框框,再牛逼哄哄的“科技”,都是小把戏,过家家,不值一提。 眼看着又是秋尽冬已来,转眼又一年。 一个虫病,搞了四年,人类对它仍然是一无所知。 只有两处,晋都城隍庙(八仙庙)三药殿;坦伊页城卢蓝繁生,能预防、能治疗。 一个鬼医与一个库管在悬壶济世,逐渐造就了这两处繁华。 且说那普米丝王国,米耳王子是终于当上了国王,可是,国内虫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每天因虫病而死的人上万,甚至有时高达两三万。 那个乳点·哥那比王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病死大批的人,都没人去埋。 咤哩森亲王,这个庄园老爷都不敢回庄园里去住了。 茵克逊王国同样是虫病大爆发,和乳点·哥那比王国差不多,只不过病死的人有人及时埋而已。 这三个王国,先都是虫病极不严重国,现在成为了虫病最严重区,比俄耳撒王国还要严重十倍。 这三个海盗王国(普米丝也是)曾经在海上如何威风?!现在已被虫病彻底拖垮了。 米耳王子上位,手里没有银子,之前自己那点银子,在上位前后,全花光了。 财政大臣说财政上没有银子。 其他大臣一个个都哭穷。 那些大商人在米耳的呼吁下,抠抠搜搜凑了6000万银子,用杯水车薪来形容,应该很不恰当。 很快,普米丝国内爆发了一场抗议运动。 本来一个狂欢节,首先在歌奔好宫大学演变成一场演讲,一场抗议活动。 接着,没病死的民众走上街头,呼喊着“拿出银子,拿来药品”的口号,声势越来越浩大。 军士们都躲得远远的,怕染上了虫病。 米耳躲在王宫内,通过媒体,他说,财政大臣说了,国家财政账户上没银子,之前的国王并没有留下银子。 愤怒的民众听了,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围住了财政大臣方园十余里的豪华住宅园,然后冲进去搜索,掘地三尺,单只现银子,就找出来800多亿。 米耳知道了,内心里很高兴,明面上说让民众冷静冷静,一定要冷静下来,同时再一次呼吁大臣们捐出银子。 大臣们见势不妙,怕因小失大,纷纷开始捐银子,少的捐1亿银子,多的也捐了10亿银子。 总共捐了1400多亿银子,再加上从财政大臣家里搜来的那800多亿,已有2300亿。 当然,这甚至都远不及他们其中某一家大臣的家产。 这下大臣们都不哭穷了,因为再哭穷,那损失就会是几百亿、几千亿银子,和财政大臣一个样。 巨商们也再捐了二十来亿,巨商们其实也拿不出多少银子,因为本来手里也就没多少现银。 米耳见有了银子,就只要买药品了。 他想起自己曾经两次与席道全有过过节,如果不表达自己的诚意,席道全是不会理他的,俄耳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米耳给席道全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表达了自己当初也是为了要复国,才屡次开罪了席道全,为此他深表歉意。 米耳又说不打不相识,现在他想成为席道全最好的朋友,邀请席道全去歌奔好宫办一个药厂,银子全由他来出,又封席道全为一品国医,名誉国王。 (感觉这个名誉国王比什么一字并肩王更有诚意,至少,不具有欺骗性。就是享受国王的名誉,没有给实权。) 还说,马上在歌奔好宫为席道全建一座宫殿,完全模仿秦宫殿的样式,只缩小一些比例。 (这个宫殿,现在还在啊。) 总之,这次米耳象是掏心掏肺的把诚意拿了出来。 席道全考量了一番,说药厂就不必新建了,新建来不及,改造一个现成的药厂就行。 米耳听席道全这么说,知道这是答应他了?!他立即回了一万句感谢。 席道全带着一支16人的团队到达歌奔好宫,着手改造生产线,立即就把药厂办起来了,药材全部由云中山下老家直供。 按米耳王子的意思,药品价格和坦伊页城卢蓝繁生药厂的一个样,但对普米丝国内的平民与奴工免费(要也没有,只能免费)。 席道全在普米丝王国呆了十来天,就回到了坦伊页城。 他担心楚君和卢世宗会打电话来说他什么。 但楚君和卢世宗一直啥也没有说。 因为此时的楚君和卢世宗,正面临着一场战争。 郑国前次与齐国等八国伐楚,结果,只郑国与楚国签了一个依附并结盟的《白波河条约》,尊楚君为霸主。 齐国国君知道了,大为恼火。 加上这一小段时间内,不停的有人挑唆,说齐君的霸主地位不保,齐国就突然对郑国开战。 齐国这一次伐郑,说服了卫国和曹国共同出军。 因为卫国与曹国,都与郑国相邻,齐国国君就说,打下郑国,土地都分给卫国与曹国,他只要银子。 郑国是中小国,实力本来就不强(比曹国强多了),齐、卫、曹三国合兵来攻打,当然是无法抵当。 郑国国君马上想起了《白波河条约》,上面白纸黑字写着“相互救援”。 于是,郑国国君遣使向楚君求救。 楚都近两年奢靡风气正盛,楚君一直享受安乐,上行下效,文武大臣们互相攀比:谁的美人更漂亮?谁的豪宅更奢华?谁的坐驾更科技?…… 卢世宗这两年也被同化了不少,虽然他有一些装的成分,但随着年岁日高,享安乐的心越来越重,想拼搏的凶劲越来越弱了。 郑国求救,突然要出兵到外作战,而且面对的是北方霸主齐国,都有畏难情绪,谁又不想在家安安稳稳,再呆二三十天过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呢? 齐国也真会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