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首变
书迷正在阅读:武之精神刃之卷、赤月劫、红尘道图、山脚小店、刚成帝尸,就让圣女开了棺、北地流星1、方起修仙传、旅行到宇宙边缘、穿书斗罗收唐三做小弟、沧溟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尽管匆匆忙忙,周侯灿还是找着空问道。 “孙杰,孙杰他准备与贼寇相结,引着贼寇攻城!” “什么?”周侯灿直接愣在了原地,试图理解这个正常人基本上不能理解的消息,“你说什么?” “孙杰已经勾结了象湖山贼寇,准备攻城!” 见周侯灿停在了原地,陈广泰也停了下来,进一步向周侯灿解释了这个消息。 “这怎么可能?”周侯灿这时越来越无法理解这件事了,“贼寇攻城,他孙杰一家岂能独存?” “周主簿怕是有所不知了,”陈广泰在前面站着,等着周侯灿跟上来,“周主簿知不知道漳浦弘治十八年的变乱?” 周侯灿想了想,回答道:“知道,罗知府提过一嘴。” 见周侯灿知道这件事,陈广泰便没有详说:“那场变乱也跟县里的大户脱不开干系。” “可是这样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周侯灿很是不理解。 这些大户都拥有着连片的土地,按说是最不希望社会出现动乱的,因此伙同贼寇作乱不太符合他们的利益,可现实却是他们确实有勾连贼寇的可能,这便是周侯灿不理解的地方了。 “周主簿,”陈广泰伸出手,向东指了指,意味深长地开了口,“漳浦临海。” 顿时周侯灿便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你是说,他们贩私……” “周主簿,此事你知我知,不必开口。”陈广泰忙制止了周侯灿,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 周侯灿在得到确定后便释然了。 当有更大的利益时,那些小利便没多少人能看得上了。 对于某些大户来说,私晒的私盐所得的利润要远远高于收租所得。 因此,当自己手里的盐出不了货时,他们便会想出一切办法来让这些盐变现。 而勾连贼寇,便是众多方法里面的一个。 贼寇攻城,在掠夺财物的同时承销了这些没法通过正常途径贩运的私盐,最终双方都获了利,受苦的却是百姓。 周侯灿心情低沉地摇了摇头,但猛然间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陈广泰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想到这儿,他便上前几步,站在陈广泰的旁边,狐疑地盯着他:“陈典史,这可是件大事,你又是从何而知的?” 陈广泰自然明白周侯灿这个问题的深意。他脚步不停,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周主簿,你知道孙烈吗?” “不知道,”周侯灿,“他是谁?” “孙杰的弟弟,孙恩的亲爹。” 周侯灿很快便想通了此中关节。 这孙烈大概率是害怕这事一出,自己亲儿子的命保不住,便先跑来首告了。 “人呢,人在哪儿?”周侯灿这时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孙烈。只有听了孙烈的详细说辞后,县衙才能更好地做出应对。 “我让他去二堂了,那儿小,没啥人。” “快走吧,”周侯灿这时反而超过了一直在前面领路的陈广泰,“诶,对了,他是怎么过来的,县衙门不是封了么?” “他先来外面见了孙恩,县里的衙役见了之后上前去问他才喊着有大事。衙役说他当时就是一副不进门便撞死的样子,便把他押到我这儿了。” “那依陈典史你看,他说的话有几分可信?” 周侯灿这时渐渐冷静了下来。这件事是离谱不假,但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着急了呢? “我以为他的话有六分可信。这其一便是这件事他孙家想做是可以做出来的,其二便是扯这种谎也不是好玩的,再者就是这孙烈的亲儿子可在这儿呢,他总是不敢耍什么花招。” “六分不少了,”周侯灿自己又重新估算了一下整件事情的严重性,待想好后方才开口,“县尊呢?县尊怎么说?” “县尊还是卧床不醒,医学的人也说这一段不能使县尊受惊。” 周侯灿点了点头,迈进了后堂,很快便拐到了退思堂。 这堂里已是坐了一人了,见周侯灿二人过来,便磕磕碰碰地把端在手里摩挲许久的茶盏放到了桌上,站了起来。 “你便是孙烈吧。”周侯灿率先开口道。 “小人便是,不知老爷是……”孙烈一边说着这话,一边看向他认识的陈广泰,希望从他的眼神里获得一些什么。 “本官便是现在这县衙里的话事人,你有什么事便说吧,不要误了本官处理公务。”周侯灿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淡淡道。 见眼前的周侯灿一副不上心的模样,孙烈心里很是慌张。 他知道,眼前这位县里的“话事人”可能并不把他说的话当回事,甚至觉得他有别的心思。 可现在除了告诉眼前的人即将要发生的事,孙烈别无他法。 “扑通——” 孙烈当着周侯灿二人的面突然跪了下来,把二人都吓了一跳。 反应最大的便是周侯灿。 他本来是想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来看看孙烈到底会有什么反应,可当真看见的时候他却突然有些无所适从了。 周侯灿也顾不得端着架子了,他开口道:“快快起来说话,本官没有闲心看你跪着。” 孙烈听了这话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起身,生怕周侯灿变了主意。 “老爷,小人说的处处是实。整件事都是那孙杰跟那秀才孙悫想出来的,孙杰这时已经派人前去象湖山了,估计三日内便会有结果。” “什么事?会有什么结果?你说清楚些。”周侯灿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让当事人说全一些好。 “孙杰准备伙同象湖山山贼攻打漳浦县城,两日内便会有打不打的结果。若是要打,估计不到三日便会有贼寇来了。” “那孙杰就不怕这贼寇背信弃义,直接把你们家也劫了?” “这便是他有恃无恐的地方了。我们家在县城东边,象湖山在县城西边,那贼寇人少,必不会远追。”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这些事一旦传出去,那就是要牵连整家的啊。” “这便是小人为何要来告诉老爷了。孙杰虽是小人的兄弟,可孙恩却是小人的亲生子,小人不想他被那孙杰害了,便前来首告。还望老爷看在小人首告的份上留孙恩一命。” 周侯灿在问出最后两个问题确定整件事的真实性后,便对孙烈承诺道:“这个你自然放心,整个漳浦县的安危可比孙恩的命重要的多。” “多谢老爷了,”孙烈郑重地对着二人拜了一拜,“小人不能久留,害怕孙杰起疑会狗急跳墙。” “你自去吧。”周侯灿摆了摆手,目送着孙烈出了大堂。 “周主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见周侯灿没有说话,陈广泰不禁有些着急,“若这事儿是真的,万一应对不当,就是灭顶之灾啊。” “我们先一条一条地捋。” “其一,县里的弓兵能不能应付这件事?” “不能,若是能的话,便不会出现弘治十八年的事了。不过弓兵还是能守住县衙的,整个衙门的安危不用担心。” “这也算可以了,至少不拖后腿,”周侯灿评价着县里的弓兵,“这其二嘛,便是我们能从哪里调兵。” “周主簿,你莫开这玩笑了。”陈广泰只当周侯灿在说笑,便急切地开口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调兵权在都司,县里根本无权调动,最近的一处卫所就是漳州卫了。就算我们以情况紧急为由说服了罗知府,也只能调动府里的弓兵。光凭孙烈的这几句话,漳州卫是万万不会出兵的。” “唔……”周侯灿听到这话,不禁有些绝望。 明明知道很快便会发生一起惨剧,可能够阻止惨剧的所有道路都被封死了。 自己该怎么办? “先封锁消息吧,”周侯灿突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整件事没有别人知道了吧。” “没了,”陈广泰也莫名地有些悲哀,“周主簿放心便是了,这件事县里除了你我二人,便绝无第三人知道了。” “那便好,那便好。”周侯灿茫然地感叹着,自己真的没有办法吗? 难道自己就只能龟缩在县衙里,全程目睹惨剧吗? “陈典史,我再问你件事。” 周侯灿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公的不行,能不能走私的呢? 见陈广泰看向他,周侯灿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开口道:“漳浦县跟附近的哪个卫所关系比较好?” “这……”陈广泰认真想了一会儿,“若说好倒是没有,但镇海卫因为没有自己的卫学,所以他们的小儿平日上学都是到附近的府县,其中大部分都来我们漳浦了。不知这算不算周主簿你要的关系?” “好啊,”周侯灿很是惊喜,没想到还有这茬事,“快写请柬。” “什么?”陈广泰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请柬?” “对,就是请柬,”周侯灿这时语速突然快了起来,生怕浪费时间,“现在镇海卫主事的是谁?” “从正德二年指挥佥事姜瀚出了事之后,便是佥事徐麒掌卫事了。” “好,就给他写,”周侯灿指挥着陈广泰,“我作为漳浦县新任主簿,他不需要表示表示? “请他到县里来,到时候即使有变,镇海卫也不会作壁上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