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
书迷正在阅读:武之精神刃之卷、赤月劫、红尘道图、山脚小店、刚成帝尸,就让圣女开了棺、北地流星1、方起修仙传、旅行到宇宙边缘、穿书斗罗收唐三做小弟、沧溟
时间过得很快,周侯灿今天醒的格外早。实际上不光是周侯灿,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今天都起得格外早。 因为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将在今日举行。 辰时未到,李东阳等人就已经在午门外面等候入宫了,而周侯灿等人则站在承天门外等候。 在众人的期盼中,巳时很快便到了。 周侯灿等人在官员的引导下缓缓走入奉天门。 再次进入奉天门,周侯灿的心境和上次大有不同。 奉天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按文武职分别站立于丹墀之内两侧,众进士也按照会试名次分为两列站于其后。待所有人站定,礼乐响起,李东阳手捧黄榜置于黄榜案上。 朱厚照在不久之后便进入了奉天殿,众人行五拜三叩礼,外面等候的部分官员便进入殿中,准备进行仪式的下一步。 周侯灿站在人群中,等着下一步的安排。 安静了一会儿后,大殿门口丹樨上的鸿胪寺官员开口喊道:“第一甲第一名,吕柟!” 这一唱就是三遍。 吕柟听后,倒也还算镇定,从班列中越步而出,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进入奉天殿。 接着丹樨上的鸿胪寺官员又唱了榜眼、探花的姓名,还是各三遍。 周侯灿在探花进殿后就打起了精神,重头戏要来了。 下面就该报二三甲了。 二甲、三甲和一甲的待遇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二甲、三甲均只唱第一名,还只唱一遍。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甲、三甲第一被称作传胪的原因。 “二甲第一名焦黄中等一百十五人。” 周侯灿不用扭头,就知道这会儿焦黄中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灿烂。 “三甲第一名周侯灿等二百三十四人。” 正在心里嘲讽焦黄中的周侯灿猛然间好像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一时间愣住了。 自己竟然考了三甲第一? 这倒是出乎他所料了。 长年以来,三甲进士的含金量一直饱受人们质疑。 但实际上,三甲进士确实进士中的主力军。他们虽然在升迁上可能不如一甲和二甲进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功名是白捡的。 “传胪啊!”周侯灿心里想着,十分满意。 自己也是名垂青史的人了。 猛然间,周侯灿突然绷住了脸。他刚刚才想起来,正德三年的三甲第一可没有那么简单。 唱完周侯灿的名字之后,众进士再次拜谢皇恩,整个仪式就算结束了。 张澯从黄榜案上捧过黄榜,放在云盘之上,跟随着伞盖鼓乐,连穿奉天门、午门。 周侯灿等进士跟着王公百官在黄榜后面从承天门出宫,向东一直走到被称为“龙门”的长安左门外。 在长安左门外,张澯郑重地把金榜挂在临时搭建的龙蓬下,然后转过身道:“本官在此祝贺诸位,希望诸位在今后能牢记圣人之学,莫因贪念坏了一生清名!” 见众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应和,张澯泯然一笑,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张澯一走,进士们便一拥而上,用尽目力地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早就站到附近,等候进士出宫的报喜小厮们也纷纷上前讨要着喜钱。 茹鸣凤这时排开人流,走到周侯灿面前,高兴地说道:“学谦,祝贺你了,此番三甲传胪,青史留名啊。” 周侯灿说道:“你别急着祝贺我,先找找你的吧。”他嘴上说着,眼睛已经开始寻找起了茹鸣凤的位置。 “二甲第三十五名,”周侯灿先找到了,“茹兄,你可以啊。” “哪里哪里,”茹鸣凤这时也很是高兴,这可比他会试的一百八十四名高多了,“学谦,我们去崇文门酒肆大醉一场如何?” “现在不行,”周侯灿拒绝了茹鸣凤的邀请,“这几天还有其他事,还是不要再这几天惹出事端的好。” “学谦,你这是?”茹鸣凤倒是没料到周侯灿会拒绝,一时间也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瑞父,我先回家了,”周侯灿没有向茹鸣凤过多解释,“你也知道,最近我家里有很多事。” 周侯灿说完,也不待茹鸣凤跟他作别,便直接转身匆匆离开。 · “刘伴伴,焦黄中居然考了二甲第一,”直到朱厚照走在去仁寿宫的路上,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还有那个周侯灿,居然是三甲第一。” 刘瑾这时在旁边道:“这是天意啊,有得必有失。那周侯灿不堪大用,自然就要焦黄中来弥补了。” 朱厚照摇摇头,近来他虽然住进了豹房,但一些事情他还是知道的:“你不要欺瞒朕,焦黄中比那周侯灿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不如周侯灿哩。” 刘瑾还想再说点什么,朱厚照打断他道:“刘伴伴,不要说这些了,一会儿朕还要去跟母后说说这科举,你先说点别的吧。” 刘瑾是从朱厚照做太子时就跟在他身边的,对朱厚照的喜好已经摸得门清,甚至可以说比朱厚照本人都了解他自己。于是他当下便说道:“陛下可知,现在的边务已是糜烂至极了。” “是吗?”朱厚照果然起了好奇心,“你快快说来。” “现在边防不得好官,粮草缺乏,军马疲惫。再这样下去,到了紧要关头,奴婢怕边军可能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真有这么严重?”朱厚照还有些不信。 “陛下,”刘瑾有些急了,“奴婢所言,句句属实,这些事都真的不能再真了。” “朕觉得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现在朝堂上的大臣都没一个懂边务的,更不要说他们举荐的人了。”朱厚照点点头,认同了刘瑾的说法。 二人说着话,很快便到了仁寿宫,在传报之后很快便入内了。 张太后见到朱厚照,便问道:“今日可是挂出黄榜了?有没有取到优才?焦阁老和刘部堂的儿子考得怎么样?” 朱厚照一时间被问得有些头大,对张太后说道:“母后,你慢些问,儿臣有些跟不上。” 张太后重新开口:“最近我听我那两个兄弟说他们过得不太好?” “啥?”朱厚照没忍住,一下脱口而出。 刚刚不是还在问科举吗?怎么突然到寿宁侯兄弟上了? “照儿,我的两个兄弟,可是你的亲舅舅啊,”张太后这时动了真情,“你可不能亏待了他们。” “好了,母后,儿臣知道了,母后刚刚不是问科举吗?” 张太后在得到了朱厚照的保证后才回到正题,说道:“可是选到了什么人才?这可是你开的第一科。” “母后,这一科倒是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朱厚照兴致勃勃地说道。 “怎么个有趣法?”张太后也很清楚自己儿子的性子,便顺着他的话问道。 “有个叫周侯灿的知道自己成贡士后便犯了失心疯,殿试前不久才刚好。母后猜猜他取了个什么名次?”说起有意思的事,朱厚照便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讲着。 张太后这次并没有回应。 “母后,母后?”朱厚照有些奇怪,便唤了几声。 “没事儿,这周侯灿可是周家子弟?” 朱厚照明白张太后说的周家是英宗皇帝皇后周氏,自己的太祖母一家。 “不是,他家祖上三代都没有官职,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罢了,母后为何这样问?” “我只是有感而发,你说说他之后怎么了?” 听到张太后感兴趣,朱厚照便继续道:“这个周侯灿在殿试中取了三甲传胪,儿臣都有些不敢相信。” “是吗?”张太后明显有些不信,“那这可是个人才啊。” · 周侯灿在跑过几条街之后逐渐冷静了下来。 一时间,他不由得感叹真是造化弄人,自己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竟然也有被开后门的一天。 作为戊辰科的三甲第一,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当翰林检讨这一条路可以走。 但是如果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是在无形中搭了焦黄中的便车,虽然外人不会说什么,可这是周侯灿所不齿的。 他不想跟那些人为伍。 周侯灿始终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带给你的东西终究不会给你带来安全感。 想要在路上走得稳当,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 “放弃这个资格如何?” 一个念头突然从周侯灿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周侯灿很快便摇了摇头。 放弃这个资格,无疑就是和刘瑾、焦芳等人作对,是明目张胆地拆他们好不容易搭起来的台。 如果他选择放弃直接入职检讨,那一同违制的焦黄中该怎么办? 周侯灿现在脑子一片浆糊,已经没办法进行正常的思考了。 这时候,他之前思考时没有听到的街上小贩的叫卖声反而传入了他耳中。 周侯灿抬起头往两边看,看着卖东西的小贩和买东西的百姓。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跟那些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就算自己现在成了进士,还不是什么都不是? 既然如此,那为何自己不拼一把,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呢? 至于后果? 他周侯灿还年轻,还担得起。 想到这儿,周侯灿顿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连脚下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 他要搞个大动作,这个大动作绝对能够震动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