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家体经营 书育开院
陆冥和公孙策又整理了一下战将的名单:印无缺、韩霁、唐影、臧春秋、弋无血、杨世龙、姜堰、宫剑语、彰武黎、许士翎、慕氏兄弟、师贡狐等十多位将领。 此外还有龙天扬等投降来的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实力不俗,但是却也不能让他们独掌一军。 陆冥道:“现在我金陵外患不决,不可懈怠!我打算再补充了五个师的战损兵员后,在扩军到二十万,组成两个集团军!” “届时一个集团军镇守凉都,另外一个集团军即可无后顾之忧的在前线作战!” 公孙策道:“三十万里挑二十万能挑出来,但是怎么养活这么多士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么解决? 三国蜀汉政权后期,姜维汉中屯田,十万兵力战时披甲为兵,闲暇的时候则为农,下地耕作。 凉都平原较多,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完全可以实现一年两到三熟。 要是不扩张,不解决那些能解决的威胁,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陆冥道:“既然耕地都已经划分下去了,那就在这个基础上推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劳作,多劳多得,赋税等级不变,这样就可以提高百姓的劳作热情了!” “随后那十万镇守凉都的士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给他们划分一定的土地,名为军田。” 公孙策愣了,这制度他听都没听过,陆冥是怎么想出来的?这要是实行起来,凉都的粮食将会有一个十分可观的收入。 公孙策道:“主公,这制度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听说过?” 陆冥拿起纸笔写了起来:“这个的名字就叫家体经营!至于其他的你就不用多管了,去执行吧!” “是!那军制就这么定了?” 陆冥点了点头:“此外颁布执行科考制度。科考分为武考和文考两部,半年一考,通过一定的标准即可进入实习官员,一年后即可转为正式官员。” “但是武考在告示贴出之际即刻实行,主考官由我和彰武黎、师贡狐、许士翎担任,武考地点就在金陵校场!” “设立科武院和书育院,院长由你暂时代理,科武院负责科考一切事物,书育院买下整个金陵郡的书院,统一管理,收学任教!” 科考?文考?武考?科武院?书育院? 一连串的新词汇涌入了公孙策的脑海里,他怎么感觉他和陆冥不是一个等级的? 陆冥想的东西他一个都没听说过,但是陆冥不仅说出来了,就连实行起来也感觉很靠谱? 在公孙策呆滞的时候陆冥则在奋笔疾书,在锡纸上写下了刚刚他说的那些东西以及实行办法,其中注意的规章制度。 这一晚他们一直商量到了后半夜,陆冥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了公孙策,让公孙策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二天金陵郡的告示栏上就贴上了陆冥昨晚说的那些东西,甚至由虎贲营的士兵看守告示栏,以免被人破坏。 “快看!告示栏那里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情?守在边上的那可是主公的虎贲营啊!” “走,我们快去看看!” 起来赶早集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向告示栏的方向涌去。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告示上的东西让所有看了的人都镇住了。 家体经营?多劳多得?赋税不变?这不是妥妥的给他们老百姓好处吗? 之前在他们的认识里,书院就单纯的只是富家子弟去修养身心的地方,所以就算他们有钱也不会去里面。 毕竟老百姓除了种地就没有别的出路了,老百姓的子女也只有种地,一辈子都在种地,拿修养来干嘛?能种地吗? 当官更是不敢想的,那些官员都是用金钱去买来的,没有钱,没有关系谁敢想做官? 但是现在似乎不一样了。 “唉,这有什么用?能当官的还不能能贿赂已经是官的,官官相护,我们老百姓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吧!” “是啊,虽然当官无望,但是知道家体经营对我们而言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一直被压迫剥削的老百姓在面对这个通过文武考当官的问题都抱着不相信的态度。 “等等,可能是真的?” 突然一个带着白帽子,书生打扮模样的人大喊了一声。 “穷书生,你激动什么?什么是真的?” 这人原本就是农民的儿子,但是却喜爱读书,所以被街坊邻居戏称为“穷书生”。 那穷书生道:“这个是真的!你们看科武院的院长是谁?” 那些识字的人快速往下看,一个很具有威慑力的名字出现在他们的视线——科武院院长公孙策! “哈哈哈,院长是公孙大人!我穷书生看来也有不穷的一天了,天助我也!” “感谢公孙大人!感谢主公!主公万岁!” 那穷书生胜似疯狂的在人群中狂奔,嘴里一直重复着那些话。 “万岁”是对帝君说的,现在他却对陆冥说了,足以说明陆冥在金陵确实很得民心,他推行的这些也确实受老百姓拥戴。 “主公万岁!” “主公万岁!” “走!我们快让我们的孩子去书院报名,去玩了人就满了!” “对!这个翻身成人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不然就再也没有了。” “哪怕我整天都在地里劳作,我也要把我那不肖子孙送到书院去学习!” 除了他们,一切江湖上的游侠也都兴奋了,武考入官,这无疑对他们而言是很公平的。 “走,我们去校场!” 一时间,整个金陵郡都沸腾了起来,该下地劳作的都不含糊了,原本冷清的书院也人满为患。 “这怎么回事?书院人怎么这么多了?” 在人满为患的院门,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高手翻过院墙,来到了书院院长岩须属的面前:“锦衣卫办事!书院院长岩须属听令!” 一听到是锦衣卫,在场的人都惊了,小小书院收个学员居然惹来了锦衣卫? 岩须属躬身道:“书院院长岩须属听候发令!” “现,金陵新设书育院,着锦衣卫携金五十两买下书院,用以为金陵培养人才,可有异议?” 岩须属愣了,瞳孔不断放大,他怎么都没想到眼前人满为患的这一幕居然是陆冥新颁发的命令引起的。 这一刻他对陆冥改观了,彻底改观了。 之前他还埋怨陆冥一上任就搞掉了自己的诸多学生,但是现在他发现是他的格局小了。 岩须属道:“属下没有任何异议,唯有一点,书院可以免费给书育院,但是我请求继续在书育院教书,烦请大人转达主公!” 那锦衣卫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又拿出了另一份书令:“书院院长岩须属清廉自洁,品行高尚,现封为书育院副院长,总理书院大小事务,此令不得违抗!” “罪臣多谢主公!我岩须属定不负主公所望,为我金陵培养大量人才!虽死无憾!” 岩须属痛哭不已,他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陆冥是真正的明主。 他接受书令的时候,礼节也换成了最高礼节——双膝跪地。 锦衣卫走后,岩须属起身,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其他书院导师,高举起书令:“今日起,我书院归入书育院管辖,任何人不得触碰书育院规令!” “开院!” 一声开院,无数人涌入书院,开始整整齐齐的排队报名。 为了维护秩序,就连城卫军也派了一支军队来,以免出现踩踏伤亡。 所有的人这一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看到了金陵郡的前景,他们对陆冥充满了希望! 经过剩下的十多天后,新年到了,金陵郡充满了热闹,就连平时严肃不已的锦衣卫也变得平易近人了,只是他们的刀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离开他们的身体。 军队仍在巡逻,守护着全城百姓的安全。 这一晚,陆冥、赵夕瑶还有郑萌在众臣的极力撮合下最终决定新年后的第二天就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