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认亲大会
衍圣公一怒,圣道力量轰鸣,流转全身,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势。 那曲阜书院的半圣连忙拉住了衍圣公。 他可是知道对方乃是跟孔圣一样货真价实的圣人,一旦开战,只会自取其辱。 更别说对方还有这么多的亚圣、半圣强者。 说是一口气把整个人族高层给端了都是轻而易举的。 因此还是不要激怒对方为宜。 他盯着孔子道:“先生虽然境界高妙,但是还是不要辱及孔圣为好。 文道有今日之昌盛,全耐孔圣之功绩。 先生虽然踏入圣道,也未始不是受了孔圣的遗泽,难道先生真要自绝于人族吗?” 子路猛然站起,半圣的气息全力爆发而出,令大殿中的众人呼吸都感到不畅起来。 他猛然喝道:“大胆!尔等匹夫竟敢质疑夫子! 夫子说话自然一言九鼎,何必欺骗尔等?” 这股凌冽的豪雄之气,令众人感到心惊。 衍圣公喝问:“你又是何人?” 子路道:“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仲由是也!” “这……岂有此理!” 旁边仲子世家的人听到有人冒充先祖名讳,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那曲阜书院的半圣此刻却心头惊疑不定,怀疑莫非是孔圣复生了。 毕竟历史上只有孔圣一人踏足圣境。 而这些突然出现的人之中居然有人自称孔子、子路,还有了圣人、半圣的境界。 这是巧合吗? 他暗中传音命众人稍安勿躁。 此人乃是曲阜书院的当代院首,威望颇高,因此众人暂时按捺下了怒火。 他又看向颜回、王阳明等人,询问其姓名。 随着颜回等人自报名号,其他一众亚圣世家、半圣世家之人都出离地愤怒了。 毕竟这冒充祖宗冒充到自己面前来了,谁还忍得住! 其他董仲舒、司马相如、蔡邕、陶渊明等人的名号报出来,也引起了一阵的哗然。 这些人都是古之圣贤,很多都是半圣或虚圣。 这个时候,一些聪明人渐渐觉得不对劲了。 他们难免也跟那曲阜书院的半圣有了一样的猜测:“难道孔圣真的没死,还将那些古之圣贤也给救活回来了?” 直到听到朱熹、王阳明、曹植、李白、杜甫等人的名字,他们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 终于不再是那些古之圣贤的名字了。 不过随即又惊讶起来,既然这些人不是古之圣贤,莫非都是当今之人? 可是当今之日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突破亚圣、半圣的存在? 要知道每一个时代的众多读书人,达到了大儒境界就很了不得了,成为半圣的可谓少之又少。 每一个都是人族的中流砥柱。 可是今天却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 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一位叫做李清照的女子竟然也达到了半圣境界。 还有卓文君、班婕妤二女也达到了大儒境界。 这可是历代所未有过的奇事。 毕竟圣元大陆上还没有过女子科考的先例。 一直要到主角方运崛起,成就大势之后,才会提出来。 那曲阜书院的半圣心底更是坚信了孔子就是孔圣复活归来。谷 也只有孔圣才能开拓圣道,一举培养出这么多的文道强者。 想到这里,他不禁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忍不住五体投地地下拜道:“不肖后辈孔钰拜见至圣先师!” 见他这么做,其他人也忍不住相信了。 毕竟若非是孔子复生,谁还能一朝成圣? 当代衍圣公也忍不住悄然打量着孔子。 见他的形貌确实与典籍中记载的孔圣符合,尤其是他的腰间挂着的正是孔圣所遗留的春秋简与狼毫笔。 这两件圣道法宝不翼而飞,看来果然是追寻旧主去了。 于是也对着孔子叩拜道:“不肖后辈孔琦拜见老祖宗。” 于是众人纷纷跟着下拜,就连景国的太后与小皇帝也不例外。 左相柳山不情不愿,但是见到众人都下拜,自己也不好特立独行。 同时他的心里也在嘀咕:“莫非真的是孔圣归来了?” 此时孔子也是一愣,随即回味过来,看来此界也有一位孔丘的存在。 这种事情他早就听说过。 诸天万界,都有跟自己相似的人存在,拥有着类似的经历,类似的理念。 在大汉帝国中,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他我”。 据说融合“他我”之后,可以得到本质的提升。 只是如今大汉运朝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孔子不屑于欺骗他们,开口道:“你们认错人了,老夫并非你们口中所说的孔圣。” 谁知他们却不相信。 孔钰抬头问道:“先生不是说自己姓孔名丘字仲尼吗?” 孔子点头道:“确是如此。” 孔钰又道:“先生是否开创儒道?” 孔子点头道:“古之儒者不过是巫师方士,老夫取其部分礼制、义礼,而重订道德礼乐。 若说是老夫开创儒道,也未始不可以这么说。” 孔钰又道:“传闻先生乃‘虎乳鹰翳’,少年贫贱,中年乃学有所成,周游列国,然后传道天下?” 孔子颔首道:“确是如此。” 孔钰又道:“先生曾为鲁国大司寇,辞官后闭门著书。 重订《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并为文王的《易经》作序。 至著《春秋》之后,儒道大成。 可是如此?” 孔子再次颔首道:“没错。” 孔钰道:“晚辈斗胆,先生可敢以文曲星发誓,没有假话?” 孔子以文道本源发誓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钰砰砰地直磕头请罪道:“后生小子实不该质疑先祖。请先祖原谅!” 听见孔子与孔钰的对话,众人更是百分百地确信了孔子就是孔圣,再次激动地叩拜。 孔子一时愣住了:这群人咋还说不清了? 众人叩拜过孔子之后,那些亚圣世家、半圣世家的人也纷纷找到孔子门生,过来叩拜他们的祖宗。 颜回、子路等人一时间也是手乱脚乱。 他们自己年龄都还不大,有的人甚至还没娶亲呢。 如今却连多少代孙子都冒出来了,怎能不令他们哭笑不得。 刘去疾心里一动,对孔子传音道:“夫子,我们不如将错就错吧。”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