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各怀心思
三国:我刘备,属性全加力量正文卷第九十三章各怀心思啪啪! 袁绍抬起双手,随之击掌两声。 很快有十余名上等兵士,抬着一个巨大黑匣子,缓慢进了帐舍之内。 黑匣长有七尺,宽有两尺。 初以看去,还以为装了个人。 匣子被放下时,能感受到整个营帐,都抖了抖。 袁绍胸有成竹,起身后,径直来到了匣子面前,轻轻颔首,守在门口,实于外人看去,为普通军将之文丑,来到面前。深吸一口气,双臂使力,这才将匣子上端慢慢打开了一半。 打开这一瞬,七品之下将领,顿感觉一种头昏眼花。 刘备,曹cao,还有赵云、曹洪等许多人,神色如常,但内心无不打鼓。 这匣子里装得到底是何物? 尤其是曹cao,含刘备到来、酒宴比武,包括袁绍送上彩头…… 此中事项,他的好朋友袁绍,可是没有提前告知! 曹cao心里有些苦涩,这两年来,因匡扶汉室理念不同,他与袁绍表面上,关系如旧,乃是铁哥们,但实际上,以家国天下利益,二人隔阂,那是越来越大。 未来某一日,会不会反目成仇? 谁也说不清楚! “既然是切磋,必然要拿出彩头! 袁某不猜,即将此长刀作为头彩!” 袁绍声音洪亮道。 那个“彩”字刚一落下,文丑正好将匣子中物件,完全显露出来。 这是一把长刀,上泛有金色花纹,除了气势与人以压制外,大刀还带来嗜血压迫之感。 初见之人,莫不暗暗咋舌,此刀极为不凡,也不知这袁绍是从何处得来。 袁绍将刘备、曹cao、还有大帐内,其他邀来的无名义军首领,及各自带来之部将,一眼打量过去,暗暗颔首。 他这次下了血本,就不相信,请来之人,不会眼热。 曹cao望了身后从弟曹纯一眼。 他家从弟,年幼二十,力气无穷,前段时间感悟突破到五品武将后,一直感觉手中大刀用得不顺手。 眼前这大,莫非是为他从弟,量身定做? 事实上,作为爱刀之人,曹纯在看到前方这大刀一瞬间,就一动不动,为之吸引。他心里有个呼唤,似乎在说“拿住他”。 刘备及身后跟随的四弟赵云,则是端正坐姿,目光初时有些失神外,很快就回转过来。 这刀有种魔力,更为不凡。 但细数他营帐之下,最擅用刀之人,正是二弟关羽。 可以二弟关羽,已经有了青龙偃月刀。 同他手中的龙虎双泉剑一样,青龙偃月刀,或是三弟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四弟赵云手中的龙胆亮银枪,都是时下最厉害的大师级匠工打造,内方有特殊材料,无不是成长类武器。 于战场上作战,武器光是华丽不行,还要趁手。 与此同时,刘备眯着眼睛,已经在思考袁绍为何弄这么一手…… 曹cao却是忍不住,他起身来到袁绍身边,就近打量之后,道:“本初,此刀当真精妙,还不知你从何得到,可有名字? 另外,以此作为彩头,实在太过贵重了吧!” 袁绍闻声,笑道:“孟德既然问起,且营帐之内,皆不是外人,那绍就不隐瞒了! 这刀非是今世之物,乃是从春秋时期,冶城某位神匠打造而成!” 冶城?神将? 刘备,或是曹cao,还有帐中不少将领,都是博学多识之辈。 只从这两个关键词中,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名字。 欧冶子! 他炼制的第一把龙渊剑,依史书记载,霞光冲天,连苍穹都被分成了两半,经历七七四十九日,这等天地异象,才缓缓消散。 后来,欧冶子同干将一道为楚昭王炼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据闻楚王曾引泰阿之剑,一剑斩山,大破晋郑王三十万大军。 能从冶城走出之工匠,莫不是神匠! “此刀名作太野。 至于这位打造者,想必诸位都听说过,正是欧冶子传人之一的无伤所助。 欧冶子一脉相承,独好炼剑,于大刀少也! 这无伤刀走偏锋,虽说自春秋以来,少有人知其大名,但技艺无可挑剔。 今做比试,我,孟德、玄德、伯业,一道各凭本事,且出两将,但有能最终胜者,我即将此刀赠予英雄!” 众人闻此,多倒吸一口气。 不想这夺目的太野刀,还有如此背景! 很多用刀的将领,双眼瞬间火热起来。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袁绍特意看了眼刘备。 这大耳将,好生安稳,脸上竟是一点动容之色,倒是他身后那白袍小将,不断抬首! 刘备感官敏锐,注意道袁绍望来眼神,警惕更大。 这短短片刻时间,他已经猜想到袁绍如此大动干戈。 一方面是想给予他们这些各路义军首领,以恩惠,便于等各方人马到齐,好一道推举之为讨董盟主。 另一方面,拿出如此丰厚奖赏,必是想试探出他们手中最强战力,即以宣扬后,只怕出酸枣第一战,就有该路人马出战。 刘备瞥了眼曹cao。 曹cao为人可是敏锐许多,但眼神望向那太野刀,目光中的必得之意,为有作假。 显然不惧袁绍之算计。 刘备回正身子,心中还有些怀疑,这袁本初,拿出此刀之目的之外,莫不是知道他二弟关羽,喜好用刀,以此诱导,本想拉他刘备上钩? “本初,既然这般说了,那便战吧! 元让、子……子廉,且有你二人比试,点到为止即可!” 曹cao本想让夏侯惇和曹纯,但觉后者年轻,愿没有曹洪武力强悍,故临时变了卦。 他这手下众将,说起来,也就曹纯差个武器,让二人出马,也是想让众将装备齐全。 至于袁绍那些算计,曹cao并不在意,他此番既然率部来讨董,内心倾向,正是打算攻入雒阳,杀了董卓,以匡扶朝廷。 帐内诸首领中,说起来还是袁遗最拿出手,让虽炎热,但手下能比斗之大将,可不必曹袁二人,只好让亲将王唯,并以自身出马。 有了袁遗这个例子在前,加上刘备本就没有想夺势,故厚着脸皮,也以四弟赵云同他一道出战。 袁绍则选了朱灵、韩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