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印度洋上⑶
西印度洋上的夜空,月光投射到碧波万顷的海面,深邃而辽远,无人岛显现着模糊的轮廓。他俩彻夜长谈,分析着各种海底世界的未来;这是最难解的题目,利与弊讨论得很清楚,仍然无法给出相对好的结论。沃格非拉的经历比较丰富,也从来不自寻烦恼;然而面对千百年来累积起来的难题,不得不让他苦思良久。他把手放在脑袋下面,仰视着星空:“相信宇宙中还有很多智慧生物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有些东西极度地复杂,天真无知的种族相信所描绘的美好前景,结果很可能上当受骗。这种事情,我们选择了千万年,也选择了千万年,终究还是不能得到答案。” 宝其思捉:“这是极其痛苦的方式,你在寻找什么?”沃格非拉:“我们海底人曾经去过太空。”宝其思捉:“听老人说,在外太空遇到过外星人,没敢接触,便就退回来了。”沃格非拉:“我也问过这件事情,同你说的情形一样。我们来自哪里?也许这是个幻想,但却值得尊重的。” 宝其思捉:“先辈们是谨慎的,他们返回到海里。只留下一张三体星系图,据说,这张星图就是我们原来居住的三体星系图。我们的祖先无法同陆地猴子共同生活在大路上,转移到海洋里繁衍生息。”沃格非拉:“为了种族生存,没有办法的事,我们的科学技术也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积累才出现现在的局面。” 注视着万籁俱寂的海面,漆黑的条纹。沃格非拉坐起来:“混沌中的混沌,旋转着涌向银色的轴心,那是涡流,那是气旋。凝定,静止,铺展在半个苍穹。头顶这片星空,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以不同的生存方式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从一个种族的灭绝传递到另一个种族。” 宝其思捉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很难圆满解决,在无穷尽的宇宙中,生命就像极特殊的现象;物质在这里都化为了‘焰舞’,转换成能量,生物的灭亡归于静止,也都是理所当然。我们也深知,生与死,也就那么简单了。”沃格非拉:“这么悲观!居然想到了静止?”宝其思捉:“那又怎样?我们在深渊中生活,生生死死。如果,陆地猴子能够仿造地球‘能量场构造’制造出的航天器到太空去,对海洋就不用侵略了。” 茫茫无边的大海,潮水一波一波地涌向海岸。沃格非拉惊异地问:“你说‘焊銧’技术和‘钦’金属?”宝其思捉肯定地说:“是的。”沃格非拉:“两个不一样种族和文明碰到一起,很难说遭遇到的后果是什么;陆地猴子的凶狠我们是知道的,相互能够和平共处吗?你是知道的,星体的两极(或两磁极)是宇宙高能量物质向星体能量场核输入的方向与渠道,而能量场核能量活动与产生新能量输出主要在星体赤道区域和这个方向。地球星体的核能量循环,又有太阳核能量场相对应。地球的核能量场构造是这样,大同小异,其它星体或许也是这样。我们海底人已经停止了星际探索,但陆地人的满足心总是填不满,我不相信他们。” 宝其思捉有些急躁:“简直难死了,究竟该怎么办?”沃格非拉笑笑:“天不能马上塌下来,即使塌了,又能怎么办?要耐住性子,不然会更糟,不是吗?”宝其思捉:“是我沉不住气,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事情不能就这样等下去。”沃格非拉:“只能等,慢慢来吧,没有太好的办法。” 月光也许会画地为牢,本能地对着夜空,会有种归宿般的情愫。当面对寂静的夜空时,会冥想很多;宇宙,从能量到质量,从物质到精神,一直在进化。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在运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体。沃格非拉遐想着,即使找到中微子的来源在地壳下方,穿过软流层,地心计划也不能去触碰。宝其思捉:“应告诉陆地猴子,要控制核聚变的不测,他们的核子存量能毁灭地球几百次几千次。”沃格非拉:“那是非常固执的种族,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深蓝色的天幕上,散布着几颗星星,月光如水,仰望夜空深思着。有流星划过天际,划出的轨迹吸引着眼睛。天上没有云,月亮开始远离上方,地平线上露出少许的曙光。随着光线的转换,整个世界不再有任何的阴影。还在热衷于理论,他俩对周遭的事物都不感兴趣。 宝其思捉:“不要想太多了。” 沃格非拉:“各种生物都是不断地死亡、新生。” …… 月色褪下了,天渐渐地亮了,地平线上还是黑黝黝的一片,海面上升起一抹朝雾。在一带晦暗的天空下,一线白光清晰地表示出地平线,浪涛上闪着动荡不定的亮光,水花又重新变成白色了。地平线上的晨曦渐渐明晰,清新的微风扑面而来...... 安迪沃从水中出来,将手中的鱼食散向水面,顿时鱼群围拢过来,海面形成一层厚厚的银白色。走上海岸来,沿着一条宽阔的海滩前行,这一带沿海有很多礁石,大多都淹没在海水中,很少露出水面。只是少有一些与海岸相接,并延伸到海岛上。这里没有太高的地方,面临海洋的地方没有屏障,只有一堆堆错乱散落的石头。椰子树,猴面包树奚落挺拔地生长在海岛上,七色土也逐渐地在阳光下显露出来。她绕过这片乱石,朝着他俩招手,“回来吃早餐了。”沃格非拉回答:“知道了,这里的无人岛很多,可以再到其它的岛上去,只要你开心。” 宝其思捉同她们去1000千米远的岛屿,岛的上面,大部分由遭到严重侵蚀的锯齿状山脉构成,山脉的高度在600米左右。她们踏上白色沙滩,抬头向岛上观看,除了裸露的岩石和峭壁外,大部分被高大的树木覆盖。前面树木三三两两地丛生着,树身倾斜着。这里的海岸地势平坦,没有陡崖,只有退潮后露出的大片沙滩。白尾热带鸟随处可见,拖着长长的中央尾羽,飞行的姿势非常优美。 辛吉无南走在前面,肖布迪克跟在后面,他俩作为探路的沿着沙路走了很远,这里的光线并不很暗,因为有阳光可以从石缝照进来。这里是火山喷发后被各种植物覆盖,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盆地。他俩到盆地里探秘,站在下面向上看,有些石块以一种奇迹般的方式保持着平衡;随着阳光,有些风也透进来,在这里能够感受炎热的凉爽。 从盆地出来,绕过这个怪石嶙峋的石洞,前边林间的空地上一条小何在流水;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可以溯源到山坡上面去,河水是从那里发源的。顺着河道,能看到是从花岗岩之间流出来;右壁峥嵘陡峭一些,左壁却不同,是逐渐倾斜下来的。整块的石壁变成一块块岩石,岩石变石子,石子变砂砾。山路更加崎岖不平,上面长着层层叠叠的树木挡住视线。 大家爬到山顶,俯瞰周围,同蓝色的海洋连在一起,十分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