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借刀杀人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卷二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百七十四章借刀杀人这天,曹cao在自己的府中与新投奔而来荀攸、荀彧叔侄议事。 荀攸朝曹cao拱手道: “主公,在洛阳的纳贤馆已经开设有段日子,虽然来投奔的人不少,可是拥有王佐之才的人还未曾见。” 荀彧却突然笑了笑,接过话来说道: “我已经书信一封着人去请那郭奉孝前来,不日将到洛阳,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主公若要成就大业,挽救汉室,必离不开此人辅佐。” 曹cao闻言后眼睛一亮,显然已是动了心,但是为人圆滑的他,却摆手面带真诚地说道: “有你叔侄辅佐左右,还愁完不成大业,在吾心中此生已是足矣!” 荀攸叔侄俩闻言后内心极为感到,但是举荐纳贤本是谋士的本份,他们心中还是明白自己有着几斤几两,更加极力地向曹cao推荐起人才来。 当年黄巾起义,皇甫嵩、朱俊自从取得颖川胜利后,又接着趁胜追击,率领官军往芒砀山剿灭张宝去了。 可是,这几场仗下来却降了近二十万的黄巾军,颇有心计的曹cao,找了个理由便留了下来,将这些降军纳为自己的私军,并将其派到了陈留。 所以才有曹cao那时疯狂挖墓取财的举动,毕竟这二十万大军的粮饷、军械每天都是一笔巨大的开资,他可没有楚风那样的条件。 “仲德前往陈留督办兵马,已经有些时日,算算时间,应该快回来了!” 曹cao有些想念的说道。 这程昱程仲德在他的心中,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为人多谋,善断大事,只是性格刚戾,与人多迕。 这时曹cao突然想起来了什么,面色凝重地朝荀彧等人说道: “不久曾接到密报,那个楚王近期来到洛阳,听闻平日里在王允府中深居简出,也不知道其在酝酿什么事情,尔等还需关注一下才是。” “此人不过偏隅之地郡王而已,虽然这几年闹出了点动静,不过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主公又何须如此重视。” 荀攸很是不解地问道。 “此人虽未谋面,但光凭他的种种事迹,便知此人很 是不简单,不是表面看的那样,我心中总隐隐有种感觉,此人将是此生我最大的对手。” 曹cao带着忌惮的神情缓缓地说道。 这些跟随他的谋士们,素来知道曹cao的为人,天下很少能有人放在其眼中,竟然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如此评价,显然此人必有其特长。 荀攸叔侄对视一眼,便低头沉吟起来。 “既然主公如此,那便趁其羽翼未丰之际,剪除了便是。” 荀彧忽然抬头说道。 “呃,想必文若心中已有定计?” 曹cao听完对方如此说道,心中自是一动,便急忙出言问道。 “董贼别看荒yin无度,其实野心不小,但心胸狭隘容不得他人,主公何不借刀杀人?” 荀彧笑着说道。 谋士最擅长的便是借势而为,既然主公心中有何顾忌,他做为其属下,自当解主公之忧。 接下来,三位凑在一起开始谋算起楚风来。 凑巧的是,楚风来到洛阳的这些日子里,也暗地里没有闲着,正在心里盘算着曹cao。 他通过暗卫传递的消息,早就将曹cao的纳贤馆内外打探的一清二楚。 对于曹cao、袁绍等人,他来到洛阳后曾在远处暗自一观,对他们的为人行事,心中自然赞赏有佳,连连感叹地说道: “古人不曾欺我,这孟德、本初果然不俗!” 夸归夸,但是玩阴的还得继续! 楚风也生怕曹cao在洛阳的纳贤馆募到好的人才,比如郭嘉之类的谋士。 于是早早便盯紧了对方,直到不久前,他接到暗卫传来的书信,说是有名郭奉孝的人,不日要来京师投奔曹cao。 别人不知此人威名,他又岂能不晓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可以比拟孔明的狠人。 楚风本想来硬的,只需派人往招贤馆处蹲守,等郭嘉前来后直接绑走便是。 可是他又联想到当年曹cao用了谋士之计,将徐庶老母弄到许都,又模仿徐庶母亲笔迹,将其诱拐而来,结果终生未得徐庶一计的典故。 曹caojian诈,程昱玩弄这种下三 烂的做法纵然有效,但是文人都追求高风亮节,内里的骨头很硬。 这样做法将很难屈服于他,也会在心中小看了他,于是楚风想了想后,便将这种粗暴的方式放弃了。 楚风开始陷入良久的思索之中...... 数日后,洛阳的官道上驶来一辆马车,驾车的马夫老李年约四旬,驾车确很是老到,在崎岖不平的官道上跑起来,又快又稳。 由于终风吹日晒下,看上去要比同年人显老许多。 他本是数年前逃荒来到洛阳附近,也许是他的时运到了,加之为人肯吃苦,又很细心,很快便存了点钱,买了辆陈旧的马车到处拉活。 前段时间,老李送客人去了趟冀州,本以为回来会空车,谁知遇到一位年约二十左右的书生,给足了银两,让其去往洛阳。 老李开心不已,这一往一返着实赚了不少,足够他安安稳稳活上半年多,腰里有银子了,心情自然舒畅至极,话也就跟着多了起来。 “我说这位郭公子,看您英俊潇洒,举止有度,想必是来京师谋取个一官半职吧。” 老李此时驾车觉得有些闷,眼看着雄伟的洛阳城就在近前,便主动跟身后车厢内的书生说起话来。 这名车厢内的郭公子闻言后笑了笑,放下手中的书卷,开始顾左右而言其它道: “此时的季节,应该是洛阳牡丹盛开的时候吧?” 老李也只不过想聊聊天而已,当然也不会介意谈些花卉之事。于是张口说道: “好看的花赏了次数多了,也就跟路边的野花野草差不多,就像家中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婆娘,日子过久了,反而没有墙外的女子顺眼了。” 老李没有念过书,言语虽然粗糙一些,但却是说的实在,很是在理。 这位郭公子又是微微一笑,没有出言与其辩解什么,而是伸手掀开车帘,深深吸了口空气,说道: “年幼时也曾随父来过洛阳,恰巧是花开之时,牡丹花开,脂粉艳丽,明明净净,不为尘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