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贾诩打赌
可是半路上,贾诩感觉时间尚早,不急这一时。 他素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性,这才突发奇想,准备去往幽州逛上一逛,顺便领略一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来到幽州后,又时值北方夏季,贾诩为人孤傲,又喜清静,家境又不差。 便出资盘下了这家客栈,将房客撵之一空后,悠闲地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古时的谋士多少懂点相术,待看到楚风无意间来此客栈投宿时,觉得对方相貌与气质均皆不俗。 心里便动了好奇之心,想探查一下此人是庸是才? 为才勉强让其住了进来,并暗中给一些闲人碎银,命其多注意一些楚风的行为动向,定期给他不时的透露一些消息。 所以楚风这些日子里来发生的事情,贾诩不出家门,依然掌握得一清二楚,当得知对方这些动向后,认为不过是一个鲁莽之人,心中便不在理会。 如果不是楚风无意间吟出一首豪气冲天的诗词,恐怕两人真得错过相见不相识的机缘。 面对贾诩的一再发问,楚风思索后说道: “文和,可曾闻民间的太平青领道,那张角以治病为由,致太平的思想,聚起的信徒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不出四年,张角发展的黄巾教徒将遍布各州,当百姓走投无路,到时的情形又会如何呢?好在间隔的时间不会太长,你我可拭目以待。”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还请先生记住我说的这句话。 “呃,楚先生真乃神仙下凡,连未来数年的事情都能预料到。” 贾诩心中疑惑却面带笑着说道。 “至于天下英雄现在评价为之过早,日后自当知晓。” 来自于前世的楚风,自然明白上赶着不是买卖的道理,对于有意招揽对方的意图表现的太早,自身容易处于被动的位置。 “楚先生文武双全,文和深深拜服!” 贾文和深叹了一口气,朝他双手一揖地说道。 “在下还有最后一问,还望不吝赐教!不知您对董卓董仲颖太守可闻否?亦对其有何见解?” 楚风听到这句话时,眼睛不由得一亮,心知贾诩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对投奔对方的意图已经产生了动摇,大感机会来了! 他回答前仔细想了想,暗暗考虑到,如果过于差评和抹黑对方,自然不妥,以对方的聪颖显然是不智之举,必须中肯表述方能让对方信服。 于是楚风一脸郑重的神情,缓缓地说道: “董卓平羌有功,可谓是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将才!” “又逢朝廷用人之际,便一路晋升,官运亨通,未来仕途可期啊!” 接着楚风微微一笑,又说道。 “董卓外表粗犷,内心里更是暴虐异常,犹如一头恶狼待人而噬。” “如果让其得势,便是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的真正开始!” 贾诩听完简单的几句评价后,眉头微微一皱,紧接着问道: “呃,如此一说,何以见得?” “君不见,他平羌时何以善待敌亲,哪次不是杀之殆尽?” “君不见,太平之际如何对待自己百姓,还不是任予取之?” “君不见,他上对朝廷欺瞒,下对百官不屑,对待下属蛮横为主,视财色为命,不忍分之,又如何让人心服?” “这种不忠不义之人,光凭手段和时运混到如此地步,又岂能是个明主!” “如此之人天可鉴之,优小劣大,彰显分明,还用例举吗?” 楚风说完后,眼色平静,直视贾诩,仿佛他人之事历历在目,不容怀疑。 贾诩听完后头一次感到有些心慌,忙低下头不敢以面目直视。 因自己欲投靠的主公被对方说得一文不值,更不觉间虚汗直流。 贾诩能在这个时代成为顶尖的谋士,自然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虽然楚风说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可是对未来的事情又如此肯定,这不得不让他心中有些不服气。 “好,你刚才说四年后有个叫张角的率领黄巾军起义,我就跟你打个赌如何?” “如何赌法?” 楚风饶有兴致的问道。 “如果真如楚先生所说,文和当四肢着地,俯身叩拜,甘愿奉你为主公,此生不悔!” 贾诩此时恢复到自信的状态,看了楚风一眼后颇有深意地说道。 “如果我输了,我亦如此!” 楚风说道。 “还有,为了赌约的公平,这四年间我需要你陪伴左右,见证赌约的完成。” 楚风补充道,对方也颔首赞同。 “当以击掌为誓!” 贾诩提议道。 “好!” “好!” 一声响亮的掌声在两手击打下发出,双方的赌约算是正式成立。 楚风为了得到这位在三国中举足轻重的谋士,采用了欲擒故纵之计,成功得将对方笼络了过来。 根据史实到了四年后,必然是黄巾起军之时,所以赌约他必定赢了。 双方经过刚才此举后越加熟络起来,再没有初始时的生分与小心,谈起话来更是无事无说。 “文和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楚风想了想后问道。 贾诩也本是骄傲之人,见对方突然发问,以为是在考较自己,便起了好胜之心,当下不也在谦让,便抬手做了个请势说道: “赐教不敢,楚先生还请说!” “我原本想仗着自身武艺,在汶城借着除暴安良之举,获得一些名声,能聚起一起有用之人,闯出一番大业来。” “谁知,却遭到百姓们的不解,这才颇为的无奈,希望先生点化一二。” 楚风笑着说道。 这本就是他的心中困惑,正好借此机会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思路。 贾诩看了楚风一眼,略作沉吟地想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很怪,怎么大事上条理清晰,小事上却万分糊涂。 “你心在何处?” 楚风闻言一愣,不知对方为何如此发问,可是转念一想,便恍然明面,对方似乎在试探他的志向如何。 于是他便回道: “心在天下!” 贾诩步步紧逼道。 “那为何心在汶城?” “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楚风亦有对答。 贾诩听完,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会儿才重新说道: “虽始于足下,却大错特错也!” “先生之前所做不过莽夫所为,除小恶想要获得大德,不妥!凡成大事者,都要学会抓住机遇二字。” “前不见董仲颖因势利导,而获实权,占据一地,方可盘算久远!” “后不见袁本初四世三公为名望,亦拥有亲信部众,尚能俯视二州之地。” “此等之人方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皆因脚下有根,且根深蒂固。” 接着贾诩又把汶城的势力盘结及朝廷大员的一些生意介绍一通,楚风这才明白,对方为何说自己为鲁莽之人的缘故。 他哪里想得到,一个小小的汶城竟然如此水深,要不是自己靠着反伤刺甲的话,恐怕早就被这些势力暗中吞噬得骨头都不剩了。 贾诩下面的谈话中,又继续暗示楚风应该拥有自己的属地和官爵,这样做起事来才明正言顺,出师有名,也有了自己的根。 虽然汉灵帝卖官鬻爵天下皆知,可是得需要很大的本钱才行。 楚风自从穿越以来,除了在汶城打了两个小怪,获得了百十两金子,这些钱仅能买些良田过活而用,就连捐一个县官的银两尾数也不够。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