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挖土豆,这不是为难朕吗?
开局怒骂女帝昏君正文卷191.挖土豆,这不是为难朕吗?次日一早。 周集村方圆百里内的桑田里。 一队队手持利刃的甲士把守在要道上。 附近的村民早被驱散到了别的地方。 知府有令,陛下到访,这两天无需耕作! 反正百姓们整天埋头在田里苦干,少干一天活也没事。 “大人,周遭的村民全部驱散完毕,没有一人留下!” “五千兵马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就绪!” 不时有官兵给慕容达汇报消息。 这时候天色彻底大亮。 一轮旭日悬挂在高空,炙热的高温烘烤在地面上。 慕容达垂下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觉得可以了。 再继续等下去就到了中午。 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不适合干活。 他把陛下等人请了过来。 昨日的老里长周廉和姓李的村长也来了。 一群村民扛着锄头,拿着铲子站在道路上。 左轻衣穿着紧身的便服,和陈洛并排站在一起。 陈洛身边,清荷给他挎着包袱。 身后则是丞相紫衣等人。 望着不远处青黄交接的农作物,左轻衣喜上眉梢。 如今正是收成季,农作物全部成熟。 金黄色的植物长遍了整个太湖区域。 那边随风摇曳的是水稻,种在水田里,稻穗颗粒饱满,惹人喜爱。 另一片泛黄的则是土豆苗。 小巧玲珑的枝叶下面蕴藏着数千斤的粮食! 还有一片绿中透红的西红柿。 左轻衣犹爱这种食物。 非常契合她的胃口。 焚香向天祈福过后。 左轻衣要过来一把小铲子,深吸一口气,来到了一亩土豆田里。 既然要迎接祥瑞诞生,她作为周国国君,理应第一个开挖。 一脚踩在松软的土地里,左轻衣一铲子下去。 她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 她好像挖到了土豆块上! 把铲子挪开,望着一地泛黄的叶子,左轻衣心里犯嘀咕。 这时候她才想起来,她不会挖! 让她吃还行,真下手挖,那不是为难她吗! 左轻衣甚至不知道地里的土豆有多深。 万一再和刚刚那样铲到土豆块上,那就说不过去了。 左轻衣想把神念释放出去辅助自己。 但她怕被大臣们察觉到。 尤其是那位举着笔墨的御史,肯定会把她的行径记录到史书上! 想了想还是算了。 左轻衣轻轻咳嗽一声,伸手将垂在脸颊上的青丝拨到耳后。 见陛下迟迟不动手,十几步外,望着陛下扭动的腰肢的陈洛稍微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肯定是陛下那边出问题了! “陛下,臣来帮忙!” 陈洛也抄起一把铲子走到了地里。 “丞相,见证祥瑞诞生,理应由陛下亲为,洛阳侯这般做法合适吗?” 王斯瞥一眼来人,冷哼道:“这些祥瑞能在我大周成长,全依仗洛阳侯,你说合适不合适?” 其他人不说话了。 种子全是陈洛给的,谁敢多说一个不字! 左轻衣这边。 她感激地望着陈洛,心中窃喜不已。 不愧是她看重的人,陈老弟果然通晓她的心意! 注视着陛下脖颈下面白皙如玉般的锁骨,陈洛轻声道:“老姐,看好了。” 用铲子把叶子分开,陈洛瞅准一块长的密集的根茎。 铲子扒拉下去,估摸着深度,手臂一伸一缩,铲出来一铁锹土。 土壤下面,是鲜嫩泛黄的土豆! 约摸拳头那么大。 就这么一小点,吃下去能顶小半天! 若是遇到饥荒,一天一块土豆都行! 陈洛拽着土豆连根拔了出来,递给了左轻衣。 “陛下,请。” “彩!” 这块根茎上长了六个土豆! 左轻衣接过,沉甸甸的感觉传来,她的眼中满是欣喜。 这些土豆可是周国百姓的命根子! 远处的大臣望见,心中满是吃惊。 他们只知道土豆产量很高,具体怎么长的他们却不清楚。 如今随陛下到田地里,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一时刻! 陛下手里提着六个土豆,估摸着有七八斤重! 像这样的根茎,一亩地里起码有上千株! 全部算下来,那就是七八千斤的产量! 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多! 他们眼睛都红了! 真不知道这些种子是怎么长的,小小的根茎竟蕴含着七八人的份量! 陛下开动后,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前各自拿着工具挖掘起来。 村民、官兵,几人一组,挑选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同时开挖! 每个人都非常小心。 因为脚下的祥瑞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平日里,百姓们每天驱虫浇水施肥,为祥瑞cao碎了心。 忙活三个月,如今终于等到了成熟的季节! 甚至有些人当众大哭了起来。 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产量如此之高的食物! 亩产两千斤的水稻已经让他们哭了一次,这是第二次! …… 众人一直忙活到太阳落山。 没有歇息一刻! 因为根本来不及! 一百亩地,他们必须在一天内收完! “陛下,统计出来了!” “二十亩水稻,共计三万五千斤产量!” “土豆和白菜各二十亩,产量分别为十四万斤和十六万斤!!” “四十亩西红柿,共五十二万斤!!!” 慕容达口干舌燥的给左轻衣汇报战果。 得到这个消息时,他险些昏过去! 一百亩地,交叉种植祥瑞,总产量加一起达到了八十余万斤! 远远超过了周国的记录! 左轻衣听到这个消息,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慕容知府,可否统计正确?” “陛下,臣统计了五次,绝不会出错!” 慕容达的声音带着哽咽。 如此高的产量,也不枉他日夜在田里cao劳。 “彩!” “彩!” 得到慕容达确认,左轻衣哈哈大笑了起来。 如今,她心中最后一丝忧虑也无影无踪! 陈老弟贡献出来的粮食种子果真神奇! 左轻衣望着自己左手边的陈洛,眸子中异色连连,充满着赞许。 “传令,太湖百姓种植祥瑞有功,每十户人家赏赐一头耕牛,农具一套,钱一千文!” “慕容知府劳苦功高,赏钱万两,加封太湖令,总管周国祥瑞种植!” 慕容达一喜,高声喊道:“谢陛下!” 赏钱万两,这些银子可不是他一个人享用。 还要分给同样辛苦的官兵。 看起来他的赏赐不多。 但一个太湖令却超过了所有赏赐! 总管全国的祥瑞种植,地位尊崇。 若是做的好,甚至有机会进入周国六部! 成为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