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哟,这不是丞相吗?听说你家孩子考了倒数?
开局怒骂女帝昏君正文卷179.哟,这不是丞相吗?听说你家孩子考了倒数?五月。 这个月是周国农业史上的转折点。 经过去年的发展,祥瑞种子已经推广至了各个州。 在水源充足、土壤肥力强的地区,已经率先种上了祥瑞。 春季种植,经过小半年时间的施肥除草浇灌,这个月各个地区的祥瑞陆续成熟! 除此之外,百姓耕地用的农具也换成了铁制的曲辕犁! 更锋利不说,耕种效率大大提高。 家家户户也都换上了铁锅。 吃饭的时候也敢加两个鸡蛋了。 百姓的生活一天一个样。 尤其是阳州。 在陈洛的措施下,百姓赚钱的门路多种多样。 洛阳府收藤枝柳条,一筐两文钱。 手脚不麻利的,可以干这种。 若是长着一双能干的手,也可以到他府上来。 陈洛教给他们编织藤椅、渔网的方法。 每天给20文工钱。 编好后,陈洛卖给阳州的权贵。 每张藤椅卖到100钱,也不贵。 买的人很多。 还有鞋子。 当前周国百姓穿的鞋多是木底粗线编成。 有履、舄、靴。 穿戴非常不方便,尤其是私人场合。 陈洛教百姓制作拖鞋。 用木头和兽皮做成。 也是卖给阳州权贵,他们人傻钱多。 刚推出的时候他们还非常抵制。 说穿成这样不符合他们身份! 但私底下他们试过,发现还挺方便! 尤其是自己家里,想睡觉了两脚一蹬,鞋子就掉了! 然后拖鞋就火了! …… 皇宫大殿。 朝中文武百官给左轻衣汇报周国近日来的情报。 左轻衣听闻周国的改变,整个人非常开心。 这一切都是陈老弟带来的。 陈洛果然是周国的祥瑞! “陛下,如今我大周兵强马壮,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乃强国之兆!” 丞相王斯上前一步说道:“前不久青州知府慕容达给臣传来一则消息,青州府太湖区域的祥瑞已经成熟。” “此物上合天意下迎民心,尤其水稻,乃上天赐予我们周国的种子!” “他恳请陛下和洛阳侯前往太湖观礼,亲眼见证收割祥瑞的时刻!” “哦?” 左轻衣美眸闪动。 说起来太湖这片区域是她下令试点的第一个地方,祥瑞成熟,她理该见证这个时刻。 如今周国稳定下来,距离征战蛮夷还有月余。 趁着这个时间,去青州一观并非不可。 她说道:“朕已知晓,此事就由丞相你来安排吧。” “臣遵旨!” 说完这些,户部尚书严靖又手持笏板,走上前一步。 “陛下,老臣负责在天玑岛出售琉璃事宜,前不久天玑岛上的武士以贱卖琉璃的价格又为周国带回来了200亿两银子。” “如今天玑岛上的很多商人都知道我国可以量产精致的琉璃,那些曾经高价购买琉璃的商人已经把我国列入了交易的黑名单,从此不再与周国交易,臣请陛下暂停此物的生产。” “既如此,那便先将此事搁一搁。” 黑名单什么的左轻衣并不在意。 周国幅员广阔,资源充足,和周国交易者不知凡几。 左轻衣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严爱卿,将这些商人记下来,以后这些人想和周国交易,价格提高三成!” 朝中大臣听了左轻衣这道唯我独尊的语句,心中震惊的同时还带着一丝狂喜! 这才是他们甘愿追随的陛下! 霸道而又不讲道理! 既然你们先提出断交,那便看看最后吃亏的是谁! 扫视着台阶下的众臣,左轻衣将一份报纸摊在桌子上,忽然开口:“诸位爱卿,洛阳侯即日起准备对国子监动革,不知你们听说这件事没有?” “什么,还有这事?” “老严,你把报纸拿过来让我看看。” “去去去,想看不会自己买吗?几文钱还出不起?” “哎,谁说我买不起,我这不是忘带了么!” 陈洛确实有对国子监改革的举动,这事他在报纸上提了一句。 就短短几个字。 那些看的快的人当然注意不到。 左轻衣一直记着这件事,所以她才印象深刻。 “陛下,不知洛阳侯准备如何动革?” 有大臣问起。 这件事和他们关系不大,但也有人非常上心。 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在学府中上学。 至于能学到多少知识,这个就耐人寻味了。 左轻衣回忆起前些日子陈洛所说,朱唇轻启:“洛阳侯他说打算建立奖惩、学分制度,每个月份会有考核,将每个学生的成绩挂在国子监城墙上,若是达不到标准,将延长毕业时间!” “这……” 大臣们对视一眼,眼中浮现出nongnong的震惊之色。 洛阳侯太狠了! 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国子监滥竽充数的学生暴露了出来! 尤其是把成绩贴在城墙上这一举动。 到时候谁的成绩差,排在最后几名,瞬间了然! 能在国子监上学的学生,哪一个的家长不是身份显赫之辈? 很多都是朝中大臣! 到时候谁家孩子考了倒数几名,在他们这个圈子里传开后,家长脸上也无光! 王斯脸色惨白一片。 他的小儿子王瞻有多顽皮他岂能不知? 把他送到国子监里,也不过是想省心罢了。 没指望他学多少。 这下可好,如果这个改革实施起来,他家孩子肯定排在末尾! 到时候一出门。 “哟,这不是丞相吗?听说你家王瞻考了倒数几名?” “身为名望豪门之后,却考了这个成绩,丢不丢人!” 一念及此,王斯那苍白的脸色涨的通红。 “陛下,此举不可!” 左轻衣望着脸上红白一片的王斯,心中暗自好笑,她忍着心中的笑意:“丞相有何见解?” “国子监乃我大周最高学府,里面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皆遵循祖宗之法,岂能轻易变革?” “不知丞相可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 “刻舟求剑?” 左轻衣将这则故事讲了一遍。 听完后,王斯脸色更加不好看。 这故事绝对是陈老弟告诉陛下的! 陛下这是在说他不懂得变通! “朕且问你,若此策实施,可否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能!”王斯毫不犹豫开口。 有了奖惩制度,学生肯定勤奋起来。 他家孩子要是敢给他丢人。 看他抽不死他! “学生成绩提高可否对周国有利?” “当然有利!” 这次王斯的声音弱了许多。 这些学生都是周国的年轻一代,日后要坐镇各个部门。 成绩好肯定没坏处! “既如此,丞相为何反对?” “我,我……” 王斯张了张嘴,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