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玄幻小说 - 男嫁女婚,可否在线阅读 - 第62章 结婚要牵一头牛开路?

第62章 结婚要牵一头牛开路?

    李嘉言没有说错,苏辰是不在意这些传统礼节。

    可是,苏家有其他人在乎。

    这天是放寒假的第二天,刚好又是个周末,苏杭睡了一个懒觉,毕竟家里的大床比学校的小床铺要舒服很多。

    她刚吃完早饭,二叔公就在门口按铃了。老人家不畏天寒跑过来是为了苏辰婚礼的事。

    一家人忙把二叔公迎进了家。

    在沙发落座后,老人家从大衣内侧的口袋取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展开后递到苏大福手里。

    “这是我写的当证婚人的讲话稿初稿,你先看看,合适不,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我再改改。”

    又对一旁的苏杭说:“你也一起看,帮忙出出主意,你是大学生,文化人。再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听什么,你们知道。”

    被二叔公“钦点”的苏杭忙凑到苏大福身边,一看,稿子居然写了三张,还是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的小楷,不由汗颜。

    二叔公这才是“文化人”的做派啊!自己的毛笔字跟二叔公比差远了。

    苏大福拿着稿子,心中也是万分感慨,二叔这是把证婚讲话当做当年当村长时去乡里汇报工作来完成了。

    他只好也拿出无比认真地态度,将稿子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先送出一顶高筒大礼帽,“二叔写得真好!既有真情实感又有对晚辈的殷切希望。”

    看到二叔脸上浮现满意、自得的小笑容,他又小心地加了一句:“不过,这是不是太长了点?”

    “这太长了?”二叔公疑惑地看了苏大福一眼,又看了看苏杭,“我写好后,在家里读了读,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讲完了。”

    “二叔,十分钟太长了。一般婚礼上证婚人讲话不超过两分钟。”苏大福暗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知道这样说有点打消老人的积极性,但又不得不说:“其实有很多模板的,要不我打印一个模板,您照着说?”

    “那怎么行?我侄孙结婚,我当然要送上我心里最诚挚的祝福,怎么能用别人的套话来瞎乎乎呢。那些东西,千篇一律,有啥好的。”二叔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眼镜盒,放在茶几上,拿出老花镜戴上,然后又掏出一支笔。

    “来吧,你说我改。”

    这架势让苏大福顿时傻了眼,只能悄悄用胳膊肘捅捅苏杭,示意女儿出来解围。

    可是苏杭的小脑瓜今早好像还没睡醒,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又将皮球推回给老爸。

    正在父女两个互相捅胳膊时,林丽婉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水果茶出来,“二叔,先喝口茶。”

    苏大福忙趁机将稿子、眼镜盒放到一边。

    “侄媳妇,你也看看。”二叔公又将稿子递给了林丽婉。

    林丽婉刚才在厨房大概已经听到了一点,所以一目十行看完稿子后没说稿子太长,只对稿子最后一段提出了一点异议:

    “二叔,要不这句‘早日为苏家开枝散叶’改改,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被催生的。就直接说‘现在让我们举起酒杯,共同祝福新郎新娘,祝他们的爱情像钻石,永远璀璨!事业像黄金,永远辉煌!生活像蜜糖,永远甘甜!”

    二叔公摘下老花镜,有点不满地说:“结婚不就是为了生孩子吗,哪个婚礼上不说早生贵子、开枝散叶、多子多孙这些话的。这是传统,就像在新房婚床上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一样。”

    林丽婉无奈地低下了头。

    其实她想把“早日为苏家开枝散叶”这句话去掉,并不是因为这里面有催生的意思,而是觉得这句话里有古代把女方当成生育机器的意味,但这层意思不好在二叔公面前讲,也不好在苏大福面前说,以免戳到其“痛点”。

    “二叔公,我们这儿婚礼都有哪些特殊习俗啊,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苏杭终于想到一个能让二叔公忘记稿子、敞开话匣子的好话题。

    老年人都爱讲古。

    果然二叔公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我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习俗是怎样的,不过,我可以给你讲将我们处州的传统婚俗。”

    “比如迎亲的人数要单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示意男家单往双归,添丁添口,女方双数示意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

    “婚礼当天长夜对歌,还要带种出嫁,”看到苏杭一脸疑问,二叔公又解释到:“就是新娘嫁妆中要放有稻谷、花生、玉米等种子,让新娘带到夫家往,意为到夫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还有夜行嫁,那主要是畲家的风俗,新娘要卯时入夫家门,所以要按路途远近算好时间,一般在午夜就起行,以前大都是步辇,少数有坐桥,现在都是坐小车了。”

    “还有,牵牛开路。”

    “牵牛开路?”苏杭忍不住好奇,人的婚礼又干牛何事?

    “因为新娘出嫁讲究一切都新的,从新衣服新鞋子到新房子,走的路也要是新的。如果有二个以上新娘同日出嫁,后面走的路意为旧路,所以就要牵牛踏过。因为牛能犁田,牛踏过的路又是新路了。有时候好日子结婚的人多,不能确认前面的路是否有新娘走过,就索性让人在前头牵牛一路踏过。以前农村家景好的人家,还有以牛作嫁妆,在前头开路的。”

    老人家津津乐道。

    苏杭听得有滋有味:“那我哥哥结婚也要去牵一头牛吗?”

    她的脑海里出现一个画面:老哥婚礼当天,一头大黄牛带着大红花,神气十足地走在队伍前面,不时抬头“哞——”一声叫,后面跟着玉树临风的哥哥和白纱飘飘的李嘉言,以及长长的亲友队伍,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那是过去农村里的习俗,现在婚礼都在酒店里举行,不搞这些。”苏大福忙打断女儿的异想天开。

    二叔公看苏杭听得认真,就接着说下一条:“婚礼当天,新娘出门进门时,娘家和夫家的姑嫂均需藏匿,因姑同孤,嫂同扫,不吉利。”

    姑同孤,嫂同扫?

    那她这个小姑子呢?是不是也要回避?

    苏杭顿时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