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都市小说 - 我走上巅峰系统才激活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完全谈不拢,不欢而散

第四百四十九章 完全谈不拢,不欢而散

    获知空天飞机将来会走高端路线,科尔等人心中就方心了,甚至心中还带着几分感激。

    谢谢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不杀之恩。

    有这么出色的空天飞机,雷火科技工业集团完全可以斩尽杀绝,抢占整个民用客机市场。

    但没有这么做。

    将普通客机的市场留了下来,空客公司凭借普通客机,尤其是以氢能发动机为动力之后,将来还是大有可为。

    林峰为什么没有赶尽杀绝呢!

    做生意嘛,讲究合作共赢,而不是吃独食。

    将普通客机市场留下来,比抢占它更符合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目前的利益,能赚得更多,朋友也会更多。

    民用客机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氢能发动机,这就能让雷火科技工业集团赚到大把的钱。

    民用客机都用氢能发动机作为动力之后,这些客机制造公司会以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为领头羊。

    空客的总裁科尔又是一番感谢。

    林峰道,“科尔先生,你也别老是感谢我,在适航证上我们还需要贵公司的支持。”

    科尔秒懂!

    空天飞机将来主要远距离的跨国,或者是洲际飞行,而不是在华夏国内飞一飞。

    不管是进行洲际飞行,还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这架空天飞机都必须要有适航证,除了华夏国内颁发的适航证之外,还要有欧洲颁发的适航证,以及漂亮国颁发的适航证。

    有了欧洲的适航证就能在欧洲国家,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飞行。

    心中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科尔马上一口答应,“林总,适航证的事情我们全力支持!”

    闻言,林峰心中一轻。

    空客公司是巨头航空企业,在欧洲航空工业系统的影响力巨大,有了他们的全力支持,再加上欧洲其他的一些航空企业,取得欧洲适航证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唯一就是漂亮国的适航证还没有和他们谈,估计问题也不大,林峰还是比较自信的。

    谈好适航证的事情之后,林峰建议道,“科尔先生,你们可以大力发展民用货机的研制,装备了氢能发动机的民用货机运输成本很低,未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科尔完全赞同这一点。

    在海运、空运、铁路这三大运输之中,空运的成本最贵,海运最便宜,从运输成本考虑,大宗货物一般选择海运,其次才是铁路。

    空运虽然速度快,但价格贵,市场体量比海运、铁路运输要小得多。

    有了氢能发动机之后这一情况会进行改变。

    空运的成本会大幅下降,虽然还是无法和海运、铁路运输的价格相比,但相比燃油型飞机时代的价格会下降一半都不止,加上它的速度优势,市场会大幅增长。

    这就需要更多的以氢能发动机为动力的民用货机。

    经过林峰的稍微一提醒,科尔等人完全看到了空运市场巨大的前景,也为了感谢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他们当场表示再订购一批氢能发动机。

    10兆瓦氢能发动机100台,每台价格400万美元。

    20兆瓦氢能发动机80台,每台价格600万美元。

    中型货机,一般两台10兆瓦氢能发动机就足够了,大型货机则采用两台20兆瓦氢能发动机为动力,像“胖妞”那样三、四百吨的大型战略运输机才用两台50兆瓦氢能发动机作为动力。

    这又是一个大单!

    林峰也没有想到还有这样惊喜,空客集团除了登门拜访之外还送上了这张超级大订单。

    今年实现600亿美元的总营收又进了一步!

    看好民用货运市场的远远不止林峰,国内就有一家大型飞机制造企业看中这一市场。

    因为历史的原因,技术的原因,这家大型飞机制造公司虽然有职工两、三万之巨,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飞机制造企业,但在国际上根本不入流。

    氢能发动机的问世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民用客机的研发他们暂时还不敢,这一行的水太深了,但货运飞机可以试一试。

    他们原本就是生产大型运输机的企业,包括国内目前在使用的某螺旋桨运输机,以四台螺旋桨为动力,飞机的起飞重量可以达到七十多吨。

    这架飞机一次性能运输二、三十吨的货物,有了氢能发动机之后,他们对这架飞机进行改造。

    用两台10兆瓦氢能发动机取代那四台螺旋桨发动机,虽然总体造价增长不少,因为氢能发动机比螺旋桨发动机贵得多,但将来投入使用之后成本低,反而更加的划算。

    某飞机场。

    第一架改进之后的运输机停在那里,飞机的外观尺寸变化不大,但发动机明显不一样,由以前的四台螺旋桨发动机成了现在两台10兆瓦氢能发动机。

    该公司的几位高层都在这里,亲自看这架飞机的飞行情况。

    发动机启动。

    飞机开始慢慢的动了起来,朝着远处的跑道行驶而去,然后在跑道上加速,最终顺利的飞向蓝天。

    首飞成功,这架飞机表现不错。

    该公司的高层们彻底放心了,开始考虑这架飞机量产的事情,他们进行了运营成本计算,使用氢能发动机之后,非常有成本优势,这架飞机未来的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除了对这架老飞机进行改造之后,他们也开始设计研发新的货运飞机,定位在120吨左右,准备采用两台20兆瓦氢能发动机作为动力。

    只是,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有缺乏足够的设计研发大型货运飞机的技术基础,他们在技术上暂时遇到了困难。

    几位高层又一次坐在一起开会,包括该公司的一把手李晓平,以及技术总负责人张文。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兼该货运飞机的型号总师,张文的压力很大,语气比较凝重。

    “各位,目前我们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原本计划三年之内首飞的,看样子要推迟了”

    他详细的说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其他几位高层不是摇头,就是叹气。

    多好的机会啊,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溜走。

    国内的航空工业本来就比较落后,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更没有大型货运飞机设计研发基础,当然,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例外。

    氢能发动机的问世,国内航空工业界为之一振。

    机会来了。

    只要抓紧时间,努力研发以氢能发动机为动力的各种飞机,绝对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追赶上西方国际的航空工业水平。

    只是

    面临的问题不小,尤其是技术上的一系列问题。

    有一位高层道,“既然我们的新型货机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那重点放在我们这架改造型的运输机上面来,尽快实现量产。”

    张文提醒道,“我们这架运输机吨位偏小,更重要的是它是六十年代的机型,太老旧了,潜力有限,即使进行量产未来的市场前景也会受到严重限制。”

    说来说去,还是要研制新型运输机,通过这架老旧运输机改造的潜力太小,前景也非常有限。

    不少人低下了脑袋。

    李晓平也在心中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询问道,“同志们,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他是真的不甘心。

    多好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啊,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它溜走吗。

    良久之后,有一位高层提议道,“要不,我们向雷火科技工业集团寻求技术上的帮助怎么样?”

    有人眼睛微微一亮,这是一个好主意。

    也有人比较担心,提醒道,“大型运输机的设计涉及到不少的核心技术,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会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吗。”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我完成赞同去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碰一碰运气。”

    “我也赞同这么做。”

    秉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会议上很快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向雷火科技工业集团寻求技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