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紫衣少女
白袍男子跟着林凡离去的痕迹追出里许后,却见茫茫夜色中,林凡的痕迹越留越浅… 一盏茶后,十里外的一根参天树干上,白袍男子看着面前的一行大字,怒火中烧,英俊的脸庞扭曲到变形,下一刻,他奋力一拳,向树干上击去。 砰!树干应声折断。 白袍男子正想接着搜寻林凡足迹,却见被他击倒的树干的地面上,依然还写着一行和树干上差不多意思的字,令他忍不住暴跳如雷起来。 “气大伤身,送小爷到这就好,勿念。” “混蛋小子,千万别让本公子逮到!” 白袍男子大骂了一声,不甘心地继续向前搜寻,只见茫茫密林,竟再也找不到林凡留下的痕迹。 ……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在一片密林与平原的接壤处,一个身材健硕,背上负着尺许长竹简的男子如猴子一般从林中一跃而起,落入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大声长啸了起来。 片刻后,这名男子拿出了一份黄得泛黑的地图,对照过密林和平原的位置后,从中画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将目光移向地图上一处名为对月城的地方,喃喃道: “终于出了吴国的地界。对月城,下一个目的地就这吧。” 言罢,男子将地图随手放在身后的背包后,纵身一跃,向远处疾驰而去,其速之快,短短几息后,便只能看到一个黑点。 …… 赵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所占面积足足是吴国的数倍,是大荒大陆西南部少有的大国之一。 尽管所辖区域甚广,但是与吴国将国土划分为十九州不同,赵国仅仅分为四个郡,分别为南部的甘郡,青郡,和北部的燕南郡,两江郡。按照面积来看,每一个郡都与吴国相差不大。 而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该国坐落着两大修仙宗派,落霞宗与赤魔山。 两派为了方便控制,直接将如此庞大的国家划分为南北四郡,南部两郡为落霞宗管理,北部两郡则由赤魔山管理。 而两宗所谓的管理,也并非直接管理,而是交由赵国皇族来代为管理,宗门内部的人并不直接出面。至于赵国的皇族继承人,则由两派每隔一段时间轮流指认。 因为坐落着这两个宗派,加之该国地处平原与丘陵地带,境内河流众多,土地肥沃,加上仙人照料的原因,该国常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也因为两派在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故而赵国的民间各处都有难以计数的仙人下凡这类的传说故事。 就比如现在在甘郡西部对月城的某个茶馆中,这名台上的说书老头眉飞色舞地对着台下喝茶众人所说的那样。 “你们是不知道阿,就在此时,一名剑眉星目,身高七尺的仙人突然从天上飘然浮现,看也不看那名虎妖一眼,随意放出一把飞剑,三下五除二就将那名为祸一方的虎妖斩的七零八落,然后又飘然离去。” 好阿!杀得好! 坐下一部分专门为听书而来品茶的听众,听到这里,不免一阵高声欢呼,更有几名年轻的女子,听闻该男性仙人的俊朗面容,威风之举,连连尖叫不已。 “后面呢?那位仙人后面怎么了?”见说书老头长久微笑,也不继续,台下众人不由好奇难耐,一位满脸憧憬的青年人更是追问道。 这名说书先生见此,嘿嘿一笑。 “后面嘛…咳,咳,老头儿今日已口干舌燥,明日再慢慢道来。” 茶馆内众人一听,连连不满地发出唏嘘之声,皆知这老头儿是在找法子拖延时间,好多收一日的茶水钱,只得压下膨胀的好奇心,等待明天再来。 一部分只是来听说书的老听客更是茶也不打算继续喝下去了,正收拾东西,打算结账离去时,却听一位清脆娇嫩的女声在众人耳边响起。 “哎呀,你这人,那有说到一半不说下去的。” 众人一愣,向声音所在处转头望去,只见最后排右侧的桌子上,一衣着光鲜的紫衣少女正面带不忿地盯着说书先生,其身旁坐着一位三十来岁的温婉少妇,素衣纤腰,姣好的面容上此刻却全是无奈之色。 这紫衣少女似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本就生得极其可爱,此时面带怒容说出此话,更添一种少女的娇嗔之美,令人不禁心软。 一名听得意兴阑珊的男子见紫衣少女出声,也大声喝道: “对,继续!” “继续!” “唐老儿,我们尚可忍耐,但这可爱的小妹年龄尚小,你说不得得破例满足一下别人的好奇心阿。” 方才正欲结账离去的众人乐见于此,也纷纷跟着起哄道。 正准备转身前去后台的说书老头听闻这些呼声,一时愕然,面露难色。 这多讲一天,小老儿就有多一天的钱阿。 但他心知眼前小女孩之所以这样说,明显是不懂此间规矩,骑虎难下,他只得强行安慰地哄道: “小姑娘莫要着急呀,老头儿去后台润润嗓子,保证马上回来,再不济…明天,明天老头保证回来,到时再让母亲带你来嘛。” 说到最后,他瞧了瞧旁边的那名温婉少妇,显然把她当做了面前这位小姑娘的母亲。 “哼!不行,本姑娘就要你现在说。” 紫衣少女显然没听进去,不依不饶地说道。 老头儿见自己这样地托词也不中用,再听场内附和小女孩的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考虑要不要厉声拒绝时,只听得一声叹息在耳边响起,一块银子便向他迎面飞来,恰好落入他怀中。 “这点钱够了吧。”只见那名中年少妇叹了叹气,说道。 “汤姨,为什么要给他银子阿,我们已经付了钱的啊。” 叫汤姨的少妇并没有回答紫衣少女的询问,而是两眼清澈,认真地盯着那名说书先生。 那说书老头看着怀中的银子,心里不由叫苦,这银子虽不少,但若是每个人都来这样一出,那自己的以后生意可做不下去了。想到此处,抬起头来,打算出言拒绝时,只看到少妇犹如实质的目光向自己射来,顿时感觉面上微微一烫,由如刀割,连忙改口说道: “够了,够了。” 随即略带腹诽地收下怀中银子,清了清嗓子,继续提声说道: “既然诸位对此颇为感兴趣,那小老儿也就暂且忍忍口渴之意,继续说下去。” “且说到这位男性仙人斩杀了虎妖之后,便飘然离去,一时不知所终,但数月过后,隔壁的青郡又有人斩杀了一名为祸当地的邪人,据亲眼目睹者所说,正是这名男性仙人,显然是匆匆赶去,又维护了一方平安,随后,北部两江郡也发现…” “但是不幸的是,这位男性仙人在数年之间到处斩妖除魔,却在最后一次在两江郡出现后,便消失无踪了,人们推测,该仙人应当是在斩妖除魔的时候不幸殉道了,哎,实在令人惋惜。” 说书先生声情并茂,说到最后,竟也挽袖抚额,连连叹息了起来。 众人皆是第一次听到这等故事,更是纷纷黯然,不说一语,刚才那几名尖叫的青年女子中,亦有人暗中抽泣,显然也是伤心不已。 “不!你胡说,他没有死,他只是失踪了!一定还会回来的。”突然,那名紫衣少女,两眼通红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说书老头大声叫唤道。 此言一出,台下听众纷纷一愣,也不知这小女孩说得是真是假,忙向老头看去。 “小姑娘,老头儿本就说的是坊间传闻,你既然一口否认,那也得拿出证据来不是,你若没有证据,哼,就可不要来砸小老头吃饭的碗才好。” 说书老头感受着台下众人投来的质疑目光,心里已被这小女孩连续两次地拆台惹恼,再也不看那少妇,对着少女毫不客气地说道。 紫衣少女听到这句话,通红的双目圆睁,正要在说什么时。 一旁的少妇已拉住少女,眉头紧锁地厉声道: “益瑶,坐下,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紫衣少女见身旁的少妇发怒,小嘴一撅,狠狠瞪了说书老头一眼后,不再继续说话,乖乖地坐了下来,面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哀伤。 中年少妇见此,口气也是一软,拉上蓝衣少女的手说道: “罢了,益瑶,此地没什么好玩的了,汤姨带你去其他地方逛逛吧。” 台下听众见紫衣少女无话可说,只以为她也像那几位女青年一样,感伤于男性仙人的陨落,因此也不再纠结故事结局,一一离去后,只留下一些专门前来喝茶的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