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克敌营
潼关西城楼上,茅乙儿回头看去,只见一队兵士已撞门进来。 那刀枪明晃晃,吓得他心跳不已。 “将军?!” “你们……” “谁敢捆着将军?” 待有兵士冲上前扶他,茅乙儿再一低头,才发现不知何时腹上已中了两刀,还在涓涓流血。 也是刚才实在是太过于激动,竟是到此时才感到疼。 “城门,”茅乙儿捂着腹部,道:“城门还没开吧?” “我们这就去开城门。” “什么?”茅乙儿愕然了一下。 却见那说话的兵士脸色黝黑,一脸淳朴,认认真真又重复了一句。 “这就去开城门吧?将军。” 茅乙儿心一沉,竟是因那张淳朴的脸而感到些恐怖的意味。 他才要再扑上去,下一句话已落在了耳边。 “将军,娄都头说是否等到天亮开城门为妥?虽说是郡王信令,但确定一下为妥?” “什么?援兵来了?”茅乙儿看着地上的尸体,喃喃道:“何必呢?” 那兵士倒也明白是怎回事,挠了挠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干脆把背一挺,大声应喏。 “报将军!援兵来了!” …… 天光大亮,一根大梁木从西城怀远门前被拉开。 沙石“唰啦啦”滚滚而下,士卒们上前抬走石块,现出下面被砸烂的血rou与骨骸。 “呕!” “吐了?拿沙子埋一埋,昨日城头杀人也没见你吐。” “不一样,杀敌时脑子是热的,今儿看他……呕……” “唉,被砲石砸死的,尸体都没来得及拉出来就被堵在城门下了。” “动作快,放援兵进城!趴在那做什么?!” 趴在地上呕吐的士卒连忙起身,继续搬开木石,缓缓拉开了城门。很快,一队队兵士入城。 茅乙儿抬头看去,看着那杆大纛竖在潼关城头上了,他才终于定下心来。 紧绷的神经到此时才松了下来,忽觉浑身无力,差点摔在地上。 这日见了李瑕,谈及这次守潼关的种种,茅乙儿又报了牛平与叛之事,愈说愈觉戳心。 “末将不明白……他们怎么就能通蒙?一个救过我,一个是我同乡,平日里都不是这样的啊……” “男儿有泪不轻弹,哭什么?” “末将的军中有叛徒啊……他们以前不是孬种,是我没好好治军……”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陪我们打这种逆风的战,所以说疾风知劲草。能被风吹走的无根之草,吹走就吹走了。” 茅乙儿愣了愣,眼神颇为茫然。 “吹走就吹走了”说来容易,打死了往日袍泽,心里却没那么容易过去。 李瑕拍了拍茅乙儿的肩,赞扬了他两句。 “你做得很好,在狂风中扎住了根。不止是劲草,更是栋梁。” ~~ 营帐中,刘整愣愣看着刘垣,许久不敢相信。 他知道李瑕既已从武关回师,那便可能击败刘垣……原因太多了,刘垣已成孤军深入,只有七千余兵力被堵在敌境,只等看到李瑕的兵马,再得知去长安的主力已败,军心就要大乱。 所以,刘整思来想去,才会表示愿意劝降这支兵马。他不想看到儿子与部下力战而死,哪怕李瑕不答应再用他。 但没想到,刘垣会败得这么快。 “怎么会?李瑕还没把我押到军前以威胁于你,你如何就……” 刘垣已跪倒于刘整身前,看着刘整身上的伤势,大哭不已。 他身后的宋军士卒也不管他们,任由这对父子说话。 之后,刘垣才提及为何这么快便被俘,开口便是痛斥了一句。 “父亲,军中有叛徒啊!” “……” “孩儿无能。在潼关西面扎下营没多久,便得到二弟传来急信,称夏阳渡遭遇宋军袭击,不待孩儿派兵支援,夏阳渡便丢了。既断了退路,孩儿只好猛攻潼关。由西面攻潼关,很快便截断了潼关与十二连城之间的联络。直前得到董元帅的传信,东面已拿下金陡关,本以为潼关立即可破……” “之后呢?” “前日,三弟突然领着残兵回到营中,言父亲在华州遭遇宋军埋伏,被围在华山峪,我便让四弟带了半数兵马前去支援……” 刘整听到这里,已是怒不可遏。 想骂李瑕无耻至极,终于没能骂出来。 “垓儿,他……如何了?” “不知。”刘垣道:“三弟领着四弟往华山峪去了便未再回来,当夜,我们的大营便被宋军围了。有多少人也未看清,只知四面八方都是。孩儿不识关中地势,也不知该如何突围……” “被围一日,便败了?” 刘垣道:“军中有叛徒,昨夜突然押住了我,想必是三弟留下的几个伤员撺掇的。” “谁?!” 刘整喝了一声,眼中绽出常胜将军的威风。 他麾下的旧部,从在克敌营开始,到入蜀支援再到北上投蒙……一直被他视为心腹精锐,实难想到会有人敢动他的长子。 刘垣却是没有马上回答,只摇了摇头,小声道:“不是某几位将领。就是些小卒,父亲不知名字。” 刘整一听,便知刘垣在这里说了假话,替那些人隐瞒下来了。 那当时刘垣是被押住了还是被说服了,便不好说了。 刘整终是叹了一口气,抬眼扫视了那几名看管他们的士卒一眼,又看向刘垣,问道:“你投在李瑕麾下了?” “没有。” “何意?为何没有。” “李瑕只让我来见父亲,说是念在父亲曾为国立功,允我们父子团聚……” 刘整诧道:“他不用你领兵?” 刘垣愣愣看着刘整腿上的坏疽,应道:“孩儿愿在父亲膝前尽孝,往后作个平头百姓……” 话未说完,刘整已是大怒,吼道:“他不用我刘家父子领兵,休想沾我刘家兵马!” 帐篷外,忽有人大喊了一声。 “起营!分批带进潼关!” 刘整猛回过头,才知自己果然是在潼关附近。 “不用我,邓州骁勇,他休想收服……” ~~ 潼关。 城楼上,杨奔拿着一本册子,勾了一下,介绍了一个被带上城楼的俘兵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