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将军,时代变了!两军交战,胡无人,汉道昌!
书迷正在阅读:原罪惩罚者、我遇见的中二少女是个公主、枪法也分五行?、超能觉醒:无法觉醒我只能去修仙、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海贼:你们的皇帝回来了!、分手后,我的超跑藏不住了、从黑影兵团开始圣杯战争、从绝世唐门开始的抽奖人生、天咒者逆天行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以正合,以奇胜。” 随着霍从文的声音响起,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好奇之色。 不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说说看。” 老信国公眼中则是一亮。 “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者当敌,奇者从傍击不备也。” 霍从文挺直了腰板,说道:“正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拒蛮城守备空虚,乃是蛮夷诱使我军前往九曲河正面对决。” “想用骑兵冲垮我军阵型,再以河势阻断我军撤退道路。” “若我为帅,既知蛮夷图谋,与其避而不战,不妨以此为契机,率大军前往,并在路上示敌以弱,让敌军以为我军疲惫不堪。” “暗地里,在这两处安插伏兵。” “待战事起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左右两侧夹击蛮夷!” 霍从文开口。 他虽然没统军作战过。 但家学渊源。 而且也曾在沙盘上推衍过无数战法。 明白但凡大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个‘奇’字,这个奇并非单指奇策奇谋。 毕竟大兵团作战不是投机取巧。 而是有着特殊规律。 一场大战,双方不可能一上来就把所有兵马全压上来。 在天时、地利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预备役部队,也就是奇兵的数量、投入批次、投入方式、兵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就很考验主帅随机应变的能力了。 此时,随着霍从文声音落下。 众人看向他手指的方向,不由得啧啧称奇,这里的确是适合投放伏兵的地点。 但是... “小子,你说的很有道理。” “可九曲河河水湍急。” “你将伏兵设在河外,即便是骑兵一时半会恐怕也难以渡河。” 一名将领手指霍从文所指的位置,不得不说,的确是埋伏的好地点,但却是在河外,战事一起,根本来不及包夹过来。 此话一出,其他将领纷纷点头。 目光看向霍从文。 眼中却是再没有鄙夷,只是觉得年轻,思考问题还不够全面。 然而就在这时,霍从文的声音响起。 “若是河水结冰呢?” 话音落下。 却仍未得到众将的认可。 “小子,你不是说笑吧,此时虽然快要入冬,但距离河水结冰尚早。” 之前讲话的将领满脸疑惑的开口:“而且就算是结冰,冰层如何能经得住上万骑兵的踩踏?怕是中途就要断裂开来。” 众将纷纷点头。 别说是上万铁骑,就算是上万士卒,冰面恐怕也很难支撑的起。 到时万一冰层开裂反而更加麻烦。 “将军,时代变了。” 此刻,只见霍从文唇角上扬,“承蒙吾师之情,我军有真龙和修行者相助。” “仅让河水结冰片刻,算什么难事?” 此话一出。 众将顿时瞪大了眼睛。 还能这么打仗? 他们戎马半生,从来都是适应环境作战,哪里会去想到让环境适应自己。 但细细一想,又觉着这小子说得很有道理,修行者不能参战,但让河水结冰对他们而言只是小事一桩,再简单不过。 可也正是这再简单不过的事。 却能左右整个战局! “没有条件,那便创造条件,行军作战绝不能拘泥于一法。” 展露锋芒的霍从文格外自信的说道。 得益于良师。 他养成了多思考的好习惯。 得知有修行者相助后。 他经常会去想,如何才能完全发挥自己这边的全部优势。 若只让修行者运送军资,那只是最简单的用法,实在太过屈才,修行者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化不可能为可能,打破一切常识。 而这,就是奇! 不过霍从文更喜欢将此称为。 仙凡一体化联合作战。 老信国公此刻看着锋芒毕露的孙子,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不愧是亲孙子,跟自己想一块去了。 然而霍从文还未停下发言。 “吾师又有云。”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诸位请看,拒蛮城地处险要,若能占据下来,背靠山海关,以此为依托布防,到时我军进可攻,退可守,兵力连成一片!” 霍从文开口,说出自己的战略构想。 一刹那,营帐中寂静无声。 如果说之前的战术,还可以解释为年轻人的奇思构想。 那现在这份在战略大局上的眼光,绝非奇思所能形容,必须要常年带兵打仗,亦或者天生的将帅之才方才能够做到。 一念至此。 众人纷纷敬佩的看向霍从文。 只觉比他爹靠谱多了。 “恭贺霍帅得此麒麟孙。” “少将军高瞻远瞩,此番大战过后,信国公府该再出一位公候。”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苏圣之言,发人省醒,少将军能活学活用,无愧于令师。” “良师出高徒。” “佳徒如此,苏圣必然更胜一筹。” 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既有恭维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敬佩。 毕竟就霍从文的表现来看。 称为麒麟儿并无不妥。 而此时,坐在边上一直没说话的苏长歌,露出一脸礼貌的微笑。 弟子霍从文说得道理他都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他更多的是将道理用在权谋和执政上,论起行军打仗,他不如从文。 之前还呵斥儿子的霍武。 满脸的与有荣焉。 老爷子得麒麟孙,那他就得麒麟儿,而麒麟的爹是什么? 那也是麒麟啊! “不是我吹,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霍武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得本将军悉心教导,又幸遇良师,年仅十七岁,便已通晓阴阳五行,四季变化,行军阵法。” 话音落下。 众将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老信国公看着霍从文。 只觉耽误了。 早知道出了这么个天生帅才,就不该虚耗那十几年去读圣贤书。 但他转念又一想,要不是送霍从文去太学院读书,也就碰不到苏状元,更别说师承兵圣孙武,站在这里侃侃而谈。 搞不好就跟他爹一样,成了头只会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蛮熊。 一念至此。 老信国公当着众人的面开口。 “霍从文,善于兵事,授其嫖姚校尉一职,掌三百骑兵。” 听到这话,众将虽然觉得没军功在身,就授予军职不太妥当,但一想霍从文是信国公之孙,圣人弟子,也就释然了。 身世背景摆在这里。 天潢贵胄自然是不可能跟普通士卒那样,一步步从底层士卒爬上来。 否则万一折损在战场上。 那简直血亏。 再者,就霍从文刚才的表现来看,也足以博一个校尉的军职。 于是众人也就没有反对。 而霍从文本人。 听到自己被授命为嫖姚校尉,掌三百骑兵,瞬间兴奋到面色潮红。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攥紧拳头看了眼笑而不语的夫子,又转头看向父亲、大伯和爷爷。 良久后才兴奋的拱手行礼道。 “末将听令!” 老信国公眼含深意的看着孙子。 为将帅者。 腹有韬略只是之一,如何让手底下的骄兵悍将乖乖听话也是门学问。 若只是前者,那只能为幕僚军师,若只是后者,打仗全凭将士的多寡勇武,二者皆难以单独领兵,唯有结合起来方可为帅。 而就目前看来。 从文展露的天赋值得他破例提拔。 ....... 很快,随着作战计划制定。 大晋军队开始行动。 由霍武和霍景两兄弟各自单独率领三万骑兵,趁着夜色直奔九曲河而去。 一路上由修士负责处理痕迹。 而信国公则等到天亮,率领大军朝拒蛮城开拔,途中也不着急赶路,走走停停,时不时还派出一两支小部队去sao扰蛮夷。 但都是点到为止,一击就走。 对此,托雷只当这是对方想探明自己虚实,并没有太过在意。 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引诱晋军前往拒蛮城上。 就如此过了两日。 晋军在拒蛮城不远处安营扎寨。 见状,蛮夷上下狂喜。 蛮夷大营内。 众部落首领汇聚在一起排兵布阵,托雷亲自远程指挥。 这一战,他决定动用十五万铁骑,二十万步军,一举将大晋给击垮来,使其溃不成军,然后再阻断退路,不让其退守山海关。 “烈乎,你率八万铁骑正面冲锋。” “无论对方有何陷阱,绝对不允许撤退,必须冲进大晋的阵型当中!” 托雷开口,让大儿子率军冲锋。 免得让外人说闲话。 “是!” 烈乎重重点头。 并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 大晋军队在他看来。 就是一群软弱可欺的绵羊,只配在自己率领的铁骑下匍匐低头! 知道儿子的想法,托雷并没有当回事,为先锋者,最重要的就是那股心气和傲气,若事事瞻前顾后,还如何冲锋迎敌? 随即,他开始安排其他骑兵。 决定采取包夹策略。 这也是他与大晋作战经常采用的方法,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 正面冲锋的同时,左右两翼也迂回包夹过去,待到晋军的阵型乱掉,再由步兵上前收割,骑兵追击那些溃逃的败军。 而很快,随着战术的布置。 蛮夷大军动了。 浩浩荡荡的铁骑朝着拒蛮城方向前进,途中几乎没有任何休整。 大晋这边也是铆足了劲做准备。 将士们整装待发。 老信国公骑乘着一匹骏马,面向三军,高举手中马槊,眼神凌厉铁血。 “四十年前,蛮夷侵犯我大晋边疆。” “将士死伤无算,百姓被掠无数,沦为蛮夷奴隶,生不如死。” “十五年前,蛮夷再次举兵来犯,攻破我大晋边陲六城,大肆屠戮城中百姓,以虐杀民众取乐,血流成河,千里枯骨。” “还有这些年,一到寒冬时节。” “蛮夷就置和书于不顾,派兵洗劫边镇百姓,抢夺粮食妇女!” “这一笔笔血债,老夫从未忘记。” “大晋的百姓也从未忘记!” 老信国公恨意上涌,怒声道:“这一战,乃我大晋雪耻复仇之战!” “吾等可以死,可以倒下。” “但绝对不能降!” “先辈的血海深仇也绝对不能忘!” “这一战,亦是我大晋未来之战,我们身后的土地上,站着千千万万的大晋百姓,站着我们的父母兄弟,子孙后代。” “为了先祖,为了子孙。” “我等必胜!” “大晋必胜!” 老信国公用尽全部力气吼了出来。 听到这锵锵有力的声音。 受到感染的大晋将士,体内的热血瞬间被点燃,奋力呼喊道。 “我等必胜!” “大晋必胜!!” 慷慨的声音震破云霄,驱散严寒。 正此时,地面开始微微震动起来,阵阵马蹄声回荡在平原之上。 老信国公转身看去,只见远处地平线上,蛮夷铁骑乌泱泱地连成一片,如决堤的大江一般,声势滔天,朝己方席卷而来。 “大晋的儿郎们,举起你们手中的盾牌和长矛,保持阵型!” “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声音响起。 士卒们纷纷举起盾牌和长矛御敌。 弓箭手们则挽弓搭箭。 苏长歌站在后方军旗的位置。 他也想上前厮杀,但老信国公说什么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这就跟主帅,亦或者皇帝御驾亲征不会亲自持枪上阵一样,即便知道苏长歌有霸王之力,能够在敌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 但数十万军队的大混战。 一个人再强。 除非他能搬山倒海,摧城开天。 否则就像往海里倒进一桶水,掀不起太大的波澜,也难以扭转战局。 相反,一旦苏长歌身陷囹圄当中,就算他没事,可却会影响到晋军将士的决策,甚至敌人到时只要大喊一句圣人已死。 在哪个混乱的环境下。 无法确定消息真假的士卒很容易溃逃。 正此时。 雄浑有力的战鼓声响起。 老信国公也骑马来到苏长歌这边,作为主帅他不能上阵,却也要督战。 “苏状元。” “可曾见过此等壮阔景象?” 老信国公突然开口。 “未曾。” 苏长歌摇摇头。 这可是数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 不管是放在前世还是今生,亦或者列国纷争之时,那都是极其罕见。 “初睹此豪迈壮景,苏状元可有诗兴,为我大晋将士提一提士气。”老信国公图穷匕见,充满期待的目光看向苏长歌。 如今两军即将碰撞在一起。 这个时候。 若苏长歌能作出一首千古诗词,最好再像以往那样引动点天地异象。 对提升晋军士气无疑会起到大作用。 也就在老信国公说完。 身边不少将士的目光纷纷投来。 早就听闻苏圣以诗词扬名,而且每次作诗必能引动天地异象。 要是现在能整一首诗词,再搞点五颜六色的异象,虽然不直接击溃敌军,但也会让将士们产生一种天命在我的感觉。 “晚辈也恰好有此想法。” 苏长歌原本就准备如此。 毕竟他可以手搓异象,只是没想到信国公会主动开口。 随即,他也不藏着掖着。 直接致敬。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山海,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当唱到最后一句时,苏长歌的声音陡然大了数倍,响彻整个战场。 而听到此诗后。 将士们望着远处的蛮夷,只觉胸腔中的热血在熊熊燃烧。 胡无人,汉道昌! 这一战。 誓要杀的蛮夷无人。 大晋永享昌盛! 也就在这时。 天地间忽然刮起一阵凌冽的寒风,向着蛮夷铁骑而去。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