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江南范家,威武不能屈!查抄家产,格杀勿论!
书迷正在阅读:原罪惩罚者、我遇见的中二少女是个公主、枪法也分五行?、超能觉醒:无法觉醒我只能去修仙、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海贼:你们的皇帝回来了!、分手后,我的超跑藏不住了、从黑影兵团开始圣杯战争、从绝世唐门开始的抽奖人生、天咒者逆天行
“楚国公。” “您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粮仓官员看着面前缄默不语的苏长歌,小心谨慎的问道。 “你将那些粮食涨价的商贾名单都送来,同时以本国公的名义,让他们到府衙来一趟,就说本国公有事要跟他们谈。” 苏长歌开口。 平淡的语气中透着几分冷意。 这一次江南受灾。 本来就是豪绅、商贾和吴王这群人勾结陶先生搞出来的。 这段日子自己一直忙于赈灾,调查之事按陛下的安排,暂且交给陆尚书和卫国公去办,准备等掌握证据后将这群人给一网打尽。 然而现在。 这群人似乎有些等不及。 觉得朝廷不知道是他们在背后搞事,亦或者觉得朝廷没证据奈何不了他们。 不仅敢上涨粮价。 还高价收购官府派发的粮食。 如此整齐划一的举动。 摆明是有人在幕后cao纵这一切,而且十有八九陶先生这老阴货参与其中。 想到这,苏长歌眼神渐渐变得冷冽,不怕陶先生出手,就怕他从此销声匿迹起来,而只要动手,就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而听到安排,粮仓官员点头答应。 “诺,下官这就去办。” 话音刚落。 突兀间,就听一阵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苏长歌转头看去。 只见卫国公身骑一匹白马赶来。 而后干脆利落的翻身下马,来到自己身前,面色格外凝重的说道。 “苏状元,老夫有急事找你商量,江南各郡的军粮....都快告竭,将士们最多还能再坚持十天,请你快些筹备军粮。” “要是将士们都吃不上饭。” “恐怕会出现哗变。” 卫国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江南富庶,很少缺粮。 再加上前些日子是雨季,存粮太多容易发霉,因此军粮大多由官府收购。 但现在粮食价格上涨,问题就暴露了。 将士们吃不上饭。 还怎么指望他们听指挥办事。 “您老别着急,粮食的事我已知道。” 听到又跟粮食有关,苏长歌安抚一句,他倒不觉得意外,毕竟民以食为天。 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 粮食一旦出问题。 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军粮不够,很明显是吴王那群人早就预谋好的,为的就是让士兵哗变。 试想一下若是江南发生洪灾,死伤无数,百姓和将士都吃不上饭,这时吴王和豪绅商贾带着粮食站出来,那必定是从者如云。 而后。 只要蛮夷那边再搞点小动作。 凭朝廷现有的力量,一时还真拿占据大江而守的吴王和陶先生没什么办法。 不过好在洪灾并没有发生。 如今所面临的问题。 乃是江南的粮食,有将近八成都在这群人手上,几乎跟垄断没什么区别。 而想要化解这场危机,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放弃以工代赈,让百姓和将士喝米汤吊着,等朝廷从各地调粮就好。 然而,苏长歌却不愿意这么做。 不是为了面子和政绩。 而是灾民本来就苦,现在却连这最后一条活路都被这帮劣绅给堵死。 凭什么? 随即,苏长歌目光看向卫国公。 “粮食的事晚辈自有办法。” “您老回去后,让庐江郡的官兵集合,吃饱饭,这两日官府会有调动。” 苏长歌语气格外冷冽。 声音响起。 卫国公不由愣了一下。 但转瞬就明白苏长歌口中所指的官府会有调动是什么意思。 这小子。 不会是打算动手强抢吧? 要真是如此。 爽是爽,但这般蛮横粗暴,他就不怕招来各地官员和豪绅的非议吗? 要知道苏长歌上次坏了官场规矩,收受贿赂不办事,就已经让很多豪绅和官员心生不满,觉得他不懂事,现在要是再坏规矩。 这群人在背后指不定怎么非议他。 “苏状元,你可要三思啊。” “这件事一做。” “你日后在官场上可就寸步难行,那些豪绅世族肯定会出手打压你。” 卫国公好意出言劝阻道。 规矩。 本身就是一群人约定成俗定下的,有人不守规矩便会招致群起而攻。 现在苏长歌动手抢钱抢粮。 等于彻底坏了规矩。 豪绅和富商必定会不遗余力的对付他,将来他在朝堂上的政敌将多如牛毛。 这小子难道一点不为未来着想? “没事。” “本来和他们就不是一路人。” “更何况,朝廷设官分职,皆为利民耳,若所做之事不能利民,不以民事为事,不以民心为心,实与贪官污吏罪相等。” 苏长歌面无惧色,语气格外认真。 现在就怕了。 那等到将来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被千夫所指的时候怎么办? 而伴随声音响起。 卫国公看着面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心中不由一震。 “天下百姓能得苏状元为官。” “实乃百姓之福。” 卫国公发自肺腑的感叹一句。 他这辈子佩服的人不多,但对这个后辈读书人,实在是打心底里的佩服。 只可惜... 卫国公瞥了眼边上的鱼幼薇和清玄。 只可惜这小子女人缘太好,自己孙女碍于身份,终究慢了一步,否则他慕家能得此佳婿,霍家那老货不得眼红死。 随后,他也没再出言相劝。 而是回去厉兵秣马。 随时准备等候苏长歌的军令,出兵砍了这群祸害一方的劣绅商贾。 至于怕? 年轻人尚有英雄气。 老将军何惧? 而后,就在苏长歌送走卫国公后。 清玄的声音响起。 “先生,可是有谁刁难你?我这就去帮你收拾他。” 她一副自信满满的说道。 “不用了。” 苏长歌拒绝了她的好意。 凡是妖类、修士、正神等超脱生灵,直接插手人间世务都会沾染上因果。 就比如说陶先生,他虽然是仙道四品修为,但也要靠诸多手段来让江河之水泛滥成灾,规避因果,否则这人间早就乱了。 清玄如今才刚被敕封为江河正神。 虽有功德,却无愿力,过度插手人间之事必然遭到反噬。 而且,就算这件事没有因果。 苏长歌也不会答应。 人间事,人间了。 她是妖类出身,心性固然不错,但做事往往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而自己既然敕封了她。 那就要对她负责,对江南百姓负责,不能养成她这任性的习惯。 随即,苏长歌转目看向鱼幼薇,说道:“幼薇,可能要辛苦下你,先带清玄去读书明理,等我有空暇再亲自教她。” 声音响起。 清玄的脸色瞬间垮了下去。 美眸盯着苏长歌。 她不明白,自己只是想替先生出气而已,哪里做错了? 霎时间,一股委屈感涌上心头。 “读书就读书,哼!” 清玄负气的说完。 拉着鱼幼薇的手便转身离开。 决定接下来几天都不主动跟先生说话,除非...除非先生主动来找到自己。 见状,苏长歌不禁有些错愕,怎么养条龙跟养小孩一样,自己刚才应该也没凶她,只是让她读书罢了,她怎么还生气了? 不过还好有鱼幼薇在旁边照看。 再加上清玄本心不坏。 倒是不必担心她去干什么坏事。 等自己处理完政务,晚上再去教她读书明理,她应该能明白何为规矩。 ...... 吴王府邸内。 书房。 赵珞听着身边人的汇报近况,嘴角不由轻轻上扬,露出几分冷笑。 “这个苏长歌,坏了本王的好事。” “还想在江南混下去?” “现在粮价上涨撑不下去,才知道服软,请乡绅商贾到府衙做客和谈。” 赵珞坐在椅子上,一脸倨傲之意。 在听了陶先生的计谋后。 他便行动起来。 不得不说,不愧是陶先生,算无遗策,粮价刚上涨苏长歌便已经坐不住。 这要再过几天,各郡将士和百姓们第吃不起饭,聚众闹事,百官和陛下追责下来,他苏长歌不说受罚,但肯定会挨顿训斥。 心想着。 身边传递消息的老仆开口问道。 “王爷,您看要不要让那些乡绅商贾都晾着楚国公,不去赴会?” “不用。” 赵珞摆了摆手。 嘴角上扬,出言笑道:“苏长歌好歹代表朝廷,多少还是要给点面子。” “直接不去容易落人口实,所以你让他们每人各带二十石粮食过去,打发下他,就说地震受灾,乡绅们家里也没有余粮了。” 声音响起。 身边老仆露出谄媚的笑容。 “王爷这招高明啊。” “二十石粮食不多,却恶心了朝廷,也让他们没由头找麻烦。” 老仆开口夸耀道。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不管怎么样,就算苏长歌磕头求我们,也绝对不能降价。” “一文钱也不降!” 赵珞出声,语气中满是狠意。 “王爷您放心。” 老仆重重点头,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 见状,赵珞满意的点点头。 苏长歌让他登基称帝美梦破碎,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此子。 况且,江南粮价越是耗损大晋国力,蛮夷来时,皇帝就越是要竭力抵抗,根本无暇顾及江南,到时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日! 想到这。 赵珞转头看向老仆。 “之前吩咐你办的事都做好了吗?” “做好了。” 老仆答应一声,而后道:“朝廷那些官员由豪绅商贾联络,绝不会牵连到老爷。” “灾民那边,他们也安排好了人。” 听到声音,赵珞面露喜意。 什么以工代赈。 他苏长歌想要博个美名,本王偏偏要让他带着恶名,灰溜溜的滚出江南。 ....... 日落黄昏,府衙外。 一架架雍容奢华的马车从远处驶来。 身后还跟着几架拉着粮食,风尘仆仆的驴车,与前车相比寒酸至极。 这一幕不由吸引了灾民们的目光。 “那好像是王家的车。” “还有李家的。” “等等,范家的人也来了。” “他们来府衙干什么?” “看样子好像是给官府送粮食,他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心了?” 望着驶过的马车,灾民们眸中露出惊讶之色,在他们的印象当中,这些人平常不是锱铢必较,拼了命使唤手下的佃农吗? 而就在这时。 一道声音在灾民中响起。 “乡绅们仁义!” “肯定是体恤大家伙灾后不易,特地给送粮食来了!” “对啊对啊,乡绅们大发慈悲!” 人群当中,两三个年轻汉子奋力呼喊着,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 周围其他灾民听到这话,虽然刚开始还觉得纳闷,但看到那几车的粮食,也没去多想,既然是给他们送粮,应该不会太坏。 很快,马车到了府衙门口。 一群锦衣华服的豪绅被仆役搀扶着下了马车,趾高气昂的扫视周围。 此一时,彼一时。 这次他们要把上次受的辱讨还回来。 “六公子,里面请。” 这时,只见王天德对一个打扮花哨,约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说道。 “嗯。” 年轻人应付的点点头。 其他豪绅商贾看向他的眼神都带着敬畏之色,因为这人出自范家。 要知道,范家虽然不以贩盐为利。 但他们所赚的钱,可比贩盐还要多得多,天下各地都有他们的产业,说是富可敌国都不为过,关键是他们还和仙门修士有联系。 而眼前这人。 更是范家老爷子五十五岁,老来得子所生,一向都是捧在手里当宝贝。 当然,由于为范家家规极其严格。 因此这位范六公子其实也没干什么坏事,就是喜欢逛勾栏听曲。 也正是这一点,王家特地花重金,让花魁给这范六公子吹耳旁风,明面上骗他是救助百姓,暗地里则是想拖范家下水。 毕竟有范家这座大山在。 苏长歌说什么都得顾忌一下,不可能像上次那般肆无忌惮。 正此时,一名小吏走了出来。 “几位,里面请。” 声音响起。 众人见只是小吏出来迎接,眉头微蹙,有些不满。 你苏长歌是楚国公,位高权重不亲自迎接就算了,可现在有求于我们,怎么着也得派个官员吧?小吏算几个意思? “楚国公的架子当真大啊。” 王天德阴阳怪气一句。 其他众人纷纷点头。 只不过现在架子摆的越大,等下也就别怪他们不肯捐粮降价。 如此想着。 但众人明面上却不敢说什么。 毕竟苏长歌地位甚高,就算心里再不喜,在公开场合下也不能去非议。 随后,一群人昂首阔步的跟着小吏来到正堂。 刚一进去。 就看到苏长歌独自坐在中间。 然而环顾四周,却连一把椅子都看不到,显然并没有让他们坐着说话的打算。 一时之间。 豪绅们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楚国公。” “你请我们过来,说是有要事商量,大家伙才一起结伴而来。” “但你这...” “莫非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王天德开口,眼睛直直的盯着苏长歌,有吴王和范家,以及手中粮食在。 他此刻并不怎么惧怕。 听到此话,苏长歌扫视面前这群人。 发现很多都是老面孔。 只有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站在这群三四十岁的人中间格外显眼。 苏长歌稍稍留心,但并未多想,只当是其中一家的小辈,口中说道:“本国公何时说过请你们?你们算什么东西。” 语气轻蔑无比。 刹那间。 众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羞辱! 又是羞辱! 此子还是这般目中无人,嚣张跋扈,丝毫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就在这时,一道人影站了出来。 “楚国公,即便你是国公。” “可吾等皆是感念灾民生存不易,特地送粮食过来,但你却出言刁难。” “这未免有些太不讲道理吧?” 声音响起。 苏长歌转目看过去。 只见那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哥站了出来,言辞振振的看着自己。 而一旁的豪绅商贾见范家六公子主动站出来抗压,眸中顿时一喜,尤其是王天德,深感这钱没白花,有事他真上。 “你是何人?” 苏长歌轻描淡写的问道。 他隐约有些好奇。 这人莫非是吴王世子?还是其他权贵子弟? 否则凭眼前这些豪绅商贾。 纵然心中有气,那也得老老实实憋着,这就是身份地位带来的压迫。 “在下范禄,若刚才哪句不对,还请楚国公指教。”范禄拱手向苏长歌行礼,眉宇间却是一脸傲气,觉得自己代表正义。 他这次过来。 不全是因为花魁吹耳边风的原因。 一介风尘女子,玩玩也就算了,又不是不给钱,谈什么感情,也配指示他做事。 之所以答应跟王天德过来,就是想见下老爷子经常提起的别人家孩子,当世圣贤苏长歌,看下他有什么特殊地方。 不过现在一看。 本事没见着,但架子却是摆的很大。 自己等人给他送粮食过来。 不给座位就算了,居然还说自己等人算什么东西,实在太不尊重人了。 “范禄?” “你是江南范家?” 听到此话,苏长歌蹙眉问道。 “正是。” 范禄无比自傲的答道。 按照往常惯例。 这个时候对方就应该笑脸相迎,然后让人抬椅子上来,客气的对他。 但下一刻,只听苏长歌继续问道。 “沈福是你什么人?” “沈福?” 范禄稍稍怔了一下。 而后想起自己貌似有个姑姑嫁给了户部尚书,生的儿子就叫沈福。 自己小时候依稀见过,胖乎乎的,木讷腼腆,记不清模样,但老爷子倒是挺喜欢,隔几年姑姑回来省亲都会问他怎么没来。 于是,范禄回答道。 “若楚国公说的是户部尚书之子,那沈福就是我的外甥。” 此言一出。 苏长歌看着这范禄突然想抽他。 说实话。 他挺不想范家掺和到这事里面。 不是忌惮,而是这样的话....他灭了范家,沈福估计会不好受。 但眼下还不确定范家有没有卷入进这趟脏水里面,说不定范禄只是被利用,但若是真参与了,那苏长歌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随即,他语气格外凝肃的出声道。 “你说本国公不讲道理。” “但你可知,眼前这群商贾哄抬粮价,短短两日之间,粮价翻了十余倍。” “而且他们还高价收购官府派发的救济粮,此等行径不可谓不恶毒,范禄,你现在告诉本国公,他们算什么东西?” 苏长歌开口。 试探他到底有没有被利用。 “楚国公。” “这你就误会诸位了。” 范禄摇了摇头,说道:“地震一场,大家手里虽然有余粮,但也不多。” “而且粮食价格本来就随市场浮动,如今粮食居奇,商贾抬价赚钱无可厚非,百姓觉得高不买便是,大家也没强买强卖。” 范禄一脸随意的说着。 范家经商。 他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经商,囤货居奇的事他家也干过不少。 当然,范家不碰盐粮,一般都是生铁、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甚至还有仙门之物,但范禄想来,道理应该是相同的。 囤货居奇。 商贾不为了赚钱难道喝西北风? “好一个觉得高就不买。” “那百姓吃什么?” 苏长歌盯着范禄,反声质问一句。 “吃什么是百姓的自由。” “我们只是商贾,负责交易买卖就可以,总不能让我们养着百姓吧?” 范禄一脸义正言辞的说道, 此话一出。 他身边的豪绅商贾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 我们商人只负责交易买卖,百姓买不起可以不买,又没摁着头逼他买。 吃不起粮食,只能怪他们没钱,或者没提前囤好粮食,跟我们商人有什么关系?难道还不允许我们抬高粮价赚钱? 而此时。 苏长歌则对范禄已经不报什么希望。 这种人心中只有利益。 或许不像陶先生那般极度自私自利,但跟前世那些资本嘴脸几乎没什么两样。 甭管范家有没有参与其中,今后都要打压一番,赚钱没有错,但是最起码的良心不能丢,否则到后面只会更加欲壑难填。 随即,苏长歌也没去理范禄,语气平淡对这群人的说道。 “这次让你们过来。” “只有一件事。” “降价。” “答应的可以留下,不答应的现在就能离开,但出了这个门,后果自负。” 苏长歌所指的留下当然不是无罪,而是等查明真相后,可以从轻论处,留些血脉延续,但若是选择离开,夷三族都是轻的。 此时此刻。 伴随后果自负四个字落下。 一刹那。 众人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他们没想到。 苏长歌态度竟然会如此强硬,这才没谈几句就放话威胁他们。 只不过,他们也不是吓大的。 背后有吴王罩着,朝堂之上还有无数官员替他们说话。 即便苏长歌是位高权重的楚国公,没有证据,那也不能随便把他们怎么样,而且十几倍粮价很高吗?其他地方碰上灾荒之年,比这价格高的比比皆是。 只要到时一口咬定没有余粮。 待苏长歌被他们的人攻讦。 灰溜溜的离开江南,然后他们再把价格降下来一点,谁会说他们的不是? 更何况,等到将来蛮夷攻过来的时候。 朝廷那还顾得了他们。 如此想着。 范禄的声音却在此刻响起。 “未曾想,楚国公竟是如此蛮不讲理之人,以权势欺压普通商贾。” “恕范某告辞!” 范禄稍稍拱手,然后转身潇洒离去。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就像书上不卑不亢的君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面对蛮横不讲道理的权贵高官。 毫无惧色,拂袖而去。 大有亚圣所言,威武不能屈的豪迈气魄。 至于苏长歌。 只会以势压人,算什么当世圣贤。 老爷子没见过瞎吹罢了。 远不如本公子。 而此时,那些豪绅商贾见范家带头,本就想给苏长歌难堪的他们也转身离开。 看到这一幕。 苏长歌没有半点出言挽留的意思。 待到人全都离开之后。 从袖中拿出一封谕令交给身边小吏,轻描淡写道:“你去告诉卫国公,今晚对王家下手,查抄家产,逮捕族人。” “若其中有胆敢阻拦者。” “格杀勿论。” 平淡的语气中透着骇人的杀意。 “是,苏夫子。” 小吏是太学院被调过来的寒门学子,听到要对豪强动手,有些兴奋的说道。 而苏长歌则是站起身。 往书房里走。 准备带清玄去范家一趟。 别问,问就是有安全感。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二十九章:江南范家,威武不能屈!查抄家产,格杀勿论!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