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资料篇,鬼之子?NO!魔女
书迷正在阅读:我的青梅竹马想杀我、从民间崛起、我都香火成神了,告诉我在西游?、陨落的世界之毁灭、满级天赋:我一剑诛仙、厄运裁决、斗罗之无罪、美漫神明养成系统、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我在秋斩刑场当纹阴师那些年
(上篇) 有这样的说法: 在日本古代,拥有异能的孩子被称为“鬼之子”,如果是男孩,父母会在他出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将其杀死。因为鬼之子是遭人忌讳的存在,被认为是幽魂怨鬼送来的孩子。 而如果是女孩,父母会在她三岁前将其送到附近的神社,以此祈求神明祓除她身上的秽力。之后,这些接受“神隐”的女孩终生不得踏出神社一步,不得与亲朋或者外人相见,谨以此身作为侍奉神明的容器。 神社中最早的“巫女”一职便是来源于此,而日本早期的巫女都是掌控着绝强异能的人物。 对于鬼之子,为什么只杀男孩而不杀女孩?明面上的说法是女性有作为容器的资格,能够在秽力中孕育出神力,而男根则是散播灾厄的源头,亟需清除——这部分理念是受到了当时传入日本的佛教的影响。 事实上,“鬼之子”们的存在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当中。在世界各地,许多当权者身边的亲信都包含着拥有异能的“鬼之子”,甚至他们自身就是强大的异能者。 就日本来说,像是弥生时代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呼弥,以及三百年后出现的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这两位都是可以称名道姓并且家喻户晓的女性异能者,只不过在科技取代了神秘的今天,人们并不认为她们留下的那些传说是真实的。 既然遭人忌讳的“鬼之子”都可以成为当权者,那为什么强大如他们还会遭到迫害?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而是承接关系。 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会亲近与自己相同的事物,而排斥不同的,人类亦是如此。当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衍变到极致的时候,那么任何历史上遗留的谜题都能得到解答。 对于比自身强大的、绝对无法比拟的存在,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选择臣服。所以世界上无论哪个文明的历史,最开始必然是由神话衍生而来,在神话中记述了形形色色强大的异能者们,并且如何描述祖先们对威能如渊如海的“神灵”的崇拜和臣服,这一方面同样要占很大篇幅。 然而,异能者们终究不是我们祖先臆想出来的神灵。他们虽然拥有异常强大的力量,但在其他方面与常人无异,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有好也有坏,这些特点在希腊神话中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渐渐地,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神灵”的弱点,认识到了他们并非都是“金刚不坏之身”,于是内心的火焰猛地燃烧起来。 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无论在哪个时代,异能者的数量都极为稀少,可以说是万中无一。毕竟普通人的孩子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普通人,只有发生了变异才被叫做“异能者”,而这种几率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实在小得可怜。 普通人的多数对异能者的少数,并且我们的祖先还聪明地知道该如何有效利用后者的人性弱点,这样,对抗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在与神灵们的抗争中,人类最终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由此开始编写属于他们的历史。 无论哪个文明的发展,都是如此。 而当人类坐上统治者的宝座后,这时才头疼地发现,异能者们对于平稳来说真是一个不安分的因素。他们拥有的强大力量在与人类全体的比拼中虽然输了,但对个人而言却是不可比拟的神奇伟力,它虽然抹灭不了人类全体,但却能轻松威胁到当权者本人。 那么,站在当权者的角度,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呢? ——定罪。 “异端”,“恶魔”,“鬼之子”……真的,人类的文明是如此相似,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是亲近与自己一样的,而排斥甚至憎恶与自身有差别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盲目的冲动,就像肚子饿了会自发去寻找食物,是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本性。 杀掉男异能者,是因为他们内心强硬,富有野心;奴化女异能者,是因为她们多愁善感,容易控制。 真的,与男人相比,女人实在太好对付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无论之前你与她是什么关系,是仇家还是路人,只要能让她怀上你的孩子,并施以一定的恩宠,那么她就会渐渐地对你死心塌地。 所以,被神隐的巫女们侍奉的并非诸路神明,而是皇帝权贵。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像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两者并没有太多区别。 “神灵”们受到人类牵制,坠入凡间,天使折了翅膀,仙女丢了衣裳——人类的本性还包括对美与强大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鬼之子”们虽然出身可恨,但在经历“人世轮回”之后,未尝不能“羽化成仙”、“永登极乐”。当然,这套规则只对女鬼有效。 日本古代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当中,经常能遇见女妖或者仙女的身影,这些形象的原型很多就来自当时的鬼之子,一段段凄美的传说讲述了她们的故事,也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人类嫉恨鬼之子拥有的力量,但同时又尊崇她们的强大与美丽(以人类审美来说),她们就像来自天上或者来自地底,反正不属于这个人间,而如果能让美丽的小鸟主动投入笼中,那么“从此君王不早朝”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这种政策使得男性异能者数量急剧减少,几近灭绝,而“鬼之子”这个称号逐渐独属于女性异能者,并且他们有了另外的名称:“女妖”,或者“仙女”。 (下篇) 天朝始皇帝,曾派方士徐福东渡求取长生不老药,最终不了了之,只有这个故事流传了下来。 由于龙脉的压制,天朝疆域内一切神鬼佛魔的威能不显,只有虚无缥缈的仙途,而仙人无情,天道至公,自然不会搭理凡间的俗物。于是始皇帝只好将目光放在了东海外的“蓬莱”,也就是日本,希望能够求取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有过这样的愿望,尤其对于人间帝王来说,美人可以不要,江山可以不要,该拥有的他们都拥有了,该享受的他们都享受了,他们最大的追求,当然是能够一直拥有和享受下去。 世上本没有长生不老,就连“神灵”也会有陨落的时刻。 但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那么,当铅汞、辰砂、硫磺等材料炼制出来的“仙丹”效果并不美好时,什么材料才是最合适的? 天朝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为日本带来了佛经、书法、诗歌等先进文化,还在生产和格物(科学)领域造就了一次飞跃,民智开启,欣欣向荣。 这里面包括了天朝皇室秘传的炼丹术。 那时,日本的当权者们自然一下子就被“长生不老”这个宏大的理想吸引了。原本他们的最大愿望不过是死后成为阴神,受万民敬仰,但天朝的皇帝居然会想长生不老,想当一个永远活着的人间皇帝,这实在大大地震撼了他们。 于是当权者们立即着手研究起了天朝的炼丹术,毕竟时间不等人,人生不过五十年,如梦又似幻,哪比得上成仙后的长生久视,逍遥自在。 炼丹的结果与数百年前的丹道祖师始皇帝尝试的一样很不美好,虽然炼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副产物,但那都不是当权者们想要的。 是材料的问题吗? 那么,什么材料才是最合适的? 一般而言,鬼之子的寿命十分悠长,基本能超过百年,而且她们无论在外观样貌还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要远远优越于常人,再加上本身具备的强大异能,难怪人们会认为其是“女妖”或者“仙女”,会当成“神灵”来崇拜。 巫女不就是神明们的使者吗?她们降临在人世肯定是来满足我们的愿望的。 啊啊,明白了,最好的材料果然就是这个。 ——结果,当权者们最早编造的谎言骗到了他们自己。 这段历史,对于“鬼之子”们来说,是灾难的开端,因为前方还有更恐怖的事情等着她们。 公元1192年,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建立,武士阶级自此发展壮大。这次改天换日埋下了战火的种子,导致天下常年都有兵灾,庶民的暴动,皇权的反扑,武士贵族间的相互厮杀,使得当权者们对力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而能代表绝对力量的,自然就是鬼之子。 此时已经很少有人会拿鬼之子炼药了,因为那纯粹就是一种浪费,异能者们都是万中无一极为稀少的,他们只有在战场才能充分展现出价值。 这种隐蔽的对鬼之子实行“庇护”的政策,让那个年代的男性异能者数量得到了一定增长,但对比女性异能者始终只是零头,因为男人都是要上战场的,而他们也无一例外都葬身在了战场上。 而“女妖”或者“仙女”们呢?她们被当成了生育机器。 鉴真出身佛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最先进的文化和最高明的技术也都掌握在佛教手中。佛教徒们对于“鬼之子”可以说是最为热忱的了,为此他们以极高的创造性制定了“开光”或者“度化”仪式,“诸行无常,只有入我佛门,才可无忧无惧”。因为这种霸道的行事作风他们和神道教时常发生冲突,并且处于优势地位,最后甚至快要将这个本土教给灭掉了。 神道教无法,只好主动将巫女送给天皇炼药,再加上天皇考虑到两教间的制衡问题,刻意倾斜,才让后者得以保全。 在之后的战乱年代,为了扩大产能,增加鬼之子这种优质兵器的数量,佛教将他们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常行“乐事”,“度化”“妖魔”,甚至让牛、马、猪、狗等牲畜或虫豸参与进来,所产下的事物谓之“畜生道”。他们自有一套关于遗传的理论,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一时间,各地大名虔心向佛,极乐净土,香火兴盛。 (终篇)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被称作“佛敌”的信长公了。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3日),幼名吉法师,通称三郎,是活跃于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于1568年至逝世前为掌握日本政治局势的领导人,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余年的室町幕府,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乱世步向终结。在日本历史上,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两人并称“战国三杰”。 没错,以上出自维基百科,emmmm “战国第一兵法家”、“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在上洛后写信自称是佛的护法者,斥责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的行为,称其为“佛敌”,而织田信长在之后的回信中浑不在乎,自称“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是欲界之主,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道,而信长公火烧寺庙,斩杀僧人,导致佛教徒对其恨之入骨,最后同样被烧死在本能寺中。他与佛教间的纠葛深重,这可以从军事政策和经济意图方面找到理由,当时寺庙势力掌控着最肥沃的土地,拥有最广大的信徒,织田信长唯有先从佛门手中将这些资源争取到手,才能顺利实现他“天下布武”的野望。 不过,也有野史杂书称,他这么坚定地选择与佛门为敌,是与一位鬼之子有关。 我从母亲那里了解到,我们祗园家和战国时期的织田家竟然存在着一些血缘关系,据说祖先正是信长公的一位远亲。 “织田(oda)”,和“祗园(gionn)”,明明发音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却有着这份微不足道但又确实存在的联系,真是奇妙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古代“鬼之子”们的悲惨命运,与现在的异能者们基本已经没什么关系了。随着西洋的启蒙运动及工业革命,西洋的文化与科技流入日本,人们的思想愈来愈开放与包容,对于异能者们异于常人的地方能够很好接受,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力。 于是乎,“魔女”这个称呼便流行了起来。 魔女的“魔”最早来自“恶魔”的“魔”,是被宗教审判的对象,随后逐渐发展成了神秘、美丽和强大的代名词。近代以来男性“魔女”的数量稍有回升,但始终只是女性的零头,非常稀少,以至于人们在想起异能者时,最直接的印象只会是女性。 像“巫女”啦,现在也只有在COS展上才能经常见到,或者遇见的是打零工的,毕竟古时候的东西放在现代已经不流行了,现在可是“魔女”们的时代呢。 对于魔女,与普通人的关系,大概就像偶像和追星族?人们对于有名的魔女津津乐道,讨论她们的长相,她们的能力,她们的喜好等等,但对魔女所拥有的“魔力”其实并不了解。口头上说她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魔女,但有关她的异能她的魔法方面却是一片空白,这是政策所导致的,为了不让普通人太过涉入超凡,也为了不让魔女们感到孤单和排斥。 这便是,魔女的时代。 ……哎呀,不知不觉间已经说这么久了? 非常感谢您能听到这里,我是来自未来的祗园(后期),今天没有见到梨子酱,不知您是不是很失望呢? 那么,下回预告: 波澜万丈的展开(下),初生的魔女,梨子开始走向属于她的命运。 不管发生什么,祗园(后期)我都会好好注视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