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对中医的印象【求月票,求追读。】
4月6日。 清晨七点整。 天边的金轮初升。 照亮了整个小县城,少了几分春意多了几分夏热。 主干道上车水马龙,路边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人行道上路人行色匆匆,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人啊。 今天,方浩起了个大早,早早就来到了医院,觅食! 一大早,李晓质便带着自己女儿来到骨伤科护士站台旁等着! 得知方浩还没有上班,她们便在护士前台旁边的椅子上坐等! 自己女儿服了方浩开的方子,刚过三日便有了新气色。 只见坐在她旁边的何潇潇整个人看上去已经明显精神了许多。 面色白中多了几分红润之色。 就连那颧部的褐色沉斑都淡化了许多。 同时她的嘴角还挂着一丝丝笑意。 刘晓燕刚刚上班,见母女二人坐在哪里,她记得很清楚! 是方浩的病人。 便上前问道,“阿姨,你们是来找方医生复诊的吧。” 李晓质乐呵呵的点头道,“没错,我女儿用了方医生的方子,三日便有了好转了,这不,三日的复诊日子一到,我早早就把我女儿给拉过来复诊。” 何潇潇也对刘晓燕示以微笑。。 刘晓燕走进护士前台,笑道,“昨天我也让我妈给方医生看了她的老肩周炎,做了针灸,开了方子,希望能有所好转!” 肩周炎也是属于慢性疾病,治疗起来肯定比较难。 但刘晓燕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期望。 毕竟找方浩看病的病人这一个个都有了好转,自己老妈的病也应该有所气色才对! 在中医科待久了,刘晓燕也学会了点看面色神态的眼力。 病人何潇潇的面色和精气神都好多了,这说明方浩给这名病人用的方子有效果了! 李晓质一听,眉开眼笑道,“会有所好转的,我女儿病了也很久了,方医生的医术很好,这一副药下去还不是三日便见效了?” 刘晓燕点头,“但愿如此,阿姨你们稍等,方医生应该很快就来上班了。” “哎,好。” …… 李晓质母女都来了,自然也少不了和他们同一天来给方浩看病的黄秀莲母子! 不过说龙行虎步,虎虎生风,病人李善乔走起来那步子都有劲了许多。 面色更是明亮了许多,给人的感觉精神了。 见到李晓质母女,黄秀莲十分开心,“李大姐,今天又是你先到了!” 何潇潇站了起来礼貌的问好,“黄阿姨,李大哥早上好。” 黄秀莲瞧了眼何潇潇,也笑了,“小何,你今天的气色好很多了,这说明方医生开的方子有用!你李大哥吃了方医生的方子,腿脚也有劲了,也明显有了些精神,饭量都大了些。” “好,好,好啊” 说着李晓质乐呵呵的招呼黄秀莲母子坐下。 两位母亲又聊起家常。 其实这几天在私底下,两人也经常在微信上交流何潇潇跟李善乔的病情。 所以她们早已经心知肚明了,所以在孩子面前她们也就多说。 今天好像注定是個热闹的日子。 黄秀莲母子刚刚坐下来不久,一个戴着墨镜,手里拎着小皮,穿着棕色长裙的年轻女子走进中医骨伤科。 她径直走向了护士前台,看向刘晓燕问道,“护士,我来找骨伤科的方浩方医生看病,请问哪里挂号?” 刘晓燕抬头看来人也才三十岁左右,有些惊讶,“你也找方医生?” 程海棠点头,“我是经熟人介绍过来的。” “哦……” 刘晓燕也明白了,估计是方浩治疗过的病人推荐过来的。 中医治病,只有能见效,很快病人就会接踵而至! 压根不用担忧没有病人的。 毕竟人食五谷杂粮,生老病死在所难免。 刘晓燕也没有多想,便道,“挂号就不用了,不过您得稍等一下,方医生还没有上班。” 程海棠点头,“哦,那行,那等下方浩方医生来上班护士你能提醒我一下?我也不认识方医生!” 刘晓燕微笑,“当然可以,您可以先去旁边坐着等一下,你看旁边的那几位病人也是等方医生的,等下方医生来了,我喊你们吧。” “好,谢谢护士。” “不客气。” 说她便向李晓质他们的方向走去。 她刚刚走近,李晓质便开口问道,“大妹子,你也是来找方医生看病的?” 刚刚程海棠和刘晓燕的对话她们自然也听见了。 程海棠微微点头,“是的阿姨。” 李晓质和黄秀莲想了想,便道,“你不会也是桂芳介绍过来的吧。” 程海棠先是顿了一下,后道,“啊,阿姨你认识我小姨?” 她这么一说,黄秀莲和李晓质顿时笑了,“何止认识,我们也都是桂芳买了保险,也是她介绍过来找方医生看病的,伱小姨面热心善,说起来我们还得感谢她呢,我们还约好了,等她的病好了我们请她吃饭!” 听她们这么一说,程海棠也笑了。 她小姨确实比较热心肠,加上保险推销员的身份自然更不得了了。 随后程海棠正式介绍自己,“阿姨,我叫程海棠,你们叫我小程或者小棠就行。” 李晓质,“我叫李晓质,这个是我女儿何潇潇。” 有陈桂芳坐在桥梁,相互介绍过后,她们便也熟络了起来。 七点五十分左右。 方浩吃完早餐回到骨伤科。 他刚刚进大门,刘晓燕便笑道,“方医生,早啊!有病人在等你。” “刘护士早。” 说着方浩也看到了李晓质他们,而在刘晓燕刚刚开口跟方浩说话的时候,黄秀莲他们也注意到方医生来上班了。 黄秀莲第一个站了起来,跟程海棠笑道,“这个便是方浩方医生。” “有些年轻!” 陈桂芳跟她说要来看中医,让骨伤科的方浩方医生看病。 程海棠还以为方医生是个老中医呢。 她对于中医的认识停留在了小时候了。 她小时候镇上有个中医诊所,里面就有个头发花白,带着老花眼镜的老中医。 那时候她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她母亲都会背着她去那个中医诊所看病。 然后那个老中医便会给她开超级苦的药。 因此,小时候她心里还憎恨过那名老中医呢。 每每去镇上上学路过,总想找块石头砸他家诊所的玻璃。 而事实上那家中医诊所的玻璃,也没有一块是好的。 如此,怎能不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