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二章 持久战
符节县。 “兄长,不能再考虑了,这荆州军都开始大军开拔朝我们来了!” 张任的弟弟张强说道。 “哎!大师兄也多次写信,但是……” “兄长是不想负上背主之人的名声?兄长,良禽择木而栖,刘焉就不重视我益州之人,如今刘璋不过是迫不得已,况且刘璋为人软弱,非明主! 今天下大乱,兄长的能力,一旦碰到明主,必将青云直上,何必困于此等名声,我听说荆州二公子刘琮有识人之明,兄长才能不弱于甘宁,如今甘宁在刘琮麾下颇得重用,兄长还考虑什么?” 张强劝道,张任此时效力刘璋时日短,这也是刘琮认为张任还是有希望策反的原因。 “哎,为兄在考虑考虑!” 张任这时候并没有得到刘璋重任,一是年龄才三十,资历各方面都不够,刘璋大权也没有完全掌握益州的势力,刘璋目前更倚重庞义等人东州人氏。 “报!将军,刘磐的先锋已经抵达!” “二弟,随我一起去城楼观察!” 符节县城外。 “张任,良禽择木而栖!你若来投我军,凭你的能力必然会被楚侯重用,楚侯与二公子都在等待张将军!” “嗖!” 严颜说完,立马弯弓搭箭射向城楼,张任看了一眼,箭矢直接射中城楼柱上,张强立马去将弓箭上的信取了下来。 “兄长,有信件!” 张任接过来一看,看完之后也是沉吟了许久,久久不说话。 “兄长,信上说了什么?” “你自己看!” 张强一看,更是心潮澎湃,在益州内部现在也是人心思动,刘璋软弱,又过于器重东州人氏,益州人士对此都不满。 对于张鲁,益州人士并不认同,但是对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益州人士还是比较认同的,如今形势使然! “兄长,楚侯都已经如此态度了,兄长还在犹豫什么?” “哎,为兄在考虑一下!” 张任看了看城外的荆州军,如今的局势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了,荆州军的态度明确,不降就打,张任也清楚,如果荆州军攻打,此时益州的实力未必守得住。 益州如今情况很糟糕,益州南部牂牁郡,永昌郡的少数民族纷纷叛乱,益州目前已经无力顾及南部诸郡的情况了。 高宠军营。 “高将军,我们是等磐公子来了之后再打还是我等先攻城?” 严颜问道,前锋以高宠为主,严颜为辅。 “等磐公子到来再说,对于张任,主要还是逼降为主!二公子多次谈论张任,言此人才能不错,若是能为我荆州所用是最好不过!” “左右,城内什么情况?” 严颜问道。 “报,张任站在城墙上看着我军方向整整一夜!” “看来张任内心也颇为煎熬!” 严颜感叹道,严颜与张任都是益州本土人士,有些方面是能感同身受的!如果就这样降了,必然会被益州人士看不起,如果负隅顽抗,又毫无胜算! “不必着急,二公子说过,张任看中名声,如今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台阶,你我分量都不够,等待磐公子到来即可!” 高宠说道。 “报,磐公子传来军令,让我军等待他到来,目前大军在江津!” “知道了,下去吧!” 刘磐也担心高宠,严颜急于求战,破坏了原本制定的计划。计划是两个团的兵力,不过庞季综合了各地的情况,发现可以调动的兵力远远超过两个团。 霍俊在白帝城的回复,白帝城目前有两营兵力即可,对于这位小将,庞季还是很看好,其性格沉稳,又熟读兵法,没有把握的事情从来不说。 黄盖也表示,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继续剿匪便可,庞季手中还有两个团以及徐庶手中的三个营可以调动。还不包括吕岱,甘宁所部。 江州。 “庞太守,吕岱将军的部队不能轻易调动,否则南边的蛮族会以为我军兵力不足,看到希望,他们的抵抗会更加的激烈!” 徐庶分析道。 “磐公子大军还在江津,为的是一步一步给益州制造压力,同时制造出我大军调动的情况,目前吕岱将军和甘宁将军都在江津!” “太守,我们目前所做的不仅仅是调动益州守军,将庞义等调过来,最好还要一举破敌,拿下符节,合江等地! 符节(今合江县)为三水汇聚地,合江(今泸州市)有长江水和湔(jian)水(沱江),此二地皆为战略要地,庞义不会不救!这也正是我军破敌之时!” 徐庶指着地图分析,如果合江和符节陷落,那么荆州大军可兵分两路进攻蜀郡,一路可顺着湔水进攻,一路可顺着长江进攻,届时蜀郡必然震动。 “计将安出?” 庞季问道。 “庞义救援合江,符节,广汉必然实力不够,只需要派一骁将经过垫江县进攻广汉,届时蜀郡同样震动,人心思动,届时必然有机可乘!” 徐庶说道,庞季想了想也是,不过时机未到,还需等待,益州征伐并非一朝一夕,况且早前刘磐与庞季早已经定下策略,稳扎稳打。 “元直不必心急,此事不宜cao之过急!到时候再待机而动!” 徐庶有些失望,如今正是机会,一举消灭刘璋的机会,如今这慢腾腾的动作,他颇为不解。 建安郡。 “兴瑞,你说我兄长会怎么打庞义?” 刘虎问道。 “稳扎稳打,打持久战!” “我真不明白,徐庶的建议不是挺好的嘛?为什么否定了他的意见!” 刘虎有些纳闷的问道。 “元直的计策可为上策,如果只考虑军事,那无可挑剔,可惜并没有考虑我要的战略目的,首先,如果太快拿下益州,并不利我军的发展! 届时中原诸侯都会对我荆州有极大的防备心里,甚至可能联合来攻打我荆州,我荆州需要时间来发展,因此有实力也要学会韬光养晦! 其次,刘璋重用东州人氏,那必然会有益州本土世家产生矛盾,太快干掉了刘璋,这些益州世家谁来帮我处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温水煮青蛙! 持久战的好处是让刘璋没有时间来发展自身实力,而且益州世家肯定会思动,届时内乱之后,不管是刘璋还是益州世家获胜,这都有利于我荆州日后治理益州!” 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如果荆州很快拿下益州,刘琮可以保证曹cao立马会和孙策结盟一起攻打荆州。 现在刘琮要的就是学习秦孝公,怎么样给自己挣得时间来发展,刘琮的规划是刘磐率大军与庞义对峙于合江县,对峙即可。 军队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有足够的实力吸引一部分数量的东州兵钉在此地!让益州内部矛盾更加尖锐且力量平衡。 而且一旦拿下符节县就能实现刘琮的想法,顺水而下直接抵达汾关山,以此为基地进攻益州南部,平定南蛮,同时给中原诸侯错觉,荆州在蛮族身上损失惨重,无力北伐。 扬州剿灭山越,刘琮对外谎称损失惨重,被山越拖在武夷山,这才让孙策放心不少,孙策的成长让刘琮害怕。 “二公子,孙策那边希望我军低价交易二十万斛粮食!” 陈珪过来汇报道。 “让老师处理,最多五万斛,就说刘虎兄长剿灭山越之时损兵折将,粮食已经不够了!” “诺!” “兴瑞,你这不好吧?当着我的面这样说我,我不要面子?” 刘虎有些傻眼的看着刘琮。 “你脸皮比城墙还厚,刮掉一层没事!” “噗嗤!” 刘琮打趣刘虎,旁边的邓芝也是忍不住笑了。 “行了,都干活去,兄长回李严那边去,别抱怨了,正方就这脾气,虽然又臭又硬,但是人真有能力,你好好学习!你姿态放低一点,正方不会与你计较!” 刘琮也是头疼,刘虎碰到李严也是火星碰地球,一个是又臭又硬的茅坑石头,另外一个好不到哪里去。 “真的?” 刘虎不相信的问道。 “我说不会计较就是不会计较,都给正方写信了,还有你,下不为例!” “那行,那我回去了!” 邓芝看着刘虎的背影,再看了看刘琮面不改色的忽悠。 “二公子,虎公子这回去会很惨吧?” “不惨,他受得住,正方虽然为人骄傲,脾气差,但是做事的分寸还是有的,顶多就挨二三十军棍,忍一忍就过去了!” 邓芝一听,愣住了。再看了看刘琮,这套路!一直以来,刘威等人都说刘琮对自己人更加严厉,如今是看到了,对自己堂兄都如此严厉。 刘琮没办法,要想做事,就必须以身作则,否则他人如何服你?刘琮在襄阳对刘修,对王凯,对刘琦等人也说过此事! 他们这些人不要求和刘琮一样,但是不能犯法,这么多人盯着,不能对别人要求律法,对自己人就网开一面。 “行了,你别感叹了,治军从严,这是保证一支有战斗力保证的基本!建安郡在夏收之前还需要做许多事情,都忙活起来!” 刘琮说完亲自去处理一些事情了,建安郡在夏收之前有许多事情,这段时间农民不忙都可以做短工,建房,修城墙,治水,种植,海堤等等,事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