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模组组合
看到被自己一番话调动起情绪的众人,郝仁满意的笑了。 多年以前,他也是如下面的年轻人一般被神之途径四个字深深吸引。 那个时候,那还不知道所谓的进化之路,神之途径,并不属于他这种没有资质的人。 只有上天的宠儿,才能够在体内刻画殖装印记,从而走上这条进化之路。 他不甘、他嫉妒、他愤怒。 他夜不能寐。 他尝试一切能够让他拥有资质的机会,即使他明白那些都是心怀不轨的人的阴谋。 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他终于不在尝试那些捕风捉影的方法。 他明白了人力的有限,明白人和人天生就是不同的。 他也没有放弃,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认真学习、研究、以普通人的身份成为国家模组研究所的一员。 在他五十多的时候,他终于成功,成功的刻画了殖装印记。 尽管他无法融合铭文,但他已经满足,他证明了人定胜天。 后来,他年纪大了,他决定用自己毕生所学来帮助那些拥有资质的人,他要让千年不出的魔神殖装重新现世。 “今天我要将的并不是具体的模组的构成,而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模组,以及通过模组之间的配合,来强化自身去接近魔神殖装。” 郝仁收敛了心绪,开始讲起这节课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模组都是铭文构成的,在现在所有的殖装体系中,都是通过将铭文融合成模组。即使是魔神殖装也不例外。 但是为什么现存的所有殖装强度都不如魔神殖装? 以至于魔神殖装的代名词都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殖装。” 虽然提出了问题,但显然郝仁并不认为这些学生能回答出来,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了人类几千年。 以史书记载的六千年前的人类与异兽的灭世一战之后,人类的殖装传承似乎出现了断代。尽管所有文献都表明人类的文明是从上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 但实际上,这六千年来的所有殖装,都达不到史书记载的强度。 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是史书上夸大其词,上古时期的殖装并没有记载的那么强大的威力。 直到一百年前,位于世界另一端,罗纳达洲的两大信仰,神圣教廷和罪恶教廷的信仰之战中。 神圣教廷不敌罪恶教廷,退守神圣教廷的古教堂。 在教廷濒临毁灭之际,不甘看着教廷消失的狂信徒们,用生命唤醒了上古时期神圣教廷教皇的殖装——苏亚佐。 苏亚佐是那位已经逝去的教皇的名字,教皇的尸骨早已经在时光长河中化为土灰,他生前所用的殖装却继承了他的意志。 殖装苏亚佐融入了当时还是普通人的女信徒苏菲·阿兹米的体内,以苏菲·阿兹米的生命为代价,在一夜只见,将罪恶教廷在罗纳达洲的所有信徒全部杀死。 奠定了神圣教廷的无上地位。 苏亚佐也因此被称为血色暴君。 从那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正视殖装的威力,并且将那些从历史长河中苏醒的殖装成为,上古魔神。 然而,人类现在依旧无法让殖装达到上古魔神的强度。 无数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却没有任何效果。 有人企图接近上古魔神获得上古魔神强大的秘密,却直接被上古魔神杀死,这些从上古时代苏醒的存在,并不想让人们知道自己的秘密。 看到众人露出沉思的表情,郝仁等了一会,没有等谁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说道。 “目前整个学术界公认的是,魔神殖装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模组构建方式。现在我们采用的模组构建方式是单柱模式。 我随机考一下,上节课我们刚讲过单柱模式,有没有同学要自愿回答的,没有的话,我就点人了。” 张朔迅速回想上节课的知识点,很好,还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要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我必回答。 “很好,那边那个同学,对,就是你,戴墨镜的同学旁边那个。” 全季渊在张朔看叛徒的眼神中缓缓开口。 “顾名思义,单柱模式下,单个模组槽只能存放单个模组槽,像堆积木一样堆叠起来,在内视的情况下,会形成柱状物。” “回答的很好,那位戴墨镜的同学,我看你因为没有回答问题,一脸的懊恼,那么请你补充下,为什么我们用单柱模式,却不是其他模式。” 张朔人傻了,我怎么知道为什么要用单柱模式,书上讲了吗。 一脸懵逼的张朔慢慢站了起来,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但事实是如此的残酷,空荡荡的大脑完全找不到对应的记忆。 “不用站起来,坐着说就好。” 张朔又缓缓地坐下,他用无助的眼神环顾了四周,墨镜与面罩为他保留了剩下的尊严。 全季渊你为什么不看我,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们绝交! 眼看着最有可能帮助自己的人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张朔咬牙切齿,恨自己没好好学习。 他硬着头皮回答。 “我觉得并不是我们一个模组槽只能容纳一个模组,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只能让我们容纳一个模组。” “哈哈哈。”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全季渊也不例外,发出噗呲噗呲仿佛漏气的声音。 张朔顿时明白自己答错了。 郝仁也笑了起来,他没有批评张朔,而是看向了众人。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笑呢,因为他答错了吗?还是因为他回答的和书上的说法不同?” 看着嬉笑的众人收敛了笑容,郝仁补充道。 “你们现在课本上的说法是,一个模组槽只能容纳一个模组和多余的一些铭文,采用单柱模式的好处是,在融合模组之后,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剩余的空间来存放铭文,来加强实力。 那么为什们不能用剩余的铭文来形成第二个模组呢? 所以我觉得这位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有部分人如全季渊就露出了思考的神情,但也有人开口质疑。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剩余的铭文数量根本不足以形成第二个模块,所以这是模组槽限制了模组数量,而不是因为能力限制了数量。” 郝仁看向质疑的同学,点点头。 “有思考是好事情,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能够容纳的铭文数量是不同的,难道六千年来,所有人都只能够容纳一个模组,而六千年前的人,就可以容纳两个模组。” 质疑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张朔还在发呆,他还没从自己随口的一个回答中,就引起老师同学的讨论中醒悟过来。 这个时候,全季渊在旁边缓缓开口。 “老师,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殖装战士的模组槽数量集中在六到八个,八个以上的屈指可数,而现在,我们班,所有人的数量都是八个之上。 所以我认为,这是人类进化后所产生的结果,古人的模组槽数量少,但是模组槽空间大,而我们的数量多,但空间小。” 张朔在旁边一阵侧目,这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敢跟老师顶嘴,厉害厉害,我不如他。 “这位同学,你说的有点道理,我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全季渊。” “全季渊,我记住了。加一个积分。” 郝仁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全季渊的名字,随后在电脑上找了找全季渊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看的旁人一阵眼热。 “下课后还有兴趣讨论的同学可以过来和我讨论下,我们在这件事耽搁的时间有点多,现在我们回归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