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
持剑第三百六十四章请君入瓮今日早朝,议论到最后也没议出个具体章程,而对于楼外楼提出的合作一事,萧衍也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老道的荀季芜看得出来,与其说是楼外楼在与朝廷商议,不如说是皇帝想借此机会与文武百官透底。 萧衍何尝不急,但不明形式的百官更加着急。 事有轻重缓急,最怕什么也不做。 如此散朝之后,老皇帝将荀季芜、尉迟复还有陈恒道一并叫去了御书房。 三人原本打算一并散朝还家,顺便交流交流各自看法,哪知还未走出大殿朝七带着口谕便过来了。 朝七追上三人,在他们身后开口道: 听见的朝七的话后,三人放慢步子转身看了过来,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帝还有何事。 荀季芜下意识问道: 朝七缓缓回道: 虽然不清楚事由但也不敢怠慢了皇帝,朝七说完,荀季芜抬手道: 朝七见状微微俯身道: 传国至南梁虽已不再设中朝之制,但尚书台以及皇帝身边的这些近侍职权形似中朝。尤其朝七还是掌印太监,权柄不小,所以即便是荀季芜他们三人对于朝七也都很客气。 散朝之后老皇帝萧衍却是没有立刻前往御书房,在袁真焕的陪同下,他又习惯性的去了皇城最高处。 和煦的暖阳洒落在萧衍身上,清风拂面,春的味道又浓厚了几分。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 萧衍负手而立,居高临下看着金銮殿外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结伴离开的官员。 萧衍知道其实自己还有时间,但机会只有这么一次。 片刻后,萧衍开口道: 稍稍靠后的袁真焕与萧衍的视线大致落在了同一个地方,听到萧衍开口,袁真焕轻声应道: 萧衍闻言不为所动,即便是他,即便是袁真焕亦是有力有不逮的时候,金陵乱局已经注定,只是暂时不知矛头会对准谁。 萧衍淡淡道。 他没在这个问题上多问,很快他换了话题又问道: 袁真焕闻言道: 言及这位名叫宋真的前辈以及她的伤势,萧衍不自觉地就会想起那个中年人。篳趣閣 他徐徐问道: 袁真焕没有否认,点了点头道: 萧衍闻言淡淡笑道: 听到这个观点,萧衍哑然失笑,对于李成仁他了解许多,但只可惜他们之间没法一拍即合。 萧衍目视前方,看着一个个身着红色袍服的官员渐渐消散在视野之中。 曾有人说,官员袍服上醒目的红色染的是劳苦大众的鲜血,一滴滴,一片片,从不曾少。 但在萧衍这 个帝王心中,一将功成万骨枯,总有人会死,无可避免。 荀季芜三人来到御书房后只见房间内空空荡荡,没有半点皇帝的身影。 一开始三人各自闭目养神,镇定自若,偶尔也会交流两句心中看法好应对一会儿之事。 但时间一久,原本心中的不确定便会生根发芽,左右他们平静的内心。 最后,等了许久也不见皇帝来,陈恒道有些糟心地摊手道: 看着陈恒道抱怨的模样,尉迟复苦笑一声道: 陈恒道闻言瞥了眼还算平淡的尉迟复,只不过他可平静不下来, 听到这话,尉迟复顿时就不乐意了,他眉头轻挑径直道: 陈恒道闻言亦是反驳道: 荀季芜见两人再说下去有恐有演愈烈之势,他便在一旁忙打圆场道: 听到荀季芜的话,陈恒道和尉迟复相互看了一眼,两人面容虽依旧古井无波,但心里大概都在同情荀季芜。 要是比惨,他荀季芜的确最惨。 尉迟复随即皱眉问道: 荀季芜苦着脸道: 所以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老皇帝在洒一张大网。 而网大,诱饵自也要够吸引人。 那么,一座天下如何? 一场谋划有机遇就有风险,所以荀季芜说完后陈恒道问道: 陈恒道说完,尉迟复也看向荀季芜希望能有个答案。 但荀季芜却是摇头道: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而这也是稍微能让三人安心的一个点,湘东王徐牧谋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只是一旦大梁重现前朝之祸事,必会元气大伤,得不偿失。 所以以目前来看,杀鸡儆猴,逐步安抚分化才是最好的办法。 再之后,三人重归沉默。 身为农民,只需忧虑庄稼长势,来年收成;身当走街小贩,只需劳心日常售卖生意;若为一地父母官,只需尽力治理好辖区;但若为一国公卿,需要考虑的便是整个天下。 荀季芜说完后不久,三人便听到御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三人知道是皇帝来了。 片刻后房门被人推开,换了朝服的萧衍在袁真焕的陪同下走进了御书房。 荀季芜三人齐 声唤道。 萧衍见状边走边摆手道: 三人闻言互相看了眼,最终还是坐了下来。 等到萧衍在主位坐下后,几人随即展开了话题。 萧衍先一步开口道: 皇帝一上来便不拖泥带水直指问题之根本,使得三人一时语塞。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萧衍看出了三人的顾虑,于是道: 荀季芜想了想开口道: 萧衍闻言道: 萧衍说完,尉迟复接过话道: 听到这句话,萧衍难得露出笑意, 尉迟复闻言叹道: 萧衍反问道: 萧衍问完,三人不答,但他却是知晓了荀季芜三人的心思。 萧衍叹道: 听到这些,三人越发迷惑,皇帝的意思难道是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三人面面相觑,神色中满是疑惑。 不过到此时,不管他们听不听老皇帝都是要说的。 御书房中,荀季芜三人一脸认真的听着萧衍讲述布局一事,当然并没有那般细枝末节,只有一个笼统的大概。 有些事他们也能猜到,不敢没人打断皇帝的话。 说到最后,荀季芜试探问道: 萧衍笑道: 闻及此,三人才意识到他们一直先入为主的认为大魏如今首尾难顾,所以忘了他们也能出手。 尉迟复道: 萧衍点了点头: 皇帝陛下的布局虽然目前还不够完善,但对于解决时下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只是以会稽王,南海王为首的几名藩王会不会全部入局暂时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