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籁之曲(加更)
“今晚亥正,余家乐馆上演三首新曲?头场无需付钱?” 一名宽袖长衫的修习者盯着一间铺子外墙上念道。 墙上用红纸黑字写着的那行醒目的话,正是刚才他喃喃念出的那句。 他疑惑地微微转头,猛然发现整条街店铺的外墙上都贴满了同样的红纸黑字,好像这行字势必要钻进每一个过路人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修习者想了想,抬头望望天色,见时辰似乎已经差不多了,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修习法术固然重要,但不用花钱的事在翰如湖里可是千载难逢啊,不如去看看?” 他打定主意,迅速穿过这条路,往北市街走去。 才到余家乐馆门口,他就看见外头站满了人,心中忍不住惊叹翰如湖的南北街市里何曾出现过这许多人? 看来不用花钱就是最好的招揽生意之道啊,就是不知道今晚到底会唱些什么曲子? 他挤入人群,侧耳听了一会,一个声音说道: “不用付钱的表演?余家何时变得这般好心了?平日里就算听首不到一盏茶时间的琴曲,都要花上整整五十银石,即便是我,也只能半月听一回。” “王乐士,你可是在观云亭任职的啊,怎的连这么一首琴曲都不能常常听?难道说观云亭如今给的俸禄越来越少了?” “哎这事情说起来就烦人,去年每月还有三金石,今年只得两金石了,当然要能省则省,哪里还有额外来听曲的钱?” “什么!你们每月只有二两金石?我听说文道那边本来是五金石,今年实行了新法规,升到了七金石了……原来就算在观云亭里任职也不好过,我们乐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啊!唉,要是我们翰如湖里也施行新法规就好了……” “小声点!这样的话也能乱说?!难道你不知道沐圣尊和成圣尊最不对付?我们普通修习者,也只能拼尽全力多修出点法术罢了,圣尊们和法规的事,岂是你我能胡乱议论的?” “你说得是,方才是我大意了,那你今年如何提升乐灵?” “提升乐灵?呵,这点子俸禄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敢想花钱提升乐灵呢?再说了,就算有余钱,我也不敢随便花在乐馆里。” “这是为何?” “如今这乐馆也不知怎么了,听一首曲子能提升的乐灵实在有限,银石出去就跟打了水漂一样,有去无回的,还不如买点灵植吃来得有效。” “唉,这叫什么事,我们乐道的老本行都要被其他道派冲没了……” “慎言慎言!” “是是是……” 修习者听了一会,心想原来文道如今已然换了法规,也不知这新法规到底有多厉害,居然能让那些文士们多拿金石。 他默默叹了口气,忍不住感慨要是乐道也能施行这样的法规,大家都有金银石进账,何愁南北街市荒凉得如此,更不会被无需花费的表演吸引得这样了。 说到底还是人穷志短,人穷志短啊……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紧闭的乐馆大门忽然打开,透出一派灯火通明的景致。 “哎呀,这么多盏灯笼啊,余家真舍得花钱!”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一名偶人从门内走出,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今晚的演出还有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排好队,等会将会有偶人领着大家依次入场。” 一句话说完不到十个呼吸,门外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修习者等了一会,总算轮到他入内。只见一名小童装扮的偶人提着一盏暖黄色的灯笼,引着他进了门,向右转入一条狭长的走廊。 走廊上一盏灯笼也无,只能紧紧跟住小童,顺着他灯笼指引的方向往前走。行了片刻,小童带他进入一间乌漆麻黑的房间,摸索着走到一张矮凳上坐下,小童方才退去。 怎么做得这般神秘? 他疑惑地伸头东张西望片刻,发现四周人影憧憧,似乎坐满了人,但房间里并没有点灯,互相之间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一时间,屋子里悄然无声,大家只隐隐约约地望见正前方似乎有一座高台。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前方忽然亮起一盏灯,但只照着高台的正中心,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感谢大家的光临,今晚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观看演出期间,请诸位莫要高声交谈、叫好……” 人群中立即传来一阵大笑。 这世上哪里还有什么曲子值得中途叫好的? “请诸位安静——”那个声音拔高了几分。 大家想起这是一场免费的表演,没花钱不敢充老大,赶紧恢复安静。 低沉的声音继续说道:“观看演出期间,请诸位莫要高声交谈、叫好,若是对表演满意,请于三首曲子演唱完毕之后鼓掌称赞。” 就在这时,一名偶人走到高台的灯光下,两手举到胸前拍了几下,修习者们这才明白原来“鼓掌”是这个意思。 “感谢大家的配合,祝您观赏愉快。” 声音和偶人一同退下,台上的灯光又灭了,众人此刻已经意识到今晚的演出有些不同寻常,大气也不敢出,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暗中的高台。 灯光忽然亮起,高台的正中立着一张铺着红布的小几,上面趴了一只系着深红色丝带的碧绿青虫。 众人出离困惑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 不是说唱歌三首吗?怎么不出人反而来了条虫子? 修习者们虽然疑惑不解但也不敢出声质问,只能目光好奇地盯着青虫。 只见那虫子不紧不慢的抬起头,张嘴唱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一段悠扬的笛声忽然跟进,配合着描绘盛景的曲词,一下一下地在修习者们心中激荡。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众人听得呆了,这次的曲子怎么有这么多词?往常不是一“啊”到底,或者一“哦”了事吗? 他们用力甩甩头,生怕错过一个字。屏气听了一会,又觉得好些字词都摸不准意思,瞬间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竟然跟不上词中深意,默默哀叹自己为何当年不多认识几个字。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们只好模糊地听着,但心里对这首歌却是赞叹连连,又想起刚才“不要高声叫好”的嘱咐,想夸也无从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