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第二步
书迷正在阅读:我白天是屠夫夜里是解师、重生16做神豪、我在末日直播间无限翻车、带着舰娘君临海贼世界、我的金手指怎么有点怪、一天的时空、斗破:大千之主、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斗罗:武魂竟是我自己、修炼之我有熟练度
那天,送走的是禁军和城防的兵符腰牌,回来的,却只剩了腰牌。 萧霆熠解释说这些言官着实难缠,朕心惶恐,还是舅舅的兵符好用,又想舅舅这些日要cao持舅母的家事,就先借兵符一用,待来日安定再行归还。 虽是起了些隐隐不安的心思,也有拾一提醒,说这些日,陛下和朝中的国公,侯、伯,将军等几个略有实权的偶有走动, 但想这人毕竟是他的亲外甥,前几月请旨追封允家,和这次义无反顾的帮着他,他就觉得应该不似拾一想的那般。 而且,当初外甥孤助无援的时候,是他浴血奋战拉其翻身, 两党相争之时,是他和这外甥里应外合将对手一举压垮。 兵变宫倾之时,是他以一己之力辅佐外甥登上皇位,毫无怨言的扶持他至今。 外头出现祸乱之时,是他挺身而出一次次摆平。 底下诸王、权臣有异心,蠢蠢欲动之时,也是他一力压下。 桩桩件件,不论是站在舅舅的身份,还是一代臣子的身份,他都觉得他已经做的很够了,他实在找不出这人有何理由会对他起杀心。 如果说是功高盖主,陛下对他起了忌惮,那更是没道理了。 毕竟这一年来他一直敬重陛下,敬重长姐,便是偶尔有那么个疾言厉色的时候,却也从未有过逾矩。 至少他们不曾碰他逆鳞的时候,他还是会有所控制的。 至于有时候稍稍带了些情绪说出的粗话,外人都知道他性子就是如此,更何况是看着他长大的长姐,他看着长大的外甥。 内里心思滚过一遍遍,他最终还是选择绝对相信陛下。 是了。 他信他。 身在那样的家庭,受过先帝的打压,吃过牢狱之苦,受过灭顶之灾,也看过骨rou相残,他不信血脉相连会让人善良,但他信他。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这种信任,远超于安儿。 所以,在拾一嘀咕说,“侯爷做了这许多,陛下也从未想过要侯爷再上一层”的时候,顾承御当即送了个肃杀眼神过去。 在顾承御眼里,在他请旨追封允家,和如今言哥儿这事,萧霆熠的态度就是给他的最好答复。 他信熠儿始终和他统一战线,始终不会伤害他。 但在拾一看来却是觉得,哪家勤王护驾的功臣不是加官进爵,他顾家倒好。 老侯爷继承家业的时候是侯爷,大姑娘争气一举成了继后,老侯爷做了国丈是侯爷。 到了侯爷,涅槃重生,战功赫赫是侯爷,亲手推了陛下稳坐皇位是侯爷,时至今日还是侯爷。 若说刚登上皇位,帝位不稳不好下封,那一年都过去了,也不见半点风声。 如今可好,连兵符都被骗了去,也不知道侯爷究竟信他什么。 事实证明,这次的拾一并没有想错。 兵符才被收回的第三天,朝中的风向就明显有所转变。 再过几天,素日对他敢怒不敢言的人,开始纷纷上表弹劾。 称其残暴不仁,屠尽林氏一脉,屠尽允家满门,逼死允家独子,私杀宫里御医, 专横霸道,强取豪夺,肆意辱没钳制前绍王妃, 拥兵自重,利用职务之便屡屡私调禁军城防,四处设限,引得京中上下人心惶恐, 任性跋扈,上不敬天子,下不佑子民,城中吟:顾侯所及之处,人人自危, 条条桩桩,细细数来,竟有数十件不止,简直是罄竹难书。 说到激昂愤慨之时,为首之人引领群臣纷纷下跪,一眼看去,下跪之人竟比昔年抢亲而引发的还要多上数人。 就连平日最是敬怕他的,巴结他的,也有不少参与其中。 不过这种场面,顾承御也不是第一次经历,所以也没什么好慌怕退缩的,更不会因这么点小儿科而自乱阵脚。 众人却像是早有准备,趁他辩解之前,再放出一杀手锏。 “带人证——” 传唤声一落,就见殿门外来了对夫妇。 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颤颤巍巍的相互搀扶着,佝偻惊怕着,走在庄恕又华贵的红毯之上,受着文武百官的注视,显得突兀又滑稽。 听着颤栗近前的脚步声,拾一也回头看了眼。 只是此时的殿门正好对着初阳,来者逆着光,他眯了眼也有些看不清那俩人的脸。 再等他们缓缓走近前,定睛一看,赫然是孔嬷嬷的那对儿子儿媳。 来意可想而知,控告的是顾承御。 杀人灭口,血染满手。 巍然灿灿龙座之下,那对夫妇声泪俱下,声声怒称家母一月前去荆州偶遇了顾家人,并由拾一亲自带回了上京城。 却也不知道得了些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当天傍晚见过侯爷后,孔嬷嬷连同娃娃莫名失踪。 直到这一两日才知,竟已不幸遇害。 暴尸露骨,就那样泡在乱山岗的烂泥里头,等他们找到的时候,骨rou已近脱落。 可怜了他不足半岁的娃娃,尸身已被蚂蝗吃掉了大半,若非那根红绳铜钱,他们做父母亲的甚至都不敢认。 家父一见这等场面,更是当场心梗吐血而亡。 又哭又怒的控诉完,这对夫妻呈上物证。 翻开一看,赫然是他顾家腰牌。 而牌身右下角,刻的正是他拾一的名字。 拾一是何身份,听命于谁,众人心知肚明。 拾一也立马反应过来,这所谓的正义谏言,极其巧合的指证,上回的“借舅舅兵符一用”,甚至是给言哥儿的风光大葬,当初轻而易举给允家上下的追封,一次次的奉承抬举,从来都只是给他主子下的套。 所谓的兔死狗烹,也从来就不是传闻。 高座那人就是要侯爷一次次任性恣睢引得众怒,要他名声尽失。 又同时压制着众人敢怒不敢言,慢慢积累着怒怨,只等一个恰当时机,一举翻身。 昔年先帝予顾家上下的“鞭策”如是,如今,这所谓的外甥予侯爷的亦如是。 此行,古人称其为,捧杀。 “允家林家上下,是我一手屠尽。 允泽言,是死于我手。 孔嬷嬷祖孙,是我一力追杀。 桩桩件件,皆是我一人所为,与侯爷无关。” 那天,在一片咄咄相逼的僵局中,看似退无可退的情况下,拾一站出担了所有罪,也极力为其主子脱去所有恶。 但众人皆是混迹朝堂多年的老狐狸,又岂是好糊弄的,何况众人皆知顾侯为人如何,如今既已扯破脸面,又岂会轻易放过他。 当即又搬出更大更有力的罪证,条条桩桩,皆是冲着他顾承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