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驴得水》!不幸总是落在贫苦人家!
“任愫夕?” 舞台上,出现了好几位演员。 大部分,傅歌都很陌生。 但那位瘦瘦的女生,傅歌确实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位,赫然便是女演员任愫夕啊! 傅歌目光又看向了舞台上搭建出来的那些场景。 教室、桌椅、黑板…… “啊!” 傅歌恍然大悟。 脑海里浮现出了一部话剧的名字—— “《驴得水》!” “咦?” 陈导明听到了傅歌的声音,诧异的转过头来看向他: “你竟然猜出名字了?你看过了?” 陈导明为了让傅歌和郭晶飞等人在看这出话剧后有足够的惊艳,所以特意没把相关消息告诉他们,票也一直没给他们,由自己带他们进来,还特意避开了剧场内有宣传海报的地方。 甚至,连剧场专门给观众们在开场前观看的宣传小册子,都没要,没给他们看。 却没想到,傅歌还是知道了这部话剧的名字。 所以他不由有些滴咕,傅歌不会是看过这场戏吧? “没有没有。” 傅歌摇摇头, 虽然他看过改编版的电影,但他的确是没看过这部话剧…… “我是认识这个演员,对她很有耳闻。也听朋友说起过这部话剧是由她主演,所以才猜出了这部话剧的名字。” 傅歌朝任愫夕的位置指了指。 “奥!” 陈导明恍然大悟。 如果傅歌对话剧感兴趣的话,《驴得水》这一出最近很火的作品,的确会很容易就传到他的耳中。 “看来,他不是为了投我所好才装作喜欢话剧的,上次谈论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有关话剧的独特见解,现在这件事也证明他的确很关注话剧界……” 陈导明心里,对傅歌的信任更上了一个程度。 “你呢?” 陈导明转头,对郭晶飞问了一下。 郭晶飞嘿嘿一笑,指着舞台上的各位演员,挨个说道: “任愫夕、郑雷、田磊……” “……行了行了,别说了,知道你认识的多。” 陈导明没好气的转过头来,忘记郭晶飞原本是话剧专业从业者,甚至拿过话剧界的大奖,对话剧演员那还不是如数家珍…… “晶飞应该是对这部话剧有一些了解了,等会正式开演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特别惊艳。所以……” 陈导明心中主意已定。 他这次,除了自己欣赏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他玩心大起,想要看到同行者被自己喜欢的剧震惊到,想看到他们在看到精彩部分时那副拍手叫好、童孔地震、甚至当场起立的震惊场面。 对于这种心理,许多人都能体会到。 比如许多人,就喜欢看那种“老外第一次吃到老干妈,当场跪了,连呼太好吃了”类型的视频,就是为了满足一种与有荣焉的小优越感。 现在,陈导明就是这种心思。 郭晶飞在他心里,是不可能为他提供这种情感满足了,所以他便将郭晶飞排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在了傅歌身上。 至于刘艺菲…… 来之前,刘艺菲那副对话剧不太感冒的模样,早就被陈导明尽收眼底,所以他对刘艺菲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 “要开始了,好好欣赏吧!” 即将开始时,他特意带着笑容,对傅歌嘱咐了一句。 “恩恩!” 傅歌一边点着头一边认真坐直了身子、神色认真的模样,让陈导明很满意。 更让他满意的是,傅歌还对刘艺菲说道: “这场戏肯定好看,绝对会打破你对话剧的刻板印象。” 幼呵,还推广话剧? 陈导明更满意了。 你喜欢话剧,那我们就是朋友了。 而你不但喜欢,还刻意把它推广介绍给更多朋友…… 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了! …… 在傅歌的极力推荐下, 以及现场这么多知名人物到场的加持下, 刘艺菲真的对这场话剧有兴趣了。 她坐在傅歌身旁的位置,一边握着傅歌的手,一边睁圆了澄澈的眼眸,认真的望着舞台上的表演。 本来,她一直以为话剧是很尴尬的。 毕竟,在舞台上,在那些一看就非常假的场景上说台词、过剧情,怎么都有一股nongnong的尴尬气息。 但现在,她身临其境,坐在距离舞台最好的位置上时,却有了一股全新的体验。 演员们全身心投入的表演,不但不让人觉得浮夸,反而让人觉得他们情绪饱满,非常有感染力,情不自禁的就被吸引到了剧情中,被故事中的人物所牵引,眼睛眨都不眨的欣赏着情节的发展。 而《驴得水》的剧情,自是不必说,不论是故事内容的跌宕起伏,还是题材设定的新颖,又或者是内涵意义的深度探讨,都比一般电视剧高几十个档次。 这让刘艺菲当场就被吸引进去了! 《驴得水》的故事,是这样的: 民国时期,有一个非常缺水的小山村,由孙校长带着一女二男三个老师建了所学校。教师们为了冒领薪水,将为学校运水的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在花名册上它的身份是“英语老师驴得水”。当教育部特派员到访检查的时候,学校决定让一个铁匠临时冒充‘驴得水’这位老师。结果,特派员来后,发生了一个让人万万没想到的转折:铁匠冒充的“驴得水老师”不但蒙混过关了,而且还得到了特派员的欣赏…… 这种故事, 不可谓不精彩。 脑洞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谁说话剧是老旧落后的古董? 就这么一个故事,别说电视剧电影,就连那些以“脑洞打开”“天马行空”的网剧,也不一定能比得过它创意的新颖。 所以,刘艺菲看的那叫一个认真投入。 而在她旁边…… 傅歌也看的津津有味! 虽然傅歌看过电影版,但话剧版他没看过啊。 话剧的那种现场演技爆发力、情绪感染力、临场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都高的离谱,所以能登场的全是演技一顶一的实力派,表演起来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而且,并不是知道剧情的大概发展路线,就没有惊艳的反应了。 比如《地雷战》这种老电影,许多人都看过几十上百遍了,剧情倒背如流,但是看到鬼子即将不小心踩到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地雷的时候,现场观众们还是会哄堂大笑、掌声如雷,气氛欢快的离谱。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所以,傅歌此时也是这样。 对于一些即将上演的精彩部分、高潮情节,普通观众还不明所以呢,而他就已经进入情绪,提前开始期待了,提前开始屏气凝神起来,就等着迎来他期待无比的爆发。 等剧情爆点真在眼前上演的时候,他自然会有种如愿以偿的舒爽感。 所以, 他这副“全身心情绪投入式”的观看,落在陈导明眼中,更是让陈导明连连点头,心里对他赞不绝口。 在铺垫期,就开始屏气凝神了; 剧情点爆发的时候,他不但当场畅快起来,甚至还眼睛发亮、红光满面…… “这是个行家啊!” 陈导明给了傅歌一个很高的评价。 对他的印象便也进一步提升了。 …… 终于,在如雷的掌声中,这场话剧《驴得水》成功落下帷幕。 从现场每一个观众兴奋又满足的表情便能看出来,这场演出是真的有水平。 不但陈导明这种资深爱好者沉浸其中, 就连刘艺菲这个最近几年对话剧完全没有任何了解的人,也是看的津津有味,一直到演员们登台谢幕了,她还沉浸在对故事的回味中。 更别说因为电影版而对这原版话剧充满期待的傅歌,此时也是赞叹不已的连连点头。 “走,我们回去吧。” 陈导明招呼着他们,从专门的通道朝外走去。 “嗯?” 郭晶飞疑惑不已,看了看舞台上的任愫夕他们,又看了看陈导明,有些滴咕: “不去后台吗?” 一般来说,看话剧或者看京剧、歌舞剧之类的现场舞台剧,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谢幕后去后台,和刚刚在台上有过精彩表演的人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以陈导明的身份和地位,去后台见一下自己欣赏的演员,绝对是轻而易举的。 但他竟然不打算这么干? “不用见。” 陈导明摇摇头,笑着说道: “就像钱钟书钱老说的那样,喜欢鸡蛋,为什么非要认识下这个蛋的母鸡呢?单纯的喜欢作品、享受刚刚的表演就足够了,没必要去认识演员。” 竟然是这样! 郭晶飞和刘艺菲等人恍然大悟。 看来,陈导明对话剧真的是爱的非常纯粹。 此时, 他们已经来到剧场外面了。 傅歌一直没说话,只有他们三个在谈着刚刚的表演。 有时候谈剧情,有时候谈演员们的发挥,还时不时的聊一下现场观众们的反应。 “小傅,你怎么不说话?” 这时,陈导明将目光放在了傅歌身上。 傅歌在观看《驴得水》话剧时的现场反应,让他非常满意,刚刚聊起《驴得水》的时候,他一直想听傅歌发表看法,却没想到傅歌一直保持沉默。 “我还在想这个故事。” 傅歌开口说道: “话剧的表现形式,很有感染力,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个故事的内涵。但,我觉得,这么优秀的故事,看到的人太少了,一场话剧最多也就几百人,广大观众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这太可惜了。” “所以。” 傅歌感慨道: “我在想,如果这个故事能改编成电影就好了,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你想拍电影?” 陈导明讶然的看向傅歌。 这个故事,的确是能改编成电影。 但有点吃力不讨好。 因为这种电影,偏文艺,不但拍摄的难度和要求远高于商业片,而且也赚不到什么票房,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叫好不叫座,甚至连叫好都没有,被许多人诟病没拍好。 傅歌真想这么做吗? 如果他真拍了,甚至还让这个故事的名气起来了,那绝对会让许多人对话剧产生兴趣,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这也算是对话剧做了一个很好的推广宣传! 所以, 如果傅歌真要拍的话,陈导明觉得,自己也可以掺和进去,稍微做一点什么。 “我目前是有拍电影的想法。” 迎着陈导明的目光,傅歌点了点头。 不过,他的话,却是让陈导明完全没预料到。 因为…… “只不过,并不是拍今天刚看的这个《驴得水》,而是另一个故事。” 哦? 陈导明再次惊讶。 本来,他以为傅歌是看了这场话剧后临时起意,产生了拍电影的想法。 但听他现在话的意思是,他早就有了拍电影的念头,甚至连题材故事都已经确定好了。 “方便的话,把故事说来听听?” 他倒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故事,竟然力压如此富有戏剧性的《驴得水》,在傅歌心中占据了第一想拍的位置。 “老大竟然要搞电影?” 郭晶飞也是愣了愣,吃惊不已的看着傅歌。 他还以为按照《庆余年》的大好局势,傅歌要在新的一年里乘胜追击,在继续在网剧领域火爆的同时,大肆进军电视台,争取在网剧和电视剧这两个领域里称雄。 结果,他不声不响,要直接尝试电影了? “对啊老大,什么故事,说来听听!”他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傅歌。 能让傅歌心心念念的故事,肯定不是凡物! “是一个普通男人的故事。” 在陈导明和郭晶飞的注视下,傅歌开口,讲述出了故事内容: “男主角是工厂里的工人,为了赚钱养家工作时很卖命,但生活仍然不富裕。为了补贴家用,他老婆也要打工赚钱。夫妻俩虽然忙碌又辛苦,贫贱夫妻百事哀,时常为了钱而吵架,但因为他们有个可爱又懂事的儿子,所以生活也算幸福,有奔头,有希望。” 傅歌静静的讲述,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力求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的将故事呈现出来。 但,一听到这个故事背景,陈导明和郭晶飞已经心里一咯噔,感觉有些不妙了。 一团乱麻的家庭、有着唯一的希望和奔头…… 接下来,不会是这个年幼的儿子要出事吧? 难道就连这贫苦人家最后的希望,也要遭遇不幸? 能不能别这样,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果然,下一刻,就听傅歌继续讲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