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挽天倾在线阅读 - 第五百零四章 等他克承大统,贾家鸡犬不留!

第五百零四章 等他克承大统,贾家鸡犬不留!

    ,红楼之挽天倾

    北静王府

    已是午后时分,北静王妃甄雪刚刚午睡小憩而起,慵懒地靠在梳妆台前的黄花梨木制椅子上,由身后两个丫鬟梳着秀发,铜镜中倒映着一张月眉星眼、香肌玉肤的丽人容颜。

    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口……

    不远处,甄雪女儿水歆,坐在罗汉床上,正与小丫鬟翻着花绳,小姑娘脸蛋儿粉嘟嘟的,只是翻了一会儿花绳,就撅起嘴,一副宝宝不开心的模样。

    甄妃在补了睡后妆容,迈着款款步子,转身向自家女儿走去,眉眼笑意盈盈,抱起水歆。

    水歆糯声道:

    小姑娘年岁虽小,但说着的话,虽然孩子气十足,却已有几分早慧迹象。

    甄妃梨涡浅笑道:

    虽然没有兄妹在一起玩闹,但府中还有小丫鬟陪着。

    水歆笑道:

    童言无忌,觉得贾家一众姊妹多,热闹一些,这时就说出来。

    甄妃面上笑容一滞,擦了擦手中手帕。

    她入门三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再无所出,更不用说儿子了,为着此事,没少被婆婆阴阳怪气,甚至已张罗着为王爷纳侧妃。

    她倒不怎么想拦阻,但王爷自己不许,这反而让婆婆以为是她魅惑王爷,阻碍水家后嗣绵延。

    其实,王爷在府中临幸姬妾,也未见有所出,也不知身子出了什么差池。

    事实上,北静王少年时,原有变童之好,后又喜服五石散,经太医诊断,此身再难有所出,此事北静王自是心知肚明,但北静太妃与北静王妃甄雪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正在母女说话时,忽而,一个嬷嬷进得厢房,惊喜道:

    甄妃心头微动,不由唤道:

    说着,就领着丫鬟、嬷嬷,向着后院花厅而去。

    彼时,楚王妃甄睛在一众嬷嬷、丫鬟的簇拥下,已由北静王府的内宅管事嬷嬷迎进厅中,端起茶蛊,甲品香茗,柳眉之下,清眸冷幽玉容覆霜。

    甄雪在一众丫鬟的相陪下,进得厅中,连忙上前问道:

    甄晴放下茶蛊,清丽容颜上现出一丝笑意,道:

    姐妹二人寒暄间,甄雪将甄晴邀至轩室,姐妹二人在炕几两边儿落座,丫鬟端上时令水果。

    甄雪拿起一個橙子,用匕首切着一块块儿,裙裳挽袖,现出凝霜皓腕,洁白如玉,恍若莲藕。

    甄睛笑了笑,好奇问道:

    甄雪切开橙子成小瓣,递将过去,面上神色就有几分不自然。

    甄晴接过橘瓣,轻轻放在嘴里咀嚼着,浆果汁液在玫红唇瓣上浸润而出,愈显得莹润剔透。

    甄雪也拿起橙子,轻轻柔柔道:

    甄晴哂笑一声,拿起手帕擦了擦嘴,幽幽道:"上次他还说王爷,竟为皇后宫中妹颜丽色所动,不过是故技重施的托词而已,亏meimei竟然还信了。」

    甄雪秀眉攀了攀,明眸诧异,道:

    甄晴声音清泠,几如山泉激石。

    甄雪凝了凝眉,玉容微动,对甄睛之言在心头思量着。

    甄晴凝眸说着,似有愤然。」

    甄雪幽幽叹了一口气,道:

    甄睛说着,然后笑了笑,问道:

    这时,甄雪女儿水歆在嬷嬷的换扶下,进得轩室,朝着甄晴唤了一声。

    甄睛看向水歆,笑意繁盛,说话间,抱至怀中嬉闹,小丫头咯咯娇笑着,扎着羊角辩子的脑袋埋在甄雪前襟中。

    甄晴抱着水歆亲昵玩闹了一会儿,揉了揉小丫头的头发,对甄雪笑道:

    甄雪笑意盈盈,问道:

    甄晴过门楚王府几年,膝下育有一子,现已四岁,名唤陈淳。

    甄晴笑了笑,拉过水歆的手,笑道:

    甄雪梨涡浅笑,并未顺势应着。

    甄睛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是道:

    甄雪见状,摆了摆手,示意嬷嬷抱着女儿下去。

    甄晴压低了声音道。

    甄雪秀眉蹙了蹙,低声道:

    分明有些不想听,但又不得不听。

    甄睛盯着自家meimei玉容蒙霜,嗔怒说着,旋即又展颜笑道:

    有时候她在想,如果当初她和meimei换换,她嫁给北静王,而meimei嫁给楚王,许她就没有这番劳心劳力,哪怕过了门,还要帮着家族绵延后计。

    只是,以meimei的恬然心性,想来也辅佐不了楚王。

    甄睛念及此处,心绪未免没有复杂。

    太上皇在位时好大喜功,曾六次南巡,甄家作为金陵体仁院总裁管领江南三大织造局,接驾的重任自然落在头上。

    前后一共接驾四次,为了体面风光,自就留下不少亏空来。

    正如《红楼梦》原著所载,独甄家接驾四次,却是拿着皇帝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

    至于扬州盐商,也曾捐输过不少银两,而彼等与甄家在生意上多有往来,甚至扬州运司藩库结余的银子,每年都要定例借送给甄家。

    这就是,江南盐务的水深不见底之缘故,哪怕是崇平帝都在据量、权衡。

    甄睛拉过甄雪的胳膊,低声道:

    其实这话说的对也不对,江南甄家虽有不少银子花在上皇南巡上但也不少往自己兜里捞银子。

    甄家与上皇,犹之乎赖家与贾家。

    甄雪凝了凝秀眉,柔声道。

    甄晴道:「meimei,我是这般想的,能否让妹夫,给江北大营的裕四叔写封信。

    甄雪心头一惊,皱眉道:

    甄睛笑了笑,道:

    因为陈汉是从南伐北,在开国初期曾在金陵定都过一些年头,是为南京,南京除有守备成卫,另有两支大军屯驻江南、江北两大营。

    江北大营屯驻扬州,大约有三万兵马,江南大营则屯驻在南京孝陵卫,有六万兵马。

    但如今陈汉兵制败坏、腐朽,江淮之地的两营兵,能有多少实额,其实也难说。

    江北大营的统兵将领,正是北静王族叔水裕,其人官居检校江北大营节度使,这也是北静王身为四王八公之一的底蕴,诸省亲旧部将。

    至于江南大营,并无节度使,军权军令更为复杂,除受两江总督以及南京户部支取钱粮、饷银外,将校人事则归南京兵部和神京五军都督府共辖。

    甄雪面色微变,凝眸问道。

    楚王妃甄晴笑了笑,抚了抚自家meimei的手,柔声道:

    甄雪闻听此言,心头有些不落定,低声道:

    心底幽幽一叹,家中落下这般大的亏空,迟早要被清查,这池浑水,王爷如何好趟?

    但甄家如有事,她这个北静王妃也做不安生,还有王爷原和楚王原有一些往来。

    甄晴点了点头,应允下来,旋即又道:

    此刻,楚王就已去了大明宫,打算自请督造皇陵。

    甄雪凝了凝眉,讶异道:

    甄晴低声道。

    甄雪凝了凝眸,低声道。

    甄睛笑了笑道:

    说句不好听话,如果崇平帝驾崩,不留遗诏,那齐王许就因郡王爵位,并无克承大统的资格。

    甄雪面上现出思索,轻声道:

    甄睛冷笑一声,旋即低声说道:

    甄雪柔声道:

    甄晴点了点头,道:

    甄雪柔声说道。

    虽不想牵涉到自家王爷,但听着自家jiejie说着这些是非,也有几分意思。

    甄晴柳眉倒竖,冷声说着,只是说到最后,有些顾忌,顿住不言。

    当初,还在潜邸之中的崇平帝,纳的雍王妃,流过两次产,后来郁郁而终,至此雍王一直未有正妃。

    因为齐王生母地位低微,只是夫人位格,又去世的早,就成了庶子

    至于楚王,生母虽是侧妃,但也去得早。

    崇平帝将后来居上的宋皇后扶正,换句话说,魏王和梁王原也是庶出。

    相当于一开始诸子都是庶出,结果就因魏梁二王子凭母贵,突然成了嫡子,自然诸子心有不甘,而崇平帝又对嗣子储君悬而不立,这就愈发给了人念想。

    而就在姐妹二人议事时,重华宫中也上演着爷慈孙孝,其乐融融。

    齐王陈澄已在体和殿中,围拢着上皇隆治帝病榻跟前儿,面带关切道:

    太上皇坐在床榻上,打量着齐郡王,低声道

    不远处的冯太后,看了一眼自家大孙子,不知葫芦里又在卖着什么药。

    宋皇后同样警了一眼陈澄那张胖乎乎的脸盘儿,

    暗道,就一天没吃饭,还能饿瘦?

    陈澄叹了一口气,愁闷道:

    说着,觑见太上皇的脸色似有不虞,连忙改口说道:

    太上皇叹道:

    陈澄也顺势道明来意,道:

    他来此,自然是要拿下这监修皇陵的差事。

    自古以来,监修皇陵,一旦竣工就是大功一件,如他有了这一桩大功劳,将亲王爵位重新挣回来,轻而易举。

    念及削爵一事,陈澄不由想起那贾班来,心头戾气丛生,等他克承大统,贾家鸡犬不留!

    太上皇人老成精,自然看出孙子提起皇陵监造一事的打算,感慨道:

    陈澄低声道。

    这话自然是排除某些中途插手抢差事的魏、楚二王。

    魏王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楚王没他年长,办事也不妥当。

    宋皇后在一旁听着齐王所言,凤眸眯了眯,警了一眼陈澄,心头涌起不悦。

    她原是想等一会儿,趁机提出让然儿监修皇陵,但不想这老大,竟抢了先。

    他说这怎么眼巴巴地过来,原来是早有图谋,无利不早!

    如果来日百官请立储君,监修皇陵,孝德纯良,立为太子的理由就十分充足。

    太上皇笑道:

    陈澄闻言,心头大喜,保证道:

    另外一边儿,大明宫,内书房

    崇平帝狐疑地看了楚王一眼,问道:「你要监修皇陵?

    楚王说道:

    说着,抬起头,在崇平帝望去,果见瞳孔中有着血丝密布。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你素来严肃,谨细,由你监修皇陵,倒无不可。

    楚王在下方听着,心头一喜,但面上不现分毫,说道:

    崇平帝却一句话,又将楚王的心揪起,沉声道:

    楚王道:

    如说年岁浅,历得事少,那贾子钰年岁还没他大,还不是领着三处衙门。

    再说年纪大的忠顺王叔,现在被废为庶人了。

    崇平帝面色顿了顿,权衡着什么,道:

    楚王闻言,心头虽为没有干脆利落的答应感到失望,但也不好再说其他,拱手道:

    待楚王离去,崇平帝脸上现出思索,半响后,忽而问着一旁的戴权,道:

    戴权低声回道。

    崇平帝点了点头,又是沉默思索。

    内务府职事繁多,统辖皇庄产业,事关内帮进项,不好让外人管领,

    掌府事者,首先得与皇家有亲,便利办内宫诸事,另外也不能为藩王,否则容易培植党羽势力,想了半天,如是交给晋阳,倒是挺合适。

    只是她一介女流之辈,做起事来,终究不大方便。

    心头搜寻着合适人选协助。

    思量了下,对着戴权道:

    戴权应了一声,然后出了大明宫,去请宋皇后。

    不多一会儿,宋皇后进入殿中,朝着条案后的崇平帝行了一礼,笑道:

    崇平帝道:

    此言一出,宋皇后心头微讶,笑道:

    崇平帝问道。

    这是问着宋皇后之弟宋環,现在鸿胪寺做着典客的六品小官儿。

    宋皇后柔声说着,好奇问道。

    崇平帝道:

    宋皇后闻言,芳心又惊又喜,但面色却现出迟疑,叹道:

    崇平帝道:

    他其实也知皇后心头有一些念头,只是纵为天子,也不能任性妄为。

    宋皇后凝了凝秀眉,玉容微动,低声问道:

    崇平帝道。

    宋皇后惊讶道:

    心头思忖着会稽司,掌钱粮度支,的确是个好差事,只是内务府的府事,究竟是谁掌着。

    崇平帝笑了笑,说道:

    这番话一出,基本是要让晋阳长公主掌内务府事,只是还派了宋皇后的弟弟去掌管钱粮度支。

    宋皇后闻言,心头微喜,道:

    先进内务府,等以后再协掌府事,那时然儿……也能有所臂助。

    崇平帝转而又看向戴权,道:

    戴权拱手应命,然后去吩附内监去传口谕。

    看《红楼之挽天倾》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林悦南兮的《红楼之挽天倾》,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五百零四章等他克承大统,贾家鸡犬不留!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