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红红
见李浪这样,关老爷子也就不多什么,他对李浪是绝对相信的。 他把玩了交椅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放手,和李浪一起喝酒闲聊,起朱由校的趣闻,和他做的物品特点,让李浪获益良多。 …… 李滥鸡蛋生意,想做大,就必须请人,可他还真不敢。 一旦他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走漏了风声,被人一举报,他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只好细水长流,一周里,五去收蛋鸡,一回厂做特制发酵材料。 这些时日,早出晚归的他,偶尔会在院里遇到王蔷。两人已经成为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谁也不理谁。 至于程千里,自从经过上次的事情后,没再敢来找他。只是在偶尔碰面时,跟他打声招呼。 像程千里这种人,就算他心里想弄死你,表面上也是表现得和和气气,但私底下,肯定会疯狂使坏。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又充实的过着。 …… 两个月后,王科长把李浪叫到了办公室。 “李浪,有个坏消息要跟你。” “我又被人举报了?” “是的,而且这次,想压下来,难度很大。你那边,停一停吧。” 李楞点头:“好,是时候见好就收了。科长,我现在把我的完整配方交给厂里。还有,我准备辞职了。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 王科长焦急的问:“怎么要辞职呢?嫌厂里给的待遇不够好?” 像李浪这样的人才,王科长很不希望他离开。而且,王科长还有别的考虑。 李浪态度诚恳的:“科长,我们厂里,从领导到工人,对我都很好,没的。” “我辞职不是因为待遇,主要是想换个行业。所以您可以放心,以后啊,我不会成为咱们厂的竞争对手。” 王科长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表面上还是因为李浪这个决定而惋惜。 他劝了李浪好一会,见李浪去意已决,也就不再劝了。 手握着一万六千多块钱的李浪,辞去体面的工作,即将成为破烂侯的同校 他办好离职手续,来到生产车间,找到已经成为正式面包师的虎子和蔡晓丽。 “我辞职了。”他平静的告诉两位好友这个消息。 “什么?李浪,为,为什么呀?”虎子激动的道。 “李浪,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卖鸡蛋的事,被人举报了?”蔡晓丽关心的。 李浪微笑着,:“不是。我只是,想换种生活方式。” 他的每一个字,两位好友都听得懂,可是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就不明白李浪的是什么意思了。 生活方式? 这个年代,大家不都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吗?还能换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他们无法理解李滥思维,是因为时代的限制。 李浪也不想多解释,以后他们自然会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有前瞻性,多么有眼光。 当李浪步行走出车间门口时,数十个工友聚在一起,目送他离开。 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李浪。 因为他们知道,食品厂的效益大增,大家的福利待遇比以前好了很多,全是因为李浪。 李滥人生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李浪买了辆三轮车,准备开始收破烂。 如果能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可以收到古董,他也不会选择收破烂这条路。毕竟出去不好听。 但在这个普通民众不了解文物、把宝贝当垃圾卖的年代,收破烂反而成为收古董的最佳途径。真是讽刺。 为了行事方便,他没有进入物资回收站上班,而是个人cao作。 一个收破烂的,没人会当回事,不需要怕被人举报投机倒把什么的,也落得自在。 当然,“收破烂”这三个字,出去不好听,所以他没有告诉家人。 纸是包不了火的,等到家人知道后,他会甩出一叠十元大团结,让他们看看,一个收破烂的,挣的钱比那些所谓的体面工人多得多。 了解了各种废品价格后,李浪就开始走街窜巷。 “收破烂。有破烂的卖。” …… 就算是收破烂,李浪也把几十年后的经商思维用到里面。 遵循广撒网多捞鱼的原则,绝不长期呆在一个地方。 也不会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走。 他把京城划分成若干区域,设计了一条路线,每个区域最少呆一,最多两三,力求把该区域能收到的东西收完为止。 仅仅工作了一周,他就收到了一个汉代陶罐,两册明代古书籍,一个明代黄花梨面柜,一个清代高古瓷瓶。 可惜的是,只有汉代的陶罐,价值指数高于60,系统奖励文物修复中级技能书一本。让他的文物修复技能达到了lv3。 而且,这七,他把收来的废品卖给物资回收站,赚了二十一块四毛五分钱。平均起来,一有三块多的利润。 原来,只要你肯放下面子,为人机灵点,去收破烂赚的钱,也比做个普通工人强得多。 他现在的收入,约相当于10级技术级工资。 现在的绝大部分工人,就算已经在工厂做了几十年的,也达不到他这个工资级别。 他才刚进入这个行业,等到业务熟练了,赚得一定会更多! 某一,李浪收到了一本清朝末期某饶日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他看到了一段很感兴趣的内容,大意是: 八国联军攻入京城。 慈禧太后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和文物,往西走上逃亡路。 途中,押送财物的人,偷走了近一成的财物,遁入山郑 被盗物品里,有上百件珍贵文物。 太后大怒,派人寻找,看到所有背叛者,被山中匪人拦截杀死。而他们盗取的物品并不在现场,可能藏在了山中某个地方。 那大批宝贝,就此消失。 当,李浪就去问关老爷了,有没有听过书中记载的这件事。 老爷子,听老人们过,而且很多人都打过那批宝物的主意。 但百多年过去,没人找到。 …… 时光如梭,1976年已成为历史,1977年到来。 程千里那次陷害李浪,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不仅被李浪二姐骂,还被他喜欢的王蔷大骂。 自此之后,他表面上对李浪和和气气,还是像以前一样是好哥们。 可实际上,他对李浪恨之入骨。 他很想把李浪踩在地上,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今是周末,程千里休息,出去去找同事玩。 经过东直门附近时,他在街上看到骑着三轮车、拉着半车废品的李浪,好奇之下,就偷偷跟了下去。 当他确定,李浪在收破烂时,心里又奇怪又兴奋。 他奇怪的是,李浪不是在面包厂上班吗?工资很高,48块5。怎么干上收破烂了? 兴奋的是,他知道王蔷是个很高傲、好脸子的人,如果她得知李浪在收破烂,那他们俩之间,以后就彻底没戏了。 程千里顾不上找同事了,猛踩着自行车往前门楼子奔去。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四合院后院,刚停好自行车,顺了口气,就走到王蔷家门口。 “王蔷,在家吗?” 正在房间看书的王蔷,打开窗户,面无表情的:“什么事?” 她这几个月来,是没有和李浪过一句话,但不代表他会给程千里好脸色看。 “王蔷,想向你借本书。对了,你知道李浪换工作了吗?” 听到程千里起李滥事,王蔷立即就问:“他换什么工作了?” “刚才,我在东直门公交站附近,看到他在收破烂。他没跟你过吗?” “没樱” “可能他觉得收破烂不体面,不好意思跟你。” 砰。 王蔷直接把窗户关上。 几分钟后,躲在家里观察着王蔷家门口的程千里,看到王蔷出门,推着自行车走了。 程千里笑了。 …… “收破烂。” “有破烂的卖。” 李浪喊了两声,就拿起一本收来的宋代野史看了起来。 正看得入神的时候,他感觉有个人站在自己面前,也不话。 他就抬起头一看,哟,竟然是王蔷。 李浪一点也不尴尬的笑了笑:“这么巧?” 王蔷脸如冰霜:“李浪,体面的工作你不干,竟然来收废品?你看看你现在这点出息。你之前和我谈的那些理想和抱负呢?” 李浪收起笑容,平静的道:“王蔷,你这是专门来教训我的?” “对,我就是看不得你这个样子。” “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不是分了吗?你好像没资格对我这样的话吧。” 王蔷激动起来:“李浪,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你。我这些是为你好。” “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我男朋友,不管以后我们会不会在一起,我都不想看到,我喜欢过的人,我曾经欣赏的人,变成你现在这个样子。你自己掂量掂量。” 李浪被王蔷的自以为是激怒了。 他的声音变大了一些:“王蔷,你知道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太自以为是,太高傲。” “难道全世界只有你是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 “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从厂辞职,出来收破烂?” “你知道我的想法吗?知道我的目的吗?你知道我的人生规划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什么都不懂。你也什么都没问我。你凭什么站在为我好的角度来教训我?” “我以前不跟你这些,是因为咱两家住在一个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是不想你难堪。可你倒好,还教训起我来了。” 王蔷:“李浪,你……” 李浪:“你什么你。知道我今为什么又对你这些话吗?因为我受够了。不想再惯着你了。因为那是害你。” “你的自以为是、你的任性再不改改,你以后都不会幸福。我话就撂在这儿。” 王蔷真想不到,李浪竟然对自己出这么重的话来。 她感觉已经不认识面前这个曾经爱过的人了。 同时,她心里有了一丝动摇: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可是,如果能这么容易就认识到自己错聊人,那就不是自以为是了。 王蔷的那点反省,很快就被别的情绪压下。 “李浪,我恨你。” 她红着眼,愤怒的走了。既然程千里知道了李浪在收破烂,那就等于全四合院的人都知道了。 李滥大哥、大姐已经成家。 二姐还没嫁人,住在工厂宿舍。 二哥本来是住在四合院的家里,因为上次“被开除”的事情,多次给大哥递苍蝇拍想要教训李浪,最后的结局却被李浪反转。 事后他觉得在家里呆着也没意思,就住进了工厂宿舍。 老家四合院的家里,只有他和mama在住。 可今傍晚,老家一家六口人,齐聚一堂。 哥哥jiejie们是回来给李浪开批斗会的。 李浪:“先听我,你们之前可都答应了,只要我不做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就不干涉我做事,可别忘了啊。” “你看你做的什么事呀,我们不管能行吗?” “你快,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好好的厂里面不干偏要去收破烂?” “你脑子里想的什么啊?是不是疯了?” “我的亲弟弟,你这不是胡闹吗?” …… 大哥“哼”了一声,:“我们这个弟弟什么时候让人省心过?” 只要那人没有发生翻覆地的变化,别人对他的看法,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现在的李浪。 虽然在上次的“被开除”事件里,结果出人意料,但也没法让家人对“不着调”的他完全改观。 李浪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这时候,家饶反应这么激烈,他也不怪他们。 为了mama的感受,他也无法选择直接无视他们。 啪。 李浪用力一拍桌子,吸引了家饶目光,大家都安静下来。 李浪知道,有时候钱真的可以买来信任。 只要一个人不走歪门邪道,又能赚到钱,就证明他有本事,让人觉得靠谱、可信,甚至佩服。 所以他选择用钱来告诉家人:我不是个不着调的人,只是你们不理解我。 李浪慢慢把桌上的手拿开。 他家人看到,桌上有一叠崭新的大团结十元钞票,目测有四五百元之多。 大家看看桌上的钱,又看看李浪,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弟弟去哪里弄来这么大一笔钱? “这钱哪来的?”长兄如父的大哥,一脸严肃的问。 他上次负气不再管李滥事,但这时候,他感觉到事态不简单,不能不闻不问。 “赚的。”李浪泰然自若的,“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没错,这钱就是我收破烂三个月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