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决定办学
,穿书后我成了六个小祖宗的后妈 姚家的喜事办完,三月带着六个孩子们回到家中。 丑男人一个人在院里劈柴,院子里摞的木头跟小山一样。 小东、小西跑到丑男人身边,帮丑男人拾着地上散落的柴禾。 三月看了一眼丑男人,把打包回来的饭菜递了过去,笑了笑说道。 “丑男人,休息一会儿吧,这是酒席上的饭菜,饿了吧,你先吃点。” 丑男人放下手中的斧头,接过三月递给他的饭菜,面无表情,转身走进了仓房。 三月看着丑男人的背影,笑了笑:“喂,我说丑男人,你就知道吃,连句谢谢都没有吗?” 小东、小西蹲在地上,拾着木头,听见三月这么说,他俩相互看了一眼,小西站起来,抱着木头,看着三月说道。 “娘,看来师父是真饿了,您就别怪他了,我替师父谢谢您...” 三月就是想调侃一下丑男人,看着小东、小西,盯着自己的眼神,她知道是两个孩子误会她了。 三月看着两个孩子,笑了笑:“呵呵,来不来知道向着师父了. 嗯,这是好事,自己尊师重道就好. 娘没有怪罪你们师父的意思,就是看他整天的不说话,想逗他说说话,不然他就真的成了哑巴喽...” 三月最后一句声音很大,躲在仓房里的丑男人听得清清楚楚。 丑男人提着三月给的饭菜,靠在门上,眼里有了感动的泪花。 两天后。 转眼来到大年三十。 吃过早饭,三月带着孩子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 小猫满脸的黑墨,趴在桌子上,帮三月按着红纸,三月用毛笔写着春联。 小南、小北,往窗户上贴着窗花,小五在旁边给她们抹着浆糊。 院子里,小东、小西扎着马步,丑男人仍旧拿着一个树棍,看着他们,架势稍有松懈,丑男人就会用数棍象征似的抽打两下。 郑大美挎着个篮子,满脸笑容的向三月家走来。 下院的周志和陈氏正在贴春联,陈氏看着郑大美的样,撇了一下嘴说道。 “呦,大美meimei,瞧你高兴的样,这是去哪呀?” 郑大美看了一眼陈氏,又瞟了一眼周志,趾高气扬的笑了笑说道。 “哦,我去三月家,过去了,我多蒸了点馒头,她家孩子多,我又吃不了给三月送点,你忙着,我先过去了。” 郑大美说完,没有再理陈氏,径直的向三月家走去。 陈氏望着郑大美的背影,愣了一下,嘴里嘟囔起来。 “啧,这就舔上了...县太爷是姚家的亲戚...又不是兰三月的亲戚,郑大美这要做真的值得吗...” 站在凳子上的周志,等着陈氏给自己递春联,伸手要了半天,也不见陈氏给自己,他眼睛瞪了一下,冲着陈氏喊道。 “你瞅啥呢,一会儿浆糊冻上了,还贴不贴...” 陈氏缓过神来,向周志笑了笑,把手里的春联递给周志:“老公,别生气,我在想郑大美给三月家送馒头...我们前后院住着,是不是也应该给三月送点啥....” 周志接过春联,听自己的老婆说要给三月家送点啥,还真的把他吓了一跳。 他不敢相信的看着陈氏,心想这老娘们变得还真快。 周志上次发火打了陈氏,扬言要换人后,他在家里的地位彻底的翻过来了,陈氏也不那么的胡搅蛮缠了,对他那是百依百顺的。 对自己态度的转变还好理解,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 可是,对三月态度的转变他就不理解了,不从三月家占点便宜就不错了,怎么还要给三月送东西,这还是自己的老婆吗? 自己离家才几天没回来,婆姨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啥,你说啥!?” 陈氏看着周志一脸的疑惑,赶紧的笑着解释道。 “哦,老公,你是不知道,你离开村子这几天,村子里发生了很对的事儿。 姚家的二嘎子结婚了。 结婚的那天,村里的人几乎的都去了,想去吃大户,占点便宜。 廖家村的族人你还不知道吗? 欺负人欺负惯了,想在姚家闹事, 可是,姚家不知道到哪里雇来了人,把廖家村族人打了个满地...” 周志听老婆说道这儿,他浑身哆嗦了一下,眼神明显有些呆滞,不无替姚家担心的说道。 “完喽,这下姚家可捅娄子喽,廖家村族人他们也敢打...还能再廖家村住消停吗?嗨...” 陈氏看周志被吓的怂样,她微微一笑,看着周志说道。 “呵呵,姚家可不是我们,说欺负就欺负的。 廖家村族人被白打了不说,还得给姚家赔礼道歉。 这下他们可算是吃了大亏,看着真的解气...” 周志越听越感到糊涂,他眉头皱了两下,看着陈氏问道:“怎么就白打了呢!到底怎么回事!?” 陈氏没有看周志,叹了一口气说道。 “嗨,人家姚家不像我们,没依没靠的。 人家有个好亲戚,新上任的县太爷,是姚家大娘的亲侄子... 廖家村族人这打,可不就是白挨了吗... 谁让人家摊上个好亲戚呢。” 周志听了自己老婆的话,想了想,点了点头,似乎又想到的什么,看了眼三月家的院子,低头向陈氏问道。 “姚家有个县太爷亲戚,关三月什么事!?” 陈氏抬头看着周志,若有所思的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三月是姚家老太太的干闺女,也算是跟县太爷攀上了亲戚,没看郑大美都舔上了吗....” 周志听三月是姚家大娘的干闺女,感到有些惊讶,不过他心里替三月高兴,这下三月的苦日子应该到头了,也不会在被谁欺负了。 周志还算是有良心的人,心眼不坏,就是自己的婆娘心眼太小,以前,他有心帮三月,也没有那个胆,现在好了,三月跟县太爷都攀上亲戚了,他也想借机让两家的关系缓和一下,毕竟上下院住着。 “哦,原来如此...以前你对三月那么不好...现在后悔了吧...希望三月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我早说过,前后院住的,彼此能帮就帮一把... 可是,你... 嗨,我都没法说你...趁着过年送点东西,走动走动吧...” 陈氏低下了头,有些惭愧:“别说了,我不是正在改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会儿,我给三月送点豆包去...” ...... 郑大美看着三月写着春联,嘴里边夸着边和三月聊着天。 “三月,没想到,你字写得这么好,你上过私塾吗?” 三月听了郑大美的话摇了摇头,她还真没上过私塾,大学她就上过,可这也不能说呀。 三月搜索原主的记忆,还好,原主小时候,跟自己的老爹学过识字。 “呵呵,大美姐,你可别夸我,我这字还能拿得出手... 小时候,我跟我爹学过识字,后来我母亲去世了,我爹娶了后娘,就没有再教过我...” 三月说着,想起原主的命运也挺凄惨,不免的伤感了起来。 郑大美看着三月的表情,知道自己多嘴,问到了人家的伤心处,她眼珠一转,急忙的转移了话题。 “三月呀,你看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在廖家村也没有个亲戚,孤苦伶仃的就一个人,你家人多热闹,我来和你做个伴好不好?” 三月刚好写完一副春联,收笔起身,她把毛笔放到桌子上的砚台上,看着郑大美说道。 “哈哈,好是好,我欢迎你来我家过年,不过,咱们事先可得说好,不要当着孩子们的面什么都说,尤其是做媒的事儿...” 郑大美听三月答应,她显得很高兴,她还真是在廖家村没什么亲戚,一个人过年,确实有些冷清。 但,这并不是郑大美来三月家过年的主要目的,她知道三月是姚家大娘的干女儿,姚家又和县太爷是亲戚,她想吧唧三月,和三月套套近乎。 “呵呵,谢谢三月meimei收留我过年...放心吧,我保准不瞎说...我去贴对子,你继续写...” 郑大美说完,抓起三月刚刚写好的春联就往门外跑,看的小五直发呆。 小五,挥了挥手里抹浆糊的刷子,看着三月说道:“娘,春联还没抹浆糊呢?” 三月看着小五可爱,抹了抹他的小脑瓜,看了眼窗外,笑了笑说道。 “哈哈,你郑姨毛了三光的,贴不上,她还得回来...” 小猫听了三月的话,看着窗外,见郑大美在没口拿着春联比划半天,也没贴上,她哈哈的笑着,笑得十分的开心。 “哈哈,郑姨好笨,她没脑子吗?...不说了,郑姨回来了...” 小猫说着,见郑大美进了屋,赶紧的把嘴巴捂住,偷偷的笑着。 “哎,...光顾的高兴了,这浆糊还没抹就出去了,我说怎么贴都贴不上,小五,你也不跟郑姨说一下...哈哈。” 郑大美拿着春联走进了屋,有些自嘲的说着,看着小五,抢过了刷子,一边往春联上刷着浆糊一边说道。 小五听了郑大美的话,装做委屈的说道:“郑姨,你拿起春联就跑,跟抢似的,我还没来得急说呢...” 郑大美刷完春联,捏了一下小五的脸蛋,哈哈的笑道:“郑姨没有怪你,是我自己遮羞呢,哈哈。” 郑大美说完,提着抹好浆糊的春联走出了房门。 三月扭头看着郑大美的背影,笑了笑,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嗨,女人都不容易呀!’ 小南、小北贴完窗花,听到三月的感慨,相互的看了一眼,走到了三月的身旁。 “娘,我们不做女人,永远做你的女儿...” “就是,为什么做女人,做个女孩,在娘身边多好...” 三月抬头看着小南、小北,笑了笑:“好,你们永远做娘的女儿,永远是娘的孩子,娘会保护你们一辈子的。” 小南听了三月的话,开心的笑了笑:“嗯,有娘疼就是好...对了娘,您的字写得这么好,是不是娘认识很多的字呀?...” 三月听了小南的话,也不否认,开玩笑,娘是大学生好不好,那是相当的认识好多字了,字典都能背下了好不好。 小北见三月不否认,她看了看小南,又看了看三月,有些高兴的说道。 “姐,娘认识好多字,我们还去私塾学什么? 娘,您在家教我们不就行了吗? 不去私塾,我们也省的花银子呀!” 小南听了小北的话,也有些兴奋,看着三月说道:“是呀,娘,您教我们好不好?” 三月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怔了一下,她停住了手中的毛笔,想了想。 对呀,自己可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来就是当老师的料,教孩子识字那还不简单,自己的优势怎么不会利用。 六个孩子,都上私塾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有空间超市的首饰柜台,银子不是难事了,但一下子让六个孩子都进了私塾,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接受不了。 银子是有,但也不能太过张扬,要一点一点把银子合理化了才行。 再说把孩子们都送去私塾读书,弊大于利,孩子们不在身边,自己就少了直接监护。 小南听了三月的话,开心的笑了笑:“嗯,有娘疼就是好...对了娘,您的字写得这么好,是不是娘认识很多的字呀?...” 三月听了小南的话,也不否认,开玩笑,娘是大学生好不好,那是相当的认识好多字了,字典都能背下了好不好。 小北见三月不否认,她看了看小南,又看了看三月,有些高兴的说道。 “姐,娘认识好多字,我们还去私塾学什么? 娘,您在家教我们不就行了吗? 不去私塾,我们也省的花银子呀!” 小南听了小北的话,也有些兴奋,看着三月说道:“是呀,娘,您教我们好不好?” 三月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怔了一下,她停住了手中的毛笔,想了想。 对呀,自己可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来就是当老师的料,教孩子识字那还不简单,自己的优势怎么不会利用。 六个孩子,都上私塾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有空间超市的首饰柜台,银子不是难事了,但一下子让六个孩子都进了私塾,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接受不了。 银子是有,但也不能太过张扬,要一点一点把银子合理化了才行。 再说把孩子们都送去私塾读书,弊大于利,孩子们不在身边,自己就少了直接监护。 六个孩子,都上私塾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有空间超市的首饰柜台,银子不是难事了,但一下子让六个孩子都进了私塾,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接受不了。 银子是有,但也不能太过张扬,要一点一点把银子合理化了才行。 再说把孩子们都送去私塾读书,弊大于利,孩子们不在身边,自己就少了直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