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何为真正的满天星斗理论
“荒谬。” “实在是太荒谬了。” 哈米德摇摇头,不接受这种说法。 他可是古埃及人的后裔。 打心眼里不会接受这种看法。 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就是古埃及文明的灿烂辉煌,连所谓的西方文明,也不可避免的受之影响,后面发展出来的地中海文明,也是在古埃及文明的基础上出现的。 现在,突然的告诉他。 古埃及文明只是其他文明的分支,甚至还要受到其他人的管辖,简直不可理喻。 哪怕再如何的保持理智。 他也觉得荒谬。 其他的古埃及学者也保持相同的看法,要是说两者有交流的话,还可以接受,毕竟文明都是要交流和发展的,不能自我的封闭。 但是,引以为傲的文明,变成其他文明的子文明,哪怕作为一个考古学家,以证据说话,坚持理智思考,也无法保持淡定的样子。 林辰自然注意到了埃及学者的神情变化,他并没有过多的反应。 因为这一时刻他早就料到了。 自从他开始写论文之后。 这一幕就已经确定好了。 只不过打开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有的华夏学者则比较开心。 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 那埃夏理论反而是真实的。 不过内涵要变一变。 夏代表的是华夏。 这应该变成夏埃理论。 从此之后,吾为父,尔为子。 他们的思维飘得更远。 如果是真实的话。 那多年前苏秉琦先生提出的满天星斗理论,中国文明最初的起源与形成是多中心、多文化的,而并不是以中原地区为唯一核心。 即在文明奠基阶段的远古中国,秩序并非众星捧月、呈辐射状,而是诸多发展水平相近的文化同时并存、星罗棋布。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互动、交汇渗透过程中,各具特色的文化区系逐渐融合成了同一个文化共同体。 这个理论有过时的迹象。 应该继续扩大范围。 放之于天下...... 也是要成立的。 想到这里之后,心情激动,莫名的有种喜悦。 东有奥尔梅克文明,西有埃及文明,可能,大概,八成.....两河文明你也逃不过呀。 还有,古印度文明,不要发现了史前文字吗......可能也和华夏有关系。 嘶。 太可怕了。 不能继续想了。 林辰不知道其他的华夏教授开始准备开辟新的课题了,研究当前新x时llll下的满天星斗理论。 面对不相信的古埃及学者。 林辰指了指木板,道:“这些就是证据,我也没有造假,事实就摆放在眼前,可能是我的理解有问题,西王母并不是古埃及的人。” ...... 超大的会议室中。 极其的安静。 针掉了都能听见。 刚才简单汇报了一下在下面发现,西王母的机甲很难运上来,只能把那些盒子带了上来。 经过多位国际专家的审核。 木板上记载的那些神秘花纹符号并没有错误的解读。 因此,就可以说明事情的真相。 西王母是皇帝的下级。 而,那个机甲一定是西王母的。 西王母的“行宫”建立在埃及,那么大的一个工程量,也可以说明一点,她对周围具有一定的掌控权力。 否则根本不可能建在这里。 每一个正常人的逻辑都可以想到这方面。 埃及方面也有些兜不住了。 本来是考察重大发现。 最后考察完毕,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祖宗。 古埃及,很有可能只是华夏的分支,并且受到了掌控。 简直有些离谱。 会议上的几位领导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话题该怎么说,呸,怎么圆,尤其下面坐着的是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 在这样的情势下。 一点也没有周旋的机会了。 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有的埃及人面色非常的难看。 不仅仅是他们。 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学者教授心中也不是滋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明明是在考察埃及的发现。 绕来绕去又绕到了华夏。 更加气人的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对华夏有利。 哪怕有关系。 那也应该是华夏是子,埃及是父啊,怎么可以颠倒呢? 他们表面云淡风轻。 心里早就骂娘了。 余光瞥到林辰,不敢直接表露出来,心里愤愤道:“这个小子太邪门了。” 万一说出来。 让他写一篇有关自己国家的论文。 出了事情自己可担不了责任。 唉。 心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场会议听听就可以了。 到时候让他们自己互相搏斗去吧。 就当做这件事情什么也没发生过。 眼不见心不烦。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场上的一些教授,老神在在,眼观鼻,鼻观心,义父不表达观点的样子,同时散发着一股:莫挨老子,老子什么话也没有,你们说你们的...... “咳咳咳。” 有位领导忍不住这种尴尬的气氛,他清清嗓子,发言道:“如果两者有关系的话,那么我有一点想请问的,黄帝是多少年前的人物?” “刻板记载的是大约4600多年前。” “那时间点明显晚于古埃及文明,所以就出现了逻辑错误,怎么可能是附属的关系?” 此人以为自己抓到了漏洞,连忙又进行提问。 其他人也目不转睛的看着林辰,想要看他的笑话,虽然看林辰淡然的样子,并没有任何的伤害,但哪怕伤到一点,心里也足以安慰了。 林辰淡淡道:“这只是刻板印象,至于到底是多少年前的人物,现在也很难判断,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他有一个孙子叫颛顼。” 说着,林辰的目光落在了西方学者的身上,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 “而颛顼则是诺亚方舟中出现的人物之一。” 西方学者的嘴角抽搐几下。 这个无法辩解。 诺亚方舟几乎得到了全球学者的背书,谁也无法否定。 目前的大致推测。 诺亚方舟的时间应该在万年前。 而颛顼是黄帝孙子....那怎么也得在万年前,否则在五千年左右,那成何体统。 孙子比爷爷生的还早。 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于是,埃及相关方面负责人愣住了....... ps:求月票。 正在改标准指法,以前三千字时速,现在....一千八.....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