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难题
小虎子也精神一振,抖着浑身肥rou跑到旁边,很快就抱回大摞奏折。 颜子壹赶紧翻看。 好在原主的记忆虽然没继承多少,但对这个世界的识字能力还是保存了下来,能够看懂大臣们在奏折上写的潦草字迹。 颜子壹啃着指甲,读出第一封的内容为: 胤武入寇羽州,边军大破之,立军功者无数,都督羽州诸军事的昭城郡王请求为将士大肆封赏。 似乎不是什么大事,看着也不难办。 颜子壹随手丢到一边,又拿起第二封奏折,这封的内容是关于宁罗江水患治理,也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接下来又一连浏览了十余份,颜子壹才发现,这些奏折当中十之七八都以回复的口吻在说同一件事—— 对羽州有功士卒的封赏建议。 有的洋洋洒洒上千字,有的却仅有寥寥数句,还有的直接给不出看法,留个空白。 看上去就像领导给了个任务,让大伙集思广益提出方案。 有人就会发挥“内卷”特质,恨不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则直接躺平,别问,问就是没意见。 而放在眼下这个境遇里,谁才是这些大臣的真正领导? 什么样的棘手任务才会让领导拿不定主意,从而向大伙求助? 颜子壹当即眼神一亮: “小虎子你识字不?识得不多?也行,你帮我把带有羽州二字的奏折都筛选出来,一个也别落下!” …… 凤仪宫,议事殿。 这是皇后接替天子掌权以来,为方便接见心腹臣子所单独开设的地方,等闲人物禁止出入。 此时的大殿中央,正端坐着两位大臣。 其一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整个人沉稳自若,是尚书省的五兵尚书赵存孝。 另一人则以银冠束发,身着锦绣,腰挂玉佩。 但他于胸前张开一纸金骨折扇,不仅将其整个下半张脸遮挡住,还于扇面上写着龙飞凤舞的两个字: 俊哉! 二人面前是一方桌案,桌案往前经过丹陛,就是议事殿的主位。 一袭纹花绣凤的透明锦缎,伴随着金珠玉帘垂落在主位之前,朦胧的映照出一个婀娜曼妙的身姿。 大罗皇后,垂帘听政! “赵尚书刚去过尚书省,这时又紧急面见本宫,是否诸公已经给出了意见?” 清冷又不乏威严的声音从帘后传来。 赵存孝颔首道:“尚书省并无意见,诸公一致表示谨遵皇后殿下懿旨,殿下可乾纲独断。” 皇后默不作声。 头戴银冠的男子在赵尚书开口后便悄悄往旁边挪了挪位置,折扇微微一动,开口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尚书省那帮老家伙都不愿意管。” 赵存孝回答: “秣陵侯有所不知,羽州新遭战乱,胤武大军南下却被昭城郡王沐绘卿打得大败而归。羽州军则斩获甚丰,立军功者无算。” “那不是好事一件?”秣陵侯道。 赵存孝苦笑: “问题就出在这都督羽州诸军事的沐绘卿头上。大胜之后,沐绘卿上疏朝廷要求大加封赏其麾下将士。尚书省之前就没做答复,直接转呈了议事殿。” “所以麻烦在什么地方?” 赵存孝: “要害在于此次请求封赏者太多。若是赏赐全由朝廷承担,以如今南渡不久的府库状态定然无能为力 “可若丝毫不予理会,羽州军上下同朝廷将离心离德,其它各州要是也有样学样,朝廷的控制力将荡然无存。” “这个简单,在朝廷府库能够承担的前提下,减半封赏就行了!” 秣陵侯自信道。 赵存孝摇头: “大加封赏是沐绘卿提出的,这本来就是收买人心之举。若朝廷加以减免,还是会引来立功将士的怨尤。此时她若提出,尽其所能为众将士补足被朝廷减免的赏赐,将会如何?” 秣陵侯醒过味儿来: “那样的话,朝廷出了大本钱却还落骂名,她沐绘卿则以小代价赚个满堂彩。” “棘手啊,棘手!” 皇后此时发话:“能不能从别处入手凑齐封赏,来缓解府库的亏空?” 秣陵侯略带嫌弃的看了皇后一眼,似乎右手举酸了,换成左手握住折扇,但依然严严实实的遮住自己下半张脸。 他嗤笑道: “别处是哪处?课重税搜刮民脂民膏么?那皇后跟颜子壹就是一个下场,招人唾骂啊。” “号召高门富户捐赠也不太可能,他们不是士脉就是商脉,与出身武脉的沐绘卿并非同道,没有利益的前提下是不会参与的。” 赵存孝补充。 皇后再问:“那能否先拖住不予答复,待来年府库殷实之后再行封赏?” 秣陵侯:“这才二月,离明年还久,要是期间胤武人再次南犯,羽州军未得赏赐拒不出战,被敌寇一路烧杀抢掠到渐漮,这个窟窿就更大了。” 赵存孝也不赞同:“拖得了一时而已,朝廷总得做出决断,不是吃个闷亏就是成就了沐绘卿的美名。” 这下陷入僵局。 要么朝廷咬咬牙,家当不要了都拿去做赏赐。 但偌大一个皇宫就别想开饭了,内廷外朝成千上万号的臣工也得为爱发电。 要么朝廷不要脸,对有功将士置之不理。 那等于是拱手把羽州的军心所向让给了昭城郡王,一个跋扈藩镇的雏形就这么顺利诞生。 再要么苦一苦百姓,骂名朝廷背…… 可上一个背骂名的,已经被夺了大权,等着明日退位呢。 皇后无力扶额: 朝廷的利益声望,百姓的民心,与羽州军的关系……哪一点都不能不兼顾。 朝野上下、京城外藩,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做决定。 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自己秉政以来的最大过失! 要是乾纲独断的还是颜子壹的话,他会如何…… 皇后赶紧掐断自己的思路,似乎极不愿想起那个令人失望透顶的人,即便他是皇帝,是自己的夫君。 “两位爱卿,可还有何良策?” 皇后鼓起最后的希望。 赵存孝和秣陵侯对视一眼,继而齐齐摇头。 议事殿里霎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低垂下头,皇后失落的轻轻叹气。 …… “这档子事儿,果然麻烦。” “一边是朝廷中央,一边是藩镇地方,还有随时可能被当成替罪羊的富户和百姓,啧啧,咱们皇后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啊!” 颜子壹感慨。 他和小虎子已经筛出所有关于羽州士卒封赏一事的奏折,也顺便大致了解了羽州的背景和大罗的国情。 归纳这些信息后,颜子壹提笔写下三个被牵涉的要点: 朝廷的财政,羽州的军心士气,富户百姓的负担。 这是一道给皇后的选择题,在有限的选项里,无论牺牲哪一个都很rou疼,并且会给皇后的权威带来巨大打击。 颜子壹在心里替皇后选了无数次,甚至还尝试多选。 可一整只右手的指甲都啃秃了,却还是没法选得完美无缺,无论怎样都会得罪一方。 看来只能牺牲一个最不怕得罪的。 站在皇后角度,她最不怕得罪的是哪一个呢? 颜子壹反复看着自己写下的三个要点,嘴里念叨着“得罪得罪”。 猛然一顿,他自言自语道: “那昭城郡王给朝廷出这样的难题,算不算一种得罪?” 一个思路豁然打开,颜子壹再度将注意力集中在羽州军,心中念头急转: 昭城郡王实为藩镇,本就不太受朝廷约束,皇后也不把羽州军完全视作自己人。 两者间你不服我,我也看不惯你,磕磕绊绊之事时有发生,甚至会互相恶心对方。 这次就属于昭城郡王借机出招,提出个难题让皇后头疼不已…… 可在双方结怨的前提下,接招一方为什么就得老老实实去解题呢? 要知道,组成这个选择题的,不该只包括题目本身和做题者。 还得算上出题者! 颜子壹一拍大腿,把旁边的小虎子吓得浑身肥rou都抖了几抖,兴奋道: “我知道怎么办了,一箭三雕,一箭三雕啊!” 他翻翻找找,取出一份只写有“臣无良策”的奏折,心头笑嘻了: 这是哪个躺平的幸运儿? 既然这么不在乎业绩,想必也是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就让你来帮我提出这个无解的阳谋吧! 那四个字被重重抹掉,由于不会这个世界的书法,只能用前世家喻户晓的“巨硬雅黑”字体补写出自己的计策。 小虎子到现在也没懂自家陛下在兴奋什么,只顾跟着一起傻乐。 随后,他见颜子壹吹干墨迹,将改写后的奏折塞进原来一大堆奏折中,眉宇间透出从未有过的神清气爽: “走,摆驾凤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