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装暴徒
1997年春天,硅谷的空气里飘着金钱与梦想的味道。 苏宁站在圣何塞会议中心门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口的入场证。 这是第六届dEx电子展,全球科技界的朝圣地。 他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工程师…… 李文涛从上海分公司调来的清华高材生,以及刚挖来的前苹果员工马克·拉特森。 “boss,戴尔展台在c区。”李文涛翻着展会地图,眼镜片上反射着霓虹灯光,“他们新推的dimension系列据说……” “先去摩托罗拉。”苏宁打断他,目光锁定在远处那个蓝色巨幅logo上。 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展台上陈列着最新款StartAc翻盖手机,镁光灯下像块精致的黑曜石。 人群如潮水般涌进展厅。 经过Ibm展台时,马克突然激动的拽住苏宁袖子:“boss,快看!那台thinkpad770!” 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颤,“首款带dVd驱动的笔记本,处理器速度……” 苏宁的视线却越过那些炫目的产品,落在参展商胸牌的颜色上…… 蓝色是供应商,红色是采购商,而稀有的金色则是像微软、英特尔这样的顶级玩家。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红色胸牌,喉结微微滚动。 “记住!我们这次不是来朝圣的。”他整了整西装领口,“三个月内,永仁的logo会出现在那个位置。” 手指所向,正是摩托罗拉展台旁的空位。 要知道苏宁早就为此做着准备了,虽然空间世界已经被屏蔽了,但是该有的先进技术已经刻在苏宁的脑海里。 所以如今的永仁集团早就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只待拿到那些专利使用权,就可以在通讯市场开疆拓土了。 摩托罗拉的商务洽谈区用防弹玻璃隔出半封闭空间。 苏宁刚表明来意,负责渠道销售的副总就露出礼貌而疏远的笑容:“苏先生,我们目前的经销商都是百思买这个级别的。” “贵公司去年在亚太区出货量下降12%。”苏宁从马克手中接过文件夹,“其中华人社区渗透率不足3%——尽管这个群体人均消费电子支出是平均值的1.7倍。” 副总眉毛跳了跳。 这份数据来自永仁市场部的秘密调研,连摩托罗拉自己的区域报告都没这么细致。 “我们有完整的渠道解决方案。”苏宁推过另一份文件,“三个月内,500个零售终端覆盖全美主要华人社区。” 他故意用指节敲了敲最后一页的签约意向书…… 上面盖着北美华人商会的大红印章。 果然副总的表情变了。 他匆忙起身:“请稍等,我需要请亚太总裁过来。” 趁对方离开,马克凑过来小声问:“boss,我们哪来的500个终端?永仁电子现在才37家门店……” “马克,美国唐人街有多少家中餐馆?”苏宁反问,眼睛仍盯着洽谈室入口,“每家收银台旁摆个展示架算不算终端?” “噢!我的上帝啊!boss,你真的是天才。” 二十分钟后,当摩托罗拉亚太总裁理查德·林…… 一个会说粤语的Abc走进来时,苏宁已经用茶水在玻璃上画出了完整的渠道矩阵图。 水痕映着灯光,像张蛛网覆盖了大半个美国地图。 “苏先生,”理查德用带着港腔的中文说,“我很好奇,你们如何解决售后问题?” 苏宁微笑起来。 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永仁在洛杉矶有占地两万尺的维修培训中心。”他示意李文涛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实时监控画面…… 几十个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检修电路板,“所有技师都通过华为认证培训,配件库存充足率98%。” 理查德与副总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清楚,在遍地都是小型电子商铺的华人社区,售后一直是巨头们头疼的难题。 “还有个小礼物。”苏宁从公文包取出个丝绒盒子。 理查德打开后愣住了…… 里面是枚复古的摩托罗拉寻呼机,外壳纯金打造,屏幕上刻着“1973-1997“的字样。 “贵公司第一款民用寻呼机的复刻版。”苏宁轻声说,“黄金象征24年领导地位,而我想帮你们拿下下一个24年。” “苏先生,你是我见过最杰出的谈判家,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其实谈判自然不是表面上这么的简单,主要永仁集团如今并不是什么小角色,在美国商业圈已经是相当的有实力。 所以摩托罗拉方面对于永仁集团的求合作已经盘算,合作能达成也不是太出乎预料的事情。 会议结束时,永仁拿到了摩托罗拉在华人社区的独家代理权,以及比市场价低15%的进货优惠。 回酒店的路上,李文涛兴奋得直搓手:“boss,您是怎么想到送金寻呼机的?这招真的是太绝了!” 车窗外,硅谷的灯火如星河般蔓延。 苏宁摇下半扇车窗,让夜风吹散西装上的雪茄味:“97年香港回归,这些Abc高管嘴上不说,心里都是慌的一笔。” 他点了点太阳xue,“黄金传统,没有华人能抗拒这种组合。” “boss,你认为这帮Abc把我们永仁集团当成未来的依靠了?” “当然!在美国生存永远离不开帮派,我们永仁集团的前身可是五福帮。” “难怪这个理查德林会这么的痛快。” “文涛,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傻瓜,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所以我们永仁集团是摩托罗拉最优质的合作伙伴,相信他们的董事会也是这么考虑的。” …… 三个月后,永仁科技的广告铺天盖地。 洛杉矶华人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苏宁亲自出镜的广告循环播放:“永仁通讯,摩托罗拉官方合作伙伴!” 画面切到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手机包装盒,背景音是字正腔圆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 与此同时,一场秘密收购正在圣克拉拉进行。 苏宁站在“闪电通信”公司的实验室里,手指抚过一台锈迹斑斑的设备。 这是九十年代初的射频测试仪,现在看起来像博物馆的展品。 “就为了这个?”艾米丽踢了踢机器,高跟鞋在金属外壳上留下划痕。 作为永仁集团的大股东之一,她刚看完这家破产公司的债务清单。 “为了这个。”苏宁从墙上摘下发黄的专利证书——US,多频段天线调节技术。 “知道诺基亚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吗?就因为他们掌握了类似的射频技术。” 公司创始人老约翰坐在角落喝威士忌,闻言抬起头:“年轻人,这技术超前了至少五年。1991年我们做出原型机时,连风投都听不懂原理。” “现在时代追赶上您了。”苏宁蹲下身与老人平视,“开个价吧,包括所有专利和您的团队。” 谈判持续到凌晨。 当老约翰最终在合同上签字时,窗外硅谷的晨光正漫过山丘。 老人颤抖的手指摸着公司logo——一道黄色闪电:“知道吗?当年乔布斯也来过这里,他说我们该专注做消费者能看懂的产品。” “史蒂夫错了。”苏宁收好合同,“伟大的技术应该等消费者准备好。” “苏先生,你愿意保留闪电这个品牌吗?” “当然!不过颜色要换为透明的,因为那样或许会显得更cool。” “苏先生,真的是太感谢你了,你是我见过最慷慨的经营者。” 回程的直升机上,艾米丽翻着收购文件突然笑出声:“所以你让李文涛学了两个月的射频原理,就为了今天能和老约翰聊技术?” “不止。”苏宁调整着耳机音量,“我还送他孙子去了帕罗奥图最好的私立学校。” 他指向下方如积木般排列的厂房,“看,那就是我们的未来。” 直升机掠过森尼韦尔上空,永仁科技新建的研发中心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更远处,洛杉矶港的集装箱轮正装载着第一批贴牌手机驶向亚洲。 这些机器外壳印着摩托罗拉的logo,但内部已经用上了闪电通信的专利技术…… 没人知道这是苏宁埋下的伏笔。 当然苏宁也知道未来的世界工厂在哪,所以这里的工厂仅仅是一个过渡,接下来将会继续在华夏投资建厂。 既然自己如今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里,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个郭煞笔的事情了。 …… 1997年圣诞节,永仁科技在洛杉矶唐人街开了首家“智能生活体验馆”。 开业当天,红灯笼与LEd屏交相辉映,舞狮队踩着《江南style》的节奏跃过充气拱门…… 这种魔幻混搭成为后来媒体报道的焦点。 店内,梳着马尾辫的导购员用普通话、粤语、英语向不同顾客演示产品。 最受欢迎的角落摆着台IbmAptiva电脑,装上了永仁自主研发的中文界面系统,白发苍苍的老华侨们排队体验手写输入功能。 “boss,《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在vip区等您。”公关总监小声提醒。 苏宁刚要转身,衣袖被个穿唐装的老伯拉住:“后生仔,这个‘摩托罗拉’能打回台山吗?” 老人举着台StartAc手机,屏幕上贴着永仁特制的“亲情号码一键拨”贴纸。 “能,阿伯。”苏宁弯腰帮老人按下预设键,“您儿子接电话只要三秒。” 他指了指天花板上的信号增强器——那是闪电通信技术的首个民用产品。 vip区里,金发女记者正对着一碗杨枝甘露发愣。 “尝尝,这是永仁员工的发明。”苏宁笑着入座,“芒果象征硅谷的活力,西米代表华人的韧性。” 记者舀了一勺,眼睛顿时亮了:“苏先生,永仁的模式很特别——既不像传统经销商,也不像科技公司。您如何定义自己?” “桥梁。”苏宁望向玻璃窗外。店门口,李文涛正教几个墨西哥移民用西班牙语说“智能手机”,而马克在帮越南老太太调试中文收音机功能。 “东方的制造能力,西方的技术创新,加上美国的市场。”他转回视线,手指在桌上画了个三角形,“永仁就站在这个交点。” 采访结束后,苏宁独自走到体验馆后巷。 这里堆着准备回收的旧电器…… 卡带式录音机、大屁股电视机、初代任天堂游戏机。 它们像被时代浪潮冲上岸的贝壳,静静等待腐朽。 手机震动起来,是苏州工厂的周报:首批自主品牌“Yoren”和“LtG”手机试产成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中英文系统一键切换。 附件照片里,流水线上的年轻工人们举着样机比耶,背景横幅写着“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巷子口传来熟悉的引擎声。 艾米丽开着红色法拉利停下,副驾驶上的苏瑞举着新买的Gameboy大喊:“dad!我通关了!” 上车时,苏宁注意到儿子游戏机上贴着永仁的logo贴纸——那是体验馆开业纪念品。 不知何时起,这个由“五福帮”蜕变而来的标志,已经悄悄侵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毛细血管。 “直接回家?”艾米丽问,手指敲打着方向盘。 苏宁系好安全带,看了眼手表:“先去趟机场。理查德·林的航班一小时后到,他想亲眼看看我们的社区模式。” 法拉利驶入日落大道时,车载电台正在播放年终经济综述:“……亚洲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但美国科技股逆势上涨。分析师指出,个人电脑和移动通讯将成为下个世纪……” 苏瑞在后座哼起了幼儿园教的歌:“It‘sasmallworldafterall……” 苏宁望向后视镜。 镜中,永仁体验馆的霓虹招牌渐渐远去,而前方,整个数字时代的星河正徐徐展开。 他知道,这次他不再是追浪的人,而是站在了潮头。 当然如今的五福帮元老们也都是被苏宁收拾的服服帖帖,毕竟苏宁看似是一个合法的商人,但是五福帮的元老们都清楚知道苏宁的狠辣。 如今苏宁愿意带着大家一起赚钱,自然是五福帮元老求之不得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时候给苏宁找麻烦的话,那可真的就是大傻逼了,要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玩的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