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张角义释郭奉孝 弘农王忘履相迎(4000大章)
———————————————— ...... “那个人是谁,查清了吗?” 郡守府堂上,烛火微晃,烛泪积了一堆又一堆。 原本光滑的蜡烛此刻竟是粗糙不平的丑态。 透过那燃烧了过半的蜡烛烛光,看着站在那里,神情紧张的杨奉,满脸煞白,没有一丝血色。 对于眼前这个少年,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惊喜,到仰赖,再到此刻的恐惧...... 前后不过几个时辰的事情。 他此刻候在少年的案前,颤颤惊惊,满脑子都是不久前那几个黄巾力士死时的画面。 原因是他们没能从那个少年将军手中斩下樊稠的头颅,便被白衣少年法杖一指,个个开始七窍流血,紧跟着口吐鲜血,眼珠崩裂,瞬间没了性命。 “问你话呢!” 少年的声音如雷击胸口,杨奉吓得直接瘫跪在地上: “回大贤良师,查清楚了!那人便是大汉弘农王,就是他占了陕县,又打下曹阳......” “他啊.....” 白衣少年闻言,轻哼一声。 杨奉不敢抬头: “良师认得他?” “一个颇有文才的废天子。” 少年言道: “不过,现在全天下应该都知道这废天子不仅能写诗,还会率兵打仗了......这老刘家还真是了不起啊!每隔一两百年,就蹦出来一个厉害的家伙!” 杨奉不解,但又不敢问。 所以少年将郭奉孝喊来,又备了酒菜,郭奉孝看着只有自己独来,心中不免担心起徐元直。 “你朋友还没死。” 少年看出郭奉孝的心思,随即笑道: “他和你一样,假以时日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郭奉孝顿了顿,随即一笑,拍拍手上的灰尘,径直的走向酒桌边,端起一壶酒,猛饮了一口,闭眼回味着酒甘,露出陶醉的神色。 “跟着我,这样的美酒,我能让你喝一辈子。” 少年再度拉拢郭奉孝入伙。 “断头酒没什么好喝的!” 郭奉孝嘴上拒绝,却又忍不住尝了一口酒:“喝一口少一口的。” 他是个好酒之人,这几日连着赶路追赶弘农王,如今又被关进起来,不由得酒瘾犯了。 看到这酒,也不管如何,只管吃喝起来。 “难道朝廷的酒就好喝吗?” 少年道:“你瞧瞧满堂文武,无不囊括一般。一个董卓便搅得整个天下都乱了,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好报效的。” “董卓如此行径,迟早会自取灭亡的!” 郭奉孝道: “到那时候朝廷法度,社稷秩序都会好起来的。” “可万一再出现第二个董卓呢?” 少年道:“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瞧见了,只要拿住天子,就拿住了天下......这样如案上鱼rou的汉室还能长久吗?” 郭奉孝闻言,笑了笑,又饮了一口酒:“那是以前了......” “原来你不是要投靠朝廷,而是要投效弘农王啊!” 少年笑道。 “有区别吗?” 郭奉孝看着少年沉默: “十年一英才,百年一英主,天不亡大汉,我怎寻他处!” 少年沉默了许久,忽的唤人,一直守在堂外的杨奉立刻带人冲了进来: “把他带出去杀了!” 郭奉孝挥挥手,冲着少年笑了笑: “我就说这是断头酒吧!” 将那最后一口酒饮下之后,郭奉孝朝着少年拱拱手,即将被人押出郡守府,砍首的时候。 少年忽然又大声喝止: “算了!放他走!” 以手遮面,掩饰眉宇间的纠结和痛苦。 什么? 郭奉孝楞在那里。 要砍他脑袋的杨奉也楞在那里。 杨奉正要确定,郭奉孝先一步问道: “那我朋友呢?” “一起滚!” 少年表情平静的坐在案台上,端起另一壶酒,缓缓给自己倒了一杯。 整个堂前都凝聚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 杨奉急忙让人去把徐元直带来。 郭奉孝站在那里,注视着少年: “你当真是张巨鹿?” “张角已经死了!” 少年夹了一口菜,就着一口酒,不屑的说道: “但大贤良师还在......” 郭奉孝再度躬身施礼,谢过少年不杀之恩后,便转身离开。 少年眼中虽满是不舍,但最终只得闭眼叹了一口气。 等到两人离开了郡守府后,杨奉再度上前询问少年,若是后悔,他们还来得及将人擒拿回来。 “我既然放了他们,那便不会反悔。” “可是我观此人不简单,若是投靠朝廷,恐怕以后会是咱们的大敌啊!” “大敌?整个天下都是咱们敌人,你不知道吗?” 少年叹息道: “在整个天下的眼里,我们就只是贼!” 正当杨奉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少年已经起身,手中杯子重重摔在地上,怒喝了一声: “难道他们忘了,这天底下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吗?凭什么天下只有那些士族坐得!” “大贤良师......” “去给我再找一百个,不,是一千个士兵过来。我要让这些家伙知道,他们的苍天已经死了,现在是我们黄天再立的时候!” 杨奉领旨退下。 而被他放走的郭奉孝和徐元直趁着夜色,慌张张逃到了城外。 再回头,看着弘农城。 徐元直甚是不解,直至此刻,还如同做梦一般。 “咱们真的逃出来了?” 郭奉孝回头也看着那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就凭这一点,天下重任,便不是他能担当的!” 徐元直点点头: “生逢乱世,不能杀伐果断,只会成全敌人,害了自己。若是以后再遇见,算了......这等人,恐怕很难再遇见了......” 二人随即往汉军军营处又奔走了一段距离。 直至确认弘农城没有追兵,两人安全之后,方才放缓脚步。 “追了三次,今晚终于到了。” 看了看眼前近在咫尺的汉军大营,郭奉孝回头又看了一眼忽然停步的徐元直: “你不去吗?” “我忽然觉得凭我一把剑,不足以平天下大事,我要回太学院再读几年兵书、” 徐元直抚摸了一下手中长剑。 这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没有想明白。 如排兵布阵,如运筹帷幄,若非郭嘉一路提点,让他顿时茅塞顿开,方才知道眼下自己最缺少什么。 随后笑着对郭奉孝说道: “等我能像你一般胸怀韬略的时候,我再入仕!” “一剑之勇,可平一家安,一腔之勇,可平百族安。” 郭奉孝朝着徐元直拱手拜别道: “元直这几日护送之恩,奉孝必牢记于心。” “江湖路远,终有一别!” 徐元直笑道: “希望你这次真的是找到了明主!我走了!” 伴随着马蹄声远去,徐元直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郭嘉的视线当中。 郭奉孝望着徐元直驾马离去的身影,久久方才回过头,望向汉军大营。 “明主?不是明主又如何?当瞎了眼,再换一个呗.....驾!如此乱世,群雄并起,终会有一个自己可以追随的主公的......” ...... 汉军大营内。 以人数较多的西凉军为主营地,朱棣的白波降卒,以及吕布借过来五百并州骑兵被安排在了侧翼。 但这些不是朱棣在意的。 朱棣坐在营帐内,不断的揉着眉心。 虽然在外人面前,依旧表现的很从容,但眼下,却有一堆事情,他着实想不明白。 黄巾力士从何而来? 这法子不是随着张角死,也绝了吗? 还有城楼上那个白衣少年又是什么人? 张牧之箭法这么好,竟然被他轻易得给挡掉了? 还有白波军......没想到史书上寥寥几笔记载下来的历史,此中竟然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的细节。 朱棣深叹一口气,再度揉起了额头。 以史为鉴,但凡人记载历史必然有出入,只能当做参考来看。 想要了解全貌,就必须要深入到事件的本身当中。 帐外,小杨修走了进来。 汇报当下西凉军的情况。 朱棣也不避讳,让人打来一盆热水泡了泡脚。 并安排杨修回去也泡泡,这样解乏。 显然对于朱棣这种形态,杨修也早就习惯了。 两人虽然表面上年龄相仿,可是心理年龄差着劲儿呢! 虽然朱棣知道杨修是一个聪明的小子,可总觉得跟自己不对味,只能培养成一个幕臣,留作备用。 暂时还不是自己近臣的人选。 他还是需要一个知心的人,如姚广孝那般的存在。 说起姚广孝。 老和尚啊! 离开你这么久了,朕对你的思念,还是如此深厚啊! 朱棣忍不住对标了一下这个时代的那些智囊谋臣。 也就那么几个人够资格。 如卧龙军师的诸葛,如国士无双的荀彧,如鬼才无敌的郭嘉,羽扇纶巾的周瑜......再加上后起之秀的陆逊! 随便来一个都行了! 咱肯定跟他掏心掏肺,把他当老和尚一样,视为知己好友。 总好过一个人在这儿苦着脸、皱眉头。 等到杨修汇报完,朱棣让杨修把张辽,徐晃几人也喊了过来。 “樊稠将军那边怎样了?” 朱棣问道。 “樊稠将军腿折断了,短时间内恐怕不宜出帐了。” 杨修回禀道。 “伤经痛骨一百天。樊稠将军也算是战伤......西凉步卒所剩两千四百多人,不可一日无将啊!他可有安排?” 朱棣问道。 “樊稠将军说由他手下的副校尉樊威暂领。” 钟毓上前汇报道:“他已经安排樊威全力配合殿下行动。” “哼!” 杨修哼笑一声:“这是生怕殿下拿了他的兵权啊!亏着殿下刚刚还救了他呢!忘恩负义......” “你他娘的在那里胡言乱语什么!” 没等到杨修自作聪明的把话说完,朱棣一把将将案上的一个书简直接砸向了杨修脑袋。 杨修忍着痛,满是抱怨看向朱棣,却见朱棣满眼杀意,立时便怂了,下一刻意识到什么的杨修,立刻跪在地上。 “是在下胡言乱语了!” 兵权? 这是朱棣最想得到的。 却也是眼下最忌讳拿到明面上说的。 可即使不说,这一路走来,想来也有人看明白了朱棣所图。 只是希望洛阳那边后知后觉一点,这样自己才能有足够多的时间,笼络到更多的兵马。 所以,每一步都不能耽误,每一步都得小心一些。 朱棣一脸怒气的伸手指着小杨修,恶狠狠的说道: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他娘的好好想想蔡大儒对你的评价!老子说得是后半句!” 随后,将杨修四少全部赶出营帐! 四人离开营帐之后,王凌和黄贺便都是对杨修打抱不平: “你说得是实话啊!他怎么还急眼了!亏我们还以为他如今转性了,心胸开阔了呢!” “要我看,他就是嫉妒杨修的才智。还拿东西砸你,如此不能礼贤下士,岂能成为一代英主,修啊!你这次是看走眼了啊!” 一旁钟毓沉默不言,杨修也是揉着额头,此刻心中也满是怒气,却又不敢随意发泄。 这时,张牧之忽然急匆匆从营外冲到了营帐这里。 不多时,便看到朱棣激动不已的冲出了营帐,连鞋子都没穿好,便冲出了营帐。 这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让朱棣如此失态的冲出来? 难道是贼军来袭?他要逃命? 可他一脸兴奋不已的表情,却又不像是贼人来了啊! 只见朱棣光着脚跟着张牧之一边朝着营外走,一边不断确认道: “来人当真是郭嘉吗?当真吗” “反正他说自己叫郭嘉!但时不时殿下说得郭嘉,俺就不知道了!” 见着此番情景,杨修四个少年生疑,忍不住好奇跟了过去。 想瞧瞧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让朱棣激动到忘履相迎。 身后还有从帐内也是好奇跟来的徐晃和张辽两员将军。 夜幕下。 昏暗的火把燃起的光亮下。 一个衣衫打扮极为普通的瘦书生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 直至他看到一个人没穿鞋兴匆匆朝着自己走来时。 他先是一惊。 再三确认。 来人正是朱棣。 月旦评匆匆一瞥,郭嘉对他的印象早已深入心中。 看到朱棣忘履相迎,郭嘉倍感激动,急忙躬身道:“寒门子弟郭嘉,特来投靠弘农王殿下.....” “奉孝啊!我终于等到你了啊!” 朱棣早已经张开了双臂,激动的给了对方一个拥抱。 郭嘉一时搞不清楚状况,回过神问向朱棣:“殿下怎么知道我的表字?” 朱棣这才回过神,眼珠子一转,想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离谱的理由: “我说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信吗?” ......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朱棣穿越汉少帝更新,第三十章张角义释郭奉孝弘农王忘履相迎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