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赤脚医生也要考试(求收藏求推荐)
书迷正在阅读:导演:从被全网封杀开始、我只想回去继承家产、仙邪武道,从捡经验开始、我在江户幕府当少主、从灭族之夜开始逃亡忍界、我有仙缘补偿暴击系统、仙阵世家、从巨蜥开始筋rou进化、诸天从鹤拳开始、他只是个编剧
棒梗到了医院,医生叫棒梗住院, 秦淮茹当场就吓坏了,虽然手中有了两三百块存款,都是傻柱的工资,但还是哀求道:“大夫,棒梗爹死了,我们家困难,实在是没钱住院啊!” 看秦淮茹痛不欲生的样子,这个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大夫,也很同情,道: “嗯,传统疗法容易感染,致死率很高。” 秦淮茹吓坏了,这还会死人? 大夫严肃地点点头,但看秦淮茹真的楚楚可怜,是个好母亲,又宽慰道: “妹子,我留学时,学过一个新疗法,可以避免喂饭带来的口腔感染,几十年没做过,你愿不愿意让我试验一下?” 秦淮茹用力点头。 大夫说,这方法叫鼻饲。 鼻饲后来很成熟,就是通过一根插在鼻孔的管子,投喂汤水之类的流食。 但现在还是新生事物,需要有人为医学进步,充一下经验值。 被投喂的人,当然是很痛苦,难以想象。 当然,也就是四九城里医疗条件好,有高人,才会做这么高端的治疗。 换做农村,哪有这样的cao作?很可能就因为用嘴喝粥,细菌蔓延口腔,感染而死, 何雨柱暗道,棒梗你知足吧,敢嚼生石灰的,恐怕还没几个人活下来呢。 就算近在红星公社,也缺乏医疗,兴许你都得挂了。 得抓紧让雨水去公社培训,现在真是太缺医生了。 得救代价就是,棒梗相当于被判七天酷刑。 棒梗回家,躺在床上,鼻孔里插了根鼻饲管,秦淮茹每天顺着鼻饲管,往里喂熬得稀烂的小米粥。 鼻饲管插进去就很难受,关键棒梗神志很清醒,并不是感觉麻木的重病老人,这就要命了。 开始的时候,秦淮茹没经验,差点把棒梗鼻子烫熟了。 棒梗嗷地叫了起来,这个奇景吸引了好多人围观。 三个大爷,一致觉得,棒梗以后可以演杂技。 “天桥哪儿有个人,每天表演用鼻子吃面!以后棒梗给他当徒弟吧!” 贾张氏气愤至极,三个大爷居然说风凉话,真没同情心! 她驱赶众人:“看什么看,等你嘴里烫几个大泡,,还不如我家棒梗!” 这几天,秦淮茹也没来sao扰何雨柱。 既然棒梗不吃,小当槐花也不该吃,更别说老虔婆了。 把棒梗害成鼻孔吃面这么惨,秦淮茹决定,绝不会轻易原谅傻柱,必须冷落他几天。 谁知,一个礼拜,这傻柱路过第一车间绕着走,别人围观棒梗鼻孔喂饭,他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何雨柱除了在厨房指挥刘岚忙活,就是去宣传科,催雨水的事。 正碰见于海棠。 她的先天条件极好,老杨都知道她了。 这几天,老杨叫她好好练习播音,下个月就当正式的广播员。 许大茂看着于海棠,想打招呼,但海棠装作不认识,根本不搭理她。 “谢谢柱子哥!”于海棠见到何雨柱,十分惊喜,热情地拉着何雨柱的手,声音甜蜜,嗲得他直嘬牙花子, 于海棠十分不解,何雨水干嘛不当宣传干事。 何雨柱没好意思说,文化人心眼多,我们家雨水从小单纯,怕被你们欺负死。 何况,这时代宣传科都是人精儿,也是很有风险的,跟四合院似的,没一个省油灯。 你们说错了话,往雨水头上推,弄不好雨水就真去给你们垫背,发到红星公社当社员去了。 想省心除非去干活,但能去哪个车间? 但轧钢车间太热了,不适合雨水。 人家男的大不了脱光了,雨水能吗? 这个时代,整个燕京钢铁总厂,控制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一。 其他车间,都挺危险的,工伤是常有的事情。 何雨柱也不是空口白牙瞎说,这是隔壁四合院的老炮儿,绰号小六的冯小刚,几十年后亲自在电视上说的。 冯小六,这家伙花钱送礼,托刘海中说好话进了厂,当了炉前工。 分到总厂的高炉车间,一看工作环境恶劣,事故很多,就开始惦记逃走。 “主持人:你为什么从钢铁厂转行拍电影?-冯小刚:想起贾东旭,我就慌啊!” 大概就这意思。 现在,贾东旭死了,仨白眼狼在邻家乱窜,到处偷东西。 换谁,想想自己挂了,孩子未来就是这幅样子,谁不人心惶惶? 因此,本厂车间效益虽好,何雨柱打死也不会把何雨水往这儿送,安全第一。 何雨柱真心不想让雨水掺和进轧钢厂, 而左家庄公社,就靠着二环,最迟三五年之内,她这赤脚医生就能随着农民兄弟,整体招工,变成城市户口。 至于雨水在公社,没有住房,更不用担心。 左家庄离南锣,不过三四公里的距离,依旧可以每天回家,也不会受村里二流子威胁。 宣传科长和于海棠,听到这些分析,觉得十分有理。 科长早就通过电话,联系好了公社干部,说不几天就能调档案,调户口。 至于赤脚医生学习班,公社也答应给雨水报上了。 但是宣传科长对此事,一点儿不乐观。 何雨柱不是傻柱,一看这表情,知道事情不对。 果然,科长直截了当道: “柱哥听我劝吧,不是我不给你办,你想到的路,别人早想到了,此路不通。” “根据赤脚医生政策,对中草药方面很重视,着重从乡村家传行医的郎中里选拔。你家雨水就没资格。” 然后还有简单的中医水平测试。 何雨柱犯了难,雨水是真不懂啊! 何雨水虽然走后门,也不能太差劲。 村里人也不傻,都知道这是个好事,大队干部的孩子,也都踊跃报名,搞得报名人数很多,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 “柱哥,咱这是从公社嘴里抢名额,人家看厂里面子,明着不好拒绝,暗地里肯定使绊子,说雨水的坏话。” “人家只答应报名,但进学习班还是要测试的,你得抓紧准备。” “不过,有个村医一直想进咱们厂,他说了,愿意教何雨水号脉。”“对了,他提供了一个情况,如果何雨水再能献几张方子,那也可以加分。” “有了灵验的方子,真能治好了人,就不止可以当赤脚医生了,甚至可以直接让她去就读中医学校。柱哥你赶紧去找找。” 何雨柱去厂医院,借了《中医基础理论》《常用方剂手册》等几本中医医书籍,叫何雨水回去背中医歌诀,比如《中药七情歌》《十八反》《十九畏》。 何雨水捏着一本《汤头歌诀》,开始背了起来,晚上晚上11点钟,何雨水的灯还没熄,一直在复习,比高考还认真。 何雨柱暗暗点头,有这努力劲儿,将来指定能成大器。 一星期,何雨水就已把几首中药歌诀,背的滚瓜烂熟,又背下了不少中医理论知识。 何雨柱暗挑大拇指,过两天把她带到厂医那里,学一下望闻问切,要是测试公平的话,何雨水也不见得会落选。 但宣传科长说的没错,要想稳妥,还是找几张单方最好不过。 何雨柱本人,跟何大清又没仇,对便宜老爹还挺感兴趣,道: “雨水,咱爸现在住哪儿?你去找他一趟,问问有啥食疗方子。” 过两天,何雨水还真拿回了两张食疗方,分别是养气健脾,清心明目,需要的都是高级食材,说实话价值不大。 何雨柱打听何大清如今干什么,但何雨水也说不清, 雨水每年去看何大清一两次,他跟白寡妇,早就从保定老家回燕京了,就住在王府井附近的一个大杂院。 但每次问起干什么,他都严格保密,不乐意说。 傻柱今年二十七,这时代十五岁就算成人,能参加工作,无所谓抛弃的问题。 十五岁的傻柱,有手艺,有两间房,没爹没娘,这特么不是现在的优秀择偶标准吗? 所以何大清离开燕京时,傻柱多半也就十三岁,还没有自立能力,要不傻柱早就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