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三喜临门,灿若星辰
书迷正在阅读:原神之无妄坡幽灵、身揣云决我闯天下、开局收颜良,袁绍幼子的模拟人生、昼前、宝可梦世界的男mama、天天撒币、我的光荣进化模拟器、吉时已到、弹幕抽四个水友,随我征战LPL、修仙从第三次转生开始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四百零四章三喜临门,灿若星辰史鼎说这话,自然都是虚套。 东海郡这几年发展的十分迅猛。 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几乎都在东海郡的地盘上进行。 而打下倭国之后,倭国的海关和海外贸易也全部都被东海郡垄断。 所以,对于现在的大魏来说。 不管是往南,还是往东。 也不管倭国,还是海西, 只要还想做跨国海贸,就得先给东海郡交一笔过路费。 当然,这样做对于海商也有好处。 甚至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将东海郡作为终点,在这里完成交易。 因为东海郡的地盘,比起外海实在是安全太多了。 海西那边的海商都是武装商船,一旦相遇,随时可能化身海盗,抢上一笔就跑。 但到了东海郡这边,不少船队都吃到了教训。 因为一旦有人胆敢破坏秩序,黑龙舰队就会教你做人,让你知道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慢慢的,海西商人一旦到了东海,就都收起本性,选择老老实实做人。 正是由于黑龙舰队夜以继日的巡视航道,守护着海上的秩序。 就连东海原本的海寇,很多都选择金盆洗手,改做正经生意。 而曾经为祸东南的倭寇,更是自从倭国战败就基本销声匿迹。 那些成建制的倭寇,或者说倭国的浪人和无地农民们。 要么被送到倭国的银矿,要么被送到东海郡的金矿。 一些漏网之鱼,则陆续被送去喂鱼。 总之,下场都是暗无天日。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在人间地狱,一个在地狱。 可以说,如今从东海上进出,不论是人是货,都得遵循东海郡的秩序。 一旦到了东海郡,是龙你得给我盘着,是虎你也得给我卧着。 海上讨生活的人之中,还流传着在海上最可怕的三件事。 风暴,暗礁,黑龙王。 前面两个遇到了,多多少少还有生还的可能。 而在东海郡不守规矩,得罪黑龙王。 那只会让你在海上再无立锥之地。 正因如此,一些连死都不怕的亡命之徒,都开始信仰黑龙教了。 这方面的消息,史鼎从南安郡王府那边可得到不少。 可知道归知道,总不能问都不问,就直接应下亲事。 更何况,大魏也确实没人比冯一博更了解东海郡,更了解东海郡王。 他今日这一问,不仅尽了叔叔的责任,还知道了不少东海郡的详细情况。 “叔父说笑了,我也是年纪史大meimei当初求到我头上,最后我却没能办成,才想着给史家一个交代。” 听到史鼎的话,冯一博笑了笑,先解释了自己为何会帮史家。 随后,便又接着新政的话题,回道: “至于摊丁入亩的事,想来史家世代忠良,对陛下忠贞不二,如今两位叔叔还驻守西南,也是劳苦功高,只要没犯什么忌讳,又如何会有什么牵累之说?” 史鼎听了,心中微微一松。 仔细想来也是,若是内阁和太后有意对付史家,那冯一博这个小阁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释放善意。 虽然这一次不是和冯家直接联姻,却也是把史家拴在了和他一条绳上的东海郡王那边! 可他刚刚要寒暄两句,冯一博却话锋一转,又意有所指的道: “不过,作为同乡,我也听过‘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传闻,毕竟整个溧水都是史家的,若是摊丁入亩推行下去,怕史家真是损失不小吧?” 溧水是金陵的一个县,方圆三百里大小。 也就是周长三百里,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算贾府全盛时期,荣宁二府加在一起也不过有十几万亩,只有史家的十分之一。 而溧水那里虽然姓什么的都有,但土地却大多姓史。 “都是乡人讹传罢了。” 史鼎闻言吓了一跳,忙解释道: “史家当初有十八房,其中十房都来了都中,只留下八房还在溧水,这十八房早就分家,确实遍布溧水,但要说溧水都是史家的就言过其实了。” 冯一博闻言,似笑非笑的道: “不管怎么说,都中和金陵史家也是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若是他们反对起来,叔父也难免为难,再说,就算溧水不都是史家的地,也有十之七八在史家各支名下吧?” 就如贾府一样,即使史家十房都来了都中,那边的地也还在他们名下。 史鼎这边,每年只坐收地租就有十几二十万两的进账。 这还只是他这一支。 十房加一起,几十万两都有。 只是史家向来低调,只维持着侯府基本的体面,从不显山露水。 不像贾家那般挥霍无度。 史鼎闻言,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且有些讪讪的一笑,还道: “我虽然搬来都中多年,但在那边也还能说得上话,这次回西南,路过金陵的时候,我一定让他们配合官府。” 冯一博目的达到,便不再纠缠,点点头,便岔开了这个话题。 “既如此,叔父就为史大meimei备好嫁妆,我也上书请太后赐婚,等港口一旦解冻,我就让人去通知东海郡王,到时候和荣府三meimei一起过去,也有个伴儿。” “好好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史鼎满口答应,随后便匆忙告辞。 他有些后悔刚刚的试探,引来了冯一博的敲打。 不过不管有没有今日的敲打,大势所趋,他也不敢让族人反抗。 这几日,宝钗即将临盆, 没过几日,冯府就穿出喜讯。 只是却不是宝钗生了,而是妙玉因常年礼佛,得到了佛祖的恩赐,终于怀上了孩子。 年刚过完,让冯府上下就又都喜气洋洋。 只有尤三姐儿和迎春送上祝福的同时,又有些闷闷不乐。 现在,冯府的妻妾之中已经一半有了孩子。 就她们俩,再加上香菱还未怀上。 香菱有母亲在身边,倒是还无暇他顾。 不过封老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不时也提点香菱几句。 另一边,得到消息的林姑姑,立刻就带着黛玉一起过来探望。 两人先去后面和李孟氏、薛母等几个长辈见了,又到宝钗那边说了几句。 最后,才在丫鬟的带领下,来到妙玉的小院。 妙玉得了信,立刻就迎了出来,欣喜的道: “姑姑,meimei,你们来了。” 若是平时,她恪守本心,很少如此激动。 只是有了身孕之后,一见到娘家人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黛玉快步上前,到身边搀着她的胳膊,有些嗔怪的道: “jiejie慢些,身子重了还是注意些好,怎么还出来了?” 来自娘家的关心,让妙玉感觉心中一暖,轻笑道: “我没那么娇气的,如果不是女医看了,说我有了身子,我都毫无觉察。” 她这次有孕和宝钗不同。 至少现在还没有妊娠反应,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还是月信两个多月未至,这才在陪侍宝钗的时候,顺便让女医帮着诊了脉。 没想到,这一诊脉,竟是菩萨显灵。 就是也不知哪次礼佛的时候,来给她送子了。 林姑姑笑眯眯的看着两个侄女,这时才道: “阿弥陀佛!我虽没有生育,却也知女人这个时候要多多静养,你身子骨这几年将养的不错,却也别在这个时候逞能。” 妙玉笑了笑,刚要答话。 正这时,就听外面脚步声乱作一团。 她便使个眼色,自有有丫鬟过去打听。 “咱们别在外面继续,还是进去说吧。” 这边她邀两人进屋,还没来得及更衣,丫鬟便匆匆回来禀告: “姨娘,是夫人要生了!” 黛玉闻言,眼神顿时复杂起来。 见妙玉正看向她,还苦中作乐的道: “还好jiejie也有了身子,将来大房这边倒也不会显得太空。” 妙玉失笑摇头,又提议道: “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黛玉点点头,就要起身。 这时,林姑姑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道: “阿弥陀佛,你们一个有了身子不能劳累,一个还是未出阁的姑娘,也不便过去,就留在这里陪你jiejie吧,我去看看就好。” 黛玉犹豫一下,又看了看妙玉,才点头道: “姑姑代我问候一声。” 随后,林姑姑便跟着妙玉的丫鬟出来。 “快走!快快快!” 一路上,丫鬟婆媳蜂拥而至,簇拥着尤家姐妹,迎春、香菱等人,都朝西院过去。 林姑姑几人也随着人流,顺利到了西边的正院。 随后,李孟氏带着薛母、李婶娘,尤老娘和封老娘几个也陆续赶到。 几人打了招呼,便在小厅出等候。 约摸快一个时辰,冯一博才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怎么样了?” 他今日没在部里坐班,而是去了鸿胪寺那边指导海外贡品的事宜。 等冯家人找到他,得了信儿便第一时间往回赶。 李孟氏招呼他坐下,才道: “刚刚产婆出来,说是还早着呢。” 刚刚是见红了,莺儿就忙找了产婆,并让人通知了众人。 但生孩子可没那么简单。 即使是正常生产,见红之后也要等好一阵子才开始。 羊水破了,一般还要平均四到六个时辰生产。 所以,虽然过去快一个时辰,但距离生产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李孟氏几人都有经验,自然并未着急。 薛母和尤老娘都生过两个,经验最为丰富。 见此,便也出言安慰道: “女人生孩子没那么简单,生一天的都有呢!” “大爷也不必担心,产婆说胎位很正,夫人身子也壮,想来必然无碍。” 冯一博点了点头,整个人才微微放松下来。 这时,他看到李孟氏身边的林姑姑,忙起身一礼: “姑姑何时到的?刚刚回来的匆忙,倒是怠慢了姑姑。” 林姑姑手握念珠,正为宝钗和孩子祈福,闻言睁开眼睛,应道: “阿弥陀佛!一博不必如此,我带黛玉来看她jiejie,正好赶上夫人生产,便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手的,即使帮不上忙,也能为他们诵经祈福。” 冯一博一听,忙感激的道: “多谢姑姑,有您在,佛祖一定保佑我家夫人和孩子了。” 这边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产房不时传出呼和加油的声音。 几个时辰过去,里面就连声音都弱了下去。 众人这时都聚在产房外,各个都是心急如焚,为宝钗担忧不已。 “啊呀!” 正这时,忽听里面痛呼一声,随后声音终止。 众人的心顿时都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冯一博也是紧紧握着拳头,生怕宝钗有什么闪失。 “呜哇!” 不久后,一声婴儿的初啼响彻夜空。 这时,门一开,几个产婆疲惫的脸露了出来。 好在,疲惫之上都是一脸的喜色。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母子平安!” “赏!” 冯一博从身边莺儿捧着的钱篓中,抓了一把黑龙币塞到几个产婆手里。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嘿嘿嘿!” 这一下,几个产婆脸上再无半点疲惫,兴冲冲的跪地磕头。 剩下的钱,也被兴奋的莺儿一把一把的往院里撒了过去。 一众丫鬟婆子纷纷喜笑颜开的开口恭贺! 众人这时也都放下心来,一时欣喜不已。 “当当当!” “冯府添丁!夫人生了位小侯爷!” “生了?” “是小侯爷!太好了!” “当当当!” “冯府添丁,夫人生了位小侯爷!” “……” 这边得了赏赐的仆人陆续出去,开始敲锣打鼓,满府通报去了。 林姑姑也一脸笑意的上前,恭喜道: “阿弥陀佛,恭喜一博,恭喜冯家香火得以延续!” “多谢姑姑!” 冯一博正在兴头上,便笑着道: “姑姑今日过来,正是有缘,不如为孩子起个名字。” 林姑姑一愣,忙摆手道: “这如何使得?” “使得!使得!林姑姑赐名,佛祖必定保佑。” 冯一博笑了笑,又不容拒绝的道: “好叫姑姑知道,冯家这一辈也取单字,五行应火!” 林姑姑笑了笑,便也不再推拒,沉吟了一下,便道: “不如,取个炽字可好?这孩子为冯家继承香火,便取其旺盛之意。” 啊这,撞名了啊! 火字旁那么多字,偏偏取了“炽”! 这个时候就别英雄所见略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