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遍地开花倭女馆
书迷正在阅读:原神之无妄坡幽灵、身揣云决我闯天下、开局收颜良,袁绍幼子的模拟人生、昼前、宝可梦世界的男mama、天天撒币、我的光荣进化模拟器、吉时已到、弹幕抽四个水友,随我征战LPL、修仙从第三次转生开始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四十七章遍地开花倭女馆如果仔细琢一阵,其实就会发现一件事。 那就是冯一博从头到尾,一直都在为婉拒作铺垫。 但这个婉拒却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来年的开春以后。 有了今日的铺垫,到那个时候推拒的说辞就太多了。 比如:东海郡王还在生气,对于我的提议没有给予回应。 或者:东海郡新收的胖子岛还不稳定,兵力都驻扎在岛上腾挪不开。 又或者:上一次的利益还没消化,东海郡想要稳一稳。 等等…… 只要他想拒绝,就会有无数借口。 这些借口还不是随便敷衍,而是在今天这顿饭的功夫提前铺垫好了的。 所以说,北静郡王今天这顿酒真就是白喝了。 这边饮宴结束,冯一博还坚持着回了部里。 好歹在散衙之前露了个面。 毕竟咱们礼部右侍郎兢兢业业,可不是随便缺勤的人。 时间一转,眼看到了年底。 这天,贾琏找薛蟠帮忙, 他想通过薛家的渠道,备些稀罕玩意,好当作年礼送出往各家。 两人相约在一家酒楼见面,具体事宜都交给了下面人去谈不提。 二人来到包厢之中,点了酒菜。 等候上菜的时间,薛蟠就笑着问道: “琏二哥,听闻你去尝过倭国贵女了?” 倭国那边的十余万倭女,早就陆续出海。 前几批的倭女,已经到东海郡和南洋诸国开始“务工”。 接到大魏的同意的消息,倭国很快就付诸行动。 他们从宁波港登陆,陆续将倭女馆开到了沿海各州府。 就在最近,也已经开到了都中。 在这样的情形下,倭女中真正的妓子其实只有很小一部分。 大部分都是良家妇女。 有些海商从中看到了商机,出资购买了不少倭女。 尤其是倭女中的一些“贵女”,被他们买下之后进行包装。 随后在金陵、都中等繁华之处,就“贵女”陆续在各处青楼之中出现。 薛蟠虽然不学无术,却认识不少勋贵子弟。 而且他对价格便宜的倭女馆提不起兴趣,但每每听人论起一些“贵女”,还是忍不住心痒难耐。 今日一见到贾琏这个花丛老手,难免就聊起近期风月场中的热门话题。 “怎么样?滋味如何?” 见薛蟠贼眉鼠眼的模样,还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 贾琏不由失笑,抬手虚点他道: “哈哈!文龙你竟然还没去过倭女馆?” 他其实也知道薛蟠的情况,笑过之后就翻着眼睛。 “啧!怎么说呢?还算凑合吧!” 贾琏一脸的回味,还咂了咂嘴,才道: “其实倭女和流莺妓子也没太大区别,还不会说官话,也不管你说什么,她们就会‘嗨嗨’的磕头。” 他向来荤素不忌,别说倭国贵女!就算普通的倭女馆他也早就去尝试过多次。 薛蟠闻言,难免有些羡慕。 随后又想到什么,即使屋里就两人,他还四处张望了一下,才道: “告诉你个秘密,一博前阵子告诉我,说倭国那边所谓的大名,在倭国那弹丸之地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了!” 说到这里,似乎觉得自己声音大了。 他还压低声音,才继续道: “他们有些位同王侯,拥有大片领地,但更多的却还不如咱们这边里长!” 里长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村长,在乡间管着一百户人家。 这话倒真是冯一博告诉他的,而且也是真实情况。 最主要的,就是倭女馆中的贵女,大多就是这么来的。 一些村镇级别大名的女眷被买回来之后,就被冠以“贵女”、“贵妇”。 别说! 这些商人这么一番cao作,还真的很有市场。 现在就连金陵的秦淮河畔,还有都中的花柳巷,都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很多不明所以的大魏人,对于倭国大名的理解,就是倭国的名门。 因此不少文人雅士都去凑了个热闹。 不为别的,就是见识一下远渡重洋,过来布施的倭国名门女眷。 “这是一博和你说的?” 贾琏一听这话出自冯一博之口,顿时惊讶不已。 他眉头紧锁,一脸难以置信的追问道: “他也去青楼妓馆?” 他自问也是花丛老手,身边朋友多少都在风月场上遇到过。 可在冯一博面前,就连听都很少听到关于风月之事。 此时再听薛蟠一说,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他? “什么啊!一博自然不屑去那种地方!” 薛蟠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贾琏,还道: “倭国被一博带兵镇压,要什么倭女没有,还会去倭女馆?” 一听这话,贾琏这才恍然。 倭国之所以让女眷都出来卖,还不是因为冯一博签的议和条款? 据说为了尽快还钱,倭国才连脸都不要了,把女眷都送到大魏做皮rou生意。 以冯一博的身份,一句话倭国国主都得把女儿送来吧? 想到这,贾琏又疑惑道: “那一博为何会和你说这些……” 薛蟠闻言,顿时有些尴尬。 他摆了摆手,顾左右而言他的道: “我就只告诉你了,琏二哥可别和人说啊!一博是专门告诉我的,说真正的贵女,大多都跑回倭国本州岛了。” 说到这里,他还一脸不屑的道: “被迫下海来咱们这边的,即使有几个可能是大名的女眷,但也还不如咱们这边的乡绅呢!” 下海这个词,提前被用到了倭女身上。 因为倭国打出的“务工”幌子,大多倭女还蒙在鼓里。 之前她们得到了倭国的安置,现在又要给她们安排工作。 经历战乱之后,还不用担心饿死。 这让倭女们都对国家感恩戴德。 而且在倭国的宣传下,出海务工既是为国奉献,又能打工赚钱。 一边为国家还债,一边还能汇款回来补贴家用。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有了国主和官府的背书,很多女孩们天真地以为可以得到工作机会。 一个个,对前往大魏上国的新生活,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对于外出务工,她们自称“下海”。 没想到一登上海船后,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因为,真的要下海了。 在前往海外的路上,很多倭女就被玷污。 到了地方更是严厉管制,统一管理。 等待她们的工作,就是被迫成为妓子。 试图反抗和逃跑的人,直接遭到毒打甚至杀害,用来震慑剩下的人。 种种可怕的手段,让幸存的倭女也只能忍辱负重,接受命运的安排。 早在冯一博答应后不久,倭女馆就陆续在东海郡开业。 有了这样的经验,这边的倭女馆更是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如今在大魏沿海州府,倭女馆已经遍地开花。 贾琏闻言,毫不在意的点点头,道: “这玩意就是图个新鲜,去过几次之后就明白,也就那么回事!” 他对女人的要求不多,只要够劲儿就行。 是倭女还是妓女,一旦上手都是一回事。 薛蟠一听也是深以为然,还点点头道: “早年间别说倭女,就算是海西女子我也不是没见过,一个个皮糙不说,还一身毛,比起咱们大魏的女子可差远了!” 贾琏在金陵的时候,也见识过海西女子。 确实如薛蟠所言,根本不合口味。 不仅如此,大多身上还有味道。 离着二里地他都觉得熏鼻子。 两人说了半天,薛蟠早就有些口渴了,便烦躁的对外面喊道: “你们这帮‘倭女养的’!怎么还不上酒?掌柜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倭女一词,在很多地方已经和娼妓并列。 不少地方的脏话都因此发生了变化。 从“小婢养的”,“狗娘养的”,变成了倭女养的。 就连同样卖身的娼妓,也都看不起倭女。 毕竟倭女便宜的令人发指,高端的青楼妓子更是不屑她们的存在。 而真正存在竞争,做皮rou生意流莺暗娼。 对于打价格战的倭女馆,那真是恨得咬牙切齿。 一个伙计问声赶来,陪笑道: “客官不好意思,酒马上就到了,刚刚是让人去库房给您取好酒去了!” 薛蟠还有开骂,贾琏忙接口道: “那就赶快着吧!” 说完,他还摆了摆手,让伙计快走。 “唉唉唉!” 伙计点头哈腰的退了出去,贾琏才道: “文龙和他们一般见识?没的失了身份。” 见薛蟠还一脸烦躁,他又笑提议道: “要不我带你去耍耍,也尝个鲜?” 在他想来,薛蟠被冯一博约束的太过。 身为爷们儿,偶尔放松一下才算正常。 今天是自己找薛蟠办事,只要自己不说,冯一博也不可能知道。 “还是……算了吧!” 薛蟠闻言,显然有些动心了。 但稍一犹豫,还是艰难的摇了摇头? 他咽了咽口水,才解释道: “一博说过,要是我喜欢,可以让人送几个给我耍耍,我都没答应,又何必去什么倭女馆找不自在?” 这话听着就十分违心,任谁都能听出他的不甘。 可贾琏闻言,却忽地一拍桌子道: “嘶!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瞪大眼睛,喃喃道: “这事还是倭国和一博先说的呢!那倭女他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很显然,他有些动心了。 薛蟠见此,却斜睨着他,还哂笑道: “琏二哥想要两个耍耍?那我回去帮你问问一博?” 他自己没敢要,给贾琏要一要却无妨。 只是别人有他没有,终究心里有些苦涩。 “算了!我就随口一说!” 贾琏显然也动心了,可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又叹道: “我欠他的人情太多,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再去劳烦他了!” 他这话真的是发自肺腑。 贾琏很自己怕求到冯一博头上,他会不会给自己弄来倭国国主的女眷。 毕竟每次自己的请求,对方总是竭尽所能,经常超出他的期待。 “唉!不想琏二哥和我同病相怜,我也是没敢要啊!” 薛蟠叹了口气,捡起贾琏刚刚没接的话茬,又道: “说实在的,我当时那是非常动心,可我又怕一博是在试探我,看我是不是真的改邪归正了。” 他觉得,自己不敢要和贾琏不好意思要,都是一回事。 一时,薛蟠这样的粗人竟还生出感慨来。 “你也知道,要论起心思,一百个我也比不上他!” 他怕冯一博,不止因为最开始的阴影。 也是怕那深不可测的心思。 别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一些。 不说薛家那些老油条被他整得欲生欲死,就说得罪过他的倭国。 冯一博派人到倭国各种搅合,让倭国内斗不断,这才有了议和的成果。 这样的手段只在戏里听过,诸葛孔明也不过如此吧? 别人可能不知道具体情况,薛家就参与其中,还尽了不少力。 他这个薛家的家主,如何能不清楚? 想到这些,他苦笑着道: “我怕我真要答应,他给我弄几个丑八怪,硬逼我去上。” 这就是他能想到的,最毒的计策了。 他摇了摇头,坚定的道: “我可不上这个当!” 贾琏闻言大笑,连道: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 虽然大家都是实在亲戚。 可冯一博对他有求必应,对薛蟠却约束得极为严苛。 不准他去青楼不说,还不让他和一众纨绔往来。 别的不说,这倒是乐坏了薛姨妈。 笑过之后,贾琏还语重心长的道: “一博也是为了你好,这是怕你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薛蟠闻言,一脸苦涩的点点头,道 “我也知道是为了我好,也知道是我meimei的主意,不然一博也没那个闲心?” 说到这,他又轻叹一声,才道: “唉!只是他三五不时就敲打我几句,弄得我怪紧张的。” 自从冯一博回来,薛蟠就改邪归正。 每日大多就和薛蝌一起打理家中生意。 也就是今日难得清闲,正好贾琏找他有事,才借机唠叨几句。 平日里他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说什么倭女? 这边酒菜很快上来,二人饮酒畅谈不再多说。 单说倭女馆已经遍地开花,可冯一博想象中的弹劾却迟迟未见踪影。 文人士子也好,科道言官也罢,并没几个在意这些事。 甚至不少人还将此当做风流雅事。 几个月过去,竟无人意识到这件事对国家风气层面的影响。 这让冯一博对大魏的风气,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对此,他和刘正、杨明新几番探讨。 只觉得风气改革,任重道远。 今天又写了一篇作品相关,感兴趣的大佬可以看看。 作品相关里,都是作者对红楼的一些解读,还有一些本书的构思。 欢迎大佬们探讨指正!